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吊架及风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954发布日期:2020-11-27 12: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风扇吊架及风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架及风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扇吊架及适用应用为工业吊扇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工业吊扇,体积大且重量重,且安装的位置较高,因此,在安装上非常麻烦。另外,为了避免工业吊扇掉落,在固定工业吊扇时,会尽可能地使工业吊扇稳固地固定于钢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工业吊扇在经历地震时,将可能因为构件彼此间的固定方式过于紧密,而发生构件相互碰撞,进而可能导致构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风扇吊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风扇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风扇吊架,其用以使一风扇主体固定于一结构体,风扇吊架包含一支撑构件、一套筒及至少两个锁固组件。支撑构件用以与多个锁固件配合而固定于结构体,支撑构件包含一主片体及两个侧片体,两个侧片体连接主片体,两个侧片体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且主片体与两个侧片体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个侧片体包含有一封闭穿孔及一半开放穿孔,各个封闭穿孔于侧片体的一侧边形成有一缺口;一套筒能对应设置于容置槽中,风扇主体的一固定轴穿设于套筒的一通道,且套筒与风扇主体相互固定;至少两个锁固组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锁固组件及一第二锁固组件,第一锁固组件穿设封闭穿孔并与套筒相互锁固;第二锁固组件穿设半开放穿孔并与套筒相互锁固,且第二锁固组件能通过两个缺口进入两个半开放穿孔中;其中,各个半开放穿孔于一纵向方向或一横向方向的口径大于第一锁固组件的一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各个封闭穿孔于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的口径大于第二锁固组件的一第二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

优选地,主片体彼此相反的两侧边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其中,两个侧片体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片体及一第二侧片体,第一侧片体由主片体的第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侧片体的半开放穿孔定义为一第一半开放穿孔,第一侧片体的封闭穿孔定义为一第一封闭穿孔,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一封闭穿孔贯穿第一侧片体设置;第一侧片体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一缺口;第一半开放穿孔于第一侧片体相反于与主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边形成有第一缺口,第一半开放穿孔能通过第一缺口与外连通;第一半开放穿孔位于第一封闭穿孔上方;其中,第二侧片体由主片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二侧片体的半开放穿孔定义为一第二半开放穿孔,第二侧片体的封闭穿孔定义为一第二封闭穿孔,第二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贯穿第二侧片体设置,第二侧片体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二缺口,第二半开放穿孔于第二侧片体相反于与主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边形成有第二缺口,第二半开放穿孔能通过第二缺口与外连通;第二半开放穿孔位于第二封闭穿孔的上方;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封闭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其中,支撑构件还包含两个支撑臂,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支撑臂及一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由第一侧片体或是主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支撑臂由第二侧片体或是主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支撑臂用以与多个锁固件相互配合,以使支撑构件固定于结构体;其中,通道用以提供风扇主体的一固定轴穿设,套筒具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用以与固定轴的多个轴体固定孔相互连通,而多个固定孔、多个轴体固定孔能与多个轴体固定组件相互配合,以使固定轴固定设置于通道中;套筒具有两个第一贯穿孔及两个第二贯穿孔,两个第一贯穿孔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两个第二贯穿孔彼此相面对地设置;第一贯穿孔位于第二贯穿孔的上方;其中,第一锁固组件包含有第一锁固轴体及一第一螺帽,第一锁固轴体用以同时穿设第一半开放穿孔、两个第一贯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而第一锁固组件用以使套筒、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相互固定;其中,第二锁固组件包含有第二锁固轴体及一第二螺帽,第二锁固轴体用以同时穿设第一封闭穿孔、两个第二贯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而第二锁固组件用以使套筒、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相互固定;其中,第一缺口的口径不小于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且第二缺口的口径不小于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当第一锁固组件锁固于套筒上,且第二锁固组件未锁固于套筒上时,第一锁固组件能通过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进入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中。

