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8273发布日期:2020-09-15 19:07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与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子装置在运作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热能,而影响电子装置的运作效能。因此,电子装置内部通常会配置散热模块或散热元件,例如是散热风扇,以协助将电子装置的产热散逸至电子装置的外部。

一般来说,任何风扇在旋转时,其扇叶必会与周边结构,例如是容置风扇的壳体,产生气流噪音(bladepasstone),其原因即在于风扇在固定转速运作的情形下,会使其扇叶以固定频率通过壳体内的狭窄空间。如此一来,将会产生固定频率及其倍频的噪音。以转速5800rpm(相当于96.67rps)且扇叶数为37的风扇而言,其气流噪音的基频为96.67*37=3576.66hz,也就是每秒扇叶会扫过前述狭窄空间约3576次,大约产生出3500hz的噪音。

基于上述,如何在现有壳体及风扇结构下提供改善手段,以克服上述气流噪音的问题,即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抑止气流噪音的散热风扇。

本发明的散热风扇,适于配置于电子装置内。散热风范包括轮毂与多个扇叶。扇叶环绕并配置于轮毂。扇叶具有延展性与可挠性,且相邻两个扇叶具有不同厚度。

基于上述,通过配置不同厚度的扇叶于轮毂,且扇叶是具有延展性与可挠性,因此当扇叶随轮毂而以固定转速进行旋转时,便能因此使不同厚度的扇叶,其变形量也随着厚度不同而改变,进而使不同厚度通过壳体的狭窄空间处的时间也不同。如此一来,将能造成扇叶是以不同频率扫过狭窄空间,进而使气流噪音得以被切分成多个不同频率的细部噪音,而避免因相同频率的噪音能量累积集中且容易造成共振的情形发生。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图2是扇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散热风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俯视图。

图5与图6分别是图4的风扇于不同转速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0:散热风扇

110:轮毂

111:径平面

112:弧面

113:侧面

120、121、122、123、220、221、222、223:扇叶

121a:切平面

130:壳体

132:舌部

da1、da2、da3:变形量

d1:逆时针方向

d2:顺时针方向

e1:入风口

e2:出风口

n1:基准面

p1、p2、p3、p4、p5、p6:间距

sp:狭窄空间

t1:倾角

θ1、θ2、θ3、θ4、θ5、θ6: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风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00适于配置于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内,以对电子装置的热源进行有效地散热。由于并未限制电子装置的型式,故在此省略电子装置的示出。在此,散热风扇100例如是离心式风扇,其包括轮毂110、多个扇叶120以及壳体130,其中轮毂110与扇叶120容置于壳体130之内,扇叶120配置且环绕于轮毂110,轮毂110受控于马达(未示出)而带动扇叶120旋转,以搭配壳体130的入风口e1与出风口e2而产生如图1箭号所示的气体流动状态。

图2是扇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轮毂110的材质为塑胶或压铸用金属,而扇叶120的材质为金属。因此,轮毂110能经由射出成型(塑胶)或压铸(金属)而接合扇叶120的接合端124而固定扇叶120。更进一步的说,在扇叶120制作完成之后,其呈现如图3所示厚度小于0.5mm的等厚度片状结构。接着,扇叶120可放置于模具(未示出)内,并将塑胶或是加热后呈现液态的金属流入模具内并包覆扇叶120的接合端124,使得塑胶或加热后呈现液态的金属成形后所形成的轮毂110经由接合扇叶120的接合端124而固定扇叶120。在此,各扇叶120的接合端124分别具有干涉结构126,以在前述轮毂110的形成过程中与轮毂110之间产生干涉而提升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在此,干涉结构126具有凹口及开口用以让轮毂110的结构通过,以藉此提高轮毂110与扇叶120的结合面积以及造成彼此结构嵌合、交错的效果。

但,本实施例并未限制轮毂与扇叶的结合方式。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轮毂与扇叶分别设置有能彼此对应的卡和结构,以通过彼此扣合的方式而组装、固定在一起。

图3是图1的散热风扇的俯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3,如图1所示,壳体130具有舌部132,其在轮毂110与扇叶120所坐落的空间中形成狭窄空间sp,故以现有技术(即,塑胶射出)而制作出等距配置于轮毂的等厚扇叶时,其会在狭窄空间造成固定频率及其倍频的气流噪音。但,相较于前述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扇叶120材质为金属,且其具备较佳的延展性与可挠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任意相邻的两个扇叶120是具有不同厚度,如图3所示,故当扇叶120随轮毂110旋转时,即代表着会产生不同的变形量。如此一来,在无法任意或随时改变轮毂110与风扇120的转速的前提之下,本实施例将造成不同厚度的扇叶120扫过舌部132的时间也不一样,便能据以改变现有技术的扇叶以固定频率行经狭窄空间sp的运动模式。换句话说,以不同厚度(造成不同变形量)的扇叶120行经狭窄空间sp时,其所产生的是不同频率的噪音,因此便能避免相同频率噪音的能量积累,而使音量得以降低,同时因具备多频率的特性,也能有效减缓其对人的听力所造成的不适感。此外,本实施例由于扇叶120的材质与特性,因此扇叶120的厚度能进一步地降低(例如低于0.5mm),因此散热风扇100能在轮毂110上配置扇叶12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50,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以塑胶射出的风扇结构。

