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具体为一种防喷溅、高冷却效率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原件之一,其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贮存供系统循环所需的油液;散发系统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释放混在油液中的气体;为系统中元件的安装提供位置。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为30-80℃,但是常常因为液压系统卸载动作不良、换向及速度冲击、混入空气水分等原因,导致从回油口流入液压油箱的油液温度增高,超过80℃,而高温液压油被吸入液压系统,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效率下降、橡胶元件老化、机械磨损及油质恶化加速等不良反应。传统的液压油箱,回油口进入的液压油与原本箱内的液压油混合,为了降低液压油温度,冷却装置体积大,需要覆盖整个箱体内的液压油。
液压油箱需要定期清理,否则油箱与其他部件组装时混入箱体内的污染物、长期使用过程中生成的污染物以及侵入液压系统的污染物会造成液压系统的污染,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烧伤或破坏。清理液压油箱时,首先需要将液压油从液压油箱里放出。传统的液压油箱放油口结构过于简单,清污过程中,在卸下放油螺塞的瞬间,放油速度不稳定废油容易四处飞溅,弄脏工作环境或操作者的衣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了一种防喷溅、高冷却效率液压油箱,解决了放油口放油不稳定、冷却装置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喷溅、高冷却效率液压油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的放油口,为液压系统供油的吸油口,将外部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导回箱体的回油口,将箱体分隔为吸油腔与回油腔两部分的挡板,以及位于箱体底部、连通吸油腔与回油腔的过油口,过油口处设置有冷却装置,关键是:所述的放油口中设置有金属嵌件,所述的金属嵌件内设置有通孔;金属嵌件内部通孔中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伸缩调节机构的顶端固定有能够封闭通孔的挡块;所述的挡块端头设置有锥台。
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包括上端部固定有挡块的螺杆,螺纹连接于螺杆下端部的隔板以及介于挡块与隔板之间、与隔板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出油的排油孔。
所述的通孔为由下端到上端依次设置的a孔和b孔组成的阶梯孔,a孔的孔径大于b孔;所述的上端为金属嵌件靠近箱体的一端,所述的下端为金属嵌件远离箱体的一端,所述的弹簧上端与a孔的台阶面相接触;所述的隔板设置于a孔的下端;所述的挡块设置于b孔的上端。
所述的b孔为沉孔;所述的挡块的锥台上设置有与b孔配合的沉头。
所述的金属嵌件的中部外侧设有凸台;所述的金属嵌件下端的外
侧螺纹连接有防护帽;所述的防护帽的内侧底面与金属嵌件下端端面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的防护帽的上端面与金属嵌件凸台的台阶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元件。
所述挡块的锥台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处设置有与b孔的孔壁过盈配合的第三密封元件。
所述的挡板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一个隔热腔。
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过油口处的盘管、盘管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的进液口、出液口设置于箱体外。
所述的回油口设置于箱体回油腔的侧面底部;所述的吸油口设置于箱体吸油腔的顶部;所述的金属嵌件设置于回油腔的底部。
所述的箱体表面设有凹筋,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凸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良放油口,在放油口处设置金属嵌件及伸缩调节机构和挡块,使得金属嵌件能够控制液压油在金属嵌件的通孔处的通断。而挡块的侧面为锥形的设置能够在排放液压油时,通过调节伸缩调节机构去调节挡块与金属嵌件的缝隙的大小,实现液压油流速的调节,使得液压油流量稳定、可控,避免了挡块的侧面为圆柱形时只能实现控制液压油的通断而不能实现控制液压油流速的缺陷。另外,伸缩调节机构中螺杆、弹簧、隔板的设置使得挡块与金属嵌件之间的缝隙调节更加方便,进而避免因放油速度不稳定导致的废油四处迸溅,弄脏工作环境或操作者的衣服。
通过设置挡板,并在挡板的底部设置连通回油腔与吸油腔的过油口,使液压油只能通过过油口从回油腔流入吸油腔。将冷却装置设置于吸油腔与回油腔的过油口处,使所有进入吸油腔的液压油必定能够经过冷却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从回油腔进入吸油腔的液压油的温度,相较于传统的冷却装置,体积大大缩小的同时,冷却效率却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冷却装置的等轴侧视图;
图4是图1底部的主视图;
图5是放油口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箱体,2、吊耳,3、空气滤清器装配端,4、液位计装配端,5、油量传感器装配端,6、吸油口,7、回油口,8、冷却装置,81、进液口,82、出液口,83、盘管,9、凹筋,10、凸筋,11、挡板,12、过油口,13、金属嵌件,14、第二密封元件,15、防护帽,16、第一密封元件,17、挡块,18、第三密封元件,19、螺杆,20、弹簧,21、隔板,22、排油孔,23、吸油腔,24、回油腔,25、b孔,26、a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喷溅、高冷却效率液压油箱,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上的放油口,为液压系统供油的吸油口6,将外部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导回箱体1的回油口7,将箱体1分隔为吸油腔23与回油腔24两部分的挡板11,以及位于箱体1底部、连通吸油腔23与回油腔24的过油口12,过油口12处设置有冷却装置8,关键是:所述的放油口中设置有金属嵌件13,所述的金属嵌件13内设置有通孔;金属嵌件13内部通孔中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伸缩调节机构的顶端固定有能够封闭通孔的挡块17;所述的挡块17端头设置有锥台。
