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装置、风机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8847发布日期:2020-10-30 21:0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整流装置、风机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流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又被称为抽油烟机,是一种用于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其能够将位于油烟机下的灶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迅速抽走并排出室外,以达到净化厨房环境的目的。

其中,油烟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而现有的油烟机降噪效果较差,用户烹饪时受噪音影响,可能产生头疼、烦躁或心慌等不适感,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在烹饪过程中的体验感。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整流装置、风机及油烟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风机,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圈,所述第一安装圈连接于蜗壳靠近第一进风口处;

内网,所述内网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圈;

以及第一外网,所述第一外网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圈,所述内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网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外网与所述内网之间相间隔。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圈的轴向,所述内网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外网的高度比值的范围为0.5-0.7。

进一步地,所述内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一外网的网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网的网孔与所述第一外网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网的网孔与所述第一外网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网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4.5mm-5.5mm,所述第一外网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7mm-9mm。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集流圈,所述内网通过所述集流圈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圈;

所述集流圈靠近所述第一外网的一面为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内延伸的圆滑过渡面。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圈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圈处,所述集流圈弯折以使所述集流圈远离所述蜗壳一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圈远离所述蜗壳一面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整流装置安装于风机的蜗壳,具体而言,将第一安装圈安装于蜗壳靠近第一进风口处,使第一外网与内网均罩设于第一进风口,且第一外网设置于内网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因此,风机启动时,外部空气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外网与内网后再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蜗壳,其中,由于第一外网与内网之间相间隔,外部紊乱的气流首先经过第一外网梳理后被重新分配气流方向,再经内网进一步梳理整流才进入第一进风口。因此,该整流装置能够使外部空气经过双重梳理整流后再进入蜗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紊乱的气流直接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蜗壳,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噪音,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的蜗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连接于所述蜗壳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处;

所述蜗壳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的整流装置,所述蜗壳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引导气流避开所述电机进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导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罩设于所述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远离所述电机的一面为向所述第二进风口内延伸的圆滑过渡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包括罩顶部和连接于所述罩顶部的侧壁部,且所述侧壁部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内延伸;

所述罩顶部开设有多个均与所述电机连通的吸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蜗壳的第二安装圈,所述导流罩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圈;

或者,所述导流罩连接于所述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圈的第二外网,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网之内,且所述第二外网设置于所述导流罩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网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网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网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7mm-9mm。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风机内设置上述整流装置,相应的,该风机具有上述整流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烟机,该油烟机,包括机箱与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机箱内。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整流装置的一侧,所述蜗壳与所述机箱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安装圈的轴向,所述第一外网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4-0.6;和/或,靠近所述导流装置的一侧,所述蜗壳与所述机箱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沿所述第二安装圈的轴向,所述导流装置的第二外网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4-0.6。

本实用新型的油烟机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油烟机内设置上述风机,相应的,该油烟机具有上述风机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整流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与电机连接的剖视图之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与电机连接的剖视图之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机与机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蜗壳;

2-整流装置;21-第一安装圈;22-内网;23-第一外网;24-集流圈;

3-导流装置;31-第二安装圈;32-导流罩;321-罩顶部;322-侧壁部;323-吸音孔;33-第二外网;

4-电机;5-机箱;

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h3-第三高度;w1-第一距离;w2-第二距离;r1-第一半径;r2-第二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流装置2,该整流装置2包括用于连接于蜗壳1靠近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一安装圈21以及均连接于第一安装圈21的内网22和第一外网23,其中,内网22设置于第一外网23的内部,且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之间相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内网22设置于第一外网23的内部,也即,第一外网23罩设于内网22的外部。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之间相间隔,优选地,请参见图6,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请参见图1,使用时,将整流装置2安装于风机的蜗壳1,具体而言,将第一安装圈21安装于蜗壳1靠近第一进风口处,使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均罩设于第一进风口,且第一外网23设置于内网22远离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因此,风机启动时,外部空气能够依次经过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后再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蜗壳1,其中,由于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之间相间隔,外部紊乱的气流首先经过第一外网23梳理后被重新分配气流方向,再经内网22进一步梳理整流才进入第一进风口。因此,该整流装置能够使外部空气经过双重梳理整流后再进入蜗壳1,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紊乱的气流直接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蜗壳1,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噪音,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蜗壳1具有两个进风口时,第一进风口为两个进风口之一,当蜗壳1具有一个进风口时,该第一进风口即为此进风口。

