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5142发布日期:2020-05-12 16:1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其包括泵体和电机两部分组成,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不易磨损、运行平稳以及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83480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本体,离心泵本体包括电机和泵体,离心泵本体的后侧设有后盖,后盖即风罩,一般后盖仅通过周面布置的紧固螺钉紧固在离心泵本体上,紧固螺钉在振动后容易松动,从而影响离心泵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的后盖仅依靠紧固螺钉固定而容易振动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离心泵的技术方案是:

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本体、后盖以及后盖螺钉;

离心泵本体,其前端设有进出液口;

后盖,套装在离心泵本体的后端;

后盖螺钉,将后盖紧固在离心泵本体上;

离心泵还包括抱箍组件,抱箍组件包括抱箍和紧固连接结构;

抱箍,用于套装在后盖外侧;

紧固连接结构,用于在抱箍套装在后盖外侧时,紧固连接抱箍的两端以将抱箍箍紧在后盖上。

有益效果是:在后盖通过后盖螺钉固定在离心泵本体的基础上,增加套设在后盖外的抱箍,使抱箍在紧固连接结构的作用下箍紧在后盖上,从而使后盖紧固在离心泵本体上;通过后盖螺钉和抱箍的协同作用,保证了后盖上的后盖螺钉不易产生松动,从而保证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减少了机械故障的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抱箍上设置有支架结构,支架结构上可活动的装配有顶压结构,顶压结构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顶压在离心泵本体上的顶压位。增加了后盖与离心泵本体之间的连接力,避免后盖相对离心泵本体晃动。

所述顶压结构沿离心泵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进一步增加了后盖与离心泵本体之间的连接力。

所述顶压结构包括沿离心泵本体径向延伸的顶压螺杆,顶压螺杆朝向离心泵本体的端部设有顶压部。结构简单,便于驱动顶压螺杆带动顶压部顶压在离心泵本体上。

所述顶压部为沿离心泵本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带,弧形带为硬质结构。增加了顶压部与离心泵本体的接触面积,保证顶压结构顶压离心泵本体时的稳定性。

所述弧形带的内侧设有用于与离心泵本体上的齿槽插接的卡齿。卡齿能够卡设在齿槽上,使得弧形带与离心泵本体沿周向相对固定,便于弧形带在顶压螺杆的作用下压紧在离心泵本体上。

所述抱箍的内侧面和后盖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凹凸插接结构,凹凸插接结构包括凸起和凹槽,所述抱箍的内侧面和后盖的外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沿离心泵本体周向布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另一个上沿离心泵本体周向布置有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凹槽。避免抱箍沿离心泵本体周向滑动。

所述凸起为弧形凸起,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便于插接,同时也能更好的将抱箍箍紧在后盖上。

所述后盖上设有环形凹槽,以用于安装抱箍。环形凹槽能够对抱箍进行定位,便于抱箍箍紧在后盖上。

所述抱箍为弹性抱箍。通过弹性力的作用能够使抱箍更好的将后盖箍紧在离心泵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后盖与抱箍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顶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弹性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心泵本体;2-后盖;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5-预埋杆;6-锥脚;7-第一螺杆;8-第一螺母;9-弹性垫块;10-抱箍;11-紧固螺栓;12-直角支撑架;13-第二螺杆;14-限位块;15-第二螺母;16-弧形带;17-卡齿;18-凹槽;19-凸起;20-滑块;21-滑槽;22-齿槽;23-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离心泵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本体1,离心泵本体1的前端设有进出液口,后端套设有后盖2,后盖2起到防尘的作用;后盖2先通过后盖螺钉(未显示)紧固在离心泵本体1上,然后再通过抱箍组件将后盖2箍紧在离心泵本体1上。

抱箍组件包括抱箍10和紧固螺栓11,抱箍10用于套装在后盖2的外侧,紧固螺栓11在抱箍10套装在后盖2外侧时,紧固连接抱箍10的两端以将抱箍10箍紧在后盖2上,从而使后盖2紧固在离心泵本体1上,通过后盖螺钉和抱箍10的协同作用,保证了后盖2上的后盖螺钉不易产生松动,从而保证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减少了机械故障的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紧固螺栓11构成紧固连接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钢丝穿过抱箍两端的孔中,并用手钳拧钢丝以使抱箍箍紧。

如图1所示,抱箍10上设有直角支撑架12,直角支撑架12上可活动的装配有顶压结构,顶压结构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顶压在离心泵本体1上的顶压位,增加了后盖2与离心泵本体1之间的连接力,避免后盖2相对离心泵本体1晃动,其中直角支撑架12构成了支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抱箍的抱紧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直角支撑架和顶压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顶压结构包括螺纹装配在直角支撑架12的横撑上的第二螺杆13,第二螺杆13构成顶压螺杆,第二螺杆13沿离心泵本体径向延伸,其远离离心泵本体1的端部设有限位块14,其朝向离心泵本体1的端部设有顶压部,螺杆结构较为简单,便于驱动第二螺杆13带动顶压部顶压在离心泵本体1上,其中,第二螺杆13于限位块14和直角支撑架12的横撑之间设有第二螺母15,第二螺母15为锁紧螺母。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压结构固定装配在直角支撑架上,直角支撑架的横撑能够沿着竖撑沿竖直方向移动并锁紧,通过横撑带动顶压结构压紧在离心泵本体上;或者顶压结构包括可活动的穿装在直角支撑架的横撑上的光杆,光杆于离心泵本体和横撑之间设有支撑板,通过在支撑板和横撑之间塞装弹性件,以使光杆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顶压在离心泵本体上。

