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及热回收功能的立式化工泵。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化工泵主要用于表面处理场景中,即在表面处理电镀工艺中,除油,电解,镀镍,镀铜及大量水洗工位的药液都需要加热,且每个工位都需要几台立式化工泵作循环。
目前市面上,立式化工泵运行中的散热都是装风叶在尾端,配以风罩,运行时风叶转动,带走运行中产生的热能量,分散在空气中。此种散热方式不足点:
1.在立式化工泵运行的环境中,存在灰尘及化工药水挥发的固体,液体颗粒,随着空气搅拌,附着在化工泵表面,堵塞散热沟槽及风罩,无法清理,一年左右可能塞满而无法散热;
2.化工泵运行中产生的热能量直接耗散在车间空气中,导致生产车间环境温度升高,不利于人员工作,及其它设备正常工作。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及热回收功能的立式化工泵,旨在使部分药水液体通过冷却通道,从而带走泵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同时,以对药水液体进行加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及热回收功能的立式化工泵,其包括泵体;通过氩焊工艺定位在所述泵体外圈上的冷却环,所述泵体与冷却环组合后限制出一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环的一出口和一进口;所述泵体的前端设置有药水输送管,所述药水输送管上贯穿设置有一圆形接头,所述圆形接头与所述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铁氟龙管。
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一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处于所述出口与进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出口与一第二铁氟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铁氟龙管的另一端放置在外界的一药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泵体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对所述泵体与冷却环形成包围。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用于对所述泵体进行控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药水液体对泵体进行冷却的同时,还可以对药水液体进行加热。根据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370w功率的电动机(泵体,下同)运行中,有120w是耗散在铜损,铁损,轴承摩擦损失,这些损耗都以热的形式散发在电动机壳上,从而传导在各种媒质中;在电镀生产中,以年计,每台化工泵每年可节省900-1000度电,以园区电计1.6元/度电,每年可省1440-1600元,按每条线40台计算,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57600-60000元的效益,1年可收回更换旧化工泵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泵体与冷却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及热回收功能的立式化工泵,其包括:
泵体10;通过氩焊工艺定位在所述泵体10外圈上的冷却环20,所述泵体10与冷却环20组合后限制出一冷却通道(未示出,下同),所述冷却通道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环20的一出口30和一进口40;所述泵体10的前端设置有药水输送管50,所述药水输送管50上贯穿设置有一圆形接头60,所述圆形接头60与所述进口30之间连接有第一铁氟龙管7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泵体10与药水输送管50用于对处于外界的药水槽中的药水液体进行循环,当药水槽中的药水液体在工作时,是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的;本申请中的所述泵体10在运行时,通过药水输送管50对液体(所述液体一般为药水液体,下同)进行循环输送,其中,当液体经过所述圆形接头60时,有部分液体会通过圆形接头60流入第一铁氟龙管70与进口30,最终流入冷却通道内,从而对泵体10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出口40流入第二铁氟龙管80,最终流入处于外界的药水槽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液体经过冷却通道可以对泵体10进行冷却,在冷却的同时液体吸收泵体10产生的热量,从而对液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一隔断板(未示出,下同),所述隔断板处于所述出口40与进口3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隔断板用于对冷却通道进行一分为二,液体通过进口30进入冷却通道后,在泵体10的外圈环形绕一圈,然后通过出口40将液体进行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40与一第二铁氟龙管8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铁氟龙管80的另一端放置在外界的一药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液体通过出口40排出后,流入第二铁氟龙管80内,最终流入药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10还包括一外壳90,所述外壳90对所述泵体10与冷却环20形成包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90上设置有一电控箱100,所述电控箱100用于对所述泵体10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及热回收功能的立式化工泵,其包括泵体;通过氩焊工艺定位在所述泵体外圈上的冷却环,所述泵体与冷却环组合后限制出一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有贯穿所述冷却环的一出口和一进口;所述泵体的前端设置有药水输送管,所述药水输送管上贯穿设置有一圆形接头,所述圆形接头与所述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铁氟龙管。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使液体在泵体外圈成环形流动,从而带走泵体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同时对该热量进行利用回收,对液体进行加热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