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8131发布日期:2021-02-03 19:5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

电磁能

机械能

动能。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散热风扇的技术和性能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并不断有新技术出现。风扇规格尺寸从8mm到280mm,电压有5v,12v,24v,48v,110v,220v,380v,外形有方形,圆形,橄榄形等。广泛运用于计算机、通讯产品、光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设备、交换器,医疗设备,加热器,冷气机、变频器、柜员机、汽车冷柜、焊接机、电磁炉、音响设备、环保设备、制冷设备等传统或现代仪器设备上。
[0003]
由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在闪晶散热风扇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旨在如何增加产品美感的同时将发光部分与风扇区隔绝开,提高使用寿命的问题,以上问题,均是发明人在实际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晶散热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闪晶散热风扇,具有增加产品美感的同时,将发光部分与风扇区隔绝开,提高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
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其有扇框、前光圈、风扇、后光圈;首先扇框由外框与内框组成,外框内壁通过卡扣连接块与内框外壁固定连接,使得内框处于外框内;外框内壁设有发光圈安装定位块、发光圈安装限位块,在装配后,发光圈安装定位块可通过发光圈的定位槽迅速准确卡扣,在生产安装、维修中更为方便,发光圈安装限位块用于安装有发光圈后,限位发光圈使其不会移动或脱落,外框设有导线出口,导线从其内部穿过;内框底部设有风扇座与风扇固定连接,风扇座设有风扇固定台、支撑臂、导线臂、风扇安装部;导线臂与导线出口连通,使得导线从导线出口伸出,与外部电源连接;外框与内框之间设有发光圈,且发光圈通过导线穿出导线出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外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用于安装在其他设备上,进行散热;前光圈由前光圈闪晶环、前光圈固定环、前光圈卡扣组成,前光圈卡扣与卡扣连接块相对应,使得前光圈卡扣可卡扣连接在卡扣连接块上;前光圈固定环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前光圈闪晶环,前光圈固定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光圈卡扣;发光圈内侧设有灯珠,发光圈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发光圈安装定位块相对应,使得安装发光圈时,无需确定具体位置,迅速准确卡扣,且可防止发光圈转动偏移;后光圈由后光圈闪晶环、后光圈固定环、后光圈卡扣组成,后光圈卡扣与卡扣连接块相对应,使得后光圈卡扣可卡扣连接在卡
扣连接块上;后光圈固定环顶部固定连接有后光圈闪晶环,其前、后光圈闪晶环可为不规则闪晶面,后光圈固定环外侧固定连接有后光圈卡扣,一体性强,装配简单。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定位槽的下端设有防呆槽,在实现快速引导发光圈安装定位块准确进入定位槽,且可防止导线穿出通过导线出口时被卡住,且发光圈的灯珠为led灯珠。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前光圈闪晶环的圆环截面呈倒u型,前光圈固定环与前光圈闪晶环内侧的圆环固定连接;后光圈闪晶环的圆环截面呈u型,后光圈固定环固定连接于后光圈闪晶环外内侧圆环之间。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后光圈卡扣固定连接于后光圈固定环的外侧,且位于后光圈闪晶环外内侧圆环之间。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光圈固定环与后光圈固定环的直径、厚度相同,前光圈闪晶环和后光圈闪晶环为透明pc材料,实现安装后,前光圈固定环与后光圈固定环处于同一垂直,且透明材料使得闪晶的炫光效果更佳。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光圈卡扣与后光圈卡扣的位置设置相同,且都与卡扣连接块相对应,使得卡扣后前光圈卡扣与后光圈卡扣接触处相互作用,防止安装错误用力,出现卡扣后前光圈卡扣与后光圈卡扣的破损。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后光圈开有导线出口槽、拆卸口,所述导线出口槽贯穿后光圈闪晶环的内侧和后光圈固定环;所述拆卸口开设于后光圈闪晶环内侧圆环上,拆卸口方便在拆卸时撬起后光圈,将后光圈后,从内部将前光圈的前光圈卡扣与卡扣连接块分离,实现拆卸前光圈。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臂和导线臂固定连接在内框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风扇固定台上。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圈安装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外框内壁上,且位于导线出口的上方。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由上安装部、下安装部和限位筋组成,限位筋固定连接在上安装部与下安装部之间,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外框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数量为4个;上安装部、下安装部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部螺孔、下安装部螺孔,在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时,通过螺丝即可将本产品与被散热设备连接。
