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1298发布日期:2020-03-27 14:00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风机轮毂。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上通常都会使用到风叶轮,利用了风叶轮的旋转,提高气体压力,风叶轮包括轮毂,用于与电机上的传动轴连接,以及若干个风叶片,连接在轮毂上;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轮毂一般都是一体铸造成型,之后再与风叶片焊接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当局部出现磨损时,只能够整体更换,更换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轮毂,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轮毂为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风叶片不方便,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轮毂,其结构特点是,包括:

一内套,用于与电机上的旋转轴连接;

一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内套一侧;

一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内套另一侧;

一第一外环体,一侧具有若干个第一台阶凹槽,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上;

一第二外环体,一侧具有若干个第二台阶凹槽,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外环体贴合,贴合后,所述第一台阶凹槽和所述第二台阶凹槽之间形成了风叶片的定位空间;

以及若干个螺栓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外环体,第二外环体和风叶片;

所述内套,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外环体和第二外环体组合后,形成了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都为圆环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外形为“t”形,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孔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孔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环体为圆环形套状结构,设置有一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圆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环体为圆环形套状结构,设置有一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圆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凹槽和所述第二台阶凹槽的结构相同,组合后,形成一通孔,以及至少两个第三圆形凹槽;所述第三圆形凹槽间隔排布,并且所述第三圆形凹槽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风机轮毂,与相关技术相比,内套,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外环体和第二外环体之间分体设置,在组合时,将风叶片一端卡在定位空间中,并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外环体,第二外环体和风叶片之间通过螺栓件连接;安装拆卸很方便,而且当局部损坏,比如风叶片磨损时,只需单独更换风叶片;从而克服了轮毂为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风叶片不方便,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安装拆卸方便,更换成本相对较低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外环体和第二外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风叶片配合后,形成风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风叶片配合后,形成风叶轮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或者图6中的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风叶片配合后,形成风叶轮的实际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内套,11.第一台阶,12.第二台阶,20.第一挡板,30.第二挡板,40.第一外环体,41.第一台阶凹槽,411.通孔,412.第三圆形凹槽,42.第一圆形凹槽,50.第二外环体,51.第二台阶凹槽,52.第二圆形凹槽,60.定位空间,70.螺栓件,80.空腔,90.旋转轴,100.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风机轮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轮毂为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风叶片不方便,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能够达到安装拆卸方便,更换成本相对较低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一种风机轮毂,包括:

一内套10,用于与电机上的旋转轴90连接;

一第一挡板20,连接在所述内套10一侧;

一第二挡板30,连接在所述内套10另一侧;

一第一外环体40,一侧具有八个第一台阶凹槽41,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20上;

一第二外环体50,一侧具有八个第二台阶凹槽51,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30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外环体40贴合,贴合后,所述第一台阶凹槽41和所述第二台阶凹槽51之间形成了风叶片100的定位空间60;

以及八个螺栓件7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第二外环体50和风叶片100;

所述内套10,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和第二外环体50组合后,形成了空腔80;

具体来说,实施时,内套10,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和第二外环体50之间分体设置,在组合时,将风叶片100一端卡在定位空间60中,并且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第二外环体50和风叶片100之间通过螺栓件70连接;安装拆卸很方便,而且当局部损坏,比如风叶片100磨损时,只需单独更换风叶片100;从而克服了轮毂为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风叶片100不方便,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安装拆卸方便,更换成本相对较低的技术效果;

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第一挡板20和所述第二挡板30都为圆环形板状结构;通过圆环形钢板,机加工而成;

具体来说,在图1、图4中,所述内套10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外形为“t”形,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11,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20的内孔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12,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板30的内孔按照正常公差紧配;实施时,内套10通过圆管,机加工而成,与第一挡板20配合后,穿入内六角螺栓连接;与第二挡板30配合后,穿入内六角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较方便;

具体来说,在图1、图3中,所述第一外环体40为圆环形套状结构,设置有一第一圆形凹槽42,所述第一圆形凹槽42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20的外圆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所述第二外环体50为圆环形套状结构,设置有一第二圆形凹槽52,所述第二圆形凹槽52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板30的外圆按照正常公差紧配;

实施时,所述第一外环体40和第二外环体50,都采用锻打坯料,车削,并且采用数控加工中心分别加工出第一台阶凹槽41或者第二台阶凹槽51,以及便于螺栓件70穿过的通孔;

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第一台阶凹槽41和所述第二台阶凹槽51的结构相同,组合后,形成一通孔411,以及两个第三圆形凹槽412;所述第三圆形凹槽412间隔排布,并且所述第三圆形凹槽412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411的内径尺寸;实施时,通过设置有通孔411和第三圆形凹槽412,与风叶片100的一端卡合,使得风叶片100能够可靠地定位在第一台阶凹槽41和所述第二台阶凹槽51中,而且安装拆卸较方便;

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空腔80,有降低风机轮毂重量的作用;

具体来说,在图5、图6、图7中,所述风叶片100的数量为八个,包括叶片102,以及连接轴101,连接在叶片102上;实施时,通过连接轴101,与第一台阶凹槽41和第二台阶凹槽51组合后形成的定位空间60相匹配,使得连接轴101卡在定位空间60中,定位的可靠性更好;

具体来说,在图8中,实施时,内套10和旋转轴90之间通过键连接,并且采用压板110和至少一个螺栓120压紧,螺栓120连接在旋转轴90端部预留的螺纹孔中,压住压板110,使得内套10和旋转轴90之间可靠地连接;

具体来说,在安装时,内套10和第一挡板20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在第一挡板20上穿入螺栓件70;将第一外环体40通过通孔套在螺栓件70上,并且与第一挡板20配合;将风叶片100通过通孔套在螺栓件70上,并且与第一台阶凹槽41卡合;将第二外环体50通过通孔套在螺栓件70上,并且通过第二台阶凹槽51与风叶片100卡合;将第二挡板30通过通孔套在螺栓件70上,并且与第二外环体50和内套10卡合;在螺栓件70上安装螺母锁紧,以及第二挡板30与内套10之间穿入内六角螺栓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实施时,内套10,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和第二外环体50之间分体设置,在组合时,将风叶片100一端卡在定位空间60中,并且第一挡板20,第二挡板30,第一外环体40,第二外环体50和风叶片100之间通过螺栓件70连接;安装拆卸很方便,而且当局部损坏,比如风叶片100磨损时,只需单独更换风叶片100。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绝对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需根据实施例的内容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