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6418发布日期:2020-09-23 01:2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



背景技术:

随着充气设备技术的发展,充气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充气设备可以应用于轮胎的充气,还可以应用于气球的充气,也可以应用于篮球足球的充气等等。尤其是手持式充气设备,由于其体积小,携带、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但是现有市场上的手持式充气泵散热效果不好,没有专门的散热装置,手持部位置处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不利于长时间使用;而且现有充气泵一体式的构造,当出现故障时,不方便拆卸维修,在充电时,充气泵不能使用,不方便电池的充电、更换或者后续维修;当在昏暗环境下,没有相关的照明装置,充气泵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方便进行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手持部,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分的上壳和下壳,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的内部安装有led灯板,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有显示屏板和设置按钮,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充气装置和控制线路板,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机芯和连接充气机芯的充气马达,所述充气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壳体的外部用于连通轮胎充气口的充气皮管,所述充气皮管的一端设有快速接头,所述充气马达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手持部上设有若干散热口,所述手持部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壳体内部的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前端盖与壳体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led灯板为环状结构,所述led灯板上均匀排布有若干led灯珠。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灯板开关帽,所述灯板开关帽的下方设有灯板开关板,所述灯板开关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充气机芯的外部设有螺旋状的散热翅片。

作为改进,所述手持部处设有气泵开关帽,所述气泵开关帽的下方设有气泵开关板,所述气泵开关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充气马达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散热口连通形成散热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电池盒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手持部的底部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作为改进,所述手持部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方便拆卸的结构,利于后续的维修;环状的led灯板,通过灯板开关帽单独控制,照明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当做应急照明灯使用;当充气装置进行工作时,充气机芯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外侧壁上的散热翅片散发出去,散热口的空气通过散热风扇控制进入壳体内的间隙内,对内部的控制线路板以及上方的充电马达、充电机芯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手持部以及壳体内部的温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而且进入的空气沿充气机芯鼓入充气皮管内;底部可拆卸的电池盒,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电池盒进行充电,保证充气泵不间断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的内部结构图。

如图所示:1、壳体,1.1、上壳,1.2、下壳,2、手持部,3、前端盖,4、led灯板,5、后端盖,5.1、显示屏板,5.2、设置按钮,6、充气装置,6.1、充气机芯,6.2、充气马达,6.3、散热翅片,7、控制线路板,8、充气皮管,8.1、快速接头,9、散热风扇,10、进风口,10.1、散热口,11、电池盒,12、蓄电池,13、灯板开关帽,13.1、灯板开关板,14、气泵开关帽,14.1、气泵开关板,15、防滑套,16、机芯减震圈,17、主壳冲压件,18、主壳连接冲件,19、电池盒上壳,20、电池盒连接冲件,21、电池盒冲件压片,22、电池盒锁钮,23、充电面板,24、充电板,25、弹簧压板,26、电池盒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手持式无线充气泵,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手持部2,壳体1包括可拆分的上壳1.1和下壳1.2,壳体1的前端设有前端盖3,前端盖3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采用内六角的自攻螺丝,前端盖3的内部安装有led灯板4,led灯板4为环状结构,led灯板4上均匀排布有若干led灯珠,壳体1上设有灯板开关帽13,灯板开关帽13的下方设有灯板开关板13.1,灯板开关板13.1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壳体1的后端设有后端盖5,后端盖5上设有显示屏板5.1和设置按钮5.2,壳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充气装置6和控制线路板7,充气装置6包括充气机芯6.1和连接充气机芯6.1的充气马达6.2,充气机芯6.1的外部设有螺旋状的散热翅片6.3,手持部2处设有气泵开关帽14,气泵开关帽14的下方设有气泵开关板14.1,气泵开关板14.1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充气装置6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用于连通轮胎充气口的充气皮管8,充气皮管8的一端设有快速接头8.1,充气马达6.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9,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0,手持部2上设有若干散热口10.1,壳体1的内壁与充气马达6.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与散热口10.1连通形成散热通道,手持部2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电池盒11,电池盒11的上端设有滑块,手持部2的底部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电池盒1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与壳体1内部的控制线路板7电性连接,手持部2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套15,防滑套15上设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利用电力驱动充气机芯代替人工驱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劳动强度低;结构简单,方便拆卸的结构,利于后续的维修;设置在前端盖中的环状的led灯板,通过灯板开关帽单独控制,照明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当做应急照明灯使用;在后端盖处,通过设置按钮与显示屏板配合,设置相应的压力,当充气机芯充到设置压力时自动停止工作,通过手持部上的气泵开关帽控制气泵开关板上的开关下压,控制充气装置开启工作,充气机芯从壳体的进气口处将大量的空气鼓入内,通过前端的充气皮管进行释放,充气机芯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外侧壁上的散热翅片散发出去,散热口的空气通过散热风扇控制进入壳体内的间隙内,对内部的控制线路板以及上方的充电马达、充电机芯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手持部以及壳体内部的温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散热风扇提高了气流的流动性,而且进入的空气沿充气机芯鼓入充气皮管内;电池盒与壳体是分体式结构,通过电池盒上的滑块与手持部上的滑槽配合实现可拆卸,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电池盒,保证充气泵不间断的工作,通过电池盒上的充电口对内部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采用5节18650电池组,能保证更好的续航。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