[001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
本散热风扇产生的灯光透过采用不规则闪晶面组成的前后光圈,会产生不同角度的折射,视觉效果更动感。代替原有普通规则面组成的光圈,增加产品美感的同时将发光部分与风扇区隔绝开,提高使用寿命,也可有效防止发光部分的零件掉入扇叶内或被散热仪器内,在增加功能的同时,实现方便拆卸,一体性强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
图1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结构爆炸图;
[0020]
图2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正视图;
[0022]
图4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俯视图;
[0023]
图5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仰视图;
[0024]
图6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前光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前光圈的正视图;
[0026]
图8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前光圈的俯视图;
[0027]
图9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前光圈的仰视图;
[0028]
图10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的正视图;
[0030]
图12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的俯视图;
[0031]
图13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的仰视图;
[0032]
图14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扇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5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扇框的正视图;
[0034]
图16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扇框的俯视图;
[0035]
图17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扇框的仰视图;
[0036]
图18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后光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9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后光圈的正视图;
[0038]
图20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后光圈的俯视图;
[0039]
图21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后光圈的仰视图;
[0040]
图22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与扇框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3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与扇框结合的俯视图;
[0042]
图24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发光圈与扇框结合的仰视图;
[0043]
图25为一种闪晶散热风扇图2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4]
图中:扇框1、外框11、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发光圈安装限位块112、内框12、卡扣连接块13、风扇座14、风扇固定台141、支撑臂142、导线臂 143、风扇安装部144、上安装部15、上安装部螺孔151、下安装部16、下安装部螺孔161、限位筋17、导线出口18、前光圈2、前光圈闪晶环21、前光圈固定环22、前光圈卡扣23、风扇3、发光圈4、灯珠41、定位槽42、防呆槽421、后光圈5、后光圈闪晶环51、后光圈固定环52、后光圈卡扣53、导线出口槽54、拆卸口55。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7]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9]
请参见图1至图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闪晶散热风扇。
[0050]
下面,对一种闪晶散热风扇的具体结构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0051]
