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5612发布日期:2020-05-12 17:4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压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



背景技术:

在石油领域,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水力压裂。压裂是人为地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使油井产量增加,对改善油井井底流动条件、减缓层间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压裂设备是压裂作业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页岩气、煤层气等油气田深井、中深井、浅井的各种压裂作业,该设备能进行单机和联机作业,作用是向井内注入高压、大排量压裂液,并将地层压开,把支撑剂挤入裂缝,在压裂设备中,压裂泵作为压裂液的输送载体,是整个压裂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

如图所示,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压裂泵,包括液力端1、动力端2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柱塞杆3,动力端2内设有吸入阀以及排出阀,且动力端2开设有与柱塞杆3相配的柱塞孔,液力端1和动力端2之间通过若干固定螺栓4连接;压裂泵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吸入冲程,柱塞杆3沿着柱塞孔抽出,泵头体内腔的压力迅速下降,使吸入阀开启,吸入阀内外的压差导致液体迅速进入阀箱内腔;在排出冲程,吸入阀关闭,流体压力逐渐增大,直至排出阀开启,将流体泵送进高压排出管汇。

但现有技术的压裂泵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柱塞杆在做活塞运动时,有一段始终是处于外界空气中,且在柱塞杆不断地运动过程中,需要给柱塞杆裸露在外界的一段表面添加润滑油,以便减小柱塞杆在做活塞运动过程中的磨损,但人工添加润滑油费时费力,并且人工添加后,后续还需要工人不断地对柱塞杆表面补充润滑油,进而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具有在添加润滑油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包括液力端、动力端以及滑动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柱塞杆,所述液力端与动力端通过若干固定螺栓连接,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并排设置在柱塞杆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固定螺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柱塞杆与空隙处于同一竖直空间上,所述柱塞杆的上方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螺栓相连接的夹持件,所述储油箱的箱底且位于柱塞杆的上方设置有多个与储油箱内部连通的滴油件,一个所述滴油件正对一个柱塞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油箱内转入润滑油之后,滴油件会把储油箱内的油自动地浇在柱塞杆上,并且一个滴油件正对一个柱塞杆,一次性能对多个柱塞杆不停地进行浇上润滑油,使得柱塞杆上始终充盈着润滑油,不再需要工人费时费力地进行手动涂油,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滴油件包括竖管、横管以及支管,所述竖管连通设置在储油箱的底壁上,所述横管连通设置在竖管远离储油箱的一端,且所述横管的长度方向与柱塞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管连通设置在横管上且沿着横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均正对柱塞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箱内的油首先进入到竖管内,然后再流到横管内,最后再从横管内进入到支管,由于支管的一端正对柱塞杆,因此支管内的润滑油会直接从支管的端口处滴在柱塞杆上,实现自动对柱塞杆上添加润滑油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夹持件包括扭簧、左弧形片以及右弧形片,所述左弧形片以及右弧形片的弧度与柱塞杆的杆壁相配合,所述扭簧连接在左弧形片与右弧形片之间,所述扭簧使得左弧形片与右弧形片始终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储油箱在固定螺栓上的固定和拆卸,将储油箱进行固定时,把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掰开处于分离状,然后把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分别放置在固定螺栓的两侧,此时松开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会相互靠拢,进而把固定螺栓夹住,从而实现储油箱的固定,达到夹持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左弧形片与右弧形片的内弧面上均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贴合的橡胶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本身的摩擦力大,且柔软度好,通过设置橡胶层,第一个好处是阻止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直接对固定螺栓进行挤压,第二个好处是让左弧形片和右弧形片夹持住固定螺栓后更为稳固。

进一步,所述柱塞杆的下方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接油槽,多个所述柱塞杆均位于接油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接油槽的一侧侧壁与液力端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端连接,所述储油箱与接油槽之间设置有将接油槽内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箱内输油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接油槽的设置能够对从柱塞杆上滴落的润滑油进行收集,而输油装置便会把这些收集的润滑油再次输送到储油箱内重新利用起来,因而,接油槽、输油装置以及储油箱形成一个循环体系,使得润滑油能够不断地循环使用,达到充分利用且节约润滑油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输油装置包括输油泵、吸油管以及出油管,所述输油泵设置在储液箱的顶壁上,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输油泵的输入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接油槽的侧壁且伸入接油槽内,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输油泵的输出口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油箱的侧壁且伸入储油箱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输油泵,把接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吸油管输送到出油管内,再从出油管内把润滑油转移到储油箱内,进而达到输送润滑油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吸油管以及出油管均为塑料波纹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波纹管是指用塑料制成的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本身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因此能够让吸油管以及出油管的延展性能较好,适用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储油箱上设置有灌注口,所述灌注口上螺纹盖设有密封盖。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灌注口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储油箱内进行填注润滑油,而密封盖的设置能够将灌注口进行封闭,阻止外界的杂质颗粒从灌注口处进入到储油箱内。

