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6366发布日期:2019-12-27 15:56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风扇,特别与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一种车用风扇,风扇头固定在一u型支架上,再将支架可转动安装在一风扇底座上,u型支架相对底座转动可以带动风扇头一起转动以调节吹风角度,目前普遍采用o型橡胶圈来实现u型支架的转动和定位,橡胶圈设置在u型支架与风扇底座相连接的部位,利用橡胶圈的摩擦力使u型支架带着风扇头相对风扇底座进行有阻尼的转动并且能实现转动后的定位,使用十分的便利,但不足的是橡胶圈易磨损、老化,使用寿命短,常会造成风扇头与风扇底座间的相对转动和定位的失效,因此,本案针对上述不足而进行改进,本案由此而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配合稳固的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以有效提升风扇运行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包括风扇机头、机头支架以及风扇底座,所述风扇机头铰接在机头支架上,所述机头支架借助旋转定位组件与风扇底座可转动连接,该机头支架的底部设有一连接部,该风扇底座上设有供该连接部伸入的接孔,所述旋转定位组件由定位盘和转动片组成,定位盘固定在风扇底座接孔的孔口上,定位盘的表面环布有定位凹槽,所述转动片套罩在定位盘上,该转动片上设有与该定位凹槽配合的凸筋,所述机头支架的连接部穿过风扇底座的接孔与转动片固定连接,机头支架带着风扇机头绕连接部转动时,借助转动片与定位盘配合形成挡位式转动和定位。

所述转动片周壁向内形成凹部,转动片上的凸筋设于该凹部上。

所述定位盘设有限位柱,该转动片上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块。

所述机头支架的连接部与转动片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该连接部上设有锁柱,转动片上设有锁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是借助旋转定位组件可转动安装在风扇底座上,利用旋转定位组件转动片与定位盘的配合使机头支架与风扇机头相对风扇底座形成挡位式转动和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o型橡胶圈,克服了橡胶圈存在的易磨损、老化的技术问题,藉此风扇运行更平稳,不易脱松,有效提升风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扇底座的旋转结构,包括风扇机头1、机头支架2以及风扇底座3,所述机头支架2呈u型结构,风扇机头1铰接安装在机头支架2的u型开口处,安装后风扇机头1可绕铰接点转动,该风扇机头1的结构以及与机头支架2的铰接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具体结构非本案关键,在此不再赘述。本案特别的是所述机头支架2通过旋转定位组件4与风扇底座3可转动连接,该机头支架2的底部外侧设有一连接部21,该风扇底座3上对应设有供机头支架连接部21伸入的接孔31,所述旋转定位组件4由定位盘41和转动片42配合组成,所述定位盘41固定在风扇底座接孔31的孔口上,该定位盘41为中空环状结构,该定位盘41可与风扇底座3一体成型,该定位盘41的表面环布若干个连续的定位凹槽411,所述转动片42套罩在定位盘41上,该转动片42上设有与定位盘41定位凹槽411配合的凸筋421,本案转动片42周壁向内形成变形的凹部422,优选形成两个对称的凹部,凸筋421设于该凹部422上,此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转动片的凸筋421与定位盘41的定位凹槽411配合更贴合到位;所述机头支架的连接部21穿过风扇底座的接孔31与转动片42固定连接,这样机头支架2带着风扇机头1绕连接部21转动时,带动转动片42绕定位盘41转动,利用转动片42内壁的凸筋421沿定位盘41定位凹槽411移动形成挡位式转动和定位。

所述机头支架的连接部21与转动片42通过螺丝锁固在一起,该连接部21上设有锁柱22,转动片42上设有锁孔424。

进一步,所述定位盘41设有限位柱412,该转动片42上设有与限位柱412配合的限位块423,以此限制机头支架2和风扇机头1转动的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借助旋转定位组件可转动安装在风扇底座上,利用旋转定位组件转动片与定位盘的配合使机头支架与风扇机头相对风扇底座形成挡位式转动和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