优选地,风扇吊架适用于固定在一固定梁,风扇吊架还包含有一固持组件,固持组件包含一辅助固定构件及两个夹持构件,辅助固定构件具有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及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彼此相邻地设置,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彼此相邻地设置;两个夹持构件,各个夹持构件包含一固定片体、一下夹持片体、一连接片体及一上夹持片体,下夹持片体由固定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下夹持片体与连接片体相连接,而连接片体相反于与下夹持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连接上夹持片体,上夹持片体、连接片体及下夹持片体共同形成有一夹持槽,夹持槽用以夹持固定梁;各个固定片体具有多个长条穿孔,各个长条穿孔贯穿固定片体;其中,第一支撑臂具有一第一抵靠片体,第一抵靠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第二支撑臂具有一第二抵靠片体,第二抵靠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其中,多个第一固定穿孔、多个第二固定穿孔、各个固定片体的多个长条穿孔及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能与多个锁固件相互配合,而多个锁固件能使两个支撑臂与两个夹持构件相互固定。

优选地,风扇吊架还包含有多个辅助固定件,且各个下夹持片体具有多个辅助固定穿孔,多个辅助固定件用以与多个辅助固定穿孔相互锁固,而多个辅助固定件能与各个上夹持片体共同固持固定梁。

优选地,各个夹持构件的固定片体、下夹持片体、连接片体及上夹持片体为一体成型地设置,且夹持构件的弯曲处的内侧凸出形成有多个加强结构。

优选地,第一半开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于第一缺口的位置;第二半开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于第二缺口的位置;第一半开放穿孔与第一封闭穿孔是沿纵向方向上下排列设置,第二半开放穿孔与第二封闭穿孔是沿纵向方向上下排列设置;当套筒通过第一锁固组件及第二锁固组件与支撑构件相互固定,而套筒位于容置槽中时,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是对应位于套筒的左右两侧,且套筒的通道的中心轴是平行于纵向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风扇装置,其包含一风扇主体、一支撑构件、一套筒及至少两个锁固组件。风扇主体包含一固定轴及一转动单元,固定轴与转动单元相连接,转动单元与多个扇叶相连接;一支撑构件,其用以与多个锁固件配合而固定于结构体,支撑构件包含一主片体及两个侧片体,两个侧片体连接主片体,两个侧片体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且主片体与两个侧片体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个侧片体包含有一封闭穿孔及一半开放穿孔,封闭穿孔于侧片体的一侧边形成有一缺口;一套筒能对应设置于容置槽中,固定轴穿设于套筒的一通道,且套筒与风扇主体相互固定;至少两个锁固组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锁固组件及一第二锁固组件,第一锁固组件锁固于套筒,第一锁固组件能通过两个所缺口进入两个半开放穿孔中;第二锁固组件穿设于封闭穿孔并与套筒相互锁固;其中,各个半开放穿孔于一纵向方向或一横向方向的口径大于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各个封闭穿孔于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的口径大于第二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

优选地,主片体彼此相反的两侧边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其中,两个侧片体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片体及一第二侧片体,第一侧片体由主片体的第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侧片体的半开放穿孔定义为一第一半开放穿孔,第一侧片体的封闭穿孔定义为一第一封闭穿孔,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一封闭穿孔贯穿第一侧片体设置;第一侧片体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一缺口;第一半开放穿孔于第一侧片体相反于与主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边形成有第一缺口,第一半开放穿孔能通过第一缺口与外连通;第一半开放穿孔位于第一封闭穿孔上方;其中,第二侧片体由主片体的第二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二侧片体的半开放穿孔定义为一第二半开放穿孔,第二侧片体的封闭穿孔定义为一第二封闭穿孔,第二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贯穿第二侧片体设置,第二侧片体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二缺口,第二半开放穿孔于第二侧片体相反于与主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边形成有第二缺口,第二半开放穿孔能通过第二缺口与外连通;第二半开放穿孔位于第二封闭穿孔的上方;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封闭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其中,支撑构件还包含两个支撑臂,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支撑臂及一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由第一侧片体或是主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支撑臂由第二侧片体或是主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支撑臂用以与多个锁固件相互配合,以使支撑构件固定于结构体;其中,通道用以提供风扇主体的一固定轴穿设,套筒具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用以与固定轴的多个轴体固定孔相互连通,而多个固定孔、多个轴体固定孔能与多个轴体固定组件相互配合,以使固定轴固定设置于通道中;套筒具有两个第一贯穿孔及两个第二贯穿孔,两个第一贯穿孔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两个第二贯穿孔彼此相面对地设置;第一贯穿孔位于第二贯穿孔的上方;其中,第一锁固组件包含有第一锁固轴体及一第一螺帽,第一锁固轴体用以同时穿设第一半开放穿孔、两个第一贯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而第一锁固组件用以使套筒、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相互固定;其中,第二锁固组件包含有第二锁固轴体及一第二螺帽,第二锁固轴体用以同时穿设第一封闭穿孔、两个第二贯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而第二锁固组件用以使套筒、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相互固定;其中,第一缺口的口径不小于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且第二缺口的口径不小于第一锁固轴体的径向宽度;当第一锁固组件锁固于套筒上,且第二锁固组件未锁固于套筒上时,第一锁固组件能通过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进入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中。

