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617发布日期:2019-04-03 00: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具体而言,是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机场的迅速新建,机场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如何使设备更高效更节能,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设备中的液压系统也必须节能高效。然而,现有的液压系统效率低,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场设备中的液压系统效率低,节能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更高更节能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梭阀、节流阀、电磁比例溢流阀和变量柱塞泵,变量柱塞泵包括流量信号阀和供油管路,供油管路上连接有支路,支路设有出油口M;所述节流阀设有a端口和b端口,节流阀的a端口通过管路与变量柱塞泵的出油口M连接,节流阀的b端口与电磁比例溢流阀连接,梭阀的第一入口通过管路与节流阀的b端口连接,梭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信号阀的e端连接,流量信号阀的f端与供油管路连接。

优选地,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电磁比例溢流阀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电磁比例溢流阀通过Canopen总线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梭阀的第二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执行机构梭阀。

优选地,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油箱,变量柱塞泵包括加注泵和负载敏感变量泵;加注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油箱连接,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入端连接;供油管路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时具备负载敏感控制和恒压控制的优点,对于不同的工况,不同的执行机构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使用灵活方便,达到了节能、高效率的目的,同时能节省大量的液压管路。适用于各种变量液压系统,尤其适用于布管空间不充足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梭阀,2.节流阀,3.电磁比例溢流阀,4.变量柱塞泵,401.负载敏感变量泵,402.加注泵,403.流量信号阀,404.供油管路,5.油箱,6.行走比例换向阀,7.行走马达,8.其他执行机构,9.其他执行机构换向阀,10.升降比例换向阀,11.升降油缸,12.执行机构梭阀,13.升降梭阀,14.行走梭阀。图中LS表示执行机构负载敏感信号,LS1表示执行机构的升降反馈信号,LS2表示执行机构的行走反馈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梭阀1、节流阀2、电磁比例溢流阀3、变量柱塞泵4、油箱5和PLC控制器。

被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的负载包括:行走比例换向阀6、行走马达7、其他执行机构8、其他执行机构换向阀9、升降比例换向阀10、升降油缸11,升降梭阀13与升降比例换向阀10连接,行走梭阀14与行走比例换向阀6连接。

电磁比例溢流阀3通过Canopen总线与PLC控制器连接。行走比例换向阀6、升降比例换向阀10通过Canopen总线与PLC控制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使用PLC控制器发送指令,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控制器,比如单片机、ARM、DSP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变量柱塞泵4包括负载敏感变量泵401、加注泵402以及流量信号阀403,变量柱塞泵4设有供油管路404,供油管路404上连接有两个支路,两个支路的出口分别是出油口M、出油口A。加注泵402的输入端通过管路与油箱5连接,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负载敏感变量泵401的输入端连接。供油管路404与负载敏感变量泵401的输出端连接。

节流阀2设有a端口和b端口,节流阀2的a端口通过管路与变量柱塞泵4的出油口M连接,节流阀2的b端口与电磁比例溢流阀3连接。梭阀1的第一入口通过管路与节流阀2的b端口连接,梭阀1的第二入口通过管路与执行机构梭阀12的出口连接,梭阀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变量柱塞泵4的X端口连接。

执行机构梭阀12的第一入口与升降梭阀13连接,第二入口与行走梭阀14连接。

下面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对于较小的、工作时间短的、阀块不在同一位置的执行机构,可以采用恒压控制,这样能够减少管路的安装,避免过多的管路造成杂乱的布置,并且响应速度快。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变量柱塞泵4供油管路的出油口M输出的液压油到达节流阀2的a端口,然后从节流阀2的b端口输出,电磁比例溢流阀3由PLC控制器经Canopen总线给予系统需要的压力信号值。节流阀2的b端口的压力即为给定值,该压力值经梭阀1传到变量柱塞泵4的X端口作用于流量信号阀403的e端,为达到平衡,流量信号阀403的f端泵出口压力便会提高,使e端压力值(b点压力)加弹簧力等于f端压力值,f端压力值等于变量柱塞泵4出口压力(f端与供油管路404连接),从而实现定值提供泵出口压力。节流阀2的作用是:1、让支路泵出口油形成压差,其压差即为流量信号阀403的弹簧力;2、限制该支路的流量,电磁比例溢流阀3属于小流量阀,当无信号时属于全开型,此时该支路的流量必须很小不能在节流阀2的b端形成背压。

对于行走机构的负载,可以采用负载敏感和恒压复合控制,恒压控制能提高行走机构的车速和加速度,因为负载敏感系统控制时,当行走比例换向阀6开口开到最大位置负载压力和泵出口压力平衡后,此时泵出口压力便不会再上升,但是还未达到所需车速,就必须通过PLC传递信号给电磁比例溢流阀3传递信号给予泵更高一点的压力值,增大行走换向阀两端的压差实现流量的增大,进而实现车速的增加,即在行走比例换向阀6开口一定的前提下,恒压控制可以比负载敏感控制带来更高的车速,加速度也就会提升。但电磁比例溢流阀3压力不要太高满足所需车速即可。

遇到爬坡或者过障碍时,负载敏感系统便会起作用,提供给变量柱塞泵4更高的压力以爬过陡坡及越过障碍,该控制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升降动作等需要多次往复长时间运转的采用负载敏感控制,此时电磁比例溢流阀3给定的压力参数值为0,完全靠负载敏感来控制变量柱塞泵4的压力,这样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节能。

以上所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