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803发布日期:2020-12-22 13:5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尤其是指一种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筒壁设有多个缺口,于出气筒座的筒壁覆套设有一弹性罩体,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多个缺口推移弹性罩体的侧翼部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利用弹性罩体的侧翼部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缺口进入储气室内,致使活塞体的运作更为顺畅而提升打气效率。



背景技术:

现阶段所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其构造基本上具有一汽缸,该汽缸内可提供活塞体进行往复运动而产生压缩空气,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汽缸的出气孔推移一阀门机构,让压缩空气进入另一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的空间,该空间可为一储气座(或是集气箱tank)内的空间,储气座另设有出气口,可将压缩空气输往待充气的物品上,以完成整个充气的目的。由于习知汽缸及储气座二者间仅设有单一出气孔,该出气孔的开启或关闭受制于一阀门机构,而阀门机构是由一阀座及一弹簧所构成,活塞体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将阀座推移并压缩弹簧,压缩空气可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由于集存在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会对阀座产生背向压,在打气阶段该背向压会压制阀座的开启,相对的即是让活塞体运作时所产生的压缩空气要推移该阀座时会更具有阻力而不顺畅,此种让活塞体运作时更具有阻力的因素,充气速度变慢,甚容易造成空气压缩机的马达过热,马达运转效率衰减,乃至于潜伏马达烧毁的缺失。本人即是有鉴于习知空气压缩机的汽缸结构设计仍存有缺失,乃予以研发,经多次努力乃发展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改良,空气压缩机于汽缸上设有一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筒壁设有多个缺口,于出气筒座的筒壁覆套设有一弹性罩体,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多个缺口推移弹性罩体的侧翼部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利用弹性罩体的侧翼部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空气压缩机具有一提供马达固定的机板及一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该汽缸的一端具有一供活塞体伸入的开口,另一端具有一顶壁,借由马达驱动齿轮而使活塞体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而产生压缩空气,其特征在于:于顶壁上设有一出气筒座,于出气筒座的筒壁上覆套有一弹性罩体。

该压缩空气通过顶壁所设的流通口进入出气筒座,该出气筒座的筒壁设有多个缺口,于出气筒座的筒壁上覆套有前述一弹性罩体,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由多个缺口推移弹性罩体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

该弹性罩体具有一侧翼部,该侧翼部封闭住前述出气筒座的缺口。

于汽缸在接近顶壁处的前后两侧边各往外水平延伸一长侧板,该二长侧板的左右两端头往上延伸二相对应且呈倒l型的嵌夹体,该嵌夹体与长侧板间形成一容纳槽;筒柱状储气座的一端具有开口及储气室,储气座上设有多个与储气座相连通的歧管,该储气座的开口处向四周扩展一的平面侧板,于相对向的二平面侧板上各设有一呈l型的嵌板,嵌板与平面侧板二者间形成一容槽,汽缸的长侧板被收纳在嵌板的容槽内,如此使储气座相当牢固被结合于汽缸上,储气座及汽缸等二部件成为可活动式组装或拆卸者。

该出气筒座与汽缸的顶壁被设计成一体成型。

该储气座上设有前述多个出气歧管,其中一歧管供利用卡勾式快速接合的充气轮胎的软管之用,另一歧管供快速嵌接一压力表,另外多个歧管分别设置一泄压阀及一安全阀。

该储气座被结合于汽缸上时,该储气座抵触于前述出气筒座上所套设的弹性罩体,因受到储气座的压制进而防止套设于出气筒座上的弹性罩体产生脱落或位移的现象,使套设于出气筒座上的弹性罩体稳定地固定在储气座的储气室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的压缩空气量大增,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缺口进入储气室内,致使活塞体的运作更为顺畅而提升打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出气筒座的筒壁覆套有一弹性罩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由多个缺口推移弹性罩体的侧翼部而进入储气座的储气室内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机板