可选地,第一安装圈21与蜗壳1通过卡接、扣接或者螺接等方式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第一安装圈21与蜗壳1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也即,第一安装圈21上开设有用于与蜗壳1螺接的第一连接孔。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内网22的高度与第一外网23的高度比值的范围为0.5-0.7。

例如,请参见图6,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内网22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第一外网23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因此,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比值的范围为0.5-0.7。

具体而言,可选地,内网22的高度与第一外网23的高度比值为0.5、0.55、0.6、0.65或者0.7等。

这样的设置,充分保证了内网22与第一外网23之间的间隔,使气流能够得到第一外网23与内网22的充分梳理后才能进入第一进风口。

优选地,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内网22的网孔小于第一外网23的网孔。

这样的设置,外部紊乱的气流首先经过第一外网23的初步整流后,再经内网22的进一步整流,使气流的流向更精确,且气流流动更顺畅,进一步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可选地,内网22的网孔与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者菱形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内网22的网孔与第一外网23的网孔形状形同或者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制。

可选地,内网22的网孔与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例如,内网22的网孔与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者正七边形等。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内网22的网孔与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且内网22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4.5mm-5.5mm,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7mm-9mm。

例如,请参见图8,内网22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为第一半径r1,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为第二半径r2,因此,第一半径r1的范围为4.5mm-5.5mm,第二半径r2的范围为7mm-9mm。

可选地,内网22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为4.5mm、4.7mm、4.9mm、5.1mm、5.3mm或者5.5mm等。第一外网23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为7mm、7.5mm、8mm、8.5mm或者9mm等。

优选地,请参见图3-图6,本实施例中,整流装置2还包括集流圈24,内网22通过集流圈24连接于第一安装圈21;集流圈24靠近第一外网23的一面为向第一进风口内延伸的圆滑过渡面。

集流圈24的设置,便于将通过第一外网23的气流引导至第一进风口内,其中,集流圈24靠近第一外网23的一面为向第一进风口内延伸的圆滑过渡面,降低了气流流动过程中与集流圈24碰撞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气流的噪音。另外,由于内网22通过集流圈24连接于第一安装圈21,因此气流被集流圈24导流的过程中能够经过内网22的整流后再进入第一进风口。

综上所述,该整流装置2既能对气流进行二次整流,又能够对气流起到导流作用,以便于气流平稳、有序地进入第一进风口,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优选地,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集流圈24靠近第一安装圈21处,集流圈24弯折以使集流圈24远离所述蜗壳1一面与第一安装圈21远离蜗壳1一面平齐。

这样的设置,减少对气流流动的影响,有助于保持气流流动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从而减少了气流与集流圈24、第一安装圈21的碰撞,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风机,该风机包括实施例一的整流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整流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整流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该风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2和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包括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的蜗壳1以及设置于蜗壳1内的电机4,其中,电机4通过支架连接于蜗壳1靠近第二进风口处。

蜗壳1靠近第一进风口处设置上述整流装置2,蜗壳1靠近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能够引导气流避开电机4进入第二进风口的导流装置3。

这样的设置,外部空气通过整流装置2整流处理后再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蜗壳1,降低了蜗壳1靠近第一进风口处的噪音。且外部空气经过导流装置3导流后,能够避开电机4进入第二进风口,减少了气流与电机4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了蜗壳1靠近第二进风口处的噪音。

综上所述,该风机进一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烟机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请参见图9、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包括导流罩32,其中,导流罩32罩设于电机4,优选地,导流罩32远离电机4的一面为向第二进风口内延伸的圆滑过渡面。

这样的设置,请参见图15,图15中虚线代表气流,且虚线上箭头代表气流的流动方向,外部气流进入第二进风口前,首先经导流罩32导流,使气流沿导流罩32朝向第二进风口流动,因此,气流能够避开电机4,减少了气流与电机4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了蜗壳1靠近第二进风口处的噪音。

