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735发布日期:2019-08-27 21:1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空调设备中,为了增加空调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量,开发出了补气增焓压缩机,在补气增焓压缩过程中,通过其自带的补气增焓口向补气增焓压缩机内注入制冷剂,增加补气增焓压缩机的制冷剂压缩量,同时机组制冷过程中,通过补气增焓口向压缩机注入制冷剂也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保护压缩机内部元件的可靠运行。

但是由于补气增焓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压力呈现周期性的高低变化,而补气增焓管中的制冷剂压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导致从换热器到压缩机补气增焓口之间的补气增焓管受到流体脉冲的影响,导致补气增焓管振动十分剧烈,管路的长期振动将导致管路断裂的风险,从而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气增焓管振动十分剧烈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和补气增焓管,压缩机具有顶盖,顶盖包括顶板,顶板位于顶盖的上部;

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出口;

补气增焓管通过第一出口与压缩机连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回气管;

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

压缩机回气管通过第二出口与压缩机连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还包括裙边,裙边位于顶盖的侧部,并与顶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还包括粘带,粘带固定设置于裙边的下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粘带呈片状,多个粘带沿着裙边的周向设置或者粘带呈环状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装置还包括压缩机棉被,压缩机棉被通过粘带裹设于压缩机的侧面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的一侧设有L形的第一豁口,第一豁口由第一出口向外贯穿顶盖。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出口的一侧设有L形的第二豁口,第二豁口由第二出口向外贯穿顶盖。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的材质为橡胶,其厚度为2-6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如上面所提到的压缩装置,换热器通过补气增焓管与压缩机连接;

补气增焓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和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顶盖的顶板上设置第一出口,并使补气增焓管通过第一出口与压缩机连通,利用顶盖的重力来降低补气增焓管的振动,以避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棉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气增焓管的连接示意图;

1、换热器;2、补气增焓管;3、第一减振装置;4、电磁阀;5、第二减振装置;6、压缩机;61、补气增焓口;62、回气口;63、排气口;64、油口;7、压缩机棉被;71、外层;72、内层;8、顶盖;81、第一出口;82、第二出口;83、裙边;84、粘带;9、压缩机回气管;10、压缩机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结构与另一个实体或结构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结构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装置,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6和补气增焓管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压缩机6具有顶盖8,顶盖8包括顶板,顶板位于顶盖8的上部;

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出口81;

补气增焓管2通过第一出口81与压缩机6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顶盖8的顶板上设置第一出口81,并使补气增焓管2通过第一出口81与压缩机6连通,利用顶盖8的重力来降低补气增焓管2的振动,以避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回气管9;

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82;

压缩机回气管9通过第二出口82与压缩机6连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81的一侧设有L形的第一豁口,第一豁口由第一出口向外贯穿顶盖8。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8的材质为橡胶,其厚度为2-6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8的厚度为3毫米,使得顶盖8的重量合适,若顶盖8的厚度小于2毫米,将会由于重量不足而降低减振的效果,当厚度大于6毫米时,会导致顶盖8的生产成本明显增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81和第二出口82均可采用拔口处理工艺,其中第一出口81的拔口内径为补气增焓管2的外径,拔口内径的偏差为±0.2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出口82的拔口内径为压缩机回气管9的外径,拔口内径的偏差为±0.2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81的孔径为D1,第一豁口的宽度为 W1,则0.1D1≤W1≤0.2D1+1,使得补气增焓管2能够经第一豁口安装入第一出口81内。

其中,第一豁口的宽度太大,将容易导致雨水从第一豁口处进入压缩机6的内部,对压缩机6产生负面作用,若第一豁口的宽度太小,将使得补气增焓管2的安装难度增加,增加安装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一出口81的孔径D1为7毫米,则0.7≤W1 ≤2.4毫米。