请再参考图3,在此同时提供局部放大以利于识别,在本实施例中,轮毂110与风扇120坐落于基准面n1并在基准面n1上旋转,且以俯视视角观之,扇叶120分别以正交于基准面n1的方向组装于轮毂110。在此,轮毂110具有正交于基准面n1的侧面113(即轮毂110的环状表面),结合至轮毂110的扇叶120是从侧面113而背离轮毂110地呈倾角延伸,如图所示倾角t1,其是扇叶121的接合部(如图3所示接合部124)的切平面121a与轮毂110的径平面111所夹角度。在此所述径平面111是以轮毂110在其俯视视角形成的圆形轮廓,并以其径向所形成的平面,其中径平面111与切平面121a在轮毂110与扇叶120连接处形成交会并产生所述倾角t1。

再者,等距配置于轮毂110的扇叶120,其相对于轮毂110的径平面111是各自呈弧面轮廓,且所述弧面轮廓的凹面朝向扇叶120的旋转方向,也就是所示逆时针方向d1,以在旋转过程中,扇叶120能进一步产生抓取空气的动作,而有益于增进散热风扇100的气流量。

如前所述,因本实施例扇叶的材质特性影响,其在旋转过程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变形量。在此以三种不同厚度的扇叶121、122、123为例,如图3所示,扇叶120相对于轮毂110的配置进一步地是以扇叶121、122、123的排序方式而重复地环绕轮毂110,其中扇叶121的厚度大于扇叶122的厚度,而扇叶122的厚度大于扇叶123的厚度。如此一来,当扇叶120随着轮毂110以逆时针方向d1旋转时,扇叶121、122、123各自所产生的变形量da1、da2、da3则会产生,变形量da3大于变形量da2,且变形量da2大于变形量da1。在此,变形量da1、da2、da3是以轮毂110等径的弧面112为基准。再者,所述变形量da1、da2、da3将会进一步地造成变形后的扇叶121、122的间距p1与变形后的扇叶122、123的间距p2呈现不相等的状态。如此一来,当扇叶120随轮毂110以固定转速旋转时,其扫过狭窄空间sp(标示于图1)的频率也因其间距改变而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本实施例通过将扇叶120设计为包括至少三种厚度的分布情形,便能造成扇叶120间距不同,而达到如前述的降噪效果。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俯视图。图5与图6分别是图4的风扇于不同转速的俯视图。请同时参考图4至图6,本实施例的轮毂110具有正交于基准面n1的侧面113,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扇叶220是从侧面113呈现背离轮毂110地径向延伸。此外,本实施例也同样以三种不同厚度的扇叶221、222、223为例说明其旋转时的变形差异,在此扇叶221的厚度大于扇叶222的厚度,且扇叶222的厚度大于扇叶223的厚度。如图5所示,当轮毂110以低转速驱动扇叶220以顺时针方向d2旋转时,不同厚度的扇叶221、222、223随之产生不同的变形量,在此以扇叶221、222、223相对于轮毂110的径平面111所产生不同倾角θ1、θ2、θ3作为描述变形量的方式,其中倾角θ3大于倾角θ2,且倾角θ2大于倾角θ1,因此代表扇叶223的变形量大于扇叶222的变形量,且扇叶222的变形量大于扇叶221的变形量,且进一步地造成间距p3不等于间距p4。此时各扇叶220受到气流影响及材料特性对气流的抵抗作用,即扇叶的材质特性尚能抵抗气流的推动,而呈现略微前弯的状态,此时,略为前弯的扇叶220能在低转速的情况下提供较高的气流量,进而提高散热风扇100在低转速时的散热性能。

另一方面,当轮毂110以高转速驱动扇叶220时,如图6所示,则因扇叶220的材质特性不再能顺利抵抗气流的推动,而改为呈现往后弯折的状态,并因此让不同厚度的扇叶221、222、223产生不同的倾角θ4、θ5、θ6,其中倾角θ6大于倾角θ5,且倾角θ5大于倾角θ4,并进而造成间距p5不等于间距p6。除能如前述实施例一样通过不等间距而达到降噪效果外,呈现后弯的扇叶220也能在高转速的情况下降低散热风扇运作时的噪音,而提供进一步地噪音抑制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不同厚度的扇叶于轮毂,且扇叶是具有延展性与可挠性,因此当扇叶随轮毂而以固定转速进行旋转时,便能因此使不同厚度的扇叶,其变形量也随着厚度不同而改变,进而使不同厚度通过壳体的狭窄空间处的时间也不同。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将扇叶的厚度设计包括至少三种尺寸,因此让扇叶之间的间距也因变形量不同而改变。

如此一来,此举将能造成扇叶是以不同频率扫过狭窄空间,进而使气流噪音得以被切分成多个不同频率的细部噪音,而避免因相同频率的噪音能量累积集中且容易造成共振的情形发生、因此能顺利地使散热风扇达到降低甚至抑制噪音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