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涡旋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5059发布日期:2021-06-04 16:1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立式涡旋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尤其涉及对立式涡旋真空泵的改进。


背景技术:

2.立式涡旋真空泵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真空泵之一,一般是由电动机驱动涡盘组件将容器中的空气抽取,由于其采用电动机驱动,在电动机长时间工作后其内部磨损加剧,导致声响严重,产生噪音,因此需要单独的消声装置用于消除立式涡旋真空泵的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噪音小的立式涡旋真空泵。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立式涡旋真空泵,包括泵体和罩合在所述泵体外部的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的底部设有法兰所述消声装置通过法兰固定在所述泵体上;
5.所述消声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消音棉,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反射孔,所述反射孔的孔壁伸入所述消音棉中。
6.所述立式涡旋真空泵包括由电动机驱动的涡盘组件,所述涡盘组件置于立式涡旋真空泵的外壳内,所述壳体组件罩合在所述电动机上,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涡盘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
7.所述反射孔为口大底小的六棱柱形,所述反射孔的孔口截面为正六边形。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立式涡旋真空泵主要噪音来源是电动机部分,因此在电动机外罩合,首先噪音经过双层的壳体组件时被消音棉直接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经由反射孔反复反射后降低声音,同时由于反射孔伸入吸音棉中在不断反射过程中消音棉仍然会持续吸收,从而提升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吸音棉;4、反射孔;5、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12.如图1所示,立式涡旋真空泵,包括泵体5和罩合在所述泵体5外部的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的底部设有法兰所述消声装置通过法兰固定在所述泵体5上;
13.所述消声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消音棉,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若干反射孔4,所述反射孔4的孔壁伸入所述消音棉中。由于立式涡旋真空泵主要噪音来源是电动机部分,因此在电动机外罩合,首先噪音经过双层的壳体组件时被消音棉直接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经由反射孔4反复反射后降低声音,同时由于反射孔4伸入吸音棉3中在不断反射过程中消音棉仍然会持续吸收,从而提升降噪效果。
14.所述立式涡旋真空泵包括由电动机驱动的涡盘组件,所述涡盘组件置于立式涡旋真空泵的外壳内,所述壳体组件罩合在所述电动机上,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涡盘组件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由于立式涡旋真空泵主要噪音来源是电动机部分,因此在电动机外罩合,首先噪音经过双层的壳体组件时被消音棉直接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经由反射孔4反复反射后降低声音,同时由于反射孔4伸入吸音棉3中在不断反射过程中消音棉仍然会持续吸收,从而提升降噪效果。
15.所述反射孔4为口大底小的六棱柱形,所述反射孔4的孔口截面为正六边形。由于立式涡旋真空泵主要噪音来源是电动机部分,因此在电动机外罩合,首先噪音经过双层的壳体组件时被消音棉直接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经由反射孔4反复反射后降低声音,同时由于反射孔4伸入吸音棉3中在不断反射过程中消音棉仍然会持续吸收,从而提升降噪效果。正六边形的反射孔4使得反射次数更多,降噪效果更好。
1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