优选地,风扇吊架适用于固定在一固定梁,风扇吊架还包含有一固持组件,固持组件包含一辅助固定构件及两个夹持构件。辅助固定构件具有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及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彼此相邻地设置,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彼此相邻地设置;两个夹持构件,各个夹持构件包含一固定片体、一下夹持片体、一连接片体及一上夹持片体,下夹持片体由固定片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下夹持片体与连接片体相连接,而连接片体相反于与下夹持片体相连接的一侧连接上夹持片体,上夹持片体、连接片体及下夹持片体共同形成有一夹持槽,夹持槽用以夹持固定梁;各个固定片体具有多个长条穿孔,各个长条穿孔贯穿固定片体;其中,第一支撑臂具有一第一抵靠片体,第一抵靠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第二支撑臂具有一第二抵靠片体,第二抵靠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其中,多个第一固定穿孔、多个第二固定穿孔、各个固定片体的多个长条穿孔及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能与多个锁固件相互配合,而多个锁固件能使两个支撑臂与两个夹持构件相互固定。

优选地,风扇吊架还包含有多个辅助固定件,且各个下夹持片体具有多个辅助固定穿孔,多个辅助固定件用以与多个辅助固定穿孔相互锁固,而多个辅助固定件能与各个上夹持片体共同固持固定梁。

优选地,各个夹持构件的固定片体、下夹持片体、连接片体及上夹持片体为一体成型地设置,且夹持构件的弯曲处的内侧凸出形成有多个加强结构。

优选地,第一半开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于第一缺口的位置;第二半开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于第二缺口的位置;第一半开放穿孔与第一封闭穿孔是沿纵向方向上下排列设置,第二半开放穿孔与第二封闭穿孔是沿纵向方向上下排列设置;当套筒通过第一锁固组件及第二锁固组件与支撑构件相互固定,而套筒位于容置槽中时,第一侧片体及第二侧片体是对应位于套筒的左右两侧,且套筒的通道的中心轴是平行于纵向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风扇吊架及风扇装置通过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半开放穿孔及第二半开放穿孔的设计,将可以便于安装人员安装风扇主体。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固定于固定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固定于固定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亦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4亦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的局部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第一锁固组件局部剖面及第二锁固组件局部剖面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风扇主体相对于支撑构件微幅旋转的示意图。

图8及图9为本发明的风扇主体设置于风扇吊架上的作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的局部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风扇吊架固定于固定梁的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固定于固定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附图或是如特定附图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分出现于该特定附图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附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及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风扇吊架固定于固定梁上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3及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风扇吊架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风扇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为工业用吊扇,本发明的风扇吊架特别适合用来将工业用吊扇固定于固定梁(例如是图1及图2中所示的h型钢梁)。

本发明的风扇装置a包含:一风扇主体1及一风扇吊架2。风扇主体1是通过风扇吊架2固定于固定梁h,当然,在不同的应用中,风扇主体1也可以是通过风扇吊架2直接固定于天花板。

