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521发布日期:2020-09-18 19:4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和烟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集成灶产品技术进步,用户对集成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用户不仅对集成灶的净油烟功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还对集成灶清洗、油污处理也越来越重视。

在现有技术中,集成灶通常都具有除油装置,但如果长时间使用仍然会在风机箱内堆积大量油污,不仅很难清洗,而且有火灾的隐患。因此市场上的一些烟机的除油装置设置有高效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风轮位于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磁场内。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风轮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发热。由此,风轮能够融化其上的油污,使得油污易于快速清理。虽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效节能,但是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有时会出现电路故障导致电磁感应部件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烟机的离心风机,包括电源电路、风轮、用于驱动所述风轮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感应线圈,风轮至少一部分是铁质的,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为使所述风轮位于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其中,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

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的主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电源电路供电的情况下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持续第一时间段的供电信号;

连接在所述主控制组件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的电磁加热控制组件,用于基于所述供电信号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的时间不超过第二时间段。

本实用新型利用主控制组件和电磁加热控制组件二者控制感应线圈的通电时间,它们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避免了感应线圈过热导致的安全隐患。

示例性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包括:

电磁加热计时器,用于自所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接收到所述供电信号开始计时,以生成电磁加热计时信号;

控制执行电路,用于基于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电磁加热计时信号输出所述交变电流,以使所述交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的时间不超过所述第二时间段。

通过电磁加热计时器进行自动计时并生成计时信号,以用于控制执行电路基于所述计时信号在合适的时间停止输出交变电流。这样,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电磁加热控制组件控制交变电流的输出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感应线圈不会持续快速升温,避免了出现安全问题。

示例性地,主控制组件包括:

控制电路,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以及

继电器,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间歇性地输出所述供电信号至所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

利用继电器,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灵活地输出期望的供电信号,以在合适的时间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供电,可靠性强。此外,继电器成本低,开关控制实现容易。最后,继电器虽然有可能出现“打死”的问题,但是上述安全装置能够保证即使继电器“打死”,感应线圈也不会持续快速升温,保证了离心风机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计时器,用于生成控制计时信号;

控制芯片,用于基于所述控制计时信号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通过控制计时器自动计时并生成计时信号,以用于控制芯片基于所述计时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这样,提高了计时准确性,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离心风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和继电器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将控制电路和继电器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可以方便安装,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示例性地,电机驱动电路和主控制组件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将电机驱动电路和主控制组件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可以便于主控制组件对电机驱动电路的控制,由此使得离心风机的风轮清洁更彻底。此外方便安装,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烟机,其中,所述烟机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基于上述的离心风机的安全性,所述烟机可以减少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电源电路;120、主控制组件;1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40、感应线圈;150、电机驱动电路;160、电机;170、风轮;180、蜗壳。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10、电源电路;320、主控制组件;3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1、控制执行电路;332、电磁加热计时器;340、感应线圈;350、电机驱动电路;360、电机;370、风轮。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410、电源电路;420、主控制组件;421、控制电路;422、继电器;4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40、感应线圈;450、电机驱动电路;460、电机;470、风轮。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510、电源电路;520、主控制组件;521、控制电路;522、继电器;523、控制芯片;524、控制计时器;53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40、感应线圈;550、电机驱动电路;560、电机;570、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虽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高效节能,但是在电磁感应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路故障,导致感应线圈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为了至少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的结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离心风机100包括电源电路110、主控制组件1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感应线圈140、电机驱动电路150、电机160和风轮170。

电源电路110可以分别与主控制组件120和电机驱动电路150连接,分别为主控制组件120和电机驱动电路150供电。

电机驱动电路150与电机160连接,电机驱动电路150用于输出驱控信号以驱动电机160运动。电机160运动时驱动风轮170相应运动,进而可以将烹饪产生的油烟吸走。

主控制组件120与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连接,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与感应线圈140连接。所述主控制组件120用于在电源电路110供电的情况下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持续第一时间段的供电信号。所述供电信号输出至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以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芯片或电路实现上述主控制组件120,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定时供电功能,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与感应线圈140连接,所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用于基于供电信号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140的时间不超过第二时间段。感应线圈140可以基于所述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电流可以是高频交变电流。当存在供电信号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的时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可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40;否则,没有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40。

所述风轮170至少一部分是铁质的,即由含铁材料制成,以形成电磁加热部。所述含铁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普通碳素钢等等。

