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649发布日期:2019-10-15 18:3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片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726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水轮机、水泵叶片角度液压同步调节器,它通过釆用内供油液压调节,使调节系统密封性能好,没有泄漏,液压装置本体采用上置式,调节力点在主电机的转子主轴上端,工作时调节装置本体与机组同步旋转,机组运行不会发生抬轴现象,机组运行稳定,在机组运行时调节叶片角度也不会发生轴向位移事故,叶片角度调节灵敏,提高了水轮机或水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使用成本,使用维修方便。

该发明专利虽然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水轮机、水泵机组的振动大和液压油泄漏的问题,但是由于需要在电机上盖安装外罩,在外罩内安装油缸,导致水轮机/水泵的体积增大。同时,电机需要特制空心轴电机,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其具有减小水轮机/水泵体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可旋转的空心轴和转轴,转轴与空心轴之间连接有联轴器,空心轴内设有拉杆,联轴器内设有油腔,油腔内设有与拉杆相连的活塞,转轴连接电机,拉杆通过连杆结构连接叶轮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油腔设于联轴器内,即把联轴器作油缸用,或者赋予油缸以联轴器的功能,由于油腔中置(位于电机驱动的转轴与空心轴之间),且联轴器是必要零部件,因此位于联轴器内的油腔几乎不占空间,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油缸上置式(在电机上盖安装外罩,在外罩内安装油缸),大大降低了空间的占用量。同时,转轴与电机连接,不需要空心轴电机,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轴棒、第二轴棒和连杆,拉杆上设有固定座,第一轴棒设于固定座上,第一轴棒与拉杆垂直,第二轴棒固定于叶轮轴上,第二轴棒与叶轮轴平行,连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轴棒和第二轴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沿轴向运动时,可拉着连杆移动,移动的连杆使叶轮轴旋转,从而使叶轮轴上连接的叶轮叶片转动一定角度。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联轴器通过第一法兰连接,联轴器与空心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联轴器的端部设有凹槽,活塞上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穿至凹槽内与拉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法兰硬密封的连接方式,耐酸碱性强,密封寿命长,且凹槽内可储油以提供润滑。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为圆柱形状,联轴器侧面连接有电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轴器旋转时,电刷可始终与联轴器侧面的取电器接触,电刷供电控制联轴器中的油路,从而使油腔中活塞带动拉杆做往复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机壳顶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油箱垫板和电机座,油箱垫板上设有推力轴承箱,空心轴设于推力轴承箱内,底座上设有排气阀座,排气阀座上设有排气阀,排气阀伸于底座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机壳结构紧凑,而且可自动排气释压。

优选的,所述机壳侧面设有出水弯管,机壳底部可拆卸设有进水伸缩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可上下调节,方便安装。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有导叶体,导叶体与进水伸缩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动叶外圈,导叶体出口处连接有导流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起到导流作用,并且可调整水的流态。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有多段护套管,相邻护套管通过轴承支架可拆卸连接,轴承支架上安装有轴承,空心轴穿于轴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支架作固定轴承用,同时又用作联轴器,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小了泵的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油腔设于联轴器内,即把联轴器作油缸用,或者赋予油缸以联轴器的功能,由于油腔中置,且联轴器是必要零部件,因此位于联轴器内的油腔几乎不占空间,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油缸前置式,大大降低了空间的占用量。

2.通过设置电刷给油腔中的油路供电,达到泵油效果,从而实现不停机即可拉动拉杆调节叶片角度的效果;

3.泵体多处方便拆装,机壳内的轴杆类零件可整体抽出,维护方便;

4.无需特制空心轴电机,可直接采购标准电机,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C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D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部放大图。

图中,1、机壳;2、空心轴;3、转轴;4、联轴器;4a、油腔;4b、凹槽;5、拉杆;6、活塞;7、活塞杆;8、叶轮轴;9、第一轴棒;10、第二轴棒;11、连杆;12、固定座;13、第一法兰;14、第二法兰;15、电刷;16、底板;17、底座;18、油箱垫板;19、推力轴承箱;20、电机座;21、排气阀座;22、排气阀;23、出水弯管;24、进水伸缩节;25、导叶体;26、动叶外圈;27、导流锥管;28、护套管;29、轴承支架;3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置不停机全调节抽芯式混流泵,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多段护套管28,相邻护套管28通过轴承支架29(见图6)可拆卸连接,轴承支架29连接两个相邻护套管28,轴承支架29上安装有轴承30(见图6),空心轴2穿设于轴承30内。将轴承支架29作固定轴承30用,同时又作接管器用,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因而减小了泵的体积。机壳1内还设有转轴3,转轴3由电机驱动旋转,转轴3与空心轴2同轴设置,两者通过联轴器4(见图2)连接。

结合图1与图2,联轴器4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13与转轴3硬密封连接,联轴器4的另一端与空心轴2通过第二法兰14硬密封连接。联轴器4内设有油腔4a,油腔4a内设有活塞6,活塞6上连接有活塞杆7,活塞杆7贯穿联轴器4朝向空心轴2的一端。联轴器4朝向空心轴2的一端设有凹槽4b(见图4),凹槽4b被密封于第二法兰14内,空心轴2内同轴地穿设有拉杆5,拉杆5一端穿至凹槽4b内,活塞杆7也穿至凹槽4b内与拉杆5同轴连接。拉杆5另一端通过连杆结构连接叶轮轴8(见图5),叶轮轴8上设有伸至机壳1外的叶轮叶片。

如图5所示,连杆结构由第一轴棒9、第二轴棒10及连杆11组成,拉杆5上固定设置固定座12,固定座12上固定第一轴棒9,叶轮轴8上固定第二轴棒10,第一轴棒9与拉杆5垂直,第二轴棒10与叶轮轴8平行,连杆11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轴棒9和第二轴棒10上。

如图4所示,联轴器4为圆柱形状,联轴器4的侧面连接固定有取电器,取电器上接触有电刷15,联轴器4旋转时,电刷15可始终与取电器接触,电刷15供电控制联轴器4中的油路,从而使油腔4a中的活塞6带动拉杆5做往复直线运动。当拉杆5沿轴向运动时,可拉着连杆11移动,移动的连杆11使叶轮轴8旋转,从而使叶轮轴8上连接的叶轮叶片转动一定角度。

如图2所示,机壳1顶部设有底板16,底板16上可拆卸连接有底座17,底座17上安装有油箱垫板18和电机座20,油箱垫板18上安装有推力轴承箱19。空心轴2插于推力轴承30内,底座17上安装有排气阀座21,排气阀座21位于底座17内,排气阀座21上安装有排气阀22。

如图1、图3所示,机壳1侧面设有出水弯管23,机壳1底部设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进水伸缩节24,机壳1内设有导叶体25,导叶体25与进水伸缩节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动叶外圈26,导叶体25出口处连接有导流锥管2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油腔4a设于联轴器4内,即把联轴器4作油缸用,或者赋予油缸以联轴器4的功能,由于油腔4a中置(位于电机驱动的转轴3与空心轴2之间),且联轴器4是必要零部件,因此位于联轴器4内的油腔4a几乎不占空间,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的油缸前置式(在电机上盖安装外罩,在外罩内安装油缸),大大降低了空间的占用量。联轴器4旋转时,电刷15可始终与联轴器4侧面的取电器接触,电刷15供电控制联轴器4中的油路,从而使油腔4a中的活塞6带动拉杆5做往复直线运动。拉杆5沿轴向运动时,可拉着连杆11移动,移动的连杆11使叶轮轴8旋转,从而使叶轮轴8上连接的叶轮叶片转动一定角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