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1187发布日期:2020-05-22 17:3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车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的成本也逐年增长,导致洗车价格越来越高。很多车主选择自己洗车,但是需要管路与自来水源连接,对于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来说连接管路并不现实。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电瓶供电的洗车泵,其由汽车的车辆电瓶供电,一般从点烟器取点实现水泵的运转,通过水管可以从就近的河流、水库、池塘等电源取水洗车,较为省力。但是这种水泵需要从车内引电线至车外,影响车门关闭,洗车时可能将水喷入车内。另外采用车辆电瓶供电容易造成电瓶亏电,因此如何不依赖外部电源驱动水泵并使人能在取水的同时进行洗车作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解决电力驱动水泵需要从车辆电瓶取电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包括箱体、泵体和踏板驱动装置,所述泵体和所述踏板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泵体包括泵壳和离心泵叶,所述泵壳和所述离心泵叶构成离心水泵结构,所述泵壳设有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所述进水水道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水道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包括踏板、复位弹簧、扇形齿轮、从动齿轮、离合齿轮和驱动齿轮组,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踏板在所述扇形齿轮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踏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离合齿轮位置高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组,所述箱体设有销轴滑道,所述销轴滑道以垂直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离合齿轮的中心连线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离合齿轮的转轴设置于所述销轴滑道内,所述离合齿轮的转轴位于所述销轴滑道的下部时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及所述驱动齿轮组啮合,所述离合齿轮的转轴位于所述销轴滑道的上部时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及所述驱动齿轮组脱离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组的输出转轴与所述离心泵叶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组为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所述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包括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行星架,所述齿圈的外圈设有与所述离合齿轮啮合的齿,所述太阳轮的转轴与所述离心泵叶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为回位卷簧,所述回位卷簧设置于所述踏板与所述箱体的铰接轴上。

由于从河流、水塘等水源取水,水质难以保证,可能含有较多的杂物,为了防止杂物进入泵体,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设有过滤芯。

当杂质在过滤芯处聚集则会影响进出水,为了能够方便地对进出水过滤芯进行冲洗,进一步地,所述泵壳与所述箱体为转动连接,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为圆周面,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配合环箍,所述环箍与所述泵壳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水水道设置于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所述出水管在所述环箍上形成出水口,所述出水水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水管在所述环箍上形成进水口,所述进水水道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所述进水水道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泵壳的端面中心,所述进水水道在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的所述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水水道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泵体转动时轴向的窜动,所述环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形凸缘相匹配。

进一步地,为了使泵体在正常进水及反向进水时都能准确对准,所述环箍设有定位凹坑,所述泵壳的旋转侧面与所述定位凹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锁止弹性球,所述锁止弹性球至少设有两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离合齿轮正向啮合,反向脱离啮合的工作特点,采用脚踏的方式驱动水泵,避免了电动泵的取电问题,脚踏的方式操作方便解放双手,实现了边踩边洗车的功能。可转动的泵体结构使洗车泵能够轻松地对进出水管进行自清洁,无需拆洗,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向自清洁时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结构示意图。

图3为踏板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泵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泵体在锁止弹性球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泵壳与环箍配合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的具体结构包括踏板驱动装置、泵体和箱体12。

踏板驱动装置由踏板1,回位卷簧2,扇形齿轮3,从动齿轮4,离合齿轮5,销轴滑道6,离合齿轮转轴7,齿圈8,行星架9,行星轮10,太阳轮11,驱动主轴26,驱动主轴承27,水泵叶片28等组成。

踏板1与扇形齿轮3刚性连接,踏板1和扇形齿轮3的铰接安装在箱体上,回位卷簧2与箱体12连接设置在踏板1与箱体12的铰接轴上,从动齿轮4通过转轴连接在箱体12上。齿圈8,行星架9,行星轮10,太阳轮11构成行星轮变速机构。齿圈8设有外齿和内齿,齿圈8的内齿与行星轮10相啮合,行星轮10固定在行星架9上,太阳轮11安装在驱动主轴26上。离心泵叶28安装在驱动主轴26上,驱动主轴26安装在驱动主轴承27上,并由驱动主轴承27支承。离合齿轮5位置高于从动齿轮4和齿圈8。箱体12设有销轴滑道6,销轴滑道6以垂直于从动齿轮4和离合齿轮5的中心连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离合齿轮转轴7设置于销轴滑道6内。离合齿轮转轴7位于销轴滑道6的下部时,离合齿轮5与从动齿轮4及齿圈8啮合,离合齿轮转轴7位于销轴滑道6的上部时,离合齿轮5与从动齿轮4及齿圈8脱离啮合,