风轮170与感应线圈140不直接连接,所述风轮170位于所述感应线圈14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内。其中,风轮170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由此可以利用含铁材料的电磁感应原理,在感应线圈140产生的磁场为交变磁场的情况下,所述磁场的磁力线通过至少一部分由含铁材料制成的风轮170时产生强大的涡流。所述涡流使风轮170内的自由电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导致其中的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加热是使含铁材料自身发热,因此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由此,引起所述风轮170自行快速发热。风轮170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风轮170上附着的油污,因此可以快速将油污熔化,达到清洗油污的目的。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所述离心风机100包括感应线圈140、蜗壳180和风轮170。其中,感应线圈140固定在蜗壳180上,风轮170设置在蜗壳180内部,通过风轮170在蜗壳180内部转动,在蜗壳180内部产生负压,将油烟从入口被吸入蜗壳180内,并将其从出口排出。可以理解,离心风机100的风轮170通过旋转将烹饪产生的油烟吸走,在吸走油烟的过程中油颗粒会粘附在风轮170上,风轮170工作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月左右或累计工作60小时,风轮170上会形成一层油污,需要及时清洗。

主控制组件120间歇性地生成并输出供电信号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上述间歇性可以是指不连贯的、中间暂停一段时间的。风轮170可以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例如一个月,以完成吸走油烟的工作。在此工作时间段(一个月)内,主控制组件120不生成供电信号。主控制组件120可以在所述风轮170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并输出持续第一时间段的供电信号,以用于启动相关组件工作,达到清洗风轮170的目的。

第一时间段是指供电信号的持续时间。由于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控制感应线圈140工作的时间无需太长,所以第一时间段可以无需太长。具体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1分钟至3分钟之间的任意值。主控制组件120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供电信号的持续时间限于第一时间段。这保证了感应线圈140的工作时长不会过长,其不会持续快速升温,避免了过热产生的安全问题。

有时,电路可能会出现意外故障,导致供电信号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的时间超过第一时间段。在存在所述供电信号的情况下,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能够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40的时间不超过第二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的时长相同或者略长于后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利用任何现有的芯片或电路实现上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对感应线圈140的定时控制功能,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前所述,当供电信号开始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时,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即开始工作,同时,感应线圈140中开始存在交变电流,其开始升温。此时,也是第一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时间段为1分钟。当过了1分钟后,理论上,主控制组件120不再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感应线圈140中的交变电流消失。但是,有时,因为意外电路故障等,主控制组件120仍在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持续供电。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当供电信号为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供电超过第二时间段后,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不再输出交变电流给感应线圈140。在上述示例中,第二时间段是1分钟10秒。当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工作1分钟10秒后,其控制感应线圈140断电。由此,感应线圈140不再继续升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100中,不仅主控制组件120能够控制感应线圈140的通电时间,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也能够控制感应线圈140的通电时间,由此,采用双保险的方式避免了感应线圈140持续加热,解除了离心风机的安全隐患。

示例性地,电机驱动电路150和主控制组件120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利用主控制组件120控制电机驱动电路150,以利于协调电机160的转动和感应线圈140的加热。在感应线圈140中存在交流电流的同时,主控制组件120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电路150驱控电机160转动,使得离心风机100的风轮170在电机160的带动下同时转动。由此,离心风机100的风轮170的清洁更彻底。替代地,也可以由其他控制组件控制电机驱动电路150。此外,上述方案使得离心风机100安装方便,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3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300包括电源电路310、主控制组件3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0、感应线圈340、电机驱动电路350、电机360和风轮370。离心风机300的电源电路310、主控制组件320、感应线圈340和风轮370分别与离心风机100的电源电路110、主控制组件120、感应线圈140和风轮37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离心风机300还包括电机驱动电路350和电机360。这二者分别与离心风机100中的电机驱动电路150和电机160的功能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0包括电磁加热计时器332和控制执行电路331。

电磁加热计时器332用于对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0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在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0接收到供电信号开始计时,此时控制执行电路331开始工作,以生成电磁加热计时信号。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计时信号是一个脉冲信号。所述计时信号开始时为低电平。当计时达到第二时间段时,所述计时信号跃迁为持续时间短暂的高电平,并且停止计时。在所述计时信号变为高电平时,控制执行电路331停止输出至感应线圈的交变电流。即感应线圈停止工作。

