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955发布日期:2019-05-21 20:35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量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计量泵。



背景技术:

计量泵广泛应用于液体输送和计量,现有的计量泵由电机、传动箱、缸体等三部分组成,传动箱部件是由蜗轮蜗杆机构、行程调节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组成;通过旋转调节手轮来实行调节行程,从而改变移动轴的偏心距来达到改变行程的目的。

如申请号为CN201020288925.8(授权公告号为CN2017475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披露了《一种机械隔膜计量泵》,该计量泵主要由驱动部分、泵头部分、机壳、联轴器、蜗杆轴、电机组成,驱动部分的连杆通过滚动轴承套装在回转套上,蜗轮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蜗轮支架上,斜块和推杆轴连结为一个整体。工作时,调节泵的输出流量是通过改变隔膜组件的冲程长度来实现,而改变隔膜组件的冲程长度是通过调节曲柄销工作半径来实现,随着冲程长度的变化,隔膜组件同泵头之间的容积也发生变化,最终改变泵的输出流量。

一台机器的运转,需要向机器内输送多种液体原料,为了保证各个液体顺利输送,现有技术多采用多台计量泵共同协作,而在每台计量泵都拥有上述的驱动传动装置,这就意味着,对于整个机器液体输送体系而言,用于装配计量泵的体积较大,占用了较多的空间,使得生产成本、能源成本均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节省空间、成本低的计量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计量泵,包括支架、定量泵、用以驱动定量泵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驱动电机和定量泵的传动机构,还包括有变量泵组,所述变量泵组通过滑杆组件连接在传动机构上,所述传动机构能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滑杆组件同步上、下运动以同时带动定量泵和变量泵组输入或者输出原料。

为保证像机器内供应多种液体原料,所述滑杆组件包括铰接在支架上的滑杆和能滑动地设置在滑杆上的滑块,所述变量泵组包括至少一个变量泵,所述变量泵一端铰接在支架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滑块上。

为保证定量泵和变量泵同步工作,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能上、下运动并与定量泵内部活塞相连接的主活塞轴,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连接在支架和主活塞轴上,并能带动变量泵的活塞杆随主活塞轴同步上、下运动。

为保证变量泵的上下运动,所述滑杆包括铰接在主活塞轴上并能随主活塞轴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铰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铰接部外侧并铰接在支架上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主活塞轴的下端。

为便于调节变量泵的进料流量,所述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第二铰接部和第一铰接部之间,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该滑杆的通槽,所述滑块穿过并能滑动的设置在该通槽内,所述通槽上还设置有用以调整滑块所处位置进而控制变量泵的流量的摇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能卡抵在通槽上沿的挡肩和由挡肩中部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便于与变量泵相连接的通孔。

为保证电机驱动主活塞轴上下运动,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并能带动主活塞轴上、下运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与主活塞轴的上端相连接。

为保证变量泵能输入或者输出原料,所述变量泵自上而下依次装配有相互连通的上泵体、中泵体和下泵体,所述上泵体和中泵体之间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塞杆。