风扇主体1包含一固定轴10及一转动单元11。固定轴10与转动单元11相连接,转动单元11与多个扇叶(图未示)相连接。于此所指的固定轴10主要是用来使风扇主体1与风扇吊架2相互固定用的构件,关于固定轴10的外型、尺寸可以依据需求变化,不以图中所示为限。于此所指的转动单元11即包含有马达等用来控制扇叶旋转的电子、机械零组件。

风扇吊架2包含:一支撑构件20、两个锁固组件、一套筒5及一固持组件6。两个锁固组件分别定义为一第一锁固组件3及一第二锁固组件4。在风扇吊架2没有固持组件6的实施例中,支撑构件20主要是用来固定于天花板或是相关结构体;在风扇吊架2具有固持组件6的实施例中,支撑构件20是与固持组件6相连接,而固持组件6则是用来使风扇吊架2整体固定于固定梁h。套筒5主要是用来与风扇主体1相互固定,且套筒5是通过第一锁固组件3及第二锁固组件4固定于支撑构件20上。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说明及附图中,是以风扇吊架2具有固持组件6,而风扇吊架2是固定于h型钢梁(固定梁h)为例,但风扇吊架2不局限于仅可固定于固定梁,在不同的应用中,风扇吊架2也可以是不包含有固持组件6,而支撑构件20可以是直接固定于天花板等结构体。

请参阅图5,其显示为支撑构件2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撑构件20包含:一主片体21、两侧片体及两个支撑臂24。两个侧片体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片体22、一第二侧片体23。在具体的应用中,主片体21、第一侧片体22、第二侧片体23及两个支撑臂24可以是通过一钢板制成,意即,主片体21、第一侧片体22、第二侧片体23及两个支撑臂24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置。当然,在不同的应用中,主片体21、第一侧片体22、第二侧片体23及两个支撑臂24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构件,并通过焊接等方式相互连接。各个侧片体具有一半开放穿孔及一封闭穿孔,半开放穿孔及封闭穿孔贯穿侧片体设置,且半开放穿孔于侧片体的一侧边形成有一缺口。

主片体21彼此相反的两侧边分别定义为一第一侧边21a及一第二侧边21b。第一侧片体22由主片体21的第一侧边21a向外延伸形成。第一侧片体22的半开放穿孔及封闭穿孔分别定义为一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一第一封闭穿孔222。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一封闭穿孔222贯穿第一侧片体22设置。第一半开放穿孔221于第一侧片体22相反于与主片体21相连接的一侧边221a形成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一缺口223。第一半开放穿孔221能通过第一缺口223与外连通。第一半开放穿孔221位于第一封闭穿孔222上方。

第二侧片体23由主片体21的第二侧边21b向外延伸形成。其中,主片体21的两个彼此相反的侧边是向同一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而主片体21、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共同形成为类似于ㄇ字型的结构。

第二侧片体23的半开放穿孔及封闭穿孔分别定义为一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及一第二封闭穿孔232。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闭穿孔232贯穿第二侧片体23设置。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于第二侧片体23相反于与主片体21相连接的一侧边231a形成的缺口定义为一第二缺口233。第二半开放穿孔231能通过第二缺口233与外连通。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位于第二封闭穿孔232上方。

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是彼此相面对地设置,而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位于彼此相对应的位置,且主片体21、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共同形成一容置槽sp1。其中,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

需特别强调的是,上述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是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而与外连通,而,第一锁固组件3则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滑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相对地,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由于没有与任何缺口相连接,因此,第二锁固组件4仅可以先穿入第一封闭穿孔222(或是第二封闭穿孔232),再穿入第二封闭穿孔232(或是第一封闭穿孔222)。

