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5134发布日期:2020-06-20 14:5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净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主要用于传递窗、净化单元、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设备中。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而叶轮作为风机的关键部件,它是由若干叶片构成,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气体,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在制药、电子等洁净场合中,无蜗壳风机在净化产品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意味着机组运行的更高效和节能,增加了净化产品的结构多样性。但是无蜗壳风机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出风不均匀、风压不足和压力不均等缺陷,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去改进与克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通过使用该组件,可对出风口气流的各项指标进行调节,适应不同使用环境对风速、风向矢量变化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在风机出风外围设置的匀流组件及整流匀流风道,所述匀流组件主要由沿所述风机出风排布置的复数个匀流板组成,其中一对称分布的所述匀流板上开设有复数个冲压孔,所述匀流组件与风机出风之间设有整流匀流空间,进入风机的气流经叶轮自出风口流出,再经渐变整流空间由所述冲压孔出风,形成所述整流匀流风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匀流板为环形匀流板,其底部固定于风机底板上,所述冲压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匀流板两侧,且布置有冲压孔的匀流板带有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匀流板由前、后、左、右四块直板及连接四块直板的四段弯板组合构成,各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孔位于前、后直板或左、右直板上。

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匀流板由左、右两侧半环型板对接构成,所述冲压孔所在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冲压孔设置于一匀流孔板上,所述匀流孔板与所述安装孔位配合,活动连接于侧板安装孔位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匀流组件由两块对称布置的带有抛物线弧度的长板及连接两长板端部的短板构成,所述冲压孔分布于所述短板上,所述匀流组件与风机出风之间形成渐变式整流匀流风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短板镜像对称或中心对称布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短板为倾斜布置,斜面与风机底板夹角为30°~6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孔的分布率为20%-4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孔为4×28mm以内的腰圆孔,阵列式排布于所述匀流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为无蜗壳后倾离心风机,顶部为进风口,四周为叶轮式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风机底板中间,所述风机底板四周设有固定孔,用于与主设备的安装固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矢量调节组件包括匀流板、整流匀流风道及位于匀流板上的冲压孔,匀流板沿风机出风环形布置,形成整流匀流风道,对气流有整流、匀压的作用,而风道内的风量聚集,形成局部正压,此时匀流板上的冲压孔连通外侧,外侧相对处于负压,经过整流、匀压的气流在通过冲压孔后向外侧扩散,利用冲压孔的分布,完成风速、风向的矢量调节;

2、由于匀流板及冲压孔的设置,可对风机的出风起到缓冲以及匀流的作用,同时可降低气流噪音,以及风速过高引起的不适,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中对匀流板的形状(弧度)、长度有着多种变化,构成不同的整流、匀流风道,实现对气流矢量的各种调节,适应用户多种需求;

4、本实用新型中,匀流板等组件可根据风机的尺寸进行调整大小,适应现有各种规格型号的无蜗壳风机,安装方便,无需对现有风机结构进行调整,单元式配套安装,为现有的风机增添进一步的调节功能,适应人们日益提升的环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使用状态下的风向流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现有技术气流流型对比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风向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匀流板;2、静压式整流匀流风道;3、冲压孔;4、出风口;5、风机;6、叶轮;7、匀流孔板;8、风机底板;9、长板;10、短板;11、渐变式整流匀流风道;12、三角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6所示,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包括在风机出风口4外围设置的匀流组件,所述匀流组件包括沿所述出风口4排布的匀流板1以及整流匀流风道2,对称分布的所述匀流板1上开设有复数个冲压孔3,所述匀流组件与风机5出风之间设有整流匀流空间,进入风机5的气流经叶轮6自出风口流出,再经该整流匀流空间由所述冲压孔出风,形成所述静压式整流匀流风道2。

如图1所示,所述匀流板1为环形匀流板,其底部固定于风机底板8上,所述冲压孔3对称分布于所述匀流板1两侧。所述风机底板8四周设有固定孔,用于与主设备(即风机的安装位置)的安装固定。

如图2、3、6所示,所述匀流板1由左、右两侧半环型板对接构成,所述冲压孔3所在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位,所述冲压孔设置于一匀流孔板7上,所述匀流孔板7与所述安装孔位配合,活动连接于侧板安装孔位上。所谓活动连接是指,冲压孔3所在的匀流孔板7是一块可随时更换拆卸的组合件,根据需求的变化,挑选合适地冲压孔数量、大小及分布的匀流孔板7,安装灵活、方便。

所述匀流板1上的冲压孔3分布率为20%-40%。所述冲压孔3为4×28mm以内的腰圆孔,阵列式排布于所述匀流板1上。经过实验发现:

⑴匀流板冲孔率约为20%时,风速均匀性可以从±35%改善至±15%以内,但送风平均风速降低约20%;

⑵匀流板冲孔率约为30%时,风速均匀性可以从±35%改善至±15%以内,但送风平均风速降低约15%;

⑶匀流板冲孔率约为40%及以上时,风速均匀性可以从±35%改善至±30%左右,效果不佳,不建议40%以上的冲孔率。

根据综合效果,匀流孔板7的冲孔率为30%左右为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风机5为无蜗壳后倾离心风机,其顶部进风口,四周为叶轮6式的出风口4,所述风机5安装于风机底板8中间,所述匀流板1环形、间隔布置于风机5外围,匀流板1与所述风机5之间形成供气流流动的静压式整流匀流风道2,参见图6所示,气流从进风口吸入风机5,通过叶轮6向外分流,进入静压式整流匀流风道2,再从冲压孔3出风,实现均流及风速调节。

实施例二,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匀流板由前、后、左、右四块直板及连接四块直板的四段弯板组合构成,各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孔位于前、后直板或左、右直板上。每一段匀流板为一钣金件,根据风机大小及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合适尺寸的匀流板进行拼接组装,适应性更佳。由于直板与弯板单独安装,在组装时更为灵活,如需要改变风向、风量时,更换带有冲压孔的直板即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实施例三:参见图7~9所示,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包括在风机出风口4外围设置的匀流组件,所述匀流组件包括沿所述出风口4排布的匀流板1以及整流匀流风道,在本实施例中,更优于实施例一是:所述匀流组件由两块对称布置的带有抛物线弧度的长板9及连接两长板9端部的短板10构成,所述短板10上分布有冲压孔3,所述匀流组件与后倾离心风机5出风之间形成渐变式整流匀流风道11。

如图7、8所示,所述短板10以风机5为中心镜像布置于左、右两侧,且所述短板10为倾斜布置,斜面与风机底板8夹角为45°。所述短板10通过两侧的三角支撑板12形成斜面,而三角支撑板12与风机底板8的夹角即为短板10的倾斜角,也就形成出风角度。

实施例四:参见图10~11所示,一种无蜗壳风机的矢量调节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短板10为中心对称分布,如图10所示,分别位于风机底板8的右上角和左下角,而此时连接两侧短板10的长板9,其弧形面也发生的改变,风机出风口4的风速、风向随着弧形面的弧度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渐变式整流匀流风道11,再由冲压孔3出风,短板10为倾斜布置,斜面与风机底板8夹角为60°。

本实施例优于实施例三,为优选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