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856发布日期:2020-05-12 17: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过流腔(11)和与所述过流腔(11)连通的第一风口(12)和第二风口(13),其中,所述过流腔(11)由所述第一风口(12)至所述第二风口(13)的方向包括相连通的一级过流子腔(111)和二级过流子腔(112);

一级混流风叶(20),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一级过流子腔(111)内;

二级混流风叶(30),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二级过流子腔(112)内;

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实现由所述第一风口(12)向所述第二风口(13)的风向导流;

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实现由所述第二风口(13)向所述第一风口(12)的风向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为回转体结构,所述第一风口(12)和所述第二风口(13)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的轴线的两端,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绕所述壳体(10)的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同向转动时,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的转速相等或两者差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为第一壳体(100),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

第一子壳体段(101),所述第一子壳体段(101)具有所述第一风口(12)和所述一级过流子腔(111),所述一级过流子腔(111)的腔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一风口(12)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第二子壳体段(102),与所述第一子壳体段(101)连接,所述第二子壳体段(102)具有所述第二风口(13)和所述二级过流子腔(112),所述二级过流子腔(112)的腔横截面积沿靠近所述第二风口(13)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风口(12)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3)为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为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二壳体(200)包括顺次连接的进风子壳体段(201)、过渡子壳体段(202)和出风子壳体段(203),其中,所述进风子壳体段(201)具有所述第二风口(13),所述过渡子壳体段(202)的腔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进风子壳体段(20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风子壳体段(203)具有腔横截面积相等的所述一级过流子腔(111)和所述二级过流子腔(112),以及所述第一风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子壳体段(201)和所述出风子壳体段(203)均呈筒状,且所述第一风口(12)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风口(13)的开口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流风叶(20)和所述二级混流风叶(3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风口(12)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13)为进风口。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为上述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壳体、一级混流风叶和二级混流风叶,壳体具有过流腔和与过流腔连通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过流腔由第一风口至第二风口的方向包括相连通的一级过流子腔和二级过流子腔;一级混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一级过流子腔内;二级混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在二级过流子腔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对过流腔内的气流的做功效果差,从而导致风道组件的出风口的出风量较小,达不到空调器预设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降低了空调器的实用性,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梁博;林金煌;王千千;陈诚;何振健;吴晓岳;戴志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