两个支撑臂24分别定义为一第一支撑臂24a及一第二支撑臂24b。第一支撑臂24a可以是由第一侧片体22的一顶侧边221b向外延伸形成;在不同的应用中,第一支撑臂24a也可以是由主片体21的顶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支撑臂24b可以是由第二侧片体23的一顶侧边231b向外延伸形成;在不同的应用中,第二支撑臂24b也可以是由主片体21的顶侧边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支撑臂24a具有一第一抵靠片体241a,第一抵靠片体241a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2411a。第二支撑臂24b具有一第二抵靠片体241b,第二抵靠片体241b具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2411b。多个第一固定穿孔2411a及多个第二固定穿孔2411b用以与多个锁固组件s1(如图10所示)相互配合,而使支撑构件20固持组件6(或是固定于天花板)。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支撑臂24a及第二支撑臂24b的外型类似于z字型为例,但第一支撑臂24a及第二支撑臂24b的外型、尺寸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构件20可以是由单一片钢板弯曲而成,而支撑构件20在各个弯曲处可以是形成有多个加强结构25,各个加强结构25是凸出于各个弯曲处的位置。具体来说,各个加强结构25可以是利用冲压的方式,由钢板的弯曲处的外侧,向钢板的弯曲处的内侧方向冲压而成。通过多个加强结构25的设置,将可有效提升支撑构件20于弯曲处的结构强度。

如图3及图4所示,套筒5能对应设置于容置槽sp1中,套筒5的内部具有一通道501,通道501用以提供风扇装置a的固定轴10穿设。套筒5具有多个固定孔502。多个固定孔502用以与固定轴10的多个轴体固定孔101相互连通,而多个固定孔502、多个轴体固定孔101能与多个轴体固定组件s2相互配合,以使固定轴10固定设置于通道501中。

具体来说,轴体固定组件s2可以是包含有螺丝s21及螺帽s22;风扇装置a在组装于风扇吊架2的过程中,可以是先将风扇装置a的固定轴10插入套筒5的通道501中,而后使轴体固定组件s2的螺丝s21穿过多个固定孔502及多个轴体固定孔101,再使螺帽与螺丝相互锁固,据以使固定轴10固定于套筒5中。

套筒5还具有两个第一贯穿孔503及两个第二贯穿孔504,两个第一贯穿孔503彼此相面对地设置,两个第二贯穿孔504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其中,第一贯穿孔503位于第二贯穿孔504的上方,且第一贯穿孔503及第二贯穿孔504是位于多个固定孔502的上方。

第一锁固组件3包含有一第一锁固轴体31及一第一螺帽32。第一锁固轴体31用以同时穿设第一半开放穿孔221、两个第一贯穿孔503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而第一锁固组件3用以使套筒5、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相互固定。

第二锁固组件4包含有一第二锁固轴体41及一第二螺帽42。第二锁固轴体41用以同时穿设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两个第二贯穿孔504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而第二锁固组件4用以使套筒5、第二侧片体23及第二侧片体23相互固定。

请参阅图6,其显示为支撑构件20的侧视图,为利于说明,在图6中所示的第一锁固轴体31及第二锁固轴体41是分别以剖面的形式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外型、尺寸及其相对于第二侧片体23的设置位置,皆与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外型、尺寸及其相对于第二侧片体23的设置位置相同,因此,在图6中所示的侧片体同时表示了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半开放穿孔同时表示了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在图6中所示的封闭穿孔则同时表示了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

如图6所示,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于一纵向方向(即图中所示坐标的z轴方向)的口径d1大于第一锁固轴体31的径向宽度d2。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于纵向方向的口径d3,大于第一锁固轴体31的径向宽度d2。借此,第一锁固轴体31能于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沿纵向方向移动,第二锁固轴体41能于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中沿纵向方向移动。

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于一横向方向(即图中所示坐标的x轴方向)的口径大于第一锁固轴体31的径向宽度d2。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于横向方向的口径d4大于第二锁固轴体41的径向宽度d5。借此,第一锁固轴体31能于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沿横向方向移动,第二锁固轴体41能于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中沿横向方向移动。

