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6663发布日期:2020-07-04 0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具有:

密封型的壳体;旋转轴,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绕轴线旋转;轴承部,将该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包含压缩室的涡旋压缩部,所述压缩室经由将该旋转轴的自转运动转换成公转运动的转换机构与该旋转轴连接,并且通过该旋转轴的旋转力进行工作来压缩流体;以及润滑油分离部,将通过设置于该涡旋压缩部的下游的该涡旋压缩部被压缩而向该涡旋压缩部的外部喷出的压缩流体中所含有的润滑油进行分离,

所述涡旋压缩部具备:

固定涡旋盘,具有壁体以涡旋状立设的端板并且固定内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回旋涡旋盘,具有壁体以涡旋状立设的端板并且该壁体以与所述固定涡旋盘的所述壁体啮合的状态正对所述固定涡旋盘,且以能够公转回旋的方式在所述壳体内被支承,

所述固定涡旋盘具备将所述润滑油分离部的内部的润滑油向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内部供给的第一通路,

所述回旋涡旋盘具备将导入到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内部的润滑油排放到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外部的第二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俯视观察所述端板时,被所述壁体夹住而形成的所述压缩室一边在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工作时沿着所述壁体绕轴中心回旋一边朝向所述轴中心移动时,

对于通过移动由所述压缩室描绘的轨迹包络线包围的区域即涡旋状区域,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两者均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将在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工作时一边绕所述轴中心回旋一边朝向所述轴中心在所述涡旋状区域内移动的所述流体的移动设为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流动时,

所述第一通路的涡旋压缩部内部侧的开口设置于比所述第二通路的涡旋压缩部内部侧的开口更靠近所述流动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所述第二通路的涡旋压缩部内部侧的开口中的一个或两个设置于所述端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当所述轨迹的内周侧的边界线通过所述压缩室中的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壁面描绘时,在描绘其轨迹的所述压缩室开口的所述第一通路的压缩室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径向外侧的壁面或该壁面附近的端板,

当所述轨迹的外周侧的边界线通过所述压缩室中的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壁面描绘时,在描绘其轨迹的所述压缩室开口的所述第一通路的压缩室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径向内侧的壁面或该壁面附近的端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当所述轨迹的内周侧的边界线通过所述压缩室中的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壁面描绘时,在描绘其轨迹的所述压缩室开口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压缩室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回旋涡旋盘的壁体的径向内侧的壁面或该壁面附近的端板,

当所述轨迹的外周侧的边界线通过所述压缩室中的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壁体的壁面描绘时,在描绘其轨迹的所述压缩室开口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压缩室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回旋涡旋盘的壁体的径向外侧的壁面或该壁面附近的端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通过所述涡旋压缩部的工作而所述压缩室移动,在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两者相对于所述压缩室中的某一个压缩室能够同时通过的位置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路与第二通路的涡旋压缩部内部侧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端板上,具有在所述端板上立设有所述壁体的一侧的面上朝向相对的另一侧端板突出的区域即端板突出区域、以及沿该端板突出区域的边界延伸的高低差部,

所述第二通路的涡旋压缩部内部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高低差部的附近且所述端板突出区域之外。


技术总结
固定涡旋盘(210A)具备将作为润滑油分离部的油分离器的内部的润滑油供给到涡旋压缩部(30)的内部的第一通路即润滑油导入通路(40),回旋涡旋盘(210B)具备将导入到涡旋压缩部(30)的内部的润滑油排放到涡旋压缩部(30)的外部的第二通路即润滑油排放通路(50)。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胜博;桑原孝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8.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