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4708发布日期:2020-05-08 17:41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



背景技术:

气泵是充气产品的必备部件之一,有的充气产品采用手动充气泵、手持电动气泵通过充气产品上的气阀对充气产品充气,有的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和充气床垫采用安装在充气床和充气床垫上的内置电动气泵进行充气,用户通过手动的方式开启或关闭电动气泵的开关以控制启动和停止,相对于手动充气泵和手持电动气泵而言,内置电动气泵使用更加方便,充气的速度也更快。

然而,目前通常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占用空间大、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旨在解决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泵装置,与控制信号源和工作电源连接,包括:

真空泵;

多通导管;

与所述多通导管连接的多个电磁阀;以及

分别与多个电磁阀和所述工作电源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源提供的控制信号和所述工作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对多个所述电磁阀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的主控制电路;

其中,各个所述电磁阀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多通导管的各个接口一一对应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电磁阀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电磁阀的第二端用于吸气进气,至少一个所述电磁阀的第二端或者公共端用于吹气出气。

可选的,所述多个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悬空;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悬空;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第二端悬空。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

与所述控制信号源和所述工作电源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模块;

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及所述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三电磁阀处于吸气状态或者抽气状态的开关模块。

可选的,所述主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气泵装置的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泵吸盒,包括:盒体、盒盖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泵装置,所述气泵装置设于所述盒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泵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气泵装置包括真空泵、多通导管、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的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的第二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或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可选的,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

根据吸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根据吹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桌面机器人,包括:基座、驱动机构、机械臂、气管、机械臂末端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泵装置,所述气管沿所述机械臂设置,并与所述气泵装置连接,所述气泵装置设于所述驱动机构内。