藉由通过上述第一半开放穿孔221、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的口径,对应于第一锁固轴体31的径向宽度d2及第二锁固轴体41的径向宽度d5的设计,当风扇装置a受到不预期的外力作用(例如地震),第一锁固轴体31能相对于支撑构件20,于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移动,而第二锁固轴体41能于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中移动,借此,第一锁固轴体31及第二锁固轴体41不会直接碰撞支撑构件20,而可大幅降低第一锁固轴体31及第二锁固轴体41直接碰撞,而发生第一锁固轴体31、第二锁固轴体41及支撑构件20损坏的问题的机率。

依上所述,请复参图1,本发明的风扇主体1在受到不预期的外力作用时,风扇主体1能相对于支撑构件20上下(即图中所示坐标的z轴方向)微幅地晃动,且风扇主体1亦能相对于支撑构件20前后(即图中所示坐标的x轴方向)微幅地晃动。

请参阅图1、图4及图7,图7显示为风扇主体1相对于支撑构件20旋转一角度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一封闭穿孔222是沿纵向方向(图4所示的z轴方向)上下设置,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闭穿孔232是沿纵向方向(图4所示的z轴方向)上下设置。当套筒5固定于支撑构件20时,套筒5的通道501的中心轴(如图1中所示的z轴方向)是大致平行于纵向方向,而第一侧片体22及第二侧片体23则是对应位于套筒5的左右两侧。如图7所示,通过上述第一侧片体22、第二侧片体23及套筒5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前述第一半开放穿孔221、第一封闭穿孔222、第二半开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闭穿孔232的设计,套筒5能以图7中所示旋转轴c2为中心,相对于支撑构件20微幅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6、图8及图9,图8及图9显示为风扇主体1安装于支撑构件20的作动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的口径d6是不小于第一锁固轴体31的径向宽度d2,而第一锁固轴体31是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进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

在实际应用中,将风扇主体1及套筒5固定于支撑构件2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如图8所示,安装人员可以是先将支撑构件20固定于固定梁h上;而后,安装人员可以在地面,先利用轴体固定组件s2将风扇主体1的固定轴10与套筒5相互固定,并且,将第一锁固组件3安装于套筒5上。

如图8及图9所示,安装人员在地面完成风扇主体1、套筒5及第一锁固组件3的安装后,则可以将风扇主体1拿至空中,接着,安装人员可以使第一锁固组件3,由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滑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借此,使风扇主体1及套筒5吊挂于支撑构件20;此时,由于风扇主体1已经被支撑构件20所支撑,因此,安装人员可以不用再扶持风扇主体1。而后,安装人员可以接着使第二锁固轴体41穿过第一封闭穿孔222、第二贯穿孔504(如图3所示)及第二封闭穿孔232,并使第二螺帽42与第二锁固轴体41相互锁固,借此,完成风扇主体1与支撑构件20的安装作业。值得一提的是,安装人员在使第一锁固组件3滑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后,安装人员可以是先使第一锁固组件3与套筒5稍微锁固。

依上所述,本发明的风扇装置a及风扇吊架2,通过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设计,可以让安装人员在将重量非常重(一般来说至少超过10公斤)的风扇主体1移动至空中时,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锁固组件3,将风扇主体1设置于支撑构件20,安装人员在接续的安装过程中,皆无需以再以人力或是相关机械来支撑风扇主体1,借此,安装人员可以轻松地进行后续第二锁固组件4的安装。另外,由于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并没有与外连通的缺口,因此,安装人员利用第二锁固组件4将风扇主体1、套筒5及支撑构件20相互固定后,风扇主体1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与支撑构件20分离。

是以,因此,本发明的风扇装置a及风扇吊架2,是利用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设计,来让安装人员可以方便地将风扇主体1安装于支撑构件20上,而本发明的风扇装置a及风扇吊架2的第一封闭穿孔222及第二封闭穿孔232,则可以进一步用来限制风扇主体1无法与支撑构件20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6所示,于第一侧片体22的侧视图中,第一半开放穿孔221的最低位置是低于第一缺口223的位置;相同地,于第二侧片体23的侧视图中,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最低位置是低于第二缺口233的位置。如此,安装人员使第一锁固轴体31通过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进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中时,第一锁固轴体31将顺势进入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的最低位置,而第一锁固轴体31将不易通过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离开第一半开放穿孔221及第二半开放穿孔231。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9,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支撑构件20的其中一视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风扇装置a及风扇吊架2,用以固定于固定梁(例如图1所示的h型梁)时,风扇装置a及风扇吊架2还可以包含有固持组件6。固持组件6可以包含:一辅助固定构件61及两个夹持构件62。