本实用新型的闪晶散热风扇有扇框1、前光圈2、风扇3、后光圈5;首先扇框1由外框11与内框12组成,外框11内壁通过卡扣连接块13与内框 12外壁固定连接,使得内框12处于外框11内;外框11内壁设有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发光圈安装限位块112,在装配后,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可通过发光圈4的定位槽42迅速准确卡扣,在生产安装、维修中更为方便,发光圈安装限位块112用于安装有发光圈4后,限位发光圈4使其不会移动或脱落,外框11设有导线出口18,导线从其内部穿过;内框12底部设有风扇座 14与风扇固定连接,风扇座14设有风扇固定台141、支撑臂142、导线臂143、风扇安装部144;导线臂143与导线出口18连通,使得导线从导线出口18伸出,与外部电源连接;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设有发光圈4,且发光圈4通过导线穿出导线出口18与外部电源连接,外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用于安装在其他设备上,进行散热;前光圈2由前光圈闪晶环21、前光圈固定环22、前光圈卡扣23组成,前光圈卡扣23与卡扣连接块13相对应,使得前光圈卡扣23可卡扣连接在卡扣连接块13上;前光圈固定环22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前光圈闪晶环21,前光圈固定环22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光圈卡扣23;发光圈4内侧设有灯珠41,发光圈4上开有定位槽42,定位槽42与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相对应,使得安装发光圈4时,无需确定具体位置,迅速准确卡扣,且可防止发光圈4转动偏移;后光圈5由后光圈闪晶环51、后光圈固定环52、后光圈卡扣53组成,后光圈卡扣53与卡扣连接块13相对应,使得后光圈卡扣53可卡扣连接在卡扣连接块13上;后光圈固定环52顶部固定连接有后光圈闪晶环51,其前、后光圈闪晶环可为不规则闪晶面,后光圈固定环52外侧固定连接有后光圈卡扣53,一体性强,上述的前光圈闪晶环21 和后光圈闪晶环51为透明材料,发出的光炫彩闪亮,提高观赏性。
[0052]
其定位槽42的下端设有防呆槽421,更好的确定装配位置是否正确,方便对照,在实现快速引导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准确进入定位槽42,且可防止导线穿出通过导线出口18时被卡住,且发光圈4的灯珠为led灯珠,还可以为白炽灯、卤钨灯或荧光灯等电灯。
[0053]
前光圈闪晶环21的圆环截面呈倒u型,前光圈固定环22与前光圈闪晶环21内侧的圆环固定连接;后光圈闪晶环51的圆环截面呈u型,后光圈固定环52固定连接于后光圈闪晶环51外内侧圆环之间。而后光圈卡扣53固定连接于后光圈固定环52的外侧,且位于后光圈闪晶环51外内侧圆环之间。前光圈固定环22与后光圈固定环52的直径、厚度相同,前光圈闪晶环21和后光圈闪晶环51为透明pc材料,安装后,透明材料使得闪晶的炫光效果更佳,且前
光圈固定环22与后光圈固定环52处于同一位置,透明pc材料还可替换为各类耐热透明塑料或玻璃材质。
[0054]
且前光圈卡扣23与后光圈卡扣53的位置设置相同,且都与卡扣连接块 13相对应,使得卡扣后前光圈卡扣23与后光圈卡扣53接触处相互作用,防止安装错误用力,出现卡扣后前光圈卡扣23与后光圈卡扣53的破损。
[0055]
后光圈5开有导线出口槽54、拆卸口55,所述导线出口槽54贯穿后光圈闪晶环51的内侧和后光圈固定环52;所述拆卸口55开设于后光圈闪晶环 51内侧圆环上,拆卸口55方便在拆卸时撬起后光圈5,将后光圈5后,从内部将前光圈2的前光圈卡扣23与卡扣连接块13分离,实现拆卸前光圈2。
[0056]
然后支撑臂142和导线臂143固定连接在内框12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风扇固定台141上。且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固定连接在外框11内壁上,且位于导线出口18的上方。
[0057]
另外,安装部由上安装部15、下安装部16和限位筋17组成,限位筋17 固定连接在上安装部15与下安装部16之间,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外框11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数量为4个;上安装部15、下安装部16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部螺孔151、下安装部螺孔161,在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时,通过螺丝即可将本产品与被散热设备连接。
[0058]
下面,对上述闪晶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0059]
将发光圈4安装在扇框1上,具体为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发光圈4 通过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的发光圈安装定位块111和发光圈安装限位块112 进行限位固定,发光圈4与导线电性连接,其连接的导线通过导线出口18与外部电源连接,实现通电,实现将发光部分与风扇区、外界隔绝开,提高使用寿命;再将风扇3固定连接在扇框1的风扇固定台141上,并且通过导线穿过导线出口18与外部电源连接,实现通电。然后将前光圈2的前光圈卡扣 23卡扣在卡扣连接块13上,实现前光圈2固定连接在扇框1上,在将后光圈 5的后光圈卡扣53卡扣在卡扣连接块13上,实现后光圈5固定连接在扇框1 上,使得发光圈4发出的光源透过前光圈闪晶环21和后光圈闪晶环51不规则闪晶(闪晶不规则面技术为现有生产工艺技术中已有的,这里不再重复描述)实现不同角度的折射,视觉效果更动感,后光圈闪晶环51内侧圆环上开有拆卸口55,拆卸口55方便在拆卸时撬起后光圈5,将后光圈5后,从内部将前光圈2的前光圈卡扣23与卡扣连接块13分离,实现拆卸前光圈2;最后,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外框11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上安装部15、下安装部16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上安装部螺孔151、下安装部螺孔161,在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时,通过螺丝即可将本产品与被散热设备连接,风扇3 与发光圈4通电后,实现散热风扇的散热功能,同时发出炫光,美观。
[006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