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6366发布日期:2020-07-17 16:0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pc电源散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小功率的采用纯散热器(铝型材)散热,第二种是大功率的电源采用散热器和风扇散热。

传统电源风扇散热是当电脑系统开机后风扇就开始转动为发热器件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优点是电路简单,缺点是不能按照发热器件实际温度变化进行转速调整。不能对电路消耗有效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旨在根据电源发热器件的温度变化调节风扇转速,达到电源节能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2、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2、可调电阻ntc、二极管d1、以及风扇,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风扇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二极管d2、双刀开关sw,其中,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1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连接,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3接pson信号,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电阻r1、三极管q2、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2、可调电阻ntc、二极管d1、以及风扇,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风扇的负极接地,能根据电源发热器件的温度变化调节风扇转速,达到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2、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2、可调电阻ntc、二极管d1、以及风扇,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风扇的负极接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请参照图1,当电脑(pc)开启后,电脑电源输出+12v为该电路正常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可调电阻nct10k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该电阻紧贴于散热器(铝型材)表面,电阻r1和电阻r2为温度取样电阻,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为开关三极管。z1为稳压二极管,d1开关二极管,风扇为+12v风扇。

当电源输出功率较低时,可调电阻nct从散热器感应到的温度较低,阻值基本不变。三极管q1因取样电压使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因三极管q1截止故三极管q2也处于截止状态,因此风扇两端没有电压,风扇不转。

当电源输出功率因系统工作状态随之增加后,散热器上的温度会慢慢上升,可调电阻nct由于紧贴在散热器上,本体所感应到的温度也会慢慢上升,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上升慢慢变小。当该阻值小到一定值时,三极管q1因取样电阻的取样点降低而慢慢导通,三极管q2故也慢慢导通,风扇两端的电压也慢慢上升,因此风扇开始慢慢转动给散热器进行散热。当电源输出功率持续增加后,可调电阻nct阻值会慢慢变为0,三极管q2会处于完全导通状态,+12电源通过三极管q2供给风扇,风扇才以最高转速工作。

当电源输出功率因系统工作状态慢慢减小时,散热片上的温度会慢慢减小,可调电阻nct的阻值也会慢慢变大,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会慢慢截止,风扇两端的电压慢慢变小,因此风扇转速慢慢减小或停转。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点由电阻r1和电阻r2决定。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pc电源风扇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双刀开关sw,其中,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1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连接,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3接pson信号,所述双刀开关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源在不接入电脑主机时,仅输入220v电源就能判断风扇的好坏,其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双刀开关sw是一个自恢复双刀开关,当按下双刀开关sw为on时开关闭合,松开手时双刀开关sw自动回复到off。当双刀开关sw按下为on时,ps_on信号被拉低,故电源有+12v电压输出。因稳压二极管z1的关系使三极管q2直接导通,+12v通过三极管q2给风扇供电,风扇转动,客户直观判断风扇的好坏。客户松开手后,双刀开关sw自动恢复到off状态,此时电路功能和图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电阻r1、三极管q2、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z1、电阻r2、可调电阻ntc、二极管d1、以及风扇,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风扇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ntc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风扇的负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风扇的负极接地,能根据电源发热器件的温度变化调节风扇转速,达到节能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