辅助固定构件61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及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彼此相邻地设置,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彼此相邻地设置。

各个夹持构件62包含一固定片体621、一下夹持片体622、一连接片体623及一上夹持片体624。下夹持片体622由固定片体621的一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下夹持片体622与连接片体623相连接,而连接片体623相反于与下夹持片体622相连接的一侧连接上夹持片体624,上夹持片体624、连接片体623及下夹持片体622共同形成有一夹持槽sp2。夹持槽sp2用以夹持固定梁h。关于夹持槽sp2的尺寸及外型,可以是依据需求变化,图中所示仅为其中一示范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夹持构件62可以是由单一片钢板所制成,意即,固定片体621、下夹持片体622、连接片体623及上夹持片体624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置。在夹持构件62是一体成型地制成的实施例中,夹持构件62的弯曲处的内侧可以是凸出形成有多个加强结构625。各个加强结构625可以是利用冲压件,由夹持构件62的弯曲处的外侧向弯曲处的内侧方向冲压的形成。

如图3及图1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风扇吊架2还可以包含有多个辅助固定件s3,各个下夹持片体622还可以是具有多个辅助固定穿孔6221。多个辅助固定件s3能与多个辅助固定穿孔6221相互锁固,且各个辅助固定件s3的部分可以穿过下夹持片体622,并位于上夹持片体624及下夹持片体622之间。如图11所示,通过多个辅助固定件s3的设计,多个辅助固定件s3能与上夹持片体624共同夹持固定梁h。因此,通过多个辅助固定件s3及多个辅助固定穿孔6221的设计,夹持构件62将可以夹持于不同厚度的固定梁h上。

如图3、图5及图10所示,各个固定片体621具有多个长条穿孔6211,各个长条穿孔6211贯穿固定片体621。第一支撑臂24a的第一抵靠片体241a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2411a,第二支撑臂24b的第二抵靠片体241b具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2411b。而,多个锁固组件s1能与多个第一固定穿孔2411a、多个长条穿孔6211及多个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相互配合,据以使第一支撑臂24a、夹持构件62及辅助固定构件61三者彼此相互固定;相对地,多个锁固组件s1能与多个第二固定穿孔2411b、多个长条穿孔6211及多个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相互配合,据以使第二支撑臂24b、夹持构件62及辅助固定构件61三者彼此相互固定。

其中,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长条穿孔6211的径向宽度,皆是大于锁固组件s1的螺丝的径向宽度,即锁固组件s1的螺丝在未锁固的情况下,是可以于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长条穿孔6211中横向移动。因此,通过辅助固定构件61的第一辅助长条穿孔611、第二辅助长条穿孔612及多个长条穿孔6211的相互配合,两个夹持构件62彼此相面对的相对距离,可以是依据固定梁h的宽度而变化;也就是说,安装人员可以是通过改变锁固组件s1锁固于固定片体621、辅助固定构件61及夹持构件62的位置,来调整两个夹持构件62彼此相面对的距离,借此使两个夹持构件62夹持不同宽度的固定梁h。另外,安装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改变锁固组件s1锁固于固定片体621、辅助固定构件61及夹持构件62的位置,来调整支撑构件20相对于固持组件6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风扇装置及风扇吊架,通过第一半开放穿孔、第一封闭穿孔及第二封闭穿孔等设计,可以让安装人员方便地将风扇主体、风扇吊架等构件安装于固定梁,且还可以让风扇主体能相对于风扇吊架于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及以旋转轴c2为中心微幅地晃动,借此,可以降低地震对于风扇装置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