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8602发布日期:2020-12-15 08:3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用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连接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联轴器常由两半合成,分别用键或紧配合等联接,紧固在两轴端,再通过某种方式将两半联接起来。

而磁力耦合器也称磁力联轴器、永磁传动装置。主要由铜转子、永磁转子组成。一般,铜转子与电机轴连接,永磁转子与工作机的轴连接,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有空气间隙(称为气隙),没有传递扭矩的机械连接,磁力耦合器是一种非刚性的连接器,具有较好的软启动功能,且结构简单,减振效果明显。

自吸泵在维修、拆卸过程中经常需要将驱动电机与泵体部分进行拆卸,现有技术中自吸泵的驱动电机与泵体之间一般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连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专用工具将联轴器上的螺丝旋紧,所以拆卸时就需要用专用的工具将旋紧的螺丝拧松,然而现实中联轴器在工作时通常会受到较大的扭矩,导致联轴器上的螺丝很容易出现滑丝、不易拧下的难题,而且现有技术中联轴器上的螺丝一般数目都比较多,安装和拆卸过程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另外,联轴器连接方式属于刚性连接,驱动电机与叶轮之间没有缓冲力,不便于驱动电机的启动,也不便于传动扭矩。鉴于磁力耦合器的巨大优势,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柔性连接的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联轴器刚性连接且不易拆卸安装的难题,而提供一种柔性连接的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包括铜转子以及与所述铜转子配合连接的永磁转子,所述铜转子与第一泵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永磁转子与第二泵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泵轴的另一端与第三泵轴连接;所述第二泵轴的另一端与第四泵轴连接;所述第三泵轴与第四泵轴结构相同,其截面均为十字形形状;所述第三泵轴插设在第五泵轴的凹槽内,所述第四泵轴插设在第六泵轴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套,所述第四泵轴与第六泵轴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套,所述第五泵轴的凹槽深度长于第三泵轴的长度,所述第六泵轴的凹槽深度长于第四泵轴的长度;所述的第五泵轴、第一缓冲套与第三泵轴上均设有两排第一通孔,所述的第六泵轴、第二缓冲套与第二泵轴上均设有两排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内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倒刺结构,另一端连接有c形结构的限位块,所述第五泵轴的另一端与自吸泵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六泵轴的另一端与自吸泵的叶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倒刺结构与限位块一体成型,连接杆、倒刺结构与限位块一体成型形成一个连接件,可以方便的将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第四泵轴与第六泵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设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可以方便调节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第四泵轴与第六泵轴的连接位置,进而方便调节铜转子与永磁转子的空气间隙。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泵轴、第二泵轴、第五泵轴和第六泵轴均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便于与轴承、驱动电机的转子、叶轮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套,在第四泵轴与第六泵轴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套,设置的第一缓冲套有效避免了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之间的刚性连接,设置的第二缓冲套有效避免了第四泵轴与第六泵轴之间的刚性连接,驱动电机快速启动下可有效避免泵轴的损坏,同时铜转子与永磁转子通过磁力传递扭矩,起到了软启动的目的,在驱动电机刚启动时转速较慢,铜转子与永磁转子的磁场作用不明显,永磁转子的阻力也较小,此时的驱动电机受到的负载力较小,便于快速启动;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泵轴与第五泵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第四泵轴和第六泵轴也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拆卸时只需要对限位块向外施加作用力,连接杆、倒刺结构便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中滑出,再将第三泵轴向第五泵轴的凹槽内继续插入,将第四泵轴向第六泵轴的凹槽内继续插入,铜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的间隙便有所增大,于是可以通过先抽出铜转子、第一泵轴和第三泵轴的整体,再抽出永磁转子、第二泵轴和第四泵轴的整体,即可快速的将整个耦合器快速拆卸,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拆卸方便、同时没有螺丝进行刚性连接,拆卸过程中不会出现滑丝等不利于拆卸的情形;

