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8870发布日期:2019-12-17 21:2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多数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散发热量,因此会造成机械设备内部的温度升高,而机械设备均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如果机械设备的内部温度过高,会造成其工作状态不稳定,严重时还会造成机械设备自动停止运行,从而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存在利用散热板传导热量,增大散热面积,同时使用风扇带走散热板上的热量,进行主动散热,但这种设置也存在出风不通畅的问题,甚至出风与进风对冲,影响散热的效果,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散热装置出风不通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因其结构设置对排出的风进行导向,进风与出风通畅,散热快、效率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装配在所述散热板一侧的进风盖板以及夹持在所述散热板和所述进风盖板之间的静音风机,所述静音风机靠近所述进风盖板的一侧进风、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出风,其中所述散热板连接所述进风盖板的一侧设有对风进行导向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凸起结构以及相邻两个凸起结构之间所形成的出风通道,所述凸起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散热板中心的凸轴以及多个绕所述凸轴环状间隔布置的凸板,所述凸板沿远离所述凸轴的方向呈逐渐升高的阶梯状延伸,其有益效果是散热板传导机械设备运行中散发的热量,增大散热面积,进风盖板进风,静音风机将风吹到散热板上,出风通道将风导向至散热板的侧边将风排出,带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降低机械设备的内部温度,整个过程进风与出风的转换通畅,散热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凸板包括由低到高布置的连接部、中间部以及高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轴连接且等高,其有益效果是形成不同的安装空间,使进风和出风的转换更通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高部靠近所述散热板侧边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安装部,其有益效果是保证出风通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散热板的侧边设有与所述进风盖板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挡板和安装竖板,所述挡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散热板与所述进风盖板的装配方向,其有益效果是使散热板和进风盖板重叠装配,增强出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进风盖板螺纹装配在所述安装竖板上,其有益效果是安装简单,便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进风盖板包括进风板和进风侧板,所述进风侧板安装在所述散热板的侧边并与所述凸板匹配,其有益效果是进风盖板与散热板装配时,进风侧板与凸板相匹配,保证出风通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风道结构的一侧设有底座以及通风孔,其有益效果是底座用于传导热量,通风孔用于机械设备内部的通风,增强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板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板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板;1.1、凸轴;1.2凸板;1.2.1、连接部;1.2.2、中间部;1.2.3、高部;1.2.4、安装部;1.3、出风通道;1.4、安装座;1.4.1、挡板;1.4.2、安装竖板;1.5、底座;1.6、通风孔;1.7、导热柱;2、风机;3、进风盖板;3.1、进风板;3.2、进风侧板;3.3、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1、进风盖板3以及夹持在散热板1和进风盖板3之间的静音风机2,静音风机2为左侧进风、右侧出风,进风盖板3和静音风机2均螺纹装配在散热板1的左侧,散热板1的右侧布置有底座1.5、通风孔1.6以及导热柱1.7,底座1.5用于连接热源,将机械设备运行中散发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1上。

其中,散热板1的左侧布置有对风进行导向的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凸起结构和凸起结构之间所形成的用于通风的出风通道1.3,凸起结构包括布置在散热板1中心轴线上的凸轴1.1,凸轴1.1的周围环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凸板1.2,凸板1.2由凸轴1.1延伸至散热板1的侧边,相邻两个凸板1.2之间形成出风通道1.3,凸板1.2与出风通道1.3配合对风进行导向。

其中,凸板1.2从凸轴1.1至散热板1的侧边阶梯状布置,由低到高分别为连接部1.2.1、中间部1.2.2以及高部1.2.3,连接部1.2.1与凸轴1.1连接且等高,中间部1.2.2上布置有螺纹孔,高部1.2.3靠近散热板侧边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安装部1.2.4。

其中,静音风机2螺纹装配在中间部1.2.2上,使静音风机2置于凸起结构内,静音风机2的出风直接进入风道结构,出风通道1.3将风导向散热板1的侧边排出,风在出风通道1.3内流动过程中带走散热板1上的热量,进行散热,且进风和出风的转换通畅,散热效率较高。静音风机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能够满足本实施例使用需求的静音风机,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散热板1的四个角均设有与进风盖板3连接的安装座1.4,安装座1.4包括挡板1.4.1和与挡板1.4.1连接的安装竖板1.4.2,挡板1.4.1由散热板1的侧边向进风盖板3的装配方向延伸,安装竖板1.4.2由散热板1的四个角沿对角线方向向内延伸,且安装竖板1.4.2略高于挡板1.4.1,安装竖板1.4.2上布置有螺纹孔,进风盖板3螺纹装配在安装竖板1.4.2上。

其中,进风盖板3包括进风板3.1和由进风板3.1的侧边向散热板1装配方向延伸形成的进风侧板3.2,进风板3.1上绕中心轴线环向间隔布置有花瓣状的进风孔3.3。当进风盖板3螺纹装配在安装竖板1.4.2上时,进风侧板3.2安装在散热板1的侧边,进风侧板3.2同时和挡板1.4.1以及凸板1.2上的安装部1.2.4相接触,进风盖板3和散热板1重叠,保证出风通畅。

在该实施例中,热源将热量传递到散热板1上,风由进风孔3.3进入散热装置的内部,静音风机2将风吹到散热板1上的风道结构内,再通过出风通道1.3的导向从散热板1的侧边排出,风在出风通道1.3内的流动过程带走散热板1上的热量,降低机械设备的内部温度,整个过程中进风与出风的转换通畅,散热快、效率高。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风口3.3为规则排列的圆孔;静音风机2包括安装架、固定装配在安装架内的电机以及可转动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的扇叶,安装架上布置有消音海绵,安装架螺纹装配在中间部1.2.2上,且转轴与凸轴1.1对应设置,静音风机2靠近进风盖板3的一侧进风、靠近散热板1的一侧出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