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6584发布日期:2020-02-14 17:0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新型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动力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叶轮。



背景技术:

叶轮通过轮毂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叶轮旋转,叶轮的叶片绕电机输出轴旋转与流体介质产生摩擦并促使流体介质自叶轮向中心向外周流动。现有的叶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流体介质的受压力、叶轮自身质量不均匀等都会导致叶轮的重心与中心轴线不重合,重心偏移不仅会夹具电机输出轴的磨损,还会增加叶轮旋转时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叶轮,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叶轮,包括轮盘、轮盖、轮毂及设置于轮盘与轮盖之间的叶片,叶片圆周均匀分布,还包括支架,轮盘的外圆上固定有环形件,轮盘远离叶片的面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至少设有三个,且绕轮毂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架保护环形体和支撑体,所述环形体内圆的面为弧形凹面,圆周分布分轴承的外切圆即弧形凹面,支撑体包括杆部和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通孔。

环形件的外缘上均匀分布有三角缺口,三角缺口对应配设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选用不同材质制作。

所述三角块通过胶接固定在三角缺口内。

三角块表面上标注有其相对应的重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叶轮作业过程中,重心与中心容易发生偏移进而造成电机输出轴磨损以及叶轮旋转噪音的问题,该新型叶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对成品叶轮的后期检测和补休来保证其出厂时重心和中心线重合或者再允许误差范围内,同时安装使用时采用支架对叶轮进行导正,避免其重心和中心线偏差太多影响叶轮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3为支架7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结合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叶轮,包括轮盘1、轮盖3、轮毂4及设置于轮盘1与轮盖3之间的叶片2,叶片2圆周均匀分布,还包括支架7,轮盘1的外圆上固定有环形件5,轮盘1远离叶片2的面上固定有轴承6,所述轴承6至少设有三个,且绕轮毂4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架7保护环形体71和支撑体72,所述环形体71内圆的面为弧形凹面73,圆周分布分轴承6的外切圆即弧形凹面73,支撑体72包括杆部721和固定部722,固定部722上设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将固定部722旋拧在壳体上。该壳体为装置有叶轮的壳体(图中未显示)。优选地,安装时,杆部721与电机输出轴相平行。

环形件5的外缘上均匀分布有三角缺口51,三角缺口51对应配设有三角块52,所述三角块52选用不同材质制作,比如孔心塑料、实心塑胶等,主要实现形状相同重量不同。

三角块52表面上标注有其相对应的重量。

所述三角块52通过胶接固定在三角缺口51内。成品叶轮首先放置在平衡仪上检测其重心是否与中心轴线一致,若不一致且误差不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在相应的三角缺口51内胶接填充所需重量的三角块52,最终使得叶轮重心与中心线相重合或者处于产品误差允许范围内。该步骤属于产品成型后期检测和修补工序。三角块52的重量是标注在其表面上的,所以选择是方便,而胶水的中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优选地,本申请的轴承6设置三个,三个轴承6形成一个圆,即外切圆,该园与弧形凹面73尺寸相当,即当叶轮转动时,三个轴承6在弧形凹面73内转动。支架7在叶轮运作过程中提供支撑作用,保证在此期间避免叶轮因各种外力因素而致使其中心与重心相对偏移。该外力因素包括背景技术中所提到因素。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叶轮作业过程中,重心与中心容易发生偏移进而造成电机输出轴磨损以及叶轮旋转噪音的问题,该新型叶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对成品叶轮的后期检测和补休来保证其出厂时重心和中心线重合或者再允许误差范围内,同时安装使用时采用支架7对叶轮进行导正,避免其重心和中心线偏差太多影响叶轮使用性能。减少轮毂4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