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5459发布日期:2020-11-13 12:1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空气调节装置,能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当需要对汽车空调内注入制冷剂,在为空调内注入制冷剂之前往往需要提前对空调进行抽空。

在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汽车空调进行抽空时,往往会出现真空度较低或真空泵出现喷射油料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真空泵出现缺油或油箱内部油位过高,但由于真空泵注油孔过小,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注油或抽油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具有可快速注油或抽油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真空泵底座,所述真空泵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油塞,所述真空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排液软管,所述排液软管的一端贯穿密封油塞的内部并与出油管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室,所述储油室的两侧设置有吸油室,所述储油室和吸油室的内部均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套接有橡胶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拉杆、储油室、排液软管和出油管的设置,当真空泵油箱内油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推动推拉杆,可将储油室内提前储存的油料推入排液软管内,油料进入排液软管内后会通过出油管流入真空泵油箱内,避免真空泵出现缺油的现象后,降低了真空泵的抽空效率,且整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避免工作人员由于添油时间过长,耽误工作进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软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排液软管的一端延伸至吸油室的内部,另一个所述排液软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油室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箱内油料液位过高,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另外两个推拉杆,可使吸油室内产生吸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排液软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油室内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可将油箱内油料通过排液软管吸入吸油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连接轴,所述滑轮连接轴的外表面套接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移动底座以滑轮为支撑点,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拉杆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另一个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和拉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推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夹连接轴,所述限位夹连接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真空泵限位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限位夹可以以限位夹连接轴为轴心,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泵限位夹搭接在真空泵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真空泵限位夹的一侧卡接在凹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真空泵限位夹的设置,可对真空泵底座上的真空泵进行限位,提高真空泵在运转时的稳定性,且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或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拉杆、储油室、排液软管和出油管的设置,当真空泵油箱内油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推动推拉杆,可将储油室内提前储存的油料推入排液软管内,油料进入排液软管内后会通过出油管流入真空泵油箱内,避免真空泵出现缺油的现象后,降低了真空泵的抽空效率,且整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避免工作人员由于添油时间过长,耽误工作进程,通过吸油室和排液软管当油箱内油料液位过高,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另外两个推拉杆,可使吸油室内产生吸力,当吸油室内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可将油箱内油料通过吸油管吸入吸油室内,从而避免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油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油塞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凹槽;3、真空泵;4、密封油塞;5、储油箱;6、排液软管;7、出油管;8、吸油室;9、推拉杆;10、橡胶塞;11、吸油管;12、滑轮;13、把手;14、拉块;15、限位夹连接轴;16、真空泵限位夹;17、真空泵底座;18、储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汽车空调冷媒抽真空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真空泵底座17,真空泵底座17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3,真空泵3的顶部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油塞4,真空泵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油箱5,储油箱5的一侧设置有排液软管6,排液软管6的一端贯穿密封油塞4的内部并与出油管7固定连接,储油箱5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室18,储油室18的两侧设置有吸油室8,储油室18和吸油室8的内部均设置有推拉杆9,推拉杆9的一端套接有橡胶塞10,通过推拉杆9、储油室18、排液软管6和出油管7的设置,当真空泵3油箱内油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推动推拉杆9,可将储油室18内提前储存的油料推入排液软管6内,油料进入排液软管6内后会通过出油管7流入真空泵3油箱内,避免真空泵3出现缺油的现象后,降低了真空泵3的抽空效率,且整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避免工作人员由于添油时间过长,耽误工作进程,排液软管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排液软管6的一端延伸至吸油室8的内部,另一个排液软管6的一端延伸至储油室18的内部,当油箱内油料液位过高,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另外两个推拉杆9,可使吸油室8内产生吸力,出油管7的两侧均设置有吸油管11,吸油管11的一端与排液软管6固定连接,当吸油室8内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可将油箱内油料通过排液软管6吸入吸油室8内,移动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连接轴,滑轮连接轴的外表面套接有滑轮12,可使移动底座1以滑轮12为支撑点,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推拉杆9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推拉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3,另一个推拉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4,通过把手13和拉块1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推拉杆9,凹槽2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夹连接轴15,限位夹连接轴15的外表面套接有真空泵限位夹16,真空泵限位夹16可以以限位夹连接轴15为轴心,进行转动真空泵限位夹16搭接在真空泵底座17的上表面,真空泵限位夹16的一侧卡接在凹槽2的内部,通过真空泵限位夹16的设置,可对真空泵底座17上的真空泵3进行限位,提高真空泵3在运转时的稳定性,且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或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推拉杆9、储油室18、排液软管6和出油管7的设置,当真空泵3油箱内油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推动推拉杆9,可将储油室18内提前储存的油料推入排液软管6内,油料进入排液软管6内后会通过出油管7流入真空泵3油箱内,避免真空泵3出现缺油的现象后,降低了真空泵3的抽空效率,且整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避免工作人员由于添油时间过长,耽误工作进程,通过吸油室8和排液软管6当油箱内油料液位过高,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另外两个推拉杆9,可使吸油室8内产生吸力,当吸油室8内压差达到一定值后,可将油箱内油料通过吸油管11吸入吸油室8内,从而避免真空泵出现喷油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