控制执行电路331除了与电磁加热计时器332连接,还分别与主控制组件320和感应线圈340连接。控制执行电路331用于基于主控制组件320输出的供电信号和电磁加热计时信号输出交变电流,以使所述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340的时间不超过所述第二时间段。控制执行电路331接收到主控制组件320输出的供电信号后,所述控制执行电路331控制交变电流通过感应线圈140。在上述电磁加热计时器332计时达到第二时间段时,控制执行电路331停止输出至感应线圈340的交变电流。

通过电磁加热计时器332,可以对控制执行电路331的工作时间计时,可以控制感应线圈340加热风轮的时间。该技术方案即保证了风轮可以充分加热以达到除油的目的,又避免了加热时间过长导致安全问题发生。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4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400包括电源电路410、主控制组件420、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感应线圈440、电机驱动电路450、电机460和风轮470。电源电路410、感应线圈440、电机驱动电路450、电机460和风轮470分别与离心风机300的电源电路310、感应线圈340、电机驱动电路350、电机360和风轮37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另外,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与离心风机300的电磁加热控制组件330或离心风机100的电磁加热控制组件13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主控制组件420包括控制电路421和继电器422。

如图4所示,控制电路421分别与电源电路410和继电器422连接,电源电路410用于给控制电路421供电,控制电路421用于生成控制信号。继电器422分别与控制电路421和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连接,所述继电器422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电路421生成的控制信号间歇性地输出供电信号至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

利用继电器422,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灵活地输出期望的供电信号,以在合适的时间给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供电,可靠性强。此外,继电器422成本低,开关控制实现容易。最后,继电器422虽然有可能出现“打死”的问题,但是上述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能够保证即使继电器“打死”,也能够及时停止感应线圈440中的交变电流。由此,感应线圈440不会持续快速升温,保证了离心风机400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421和继电器422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将控制电路421和继电器422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可以方便安装,减少组装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离心风机500的结构示意框图。所述离心风机500包括电源电路510、主控制组件520、控制电路521、继电器522、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30、感应线圈540、电机驱动电路550、电机560和风轮570。电源电路510、继电器522、电磁加热控制组件530、感应线圈540、电机驱动电路550、电机560和风轮570分别与离心风机400的电源电路410、继电器422、电磁加热控制组件430、感应线圈440、电机驱动电路450、电机460和风轮470的功能与结构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控制电路521包括控制计时器524和控制芯片523。控制计时器524用于生成控制计时信号。控制芯片523用于基于所述控制计时信号生成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计时器524的计时操作可以包括多种计时方式。比如,可以对系统时间进行计时,或者也可以对烟机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计时器524对系统时间进行计时,以生成控制计时信号。在电源电路510开始供电时进行开始计时。控制计时信号可以是个周期性时间信号。自开始计时起,控制计时信号为低电平。当计时达到第一计时阈值时,控制计时信号跃迁为高电平。所述第一计时阈值为预设时间段,比如30天。控制计时信号维持高电平第一时间段,比如1分钟,然后重新变成低电平。然后重新开始计时,依次类推。如上所述,通常情况下,离心风机500开始供电大概一个月后,风轮570上会形成一层油污,需要及时清洗。可以基于上述控制计时器524进行计时,在计时达到大概一个月后,可以生成控制计时信号。可以基于控制计时信号生成离心风机500自清洗的控制信号,用于离心风机开启自清洗功能。该技术方案,可靠性强。

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计时器524对烟机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以生成控制计时信号。可以理解,烟机的工作是将油烟吸走。所述控制计时器524在烟机开始工作时进行计时,在烟机停止工作时停止计时,这样,控制计时器524可以记录烟机累计工作的时间。控制计时信号可以是一个脉冲信号。每当计时达到第二计时阈值时,第二控制计时信号跃迁为持续时间短暂的高电平,并且第二计时器524重新开始计时,依次类推。第二计时阈值例如是60个小时。该技术方案仅在烟机较脏时自动清理风轮,即保证了风轮保持清洁,又避免了无谓的清洁工作。

控制芯片523除了与控制计时器524连接,还分别与电源电路510和继电器522连接。电源电路510用于给控制芯片523供电,控制芯片523用于基于控制计时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通过控制计时器524自动计时并生成控制计时信号,以用于控制芯片523基于所述控制计时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这样,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离心风机的清洁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烟机,其中,所述烟机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基于上述的离心风机的安全可靠性,所述烟机可以减少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连接”可以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