进一步,所述接油槽的上方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板的设置能够让润滑油通过,而把外界的一些大颗粒杂质阻挡在过滤网板外,进而阻止大颗粒杂质混入到接油槽的润滑油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储油箱内转入润滑油之后,滴油件会把储油箱内的油自动地浇在柱塞杆上,并且一个滴油件正对一个柱塞杆,一次性能对多个柱塞杆不停地进行浇上润滑油,使得柱塞杆上始终充盈着润滑油,不再需要工人费时费力地进行手动涂油,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接油槽的设置能够对从柱塞杆上滴落的润滑油进行收集,而输油装置便会把这些收集的润滑油再次输送到储油箱内重新利用起来,因而,接油槽、输油装置以及储油箱形成一个循环体系,使得润滑油能够不断地循环使用,达到充分利用且节约润滑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动力端后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滴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压裂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液力端;2、动力端;3、柱塞杆;4、固定螺栓;5、储油箱;51、灌注口;52、密封盖;6、夹持件;61、扭簧;62、左弧形片;63、右弧形片;7、滴油件;71、竖管;72、横管;73、支管;74、橡胶层;8、接油槽;81、过滤网板;9、输油装置;91、输油泵;92、吸油管;93、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循环添加润滑油式压裂泵,包括液力端1、动力端2以及滑动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柱塞杆3,多个柱塞杆3并排设置,液力端1与动力端2通过若干固定螺栓4连接,若干固定螺栓4并排设置在柱塞杆3的上下两侧,两个固定螺栓4之间留有空隙,柱塞杆3与空隙处于同一竖直空间上,柱塞杆3的上方设置有储油箱5,储油箱5上设置有灌注口51,灌注口51上螺纹盖设有密封盖52;在本实施例中,灌注口51实质为一根与储油箱5内部连通的管子,在管子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密封盖52上设置有内螺纹,密封盖52便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盖设在灌注口51上。

灌注口51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储油箱5内进行填注润滑油,而密封盖52的设置能够将灌注口51进行封闭,阻止外界的杂质颗粒从灌注口51处进入到储油箱5内。

如图3、4所示,滴油件7包括竖管71、横管72以及支管73,竖管71连通设置在储油箱5的底壁上,横管72连通设置在竖管71远离储油箱5的一端,且横管72的长度方向与柱塞杆3的长度方向一致,支管73连通设置在横管72上,且支管73沿着横管7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每个支管73的一端均正对柱塞杆3。

对储油箱5灌入润滑油后,储油箱5内的油首先进入到竖管71内,然后再流到横管72内,最后再从横管72内进入到支管73,由于支管73的一端正对柱塞杆3,因此支管73内的润滑油会直接从支管73的端口处滴在柱塞杆3上,实现自动对柱塞杆3上添加润滑油的效果。

如图2、3所示,储油箱5上设置有夹持件6,夹持件6用于把储油箱5与固定螺栓4相连接,储油箱5的箱底且位于柱塞杆3的上方设置有多个与储油箱5内部连通的滴油件7,一个滴油件7正对一个柱塞杆3;结合图5,夹持件6包括扭簧61、左弧形片62以及右弧形片63,左弧形片62以及右弧形片63的弧度与柱塞杆3的杆壁相配合,扭簧61连接在左弧形片62与右弧形片63之间,扭簧61使得左弧形片62与右弧形片63始终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通过夹持件6的设置能够实现储油箱5在固定螺栓4上的固定和拆卸,将储油箱5进行固定时,把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掰开处于分离状,然后把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分别放置在固定螺栓4的两侧,此时松开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在扭簧61的扭力作用下,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会相互靠拢,进而把固定螺栓4夹住,从而实现储油箱5的固定,达到夹持较为方便的效果。

如图5所示,左弧形片62与右弧形片63的内弧面上均设置有与固定螺栓4相贴合的橡胶层74;由于橡胶本身的摩擦力大,且柔软度好,通过设置橡胶层74,第一个好处是阻止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直接对固定螺栓4进行挤压,第二个好处是让左弧形片62和右弧形片63夹持住固定螺栓4后更为稳固。

如图2所示,柱塞杆3的下方设置有上方开口的接油槽8,多个柱塞杆3均位于接油槽8的开口上方,接油槽8的一侧侧壁与液力端1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端2连接,储油箱5与接油槽8之间设置有输油装置9,输油装置9用于将接油槽8内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箱5内;接油槽8的设置能够对从柱塞杆3上滴落的润滑油进行收集,而输油装置9便会把这些收集的润滑油再次输送到储油箱5内重新利用起来,因而,接油槽8、输油装置9以及储油箱5形成一个循环体系,使得润滑油能够不断地循环使用,达到充分利用且节约润滑油的效果。

如图2所示,输油装置9包括输油泵91、吸油管92以及出油管93,输油泵91设置在储液箱的顶壁上,吸油管92的一端与输油泵91的输入口连通、另一端穿过接油槽8的侧壁且伸入接油槽8内,出油管93的一端与输油泵91的输出口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油箱5的侧壁且伸入储油箱5内。

启动输油泵91,把接油槽8内的润滑油通过吸油管92输送到出油管93内,再从出油管93内把润滑油转移到储油箱5内,进而达到输送润滑油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

如图2所示,吸油管92以及出油管93均为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是指用塑料制成的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本身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因此能够让吸油管92以及出油管93的延展性能较好,适用性更高。

如图2所示,接油槽8的上方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板81,过滤网板81的设置能够让润滑油通过,而把外界的一些大颗粒杂质阻挡在过滤网板81外,进而阻止大颗粒杂质混入到接油槽8的润滑油内;在附图2中,为了便于示意,过滤网板81为孔状,但实质上在实际投入使用时,过滤网板81实则为网格状,网格状的过滤网板81能够有效过滤杂质。

具体工作过程:在储油箱5内转入润滑油之后,滴油件7会把储油箱5内的油自动地浇在柱塞杆3上,并且一个滴油件7正对一个柱塞杆3,一次性能对多个柱塞杆3不停地进行浇上润滑油,使得柱塞杆3上始终充盈着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从柱塞杆3上滴落到接油槽8内,再通过输油装置9重新排至储油箱5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