其中,圆滑过渡面的设置,使气流流动更平稳、稳定,降低了气流与导流罩32之间的碰撞,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可选地,导流罩32连接于支架。

或者,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还包括连接于蜗壳1的第二安装圈31,导流罩32连接于第二安装圈31。

可选地,第二安装圈31与蜗壳1通过卡接、扣接或者螺接等方式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第二安装圈31与蜗壳1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也即,第二安装圈31上开设有用于与蜗壳1螺接的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请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导流罩32包括罩顶部321和连接于罩顶部321的侧壁部322,且侧壁部322朝向第二进风口内延伸;罩顶部321开设有多个均与电机4连通的吸音孔323。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4和图15,电机4处于罩顶部321与侧壁部322之内。这样的设置,外部空气与罩顶部321接触后,能够沿侧壁部322朝向第二进风口内流动,从而外部空气能够避开电机4进入第二进风口。

其中,气流与罩顶部321接触后,气流的噪音能够被吸音孔323吸引,也即,吸音孔323能够使气流噪音进入电机4处,防止噪音随气流进入第二进风口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蜗壳1靠近第二进风口处的噪音。

优选地,吸音孔323的孔径的范围为0.5mm-1.5mm,例如,吸音孔323的孔径为0.5mm、0.7mm、0.9mm、1.0mm、1.1mm、1.3mm或者1.5mm等。

优选地,罩顶部321与侧壁部322一体成型生产,从而提高了导流罩32的结构一致性以及降低了导流罩32的成本。

优选地,请参见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3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安装圈31的第二外网33,导流罩32设置于第二外网33之内,且第二外网33设置于导流罩32远离电机4的一侧。

优选地,第二外网33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多边形。例如,第二外网33的网孔的形状均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者正七边形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网33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网33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范围为7mm-9mm。可选地,第二外网33的网孔的外接圆半径为7mm、7.5mm、8mm、8.5mm或者9mm等。

第二外网33的设置,使外部紊乱的气流首先经过第二外网33梳理后被重新分配气流方向,再经导流罩32导流至第二进风口内。因此,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紊乱的气流直接撞击至导流罩32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优选地,第二外网33的形状与第一外网23的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的风机具有实施例一整流装置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油烟机,该油烟机包括实施例二的风机,实施例二所公开的风机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二已公开的风机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该油烟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包括机箱5与上述风机,风机设置于机箱5内。

可选地,靠近整流装置2的一侧,蜗壳1与机箱5的距离为第一距离w1,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第一外网23的高度第二高度h2与第一距离w1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也即,第二高度h2与第一距离w1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

或者,靠近导流装置3的一侧,蜗壳1与机箱5的距离为第二距离w2,沿第二安装圈31的轴向,导流装置3的第二外网33的高度第三高度h3与第二距离w2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也即,第三高度h3与第二距离w2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

优选地,靠近整流装置2的一侧,蜗壳1与机箱5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第一外网23的高度与第一距离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且,靠近导流装置3的一侧,蜗壳1与机箱5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沿第二安装圈31的轴向,导流装置3的第二外网33的高度与第二距离的比值为0.4-0.6,也即,第二高度h2与第一距离w1的比值为0.4-0.6,且第三高度h3与第二距离w2的比值的范围为0.4-0.6。

其中,可选地,沿第一安装圈21的轴向,第一外网23的高度与第一距离的比值为0.4、0.5或者0.6;这样的设置,充分保证了第一外网23与机箱5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外网23与机箱5之间间隔距离较小而影响气流通过第一外网23,从而保证第一外网23对气流的整流作用。

可选地,沿第二安装圈31的轴向,导流装置3的第二外网33的高度与第二距离的比值为0.4、0.5或者0.6。这样的设置,充分保证了第二外网33与机箱5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二外网33与机箱5之间间隔距离较小而影响气流通过第二外网33,从而保证第二外网33对气流的整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油烟机具有实施例二风机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二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