具体地,所述下泵体上连通有进料管,相对应的,所述上泵体上连通有出料管,所述中泵体和下泵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液体原料仅由下泵体输送至上泵体的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定量泵,传动组件同时通过滑杆组件连接在变量泵上,传动机构能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滑杆组件同步上、下运动以同时带动定量泵和变量泵组输入或者输出原料。这样一个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能够实现定量泵和多个变量泵联动的设计,不仅使得机器整体中的计量泵结构更加紧凑,不必占用较多的空间,还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且变量泵的流量控制相互独立,便于对所需物料的流入量进行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计量泵包括支架1、定量泵2、用以驱动定量泵2的驱动电机3、以及连接驱动电机3和定量泵2的传动机构4,本实施例中的定量泵2为常规的结构,其输入和输出的流量为一个定值。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4包括偏心轮42和主活塞轴41,偏心轮42通过支撑架7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主活塞轴41上套设有定向套71,定向套7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7上,其中主活塞轴41下端与定量泵2内部活塞相连接,主活塞轴41的上端与偏心轮42的偏心轴421相连接,偏心轮42与驱动电机3同轴设置,这样在驱动电机3工作时,就可以带动偏心轮42旋转,连接在偏心轴421上的主活塞轴41与偏心轴421同时做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滑杆组件6包括滑杆61和能滑动的设置在滑杆61上的滑块62,滑杆61分别转动的连接在支架1和主活塞轴41上,具体而言,滑杆61包括铰接在支架1上的第二铰接部61a以及通过销轴铰接在主活塞轴41的下端并能随主活塞轴41同步上下运动的第一铰接部61b,滑杆6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该滑杆61的通槽611,滑块62穿过并能滑动的设置在该通槽611内,其中滑块62包括能卡抵在通槽611上沿的挡肩621和由挡肩621中部向下延伸的连接部622,连接部622上开设有便于与变量泵5相连接的通孔623。在通槽611上还设置有用以调整滑块62所处位置的摇杆612,在通槽611内还设置有贯穿通槽611和连接部622的螺杆,摇杆612连接在螺杆的端部,这样可实现滑块62与螺杆的匹配,摇动摇杆612即可实现滑块6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变量泵组5a,变量泵组5a包括至少一个变量泵5,变量泵5一端铰接在支架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活塞杆54铰接在滑块62上。上述滑杆61的第一铰接部61b能随主活塞轴41同步上下运动,由于螺杆贯穿滑块62和通槽611,相当于将滑块62上下限位在滑杆61上,这就意味着在第一铰接部61b随主活塞轴41同步上下运动时,滑块62连同铰接在滑块62上活塞杆54均同步上下运动,由上文可知,定量泵2的活塞是与主活塞轴41相连接的,此处交待了变量泵5的活塞杆54也与主活塞泵41相连接,即实现了一个驱动电机3驱动滑杆组件6同步上、下运动以同时带动定量泵2和变量泵组5a输入或者输出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交待了滑杆61的一个转动模式,即滑杆61左端为第二铰接部61a,右端是第一铰接部61b,滑块62滑动的设置在第二铰接部61a和第一铰接部61b之间,当主活塞杆41带动右侧的第一铰接部61b向上运动,滑块62带动活塞杆54同步向上运动,即主活塞杆41与活塞杆54的运动方向相同;还可以是滑杆61的右端是第一铰接部61b,第二铰接部61a设置于第一铰接部61b同侧,这样第二铰接部61a以左均为滑块62滑动的范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翘板的结构,当主活塞杆41向下运动,位于滑杆61左侧的滑块62带动活塞杆54同步反向向上运动,即主活塞杆41与活塞杆54的运动方向相反。

变量泵5的数量可以根据机器所需液体原料的种类而设定,以2个为佳,本实施例中变量泵5的具体结构为:变量泵5自上而下依次装配有相互连通的上泵体51、中泵体52和下泵体53,在二者之间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塞杆54,在下泵体53上连通有进料管531,相对应地,上泵体51上连通有出料管511,中泵体52和下泵体53之间设置有限制液体原料仅由下泵体53输送至上泵体51的单向阀55,单向阀55包括阀芯551和阀块552。当驱动电机3工作,活塞杆54向上运动,密封的变量泵5内部形成负压,在压强的作用下,原料从进料管531输送到变量泵5内,当活塞杆54向下运动时,密封的变量泵5内部形成正压,在压强的作用下,阀芯551被向下挤压,阀芯551与阀块552将进料口堵牢,原料只能从出料管511输出,驱动电机3带动偏心轮42的偏心轴421旋转,偏心轴421旋转一周,变量泵5完成一个输入输出的周期,上述摇动摇杆612能够实现滑块62移动,该操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变滑块62在通槽611的位置以改变其与第一铰接部61b之间的间距,这样可以调整活塞杆54上下移动的行程,进而调控输入或者输出液体原料的流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