本实施例中,顶压结构沿离心泵本体1的周向间隔布置有三个,并分别设置在离心泵本体1的上方和两侧,进一步增加了后盖与离心泵本体之间的连接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顶压力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只设置一组顶压结构。

本实施例中,顶压部为沿离心泵本体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带16,弧形带16为硬质结构,即不易发生变形,增加了顶压部与离心泵本体1的接触面积,保证顶压结构顶压离心泵本体时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压部为设置在第二螺杆朝向离心泵本体的端部的弧形凹部,该弧形凹部与离心泵本体的外周面适配。

如图4所示,弧形带16的内侧设有与离心泵本体1上的齿槽22插接的卡齿17,卡齿17沿离心泵本体1的周向布置,卡齿17能够卡设在齿槽22上,使得弧形带16与离心泵本体1沿周向相对固定,便于弧形带16在第二螺杆13的作用下压紧在离心泵本体1上,其中卡齿17与离心泵本体1上的齿槽22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顶压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卡齿。

抱箍10的内侧面和后盖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凹凸插接结构,凹凸插接结构包括凸起和凹槽。如图2和图3所示,抱箍10的内侧面沿离心泵本体1周向布置有多个凸起19,后盖2的外周面上沿离心泵本体1周向布置有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凹槽18,避免抱箍10沿离心泵本体1周向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抱箍的抱紧力足够的情况下,抱箍的内侧面和后盖的外周面之间不设置凹凸插接结构;或者凹槽设置在抱箍的内侧面上,凸起设置在后盖的外周面上。

本实施例中,凸起19为弧形凸起,凹槽18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便于插接,同时也能更好的将抱箍10箍紧在后盖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抱箍箍紧在后盖上,凸起可以为圆台形凸起,凹槽为圆台形凹槽。

如图3所示,后盖2上设有环形凹槽23,以用于安装抱箍10,其中凹槽18设置在环形凹槽23内,环形凹槽23能够对抱箍10进行定位,便于抱箍10箍紧在后盖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环形凹槽。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23的横截面为弧形,以便于抱箍10放置。

本实施例中,抱箍10为弹性抱箍,通过弹性力的作用能够使抱箍10更好的将后盖2箍紧在离心泵本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抱箍更好的将后盖2箍紧在离心泵本体上,抱箍为刚性抱箍,如金属材质的抱箍。

如图1所示,离心泵还包括下固定板4,下固定板4的下侧面的四个角上垂直焊接有预埋杆5,各预埋杆5的底端焊接有沿预埋杆5周向布置的多个锥脚6,能够增加摩擦力,以避免下固定板4由于振动脱离地面,其中,预埋杆5设置在地面以下,预埋杆5在混凝土浇筑时安装,使得下固定板4与地面或墙体连接的更加紧固。

如图1和图5所示,下固定板4的上侧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垂直焊接有第一螺杆7,各第一螺杆7的上端穿过上固定板3后,通过第一螺母8连接固定。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之间设有弹性垫块9,两个弹性垫块9夹设有一个第一螺杆7,弹性垫块9用于承载上固定板3以及上固定板3上方的重量,能够阻断振动传播的路径,有效的防止第一螺杆7和第一螺母8的脱离。其中,弹性垫块9为橡胶垫块。

本实施例中,弹性垫块9的底部设有滑块20,下固定板4上设有滑槽21,弹性垫块9通过滑块20能够在滑槽21内滑动,方便弹性垫块的更换。本实施例中,滑块20和滑槽21为相配合的燕尾状结构,能够防止弹性垫块9的左右两侧受振动滑脱。其中,滑块20与弹性垫块9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离心泵本体1焊接固定在上固定板3上。

具体实施时,预埋杆5在混凝土浇筑时即安装,使得下固定板4与地面连接得更加紧密,然后通过第一螺杆7和第一螺母8将离心泵的上固定板3固定在下固定板4上,并将弹性垫块9垫设在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之间,弹性垫块9承载上部的重量,能够阻断振动传播的路径,有效的防止振动将第一螺杆7上的第一螺母8脱离,从而避免离心泵本体1从下固定板4上脱离;将抱箍10套设在后盖2上,然后通过紧固螺栓11固定,将弧形带16通过第二螺杆13固定在离心泵本体1的外侧壁上,使得卡齿17卡在齿槽22上,能够增加后盖2与离心泵本体1之间的连接力,防止后盖2滑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