泵体包括泵壳24和离心泵叶28,两者构成离心水泵结构,泵壳的旋转侧面为圆周面,泵壳设有进水水道30和出水水道35,进水水道30的一端开口设置在泵壳24的旋转侧面,进水水道30的另一端开口设置在泵壳24的端面中心构成轴向进水。出水水道35为径向设置,出水水道35设有单向球阀25。箱体12上固定装有环箍18、进水管31和出水管17。进水管31内装有吸水口滤芯32与进水吸头33连接,出水管17内装有出水口滤芯36与出水喷头16连接。出水管17在环箍18上形成出水口,出水水道35的出口与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进水管31在环箍18上形成进水口,进水水道30在泵壳24的旋转侧面的开口与进水口的位置相对应。泵壳水道30上固定连接转动把手29用于转动泵壳24。环箍18上下各开有定位凹坑19和环形凹槽22,泵壳24的旋转侧面设有环形凸缘23和锁止弹性球20。定位凹坑19与锁止弹性球20配合使泵壳24转动后各水口位置保持相对应,环形凸缘23与环形凹槽22配合,实现防止泵壳24窜动的作用。环箍18与泵壳24之间有密封圈21防止泄露。

箱体12底部设置支架13和足轮14,箱体12上设置踏板窗口15,门盖板34和箱体1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门盖板34设置在泵壳24的前方,打开门盖板34则露出泵壳24上的转动把手29。支架13与足轮14连接,足轮14可让用户轻松挪动洗车泵的位置。

该可自洁脚踏式洗车泵是这样使用的:

1)当用户踩下踏板1,动力通过踏板1传递到扇形齿轮3,使扇形齿轮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推动从动齿轮4逆时针转动,动力传递到离合齿轮5,使其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当从动齿轮4的齿与离合齿轮5的齿接触时,由于从动齿轮4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4对离合齿轮5的啮合力推动与离合齿轮5相连的离合齿轮转轴7向下滑移,从而使离合齿轮5的轮齿与行星齿轮组的齿圈8的外齿相啮合。

齿圈8带动行星齿轮机构转动,以齿圈8作主动件,行星架9处于固定状态,使行星轮10自转,动力传递到太阳轮11,实现增速作用。太阳轮11连接在驱动主轴26上,将动力传输至离心泵叶28,叶片转动,动力传递完成。

2)当松开踏板1时,扇形齿轮3上的回位卷簧2将扇形齿轮3自动复位,扇形齿轮3逆时针旋转,从而使从动齿轮4顺时针旋转,离合齿轮5逆时针转动,啮合力推动离合齿轮转轴7向上回位滑移,离合齿轮5与齿圈8脱开,动力传输中断,行星齿轮机构驱动主轴26与离心泵叶28在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运转,从而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当用户一直往复踩下踏板1,动力通过驱动主轴26传递给水泵叶片28,水泵一直工作,进水吸头33吸水,水流经过吸水口滤芯32过滤后经进水管31流向泵壳水道30后再径向流入到泵壳24内,径向流入的水被旋转的离心泵叶28抛向叶轮外缘,叶轮中心的压力降低,叶轮外缘的水压增加,叶轮外缘的水压克服出水水道35的单向球阀25的弹簧预紧力,推动上单向球阀25导通,水流从出水道35流出,然后流经出水管17从出水喷头16中喷出,实现喷水工作。而叶轮中心处有一定的真空度,再通过泵壳水道30与进水道将水吸入。

在吸水过程中,水中杂质可能堵塞吸水口滤芯32、出水口滤芯36与进水吸头33,且污垢也需要冲洗,但因拆卸水管较麻烦,本水泵自带清洁功能,只需转动把手便可以实现反流自洁再生。

当需要清洁水泵时,用户可以打开门盖板34,拨动转动把手29,此时与转动把手29相连的泵壳24旋转180°,泵壳水道30会随把手旋转到上方,与上方出水管17相接,出水管17此时为进水模式。将出水喷头16作进水用,水流流经出水管17流向泵壳水道30,然后径向流入到泵壳24内,径向流入的水被旋转的叶片28抛向叶轮外缘,叶轮中心的压力降低,叶轮外缘的水压增加,叶轮外缘的水压克服出水水道35的单向球阀25的弹簧预紧力,推动下单向球阀25导通,水流从出水道35流出,然后从进水吸头33流出,实现反吹再生的清洁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