本申请提供了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通过主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信号源提供的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对多个电磁阀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单个气泵就可以进行吹气和吸气的效果,解决了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主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泵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桌面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实施例中的机械人关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实施例中的机械人关节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泵装置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泵装置的另一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泵装置,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泵装置与控制信号源201和工作电源202连接,具体的,该气泵装置包括:真空泵40、多通导管50、多个电磁阀30以及主控制电路20,其中,多个电磁阀30分别与所述多通导管50连接;主控制电路20分别与多个电磁阀30和所述工作电源20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的控制信号和所述工作电源202提供的电源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对多个所述电磁阀30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具体的,多个所述电磁阀30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多个接口一一对应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电磁阀30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真空泵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泵4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真空泵40启动时,真空泵40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从而使气体从输入端输入,并从输出端输出,具体的,该输入端可以为输入气管,该输出端可以为输出气管。多通导管50包括至少三个导气管,每一电磁阀3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其中一导气管连接,真空泵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30的公共端连接。通过主控制电路20接收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的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对多个电磁阀30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从而采用一个气泵就可以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例如,通过控制真空泵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的电磁阀30的阀门状态,使得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时,该第二控制信号可以为吸气控制信号,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第二控制信号时,该第二控制信号可以为吹气控制信号,气泵装置处于吹气状态,此时,当真空泵40在启动状态下,直接通过控制信号源201提供不同的控制信号就可以实现吹气和吸气的无缝切换,无需更换气泵,解决了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号源201可以为手操器或者操作面板,用于提供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中的电磁阀30可以为两位三通电磁阀,其中,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公共端,其第一端与公共端处于常通状态,当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电时,其第二端与公共端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泵装置还包括吸盘,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磁阀30的公共端与所述吸盘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至少一个电磁阀30的公共端设置吸盘,可以使气泵装置实现抓取物体的效果,例如,当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时,可以通过吸盘吸附物体,当需要松开物体时,将气泵装置设置为吹气状态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多个所述电磁阀30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以及第三电磁阀33;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悬空;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悬空;所述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33的第二端悬空。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中存在密闭的腔体,并在不同的位置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处设置一导管与外部连接,腔体中部是阀,两面设置两块电磁铁,电磁铁上设有线圈,当其中一线圈通电时,阀体就会吸引到通电的一面,阀体移动到该面挡住相应的通孔,此时,电磁阀的公共端与另一端导通,从而通过控制阀门的状态来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接入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阀中的第一端与公共端处于常接通状态,即当电磁阀掉电时,第一端与公共端接通,当电磁阀上电时,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公共端之间接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处于常接通状态,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中的一个电磁阀处于上电状态,则另一个处于掉电状态。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时,第二电磁阀32处于上电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连接,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连接,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第二控制信号时,第一电磁阀31处于上电状态,此时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连接,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连接,气泵装置处于吹气状态,此时,当真空泵40在启动状态下,直接通过控制信号源201提供不同的控制信号就可以实现吹气和吸气的无缝切换,无需更换气泵,解决了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电路20还可以提供一个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控制信号使第三电磁阀33上电,并使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同时上电或者掉电,从而在不停止真空泵40的情况下停止吹气或者吸气。例如,当第三电磁阀33上电时,其第二端与公共端接通,真空泵40通过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进行循环,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处的气压为大气压,此时无需摘下公共端处的导管或者充气产品,也无需关掉真空泵40的供电,即可实现停止吹气和吸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泵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用于对所述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处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压传感器对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处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的信号发送至主控制电路20,主控制电路20基于该监测信号生成对应的驱动信号对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的阀门状态进行调节,从而调整流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的气体流速,达到对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处的气压进行调节的目的,具体的,阀门状态可以包括阀门开合的大小和角度。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设置显示屏与气压传感器连接,从而对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处的气压进行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主控制电路20包括驱动模块21和开关模块22,其中,驱动模块21与所述控制信号源201和所述工作电源20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开关模块22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工作电源202、所述第一电磁阀31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3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及所述电源信号对所述第一电磁阀3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三电磁阀33处于吸气状态或者抽气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电源202分别用于对驱动模块21和开关模块22进行供电,驱动模块21根据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的控制信号生成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开关模块22基于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31的上电状态,并基于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二电磁阀32的上电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22可以包括两个开关单元,其中一个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工作电源与第一电磁阀31的连接状态,另一个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工作电源与第二电磁阀32的连接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驱动模块2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开关管q1以及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控制信号源201,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22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工作电源202,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电流输出端共接于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源201提供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一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开关模块22中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开关单元,因此,若第一电磁阀31与工作电源202之间导通,则第二电磁阀32与工作电源202之间关断,若第一电磁阀31与工作电源202之间关断,则第二电磁阀32与工作电源202之间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类型相同,例如,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同时为n型mos管或者p型mos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同时为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22包括: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21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21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电流输入端共接于所述工作电源202,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1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与第四开关管q4的类型相同,例如,第三开关管q3与第四开关管q4可以同时为n型mos管或者p型mos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3与第四开关管q4可以同时为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电路20还包括与所述开关模块22连接,用于对所述气泵装置的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23。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3通过检测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的上电状态对气泵装置的状态进行显示,例如,当第一电磁阀31上电时,此时显示模块23可以显示气泵装置为吹气状态,当第二电磁阀32上电时,此时显示模块23可以显示气泵装置为吸气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所述显示模块23包括: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1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阀门状态进行显示的第一显示单元231;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2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阀门状态进行显示的第二显示单元2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231用于检测第一电磁阀31的上电状态,第二显示单元232用于检测第二电磁阀32的上电状态,具体的,第一显示单元231和第二显示单元232可以通过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方式显示相应的上电状态,例如,当第一电磁阀31上电时,此时显示模块23可以显示气泵装置为吹气状态,当第二电磁阀32上电时,此时显示模块23可以显示气泵装置为吸气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单元23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九电阻r9以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31,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共接于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可以为稳压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二显示单元232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第十电阻r10;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s2的阴极以及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电磁阀32,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二极管d2可以为稳压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泵装置的工作原理图,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com与吸盘60连接,并在该公共端com处设有气压传感器70用于监测气压。当第一电磁阀31上电时,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no与其公共端com接通,第二电磁阀32此时掉电,其第一端nc与公共端com接通,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nc与其公共端com接通,真空泵40工作时,气体从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no进入至真空泵的输入端in,然后经由真空泵40的输出端out、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nc、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nc输出至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com,气泵装置处于吹气状态。当第一电磁阀31掉电时,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nc与其公共端com接通,第二电磁阀32此时上电,其第二端no与公共端com接通,第三电磁阀33的第一端nc与其公共端com接通,真空泵40工作时,气体从第三电磁阀33的公共端com进入至三通导管,然后经过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nc进入至真空泵的输入端in,然后经由真空泵40的输出端out、第二电磁阀32的公共端com输出至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no,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泵吸盒,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泵吸盒包括:盒体91、盒盖92以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气泵装置,所述气泵装置设于所述盒体91上。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装置位于盒体91和盒盖92之间,具体的,气泵装置与盒体91固定连接,盒盖92用于封装气泵装置。参见图8所示,盒体91上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真空泵40以及主控制电路20,进一步的,所述盒体91上还可以设置电风扇,用于对盒体上的器件进行散热,参见图9所示,盒盖92上设有散热口921以及接口槽92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桌面机器人,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机器人包括:基座11、驱动机构12、机械臂、气管17、机械臂末端19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泵装置,所述气管沿所述机械臂设置,并与所述气泵装置连接,所述气泵装置设于所述驱动机构内。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臂包括第一臂体13和第二臂体14,其中,基座11与驱动机构12铰接,驱动机构12与第一臂体13铰接,第一臂体13与第二臂体14铰接,驱动机构12包括两个驱动输出轴,将第一臂体13与第二臂体14铰接处定义为旋转关节15,第二臂体14能以旋转关节15为轴心相对于第一臂体13在一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该预设角度范围为15度~180度。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0实施例中的机械人关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将第一臂体13和第二臂体14定义为机械人关节组件,进一步地机械人关节组件还可以包括机械臂末端19。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10实施例中的机械人关节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体13构造有第一腔体13a,第二臂体14构造有第二腔体14a,气管17的一端17a从第一臂体13的一端进入第一腔体13a,在旋转关节15处绕出,并从第二臂体14的一端进入第二腔体14a,最后气管17的另一端17b从气管接口171接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气管17的一端17a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泵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管17可以不从旋转关节15处绕出,直接从第一腔体13a接入第二腔体14a。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气管17是相对脆弱的,为了保护气管17,气管17在旋转关节15处绕出的部分被导管16包覆,以保护气管17。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泵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气泵装置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泵装置包括真空泵40、多通导管50、第一电磁阀31以及第二电磁阀32,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导管50的第二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公共端与所述真空泵40的输出端连接。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泵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步骤s10或者步骤s20。

