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6271发布日期:2020-02-14 16:5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自动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泵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一种新型液态物料输送设备,可替代潜水泵、排污泵、离心泵等设备的使用。隔膜泵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因此,采用隔膜泵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不存在防爆方面的问题,在石化、涂料、船舶、水处理、食品、造纸、矿山等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普遍使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隔膜泵的空气腔和缓冲腔之间连通,通入到空气腔内的气体,会有一部分进入缓冲腔,造成进入空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减小,降低隔膜运动产生的压力,降低隔膜的吸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隔膜泵,能够在高压气体进入空气腔时阻隔空气腔与缓冲腔的连通,增加隔膜的吸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隔膜泵,包括泵体、气阀控制系统和滑动连接在泵体内部的隔膜组件;所述泵体的中间为中心壳体,中心壳体的中间设置有缓冲腔,中心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空气腔;所述隔膜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空气腔内的隔膜以及滑动连接在中心壳体内并与隔膜连接的隔膜活塞;气阀控制系统包括气阀组件、换向块、阀板、连接板和换向组件;中心壳体上开设有空气腔连通孔c、排气孔c、缓冲腔连通孔c、换向孔c以及滑槽连通孔c;气阀组件包括气阀壳体和气阀杆,气阀壳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气孔;换向块的内部开设有换向槽;气阀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缓冲腔连通孔a、换向孔a以及滑槽连通孔a;阀板上开设有空气腔连通孔a和排气孔a;连接板上开设有缓冲腔连通孔a、排气孔b、缓冲腔连通孔b、换向孔b以及滑槽连通孔b;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针;所述空气腔连通孔c上设置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腔连通孔a、缓冲腔连通孔b和缓冲腔连通孔c一同组成缓冲腔连通孔;换向孔a、换向孔b和换向孔c一同组成换向孔;滑槽连通孔a、滑槽连通孔b和滑槽连通孔c一同组成滑槽连通孔;高压气体在通过气阀壳体通过空气腔连通孔进入到空气腔连通孔c内,高压气体顶住单向阀,将缓冲腔与空气腔之间粉笔,使得高压气体只能进入到空气腔,带动隔膜运动产生的压力更强,泵体产生的吸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槽的竖截面为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换向槽能够减少高压气体对换向槽产生的冲力,增加换向槽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阀杆的两端设置有阀头,且两端的阀头的大小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头两端的大小不同,气体对阀头产生的推力不同,能够防止阀头两端的受力相同气阀杆位于中间卡住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组件还包括固定在隔膜两侧的内护块和外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块和外护块对隔膜进行保护,增加隔膜的使用寿命,同时内护块对换向针进行推动,增加对换向针的推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蛇形槽,蛇形槽将排气孔b的顶端进行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缓冲腔连通孔a、缓冲腔连通孔b和缓冲腔连通孔c一同组成缓冲腔连通孔;换向孔a、换向孔b和换向孔c一同组成换向孔;滑槽连通孔a、滑槽连通孔b和滑槽连通孔c一同组成滑槽连通孔;高压气体在通过气阀壳体通过空气腔连通孔进入到空气腔连通孔c内,高压气体顶住单向阀,将缓冲腔与空气腔之间粉笔,使得高压气体只能进入到空气腔,带动隔膜运动产生的压力更强,泵体产生的吸力更大;

2.阀头两端的大小不同,气体对阀头产生的推力不同,能够防止阀头两端的受力相同气阀杆位于中间卡住的情况出现;

3.圆弧形的换向槽能够减少高压气体对换向槽产生的冲力,增加换向槽的使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体现中心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体现隔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体现空气腔连通孔c的剖视图;

图5为体现气阀控制系统的爆炸图;

图6为体现气阀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体现气阀组件底端的示意图;

图8为体现气阀组件连通的爆炸图;

图9为体现换向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a部放大图;

图11为隔膜泵第一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2为隔膜泵第二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b部放大图。

图中:1、泵体;11、中心壳体;12、空气腔;13、缓冲腔;14、空气腔连通孔c;141、单向阀;15、排气孔c;16、滑槽;161、密封块;17、换向孔c;18、滑槽连通孔c;19、缓冲腔连通孔c;2、气阀控制系统;21、气阀组件;211、气阀壳体;2111、进气孔;212、气阀杆;213、缓冲腔连通孔a;214、换向孔a;215、滑槽连通孔a;2121、阀头;2122、凸块;22、换向块;221、换向槽;23、阀板;231、空气腔连通孔a;232、排气孔a;24、连接板;241、空气连通孔b;242、排气孔b;2421、蛇形槽;243、缓冲腔连通孔b;244、换向孔b;245、滑槽连通孔b;25、换向组件;251、换向针;252、换向套;253、出气孔;3、隔膜组件;31、隔膜活塞;32、隔膜;33、内护块;34、外护块;4、缓冲腔连通孔;5、换向孔;6、滑槽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动隔膜泵,参见图1和图2,包括泵体1和气阀控制系统2。泵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泵体1的中间为空心壳体11;中心壳体11的内部有做往复运动并对流体进行抽、排的隔膜组件3。气阀控制系统2能够控制隔膜组件3的运动,从而控制泵体1的工作。

参见图3,隔膜组件3包括滑动连接在泵体1内部的隔膜活塞31、设置在隔膜活塞31两端的隔膜32以及固定在隔膜32两侧的内护块33和外护块34。内护块33和外护块34对隔膜32进行夹紧,从而对隔膜32进行固定。

