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空压机降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自己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苛刻,生活中,我们对于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创新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螺杆式空压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空气进行压缩利用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空压机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螺杆式空压机在使用时基本上都存在噪音和震动的问题,使用时往往噪音会比较大,容易造成噪音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且使用时会与地面产生较强的震动,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通过设置有封闭组件,在空压机运行的时候将空压机封闭在外壳内有效阻断了噪音的传播,通过设置有缓震组件,有效防止了空压机在运行时振动与地面产生噪音也缓震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对称设置安装在外壳内部顶端的封闭组件,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缓震组件,缓震组件上方设置安装有空压机机构;
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外壳内侧壁面的水平轨道、水平滑块、竖直滑块、左右对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封闭板,水平轨道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水平轨道垂直设置的竖直轨道,水平滑块通过水平轨道内轨道与水平轨道滑动连接,竖直滑块通过竖直轨道内轨道与竖直轨道滑动连接,水平滑块背离水平轨道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竖直滑块背离竖直轨道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封闭板内侧面两边对称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开设有与水平滑块相对应的第一转孔,连接杆远离第一转孔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转轴相对应的第二转孔;
所述空压机机构包括空压机主机、支撑板、螺钉、螺母,空压机主机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件,底部支撑件底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固定孔,支撑板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支撑板顶端位于第二固定孔内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孔,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缓震组件包括底端固定连接在外壳内部底端的底部固定件、对称设置的水平滑动杆、水平弹簧、竖直弹簧、对称设置的固定弯筒、位于支撑板顶端的限位盘,底部固定件顶端左右两边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水平滑动杆穿过固定筒与固定筒滑动连接,水平滑动杆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水平滑动杆相垂直设置的竖直滑动杆,竖直滑动杆顶端开设有螺纹孔,竖直滑动杆周侧穿过滑动孔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水平滑动杆周侧位于底部固定件两端活动套设有水平弹簧,竖直滑动杆周侧位于支撑板下方活动套设有竖直弹簧,固定弯筒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筒以及与水平筒相垂直设置的竖直筒,水平滑动杆两端插入水平筒与固定弯筒固定连接,竖直滑动杆底端插入竖直筒与固定弯筒固定连接,水平弹簧一端与底部固定件端面固定连接,水平弹簧远离底部固定件一端与固定弯筒侧端固定连接,竖直弹簧顶端与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竖直弹簧底端与固定弯筒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盘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螺纹杆,螺纹杆底端穿过滑动孔与竖直滑动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转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转孔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弯筒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弯筒外侧的凸轮轴、平衡凸轮,平衡凸轮中心开设有贯通的凸轮孔,凸轮轴通过凸轮孔与平衡凸轮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圆周直径大于滑动孔孔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通过设置有封闭组件,在空压机运行的时候将空压机封闭在外壳内有效阻断了噪音的传播,通过设置有缓震组件,有效防止了空压机在运行时振动与地面产生噪音也缓震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中:1、外壳;2、封闭组件;21、水平轨道;22、竖直轨道;23、水平滑块;231、第一转轴;24、竖直滑块;241、第二转轴;25、连接杆;251、第一转孔;252、第二转孔;26、封闭板;3、空压机机构;31、空压机主机;32、底部支撑件;321、第一固定孔;33、支撑板;331、第二固定孔;332、滑动孔;34、螺钉;35、螺母;4、缓震组件;41、底部固定件;411、固定筒;42、水平滑动杆;43、竖直滑动杆;431、螺纹孔;44、水平弹簧;45、竖直弹簧;46、固定弯筒;461、水平筒;462、竖直筒;463、凸轮轴;464、平衡凸轮;4641、凸轮孔;47、限位盘;47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螺杆空压机降噪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对称设置安装在外壳1内部顶端的封闭组件2,外壳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缓震组件4,缓震组件4上方设置安装有空压机机构3。
如图3所示,封闭组件2包括水平设置在外壳1内侧壁面的水平轨道21、水平滑块23、竖直滑块24、左右对称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封闭板26,水平轨道2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水平轨道21垂直设置的竖直轨道22,水平滑块23通过水平轨道21内轨道与水平轨道21滑动连接,竖直滑块24通过竖直轨道22内轨道与竖直轨道22滑动连接,水平滑块23背离水平轨道21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31,竖直滑块24背离竖直轨道22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41,封闭板26内侧面两边对称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连接杆25,连接杆25一端开设有与水平滑块23相对应的第一转孔251,连接杆25远离第一转孔251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转轴241相对应的第二转孔252,第一转轴231通过第一转孔251与连接杆25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41通过第二转孔252与连接杆25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空压机机构3包括空压机主机31、支撑板33、螺钉34、螺母35,空压机主机31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件32,底部支撑件32底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贯通的第一固定孔321,支撑板33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321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31,支撑板33顶端位于第二固定孔331内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孔332,螺钉34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321、第二固定孔331与螺母35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缓震组件4包括底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部底端的底部固定件41、对称设置的水平滑动杆42、水平弹簧44、竖直弹簧45、对称设置的固定弯筒46、位于支撑板33顶端的限位盘47,底部固定件41顶端左右两边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11,水平滑动杆42穿过固定筒411与固定筒411滑动连接,水平滑动杆42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水平滑动杆42相垂直设置的竖直滑动杆43,竖直滑动杆43顶端开设有螺纹孔431,竖直滑动杆43周侧穿过滑动孔332与支撑板33滑动连接,水平滑动杆42周侧位于底部固定件41两端活动套设有水平弹簧44,竖直滑动杆43周侧位于支撑板33下方活动套设有竖直弹簧45,固定弯筒46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筒461以及与水平筒461相垂直设置的竖直筒462,水平滑动杆42两端插入水平筒461与固定弯筒46固定连接,竖直滑动杆43底端插入竖直筒462与固定弯筒46固定连接,水平弹簧44一端与底部固定件41端面固定连接,水平弹簧44远离底部固定件41一端与固定弯筒46侧端固定连接,竖直弹簧45顶端与支撑板33底端固定连接,竖直弹簧45底端与固定弯筒46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盘47底端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431相对应的螺纹杆471,螺纹杆471底端穿过滑动孔332与竖直滑动杆43螺纹连接,固定弯筒46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弯筒46外侧的凸轮轴463、平衡凸轮464,平衡凸轮464中心开设有贯通的凸轮孔4641,凸轮轴463通过凸轮孔4641与平衡凸轮464转动连接,限位盘47圆周直径大于滑动孔332孔径。
在本发明中,将水平滑块23向内移动,水平滑块23通过第一转轴231带动连接杆25运动,连接杆25旋转一定角度带动封闭板26运动,同时竖直滑块24向上运动,当竖直滑块24移动至定封闭组件2顶端时,水平滑块23移动至水平轨道21中心,封闭板26呈水平状态,将外壳1封闭起来,有效阻止一部分噪音传入耳中,空压机运转时,第一固定孔321将振动传递给支撑板33,支撑板33的振动通过竖直滑动杆43和竖直弹簧45缓震抵消,平衡凸轮464通过运动也抵消了一部分振动,有限放置空压机运转与地面振动产生噪音,增加了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