步骤s10: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步骤s20: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分别设于真空泵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吹气功能或者吸气功能,例如,若需要气泵装置实现吸气功能,则执行步骤s10,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使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若需要气泵装置实现吹气功能,则执行步骤s20,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使气泵装置处于吹气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多通导管50包括至少三个导气管,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连接,其余导气管用于吹气或者吸气。真空泵4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当真空泵40启动时,真空泵40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从而使气体从输入端输入,并从输出端输出,具体的,该输入端可以为输入气管,该输出端可以为输出气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1和步骤s21。

步骤s11:根据吸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步骤s21:根据吹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气泵装置发送吹气控制信号或者吸气控制信号,以对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具体的,可以采用主控制电路对吸气控制信号和吹气控制信号进行处理生成不同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例如,若需要气泵装置实现吸气功能,则执行步骤s11,向主控制电路提供吸气控制信号,主控制电路根据吸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3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32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此时气泵装置处于吸气状态;若需要气泵装置实现吸气功能,则执行步骤s21,向主控制电路提供吸气控制信号,主控制电路根据吹气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磁阀31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32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1的第二端与其公共端导通,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32的第一端与其公共端导通,此时气泵装置处于吹气状态。通过调节主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可以实现真空气泵的吹气功能和吸气功能的无缝切换,无需更换气泵,解决了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气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气泵吸盒以及桌面机器人,通过主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信号源提供的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对多个电磁阀的阀门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单个气泵就可以进行吹气和吸气的效果,解决了采用两个气泵分别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存在频繁更换气泵、成本较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