(3)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拆卸方便,同时通过铜转子与永磁转子组成的磁力耦合器传动扭矩,便于驱动电机的快速启动,也避免了刚性连接对泵轴的损害;而且由于铜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设有间隙,驱动电机的振动不会传递至叶轮这边,提高了叶轮工作的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倒刺结构与限位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倒刺结构与限位块与第三泵轴、第五泵轴以及第一缓冲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铜转子1、永磁转子2、第一泵轴3、第二泵轴4、第三泵轴5、第四泵轴6、第五泵轴7、第六泵轴8、第一缓冲套9、第二缓冲套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连接杆13、倒刺结构14、限位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自吸泵耦合器,包括铜转子1以及与所述铜转子1配合连接的永磁转子2,所述铜转子1与第一泵轴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永磁转子2与第二泵轴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泵轴3的另一端与第三泵轴5连接;所述第二泵轴4的另一端与第四泵轴6连接;所述第三泵轴5与第四泵轴6结构相同,其截面均为十字形形状;所述第三泵轴5插设在第五泵轴7的凹槽内,所述第四泵轴6插设在第六泵轴8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三泵轴5与第五泵轴7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套9,所述第四泵轴6与第六泵轴8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套10,所述第五泵轴7的凹槽深度长于第三泵轴5的长度,所述第六泵轴8的凹槽深度长于第四泵轴6的长度,所述的第一泵轴3、第二泵轴4、第五泵轴7和第六泵轴8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第五泵轴7、第一缓冲套9与第三泵轴5上均设有两排第一通孔11,所述的第六泵轴8、第二缓冲套10与第二泵轴4上均设有两排第二通孔12,每一排所述的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设有五个,且均匀排列;所述第一通孔11以及第二通孔12内贯穿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连接有倒刺结构14,另一端连接有c形结构的限位块15,所述的连接杆13、倒刺结构14与限位块15一体成型;所述第五泵轴7的另一端与自吸泵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六泵轴8的另一端与自吸泵的叶轮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装置的第五泵轴7与自吸泵的驱动电机连接,工作前,将第一缓冲套9套在第三泵轴5上,并将套设好第一缓冲套9的第三泵轴5插设在第五泵轴7中,然后将连接杆13依次穿过第五泵轴7、第一缓冲套9和第三泵轴5上的第一通孔11,连接杆13一端的倒刺结构14和另一端的限位块15卡在第五泵轴7表面上,将第三泵轴5与第五泵轴7进行固定住;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装置的第六泵轴8与与自吸泵的叶轮连接,工作前,将第二缓冲套10套在第四泵轴6上,并将套设好第二缓冲套10的第四泵轴6插设在第六泵轴8中,然后将连接杆13依次穿过第六泵轴8、第二缓冲套10和第四泵轴6上的第二通孔12,连接杆13一端的倒刺结构14和另一端的限位块15卡在第六泵轴8表面上,将第四泵轴6与第六泵轴8进行固定住;此时铜转子1、永磁转子2靠近在一起。工作时,开启自吸泵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子依次带动第五泵轴7、第三泵轴5、第一泵轴3和铜转子1转动,而与铜转子1配合设置的永磁转子2在铜转子切割磁力线过程中会在永磁转子2上产生涡流电流,该涡流电流反过来在永磁转子2周围产生感应磁场,阻止永磁转子2和铜转子1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铜转子1与永磁转子2之间的扭矩传输;永磁转子2转动以后依次带动第二泵轴4、第四泵轴6和第六泵轴8转动,第六泵轴8便带动自吸泵的叶轮进行转动,于是便达到了驱动电机驱动叶轮转动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第三泵轴5与第五泵轴7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套9,第四泵轴6与第六泵轴8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套10,设置的第一缓冲套9有效避免了第三泵轴5与第五泵轴7之间的刚性连接,设置的第二缓冲套10有效避免了第四泵轴6与第六泵轴8之间的刚性连接,快速启动下可有效避免泵轴的损坏,同时铜转子1与永磁转子2通过磁力传递扭矩,起到了软启动的目的,在驱动电机刚启动时转速较慢,铜转子1与永磁转子2的磁场作用不明显,永磁转子2的阻力也较小,此时的驱动电机受到的负载力较小,便于快速启动;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装置的第三泵轴5与第五泵轴7通过连接杆13进行连接,第四泵轴6和第六泵轴8也通过连接杆13进行连接,拆卸时只需要对限位块15向外施加作用力,连接杆13、倒刺结构14便从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12中滑出,再将第三泵轴5向第五泵轴7的凹槽内继续插入,将第四泵轴6向第六泵轴8的凹槽内继续插入,铜转子1与永磁转子2之间的间隙便有所增大,于是可以通过先抽出铜转子1、第一泵轴3和第三泵轴5的整体或先抽出永磁转子2、第二泵轴4和第四泵轴6的整体,便可以将整个耦合器快速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