设置挡块17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挡块17与金属嵌件13之间的闭合与打开来控制液压油在金属嵌件13的通孔处的通断。而挡块17上的锥台侧面为锥形的设置能够在排放液压油时,通过调节伸缩调节机构控制挡块17与金属嵌件13的端面之间的缝隙控制液压油的流速,实现液压油的流速可调,避免了挡块17的侧面为圆柱形时只能实现控制液压油的通断而不能实现控制液压油流速的缺陷。
金属嵌件13的通孔内设置螺杆19、弹簧20与隔板21,由于隔板21与螺杆19是螺纹连接、可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操作人员通过调整隔板21相对于螺杆19的位置,能够使弹簧20受压给隔板21以远离挡块17方向上的力,固定在螺杆19另一端的挡块17上的沉头受力压紧金属嵌件13的沉孔台阶,挡块17封闭b孔25,阻止液压油从金属嵌件13的b孔25处流出。
由于液压油箱的回油腔24中的污染物往往多于吸油腔23中的污染物,为了通过排出液压油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排出液压油箱中长期积累的污染物,本实施例中将液压油箱的金属嵌件13设置于箱体1回油腔24的底部。
当需要排出液压油时,只需要操作人员利用扳手等长杆工具向上顶螺杆19,挡块17随着螺杆19向上移动,与金属嵌件13之间出现缝隙,液压油从缝隙中流入金属嵌件13,经过金属嵌件13内隔板21上的排油孔22排出箱体1。由于挡块17的侧面为锥面,因此,挡块17随螺杆19的移动量越大,其与金属嵌件13之间的空隙越大,液压油排出的速度也越快,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9向上移动量的大小来控制挡块17与金属嵌件13之间的缝隙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排放速度,防止油液迸溅,弄脏工作环境或者操作者的衣服。
进一步的,为了使挡块17能够密封金属嵌件13上的b孔25,在挡块17的侧面上设置与挡块17的沉头相接触的凹槽,对应的在挡块17的凹槽处设置第三密封元件18,能够避免因封闭不完全导致的不需要排油时,油液从挡块17与b孔25的缝隙中渗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为了使从吸油口6吸入外部液压系统的液压油中的杂质尽可能少,本实施例中将吸油口6设置于箱体1吸油腔23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为了使从回油口7流入箱体1的液压油中的杂质尽快沉淀,本实施例中将回油口设置于箱体1回油腔24的侧面的下端。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不需要排油时操作人员误将螺杆19向上顶起造成液压油误排,将防护帽1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金属嵌件13的外壁,需要排油清污时将防护帽15拧下,清污结束时将防护帽15拧上即可。另外,为了防止清污结束时残留在金属嵌件13内部的液压油流出防护帽15,对周围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在防护帽15的内侧的底面与金属嵌件13的底面接触处设置第一密封元件16,在防护帽15的上端面与金属嵌件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元件14。
进一步的,挡板11包括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了避免回油腔24里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与吸油腔23里温度较低的液压油发生热传递,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置一个隔热腔,并且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箱体1连接的底部设置一个连通吸油腔23与回油腔24的过油口12。冷却装置8固定于箱体1侧面的的底部,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过油口12处的盘管83,以及设置于箱体1外的盘管83的进液口81、出液口82。冷却液经进液口流入盘管83,在经过盘管83对箱体1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后通过出液口82流出冷却装置。由于液压油只能从过油口12处由回油腔24流入吸油腔23,进入吸油腔23的液压油必然会经过冷却装置8,如此,冷却装置8的体积得以缩减,而冷却效率却比传统的冷却方法大幅提高。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箱体1上还可以安装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油量传感器等部件,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吸油腔23的顶面上设有空气滤清器装配端3及油量传感器装配端5;在箱体1回油腔24的侧面上设有液位计装配端4。以上各部件的装配端可以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箱体1上的吸油口6、回油口7、冷却装置8、空气滤清器、油量传感器的装配端为装配法兰,液位计装配端4为嵌入箱体1的金属螺纹嵌件。另外,为了方便吊装,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与箱体1一体成型的吊耳2。
进一步的,液压油箱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为了避免由于油箱采用金属材质且与各个部件的安装部位焊接产生锈皮、铁屑、焊渣等杂质混入液压系统,造成液压系统的污染,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烧伤或破坏,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采用具备耐腐蚀特性的塑料制成,箱体1上的吸油口6、回油口7、冷却装置8、空气滤清器、油量传感器、液位计等部件的装配端、吊耳2、箱体1内挡板11均与箱体1一体成型,通过改变箱体的材质与减少焊接的使用来减少铁屑、焊渣的生成。另外,为了不增加额外的安装部件,金属嵌件13同样与箱体1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箱体1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还在箱体1底部设置有与箱体1一体成型的凸筋10,在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箱体1一体成型的凹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