(12)马达

(13)齿轮

(14)活塞体

(2)汽缸

(21)顶壁

(22)流通口

(23)长侧板

(231)嵌夹体

(232)容纳槽

(3)出气筒座

(30)筒壁

(31)顶端面

(32)缺口

(4)弹性罩体

(41)侧翼部

(5)储气座

(50)储气室

(51)开口

(52)(53)(54)(55)歧管

(56)平面侧板

(561)嵌板

(562)容槽

(6)压力表

(7)泄压阀

(8)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更能详细了解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中的空气压缩机,是将提供活塞体14运作的汽缸2及提供马达12固定的机板11,该汽缸2及机板11可被设计成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为分离结合的结构,该汽缸2的一端具有一可供活塞体14伸入的开口,而另一端则具有一顶壁21,借由马达12驱动齿轮13而使活塞体14可在汽缸2内进行往复运动而能产生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可通过顶壁21的流通口22进入出气筒座3,该出气筒座3的筒壁30顶端面31设有多个缺口32,于出气筒座3的筒壁30上覆套有一弹性罩体4,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多个缺口32推移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而进入储气座5的储气室50内。该储气座5是用于集存所产生的压缩空气,而储气座5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出气歧管52、53、54、55,该歧管52可供利用卡勾式快速接合的充气轮胎的软管(图中未示出)之用,另一歧管53可供快速嵌接一压力表6,另外多个歧管54、55则可分别设置一泄压阀7及一安全阀8。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在汽缸2顶壁21上设计出完全不同于习知单一出气孔的设计方式,于顶壁21上设有前述一出气筒座3,该出气筒座3与汽缸2的顶壁21被设计成一体成型制造,该出气筒座3的筒壁30顶端面31凹设有多个缺口32,于出气筒座3的筒壁30上覆套有一弹性罩体4,该弹性罩体4具有一侧翼部41,该侧翼部41可为在其周边呈圈状体,此圈状体可为圆形圈状体或方形圈状体或不限形状相同功能的圈状体,而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可封闭住前述缺口32,如图2所示。前述缺口32是为开启或关闭状态,其完全受控于该出气筒座3的筒壁30套设的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可参考图3及图4);于汽缸2在接近顶壁21处的前后两侧边各往外水平延伸一长侧板23,该二长侧板23的左右两端头往上延伸二相对应且呈倒l型的嵌夹体231,该嵌夹体231与长侧板23间形成一容纳槽232,如图1及图2所示。一端具有开口51及储气室50的筒柱状储气座5,储气座5上设有多个与储气座5相连通的歧管52、53、54、55,该储气座5的开口51处向四周扩展一具有适当厚度的平面侧板56,于相对向的二平面侧板56上各设有一呈l型的嵌板561,嵌板561与平面侧板56二者间形成一容槽562,借由旋转储气座5使储气座5的平面侧板56可快速地进入嵌夹体231的容纳槽232内,而汽缸2的长侧板23则是被收纳在嵌板561的容槽562内,如此使储气座5相当牢固被结合于汽缸2上,储气座5及汽缸2等二部件成为可活动式组装或拆卸者,且储气座5被结合于汽缸2上时,该储气座5可抵触于前述出气筒座3上所套设的弹性罩体4,因受到储气座5的压制进而可防止套设于出气筒座3上的弹性罩体4产生脱落或位移的现象,使套设于出气筒座3上的弹性罩体4能稳定地固定在储气座5的储气室50中,如图2所示。

请参考图2及图4,活塞体14在汽缸2内持续进行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推移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使压缩空气可经由缺口32进入储气座5的储气室50内。汽缸2的活塞体14从开始运动到结束运动的期间,在初期打气阶段所产生的压缩空气量,其压缩空气可同时由缺口32快速进入储气室50内,利用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5的储气室50的压缩空气量大增,整体而言,其可让活塞体14的运作顺畅而具备打气效率,而能更轻松快速地达成充气速度。

综观前论,本发明突破习知空气压缩机的汽缸2及储气座5二者间的中间壁上仅设有单一出气孔的设计方式,本发明借由在汽缸2上设有一出气筒座3,该出气筒座3的筒壁30顶端面31设有多个缺口32,于出气筒座3的筒壁30上覆套有一弹性罩体4,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由多个缺口32推移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而进入储气座5的储气室50内,利用弹性罩体4的侧翼部41快速关闭特性,让单位时间进入储气座5的储气室50的压缩空气量大增,使被压缩空气能快速地通过缺口32进入储气室50内,致使活塞体14的运作更为顺畅而提升打气效率,本发明显然具有进步性及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