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则W1控制为1毫米≤W1≤2.4毫米,降低补气增焓管2的安装难度,也就是说W1的最小宽度为1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一出口81的孔径D1为14毫米,则1.4≤ W1≤3.8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出口82的孔径为D2,第二豁口的宽度为 W2,则0.1D2≤W1≤0.2D2+1,使得压缩机回气管9能够经第二豁口安装入第二出口82内。

其中,第二豁口的宽度太大,将容易导致雨水从第二豁口处进入压缩机6的内部,对压缩机6产生负面作用,若第二豁口的宽度太小,将使压缩机回气管9的安装难度增加,增加安装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二出口82的孔径D2为15毫米,则1.5≤ W2≤4毫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二出口82的孔径D2为20毫米,则2≤W1 ≤5mm。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8还包括裙边83,裙边83位于顶盖8的侧部,并与顶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裙边83呈环形,并于顶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裙边83的厚度可以与顶板的厚度一致,也可不一致,当裙边83的厚度与顶板的厚度一致时,有利于顶盖8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工序简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豁口的位置选择与裙边83距离最短的进行,使得第一豁口的长度最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出口82的一侧设有L形的第二豁口,第二豁口由第二出口向外贯穿顶盖8。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豁口的位置选择与裙边83距离最短的进行,使得第二豁口的长度最短。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8还包括粘带84,粘带84固定设置于裙边 83的下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粘带84呈片状,多个粘带84沿着裙边83的周向设置或者粘带84呈环状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装置还包括压缩机棉被7,压缩机棉被7通过粘带84裹设于压缩机6的侧面上。

其中,当粘带84呈片状时,多个粘带84沿着裙边83的周向设置,则可通过粘带84将压缩机棉被7裹设于压缩机6的侧面上,具有节省材料,拆卸方便的特点。

当粘带84呈环状设置于裙边83的下方时,能将压缩机棉被7更加牢固地裹设于压缩机6的侧面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铆接、挂钩等方式来替代粘带84,将压缩机棉被7固定于压缩机6的侧面上。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棉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压缩机棉被7包括外层71和内层72,其中外层71采用硬橡胶制成,其中硬橡胶为一种阻尼材料,阻尼材料是一些内损耗、内摩擦大的粘滞性材料,采用这些材料可以衰减沿结构传递的振动能量,对压缩机棉被7形成有效的保护,内层72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内部孔隙物质的振动,进而转化为热能,从而有效吸收振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81和第二出口8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使得顶盖8和补气增焓管2能够紧密的绑扎在一起,防止在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补气增焓管2进入顶盖8下方的压缩机棉被7内,避免压缩机棉被7由于潮湿而导致细菌的产生,影响压缩机棉被7的寿命,甚至对压缩机6的电线造成影响,烧坏压缩机6。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8与压缩机棉被7相接触,使得顶盖8的振动能传递到压缩机棉被7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6为补气增焓压缩机,实现对系统的增焓效果。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压缩机6上设有补气增焓口61、压缩机回气口62、排气口63和油口6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顶盖上还可设有第三出口,第三出口与排气口63固定配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出口81与补气增焓管2的固定方式,第二出口82与压缩机回气口62以及第三出口与排气口63的固定配合方式均可以采用扎带绑扎、铁夹固定等方式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补气增焓管的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空调器包括换热器1和上面所涉及到的压缩装置,换热器1通过补气增焓管2 与压缩机6连接;

补气增焓管2上设置有电磁阀4和减振装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装置3和第二减振装置5,其中,第一减振装置3采用减振配重胶块进行减振,第二减振装置5采用消音减振的结构进行减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排气管10,其与排气口63 连通。

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顶盖8,第一减振装置3和第二减振装置5,压缩机棉被7与只有第一减振装置3和第二减振装置5的技术方案相比较,通过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补气增焓管2的各部分应力平均能减少7MPa,能够有效地降低补气增焓管2的振动。

在本申请中,压缩机棉被7的减振作用明显,若将本申请中的压缩机棉被7去掉,与只有第一减振装置3和第二减振装置5的技术方案相比较,通过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补气增焓管2的各部分应力平均能减少2-3MPa。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