参见图4,隔膜32靠近中心壳体11的一侧为空气腔12,中心壳体11的中间为缓冲腔13。空气腔12内为高压气体,缓冲腔13内为低压气体。空气腔12和缓冲腔13之间设置有空气腔连通孔c14,空气腔连通孔c14为三通孔,分别和气阀控制系统2、空气腔12以及缓冲腔13连通。空气腔连通孔c14上设置有单向阀141,单向阀141与空气腔连通孔c14贴合时,气体只能从气阀控制系统2进入到空气腔23内。空气腔连通孔c14分别和位于中心壳体11两侧的空气腔12连通。单向阀141为碗状,且开口一端的底端固定有凸起。

参见图5,气阀控制系统2包括固定在中心壳体11上的气阀组件21、由气阀组件21带动运动的换向块22、设置在换向块22底端的阀板23、设置在阀板23底端的连接板24以及滑动连接在中心壳体11内部的换向组件25。气阀组件21、换向块22、阀板23以及连接板24沿同一方向设置。中心壳体11上开设有供换向组件25设置的滑槽16,滑槽16的两端固定有对滑槽16进行密封的密封块161。

参见图6,气阀组件21包括气阀壳体211和滑动连接在气阀壳体211内部的气阀杆212。气阀壳体211的顶端开设有进气孔2111,进气孔2111用于高压气体的通入。气阀杆212的两端设置有阀头2121,且两端的阀头2121的大小不同。位于气阀杆212两端的阀头2121将气阀壳体211内分为三个互不连通的空腔。气阀杆212的中间固定有凸块2122,凸块212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为环状,换向块22卡在两个凸块2122之间,当气阀杆212滑动后,凸块2122能够带动换向块22跟随气阀杆212一同滑动。

阀板23上开设有空气腔连通孔a231和排气孔a232。排气孔a232能够和缓冲腔13连通。空气腔连通孔a231的数量为两个,排气孔a232设置在两个空气腔连通孔a231之间。

换向块22靠近阀瓣23的一侧开设有换向槽221,且换向槽221的截面为半圆形。换向槽221能够同时覆盖排气孔a232和其中一个空气腔连通孔a231,换向块22滑动后,换向槽221覆盖另一空气腔连通孔a231和排气孔a232;滑动换向块22能够使得排气孔a232和不同的空气腔连通孔a231连通。

气阀壳体211的底端开设有缓冲腔连通孔a213、换向孔a214以及滑槽连通孔a215。

结合图8,连接板24上开设有缓冲腔连通孔a213、排气孔b242、缓冲腔连通孔b243、换向孔b244以及滑槽连通孔b245。空气腔连通孔b241和排气孔b24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和位于中心壳体11两侧的空气腔12连通。连接板24的表面开设有蛇形槽2421,蛇形槽2421将排气孔b242的顶端进行连通,且蛇形槽2421与排气孔a232连通。

中心壳体11靠近连接板24的一侧开设有空气腔连通孔c14、排气孔c15、缓冲腔连通孔c19、换向孔c17以及滑槽连通孔c18。

空气腔连通孔a231、空气腔连通孔b241和空气腔连通孔c14相互连通;排气孔a232、排气孔b242和排气孔c15相互连通;缓冲腔连通孔a213、缓冲腔连通孔a213和缓冲腔连通孔c19相互连通;换向孔a214、换向孔b244和换向孔c17互相连通;滑槽连通孔a215、滑槽连通孔b245和滑槽连通孔c18相互连通。

参见图9和图10,换向组件25包括在滑槽16内滑动的换向针251以及固定在滑槽16内部的换向套252。换向孔c17以及滑槽连通孔c18和滑槽16连通。滑槽16的上开设有与缓冲腔13连通的出气孔253。换向针251通过隔膜组件3的内护块33顶动滑动,换向针251的滑动能够控制出气孔253的启闭。

结合图11和图12,图中剖面线左倾代表低压气体,剖面线右倾代表高压气体。描述零件的移动方向为图中的方向

缓冲腔连通孔a213、缓冲腔连通孔a213和缓冲腔连通孔c19一同组成缓冲腔连通孔4;换向孔a214、换向孔b244和换向孔c17一同组成换向孔5;滑槽连通孔a215、滑槽连通孔b245和滑槽连通孔c18一同组成滑槽连通孔6。缓冲腔连通孔4和滑槽连通孔6之间互不连通。

原理:隔膜32把换向针251推到右边,压缩空气由于空气作用(压强)使得换向针251和气阀杆212的位置保持固定。气阀杆212阀头2121大的一端排出废气;做单向阀141堵住了空气腔连通孔c14,压缩气体流动到左面空气腔12内,推动隔膜组件3向左滑动;同时有单向阀141抬高。打开了空气腔连通孔c14,允许低压气体从右侧的空气腔12流通到缓冲腔13内,低压气体从缓冲腔13内排出,此时隔膜32运动到反方向。

隔膜32将换向针251推到左边;压缩空气流道换向针251的右边,由于空气的作用保持图中的位置;压缩空气同时也流道气阀杆212阀头2121较大的一端,气动将他移到左边;气阀杆212的移动导致两个单向阀141之间存在压强差,使得单向阀141处于移动状态;右侧的单向阀141堵塞住了空气腔连通孔c14,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腔连通孔c14与空气腔12的连通孔流道右侧的空气腔12内;左侧的单向阀141抬升,打开空气腔连通孔c14允许低压气体从左空气腔12流到缓冲腔13内,同时将低压气体从气阀外壳21内排出;此时隔膜32运动到反方向。

之后隔膜32重复进行此过程,实现隔膜32的永东。由于空气腔12内是瞬间通入高压气体,所以隔膜32运动产生的压力更强,泵体1产生的吸力更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