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718发布日期:2019-08-03 16:1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流化床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



背景技术:

制药流化床由于工作温度较高,需要风机具备足够的风压和风量,普通的风机需要达到该风压和风量,就需要非常大的功率,不仅能耗大,震动大,风机损耗较大,而且风机占用空间大,很难与流化床进行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将叶轮的叶片设计成长、短两种,且长、短两种叶片间隔分布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使得从进风口处进来的风被长、短两种叶片不断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使得其具备足够的风压,从而增大风量,满足制药流化床的需求,同时方便配置减震器,增强抗震性能的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叶轮、设置在外壳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叶轮下片、叶轮上片以及连接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的若干叶片,所述叶片倾斜设置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所述叶轮座通过一轴套连接电机的电机轴,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减震支架,所述叶片包括若干长叶片和若干短叶片,所述长叶片和短叶片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将叶轮的叶片设计成长、短两种,且长、短两种叶片间隔分布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使得从进风口处进来的风被长、短两种叶片不断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使得其具备足够的风压,从而增大风量,满足制药流化床的需求,同时方便配置减震器,增强抗震性能。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位于外壳的前侧,所述出风口位于外壳的顶部,所述电机位于外壳的后侧,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配合电机轴的电机轴孔,所述电机轴孔上设有支撑电机前端的支撑圈。

该种结构方便进风口、出风口和电机的设置,同时确保电机装配的牢固度和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口径大于进风口的内侧口径,所述外壳的前侧设有配合进风口外侧的进风口加强筋。

该种结构确保进风的风量和风压,同时确保进风口的安装牢固度。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口径大于出风口的下侧口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配合出风口下侧的出风口加强筋。

该种结构确保出风的风量和风压,同时确保出风口的安装牢固度。

优选地,所述叶轮上片上设有连接进风口内侧的圆形通孔,所述长叶片从叶轮上片的外侧一直延伸到叶轮上片的内侧,所述短叶片从叶轮上片的外侧延伸到叶轮上片的中部。

该种结构方便进风口和叶轮的装配,同时进一步确保进风在长、短两种叶片的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的作用下,保证风量和风压。

优选地,所述减震支架上还设有支撑电机的支撑座,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在支撑座上。

该种结构方便电机的安装,进一步确保电机的安装牢固度和运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长叶片和短叶片均呈弧形,且短叶片的弧度大于长叶片的弧度。

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长、短两种叶片对进风的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效果。

优选地,相邻两个长叶片的内侧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短叶片的内侧间距,相邻两个长叶片的外侧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短叶片的内侧间距,相邻两个长叶片的外侧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短叶片的外侧间距。

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长、短两种叶片对进风的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效果。

优选地,所述长叶片和短叶片的数量均为8个。

该种结构使得其结构紧凑,布置合理。

本实用新型将叶轮的叶片设计成长、短两种,且长、短两种叶片间隔分布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使得从进风口处进来的风被长、短两种叶片不断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使得其具备足够的风压,从而增大风量,满足制药流化床的需求,同时方便配置减震器,增强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叶轮,3.电机,4.进风口,5.出风口,6.叶轮座,7.叶轮上片,8.叶轮下片,9.长叶片,10.短叶片,11.轴套,12.减震支架,13.电机轴孔,14.支撑圈,15.进风口加强筋,16.出风口加强筋,17.圆形通孔,18.支撑座,19.电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制药流化床专用风机,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叶轮2、设置在外壳1上的进风口4和出风口5以及驱动叶轮2转动的电机3。叶轮2包括叶轮座6、叶轮下片8、叶轮上片7以及连接在叶轮上片7和叶轮下片8之间的16个叶片,叶片倾斜设置在叶轮上片7和叶轮下片8之间,叶轮座6通过一轴套11连接电机3的电机轴,外壳1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减震支架12,叶片包括8个长叶片9和8个短叶片10,长叶片9和短叶片10间隔分布。进风口4位于外壳1的前侧,出风口5位于外壳1的顶部,电机3位于外壳1的后侧,外壳1的后侧设有配合电机轴的电机轴孔13,电机轴孔13上设有支撑电机3前端的支撑圈14。进风口4的外侧口径大于进风口4的内侧口径,外壳1的前侧设有配合进风口4外侧的进风口加强筋15。出风口5的上侧口径大于出风口5的下侧口径,外壳1的顶部设有配合出风口5下侧的出风口加强筋16。叶轮上片7上设有连接进风口4内侧的圆形通孔17,长叶片9从叶轮上片7的外侧一直延伸到叶轮上片7的内侧,短叶片10从叶轮上片7的外侧延伸到叶轮上片7的中部。减震支架12上还设有支撑电机3的支撑座18,电机3通过电机架19安装在支撑座18上。长叶片9和短叶片10均呈弧形,且短叶片10的弧度大于长叶片9的弧度。相邻两个长叶片9的内侧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短叶片10的内侧间距,相邻两个长叶片9的外侧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短叶片10的内侧间距,相邻两个长叶片9的外侧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短叶片10的外侧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常规的风机工作过程类似,均是电机驱动叶轮转动,从进风口处吸风进来然后从出风口处送出,故不作细述。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主要是叶轮结构的设计,使得其具备的性能参数如下:风量Q=8200m3/h,风压P=11500Pa,功率N=30kw,转速n=2900r/min。

本实用新型将叶轮的叶片设计成长、短两种,且长、短两种叶片间隔分布在叶轮上片和叶轮下片之间,使得从进风口处进来的风被长、短两种叶片不断搅拌、挤压、回流和推送,使得其具备足够的风压,从而增大风量,满足制药流化床的需求,同时方便配置减震器,增强抗震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