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轴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5611发布日期:2021-03-16 22:5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轴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立式轴流泵。



背景技术:

大型的立式轴流泵100,如图1所示,包括泵轴1,沿泵轴1的轴向方向从下自上依次设置有叶轮系统2、导叶体系统3以及弯管4,泵轴1贯穿所述导叶体系统3。所述叶轮系统2包括叶轮外壳21、设置在所述叶轮外壳211围构而成的腔体内的转子部件23、设置在所述转子部件23外周的叶轮22,所述转子部件23的轴心与所述泵轴1在一条直线上,所述转子部件23与所述泵轴1固定连接;所述导叶体系统3包括设置在所述泵轴1外周的水导轴承31,设置在所述水导轴承31外周的导叶体32。该立式轴流泵100在所述导叶体系统3与所述弯管4中间连通设置有泵座7,通过所述泵座7将该立式轴流泵100固定安装在地面。立式轴流泵100通过叶轮系统2将液体从下方吸入,再经过导叶体系统3形成旋流最后从弯管4排出。在所述叶轮系统2的下方,液体进入该立式轴流泵100处称为进水口,在所述导叶体系统3的上方,液体流出所述导叶体系统3处称为出水口。

在安装立式轴流泵100时,安装人员检测需要泵轴1与水导轴承31之间的间隙,以防止由于水导轴承31与泵轴1没有间隙或者间隙不足或者间隙不均匀导致水导轴承31与泵轴1抱死,发热,进而产生磨损;又或者是由于水导轴承31与泵轴1的间隙过大导致无法传动。同样地,叶轮外壳21与转子部件23(或所述叶轮22)之间也需要间隙。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立式轴流泵100的水导轴承31和导叶体32,或者叶轮外壳21为一体式结构,需要整体安装。因此在检测水导轴承31与泵轴1的间隙,叶轮外壳21与转子部件23的间隙时,一般是从下方的进水口从下往上检测上述间隙,或者是从出水口从上往下检测上述间隙。观测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不管上述哪种方式,都存在检测空间小,光线不足,更无法直接地、正面地观测上述间隙,从而导致观测难度大,耗时久,更严重的是上述间隙的观测结果不准确,无法满足需求。

另外,所述叶轮系统2的下方还设置有进口伸缩节5。由于水泵结构或尺寸等因素,存在所述转子部件23的高度h>所述导叶体32至进口伸缩节的高度h,导致所述转子部件23一旦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时没法直接拆除所述转子部件23,需要将水泵的外部部件,如泵座7、弯管4等拆除,才能再拆除所述转子部件23。重新安装新的所述转子部件23时又需要重新调整。这样的维修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钱,维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轴流泵,包括:泵轴,沿所述泵轴的轴向方向从下自上依次设置有叶轮系统和导叶体系统,所述导叶体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泵轴外周的水导轴承,设置在所述水导轴承外周的导叶体,所述导叶体和所述水导轴承均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立式轴流泵具有检测状态,在所述立式轴流泵处于检测状态时,部分的所述导叶体和所述水导轴承安装在所述泵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系统包括:叶轮外壳、设置在所述叶轮外壳围构而成的腔体内的转子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部件外周的叶轮,所述转子部件与所述泵轴固定连接;所述叶轮外壳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立式轴流泵处于检测状态时,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安装在所述泵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体、所述水导轴承和所述叶轮外壳均为两半式结构。

进一步地,与所述水导轴承对应的所述泵轴的外周通过堆焊处理或者镀铬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水导轴承采用橡胶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体与所述水导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导叶体的内部开设有一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外界供水装置,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水导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体具有靠近所述水导轴承的内周壁,以及与所述内周壁相对的外周壁,所述内周壁和所述水导轴承之间设置有沿所述泵轴的径向延伸的连接壁,所述管道沿所述泵轴的径向方向设置并贯通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

进一步地,所述水导轴承的外周套设有金属轴套,所述连接壁与所述金属轴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系统的下方还设置有进口伸缩节,所述进口伸缩节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立式轴流泵,包括:泵轴,沿所述泵轴的轴向方向从下自上依次设置有叶轮系统和导叶体系统,所述叶轮系统包括:叶轮外壳、设置在所述叶轮外壳围构而成的腔体内的转子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部件外周的叶轮,所述转子部件与所述泵轴固定连接,所述叶轮外壳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立式轴流泵具有检测状态,在所述立式轴流泵处于检测状态时,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安装在所述泵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立式轴流泵中的所述导叶体、所述水导轴承为分体式结构,故在安装该立式轴流泵时,只安装部分的所述导叶体和所述水导轴承,剩余未安装的所述导叶体和所述水导轴承的对应位置为安装人员提供了检测空间,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在所述导叶体和所述水导轴承未安装的位置从正面直接观察所述泵轴与所述水导轴承之间的间隙。同样地,所述叶轮外壳也为分体式结构,安装人员能够从正面直接观察所述叶轮外壳与转子部件之间的间隙,该观测位置观测空间大且光线充足,使得观测更为方便,观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其次,所述叶轮外壳为分体式结构,安装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能够方便安装所述叶轮。

另外,上述分体式的结构也便于维修。如果所述转子部件一旦发生损坏,分体式的所述导叶体、所述叶轮外壳相比于一体式的更加容易拆卸。在去除所述导叶体和所述叶轮外壳后,将所述转子部件倾斜一定的角度从侧面取出所述转子部件,不需要动泵座和弯管等零件,使得维修量比较小,能够节省人力,物力。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的立式轴流泵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式轴流泵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叶体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进口伸缩节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立式轴流泵-100;泵轴-1;叶轮系统-2;叶轮外壳-21;叶轮-22;转子部件-23;导叶体系统-3;水导轴承-31;金属轴套-311;进水孔-312;导叶体-32;内周壁-321;外周壁-322;连接壁-323;管道-324;弯管-4;进口伸缩节-5;套管-51;压圈-511;底座-52;o型密封圈-6;泵座-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轴流泵100,如图2所示,包括:泵轴1,沿所述泵轴1的轴向方向从下自上依次设置有叶轮系统2、导叶体系统3以及弯管4,泵轴1贯穿所述导叶体系统3。所述导叶体系统3包括设置在所述泵轴1外周的水导轴承31,设置在所述水导轴承31外周的导叶体32,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均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叶轮系统2包括:叶轮外壳21、设置在所述叶轮外壳21围构而成的腔体内的转子部件23、设置在所述转子部件23外周的叶轮22,所述转子部件23的轴心与所述泵轴1在一条直线上,且所述转子部件23与所述泵轴1固定连接;所述叶轮外壳21为分体式结构。

该立式轴流泵100在所述导叶体系统3与所述弯管4中间连通设置有泵座,通过所述泵座将该立式轴流泵100固定安装在地面。该立式轴流泵100通过所述叶轮系统2和所述导叶体系统3将地面下的水抽出从所述弯管4排出。在所述叶轮系统2的下方,液体进入该立式轴流泵100处称为进水口,在所述导叶体系统3的上方,液体流出所述导叶体系统3处称为出水口。

所述立式轴流泵100具有检测状态,在所述立式轴流泵100处于检测状态时,部分的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安装在所述泵轴1上,或者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21安装在所述泵轴1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均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在安装时需要部分地安装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故在安装该立式轴流泵100时,只安装部分的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剩余未安装的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的对应位置为安装人员提供了检测空间,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在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水导轴承31未安装的位置从正面直接观察所述泵轴1与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的间隙。在安装时先安装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21,安装人员能够在所述叶轮外壳21未安装的位置进行检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进水口处从下往上或者是在出水口从上往下检测所述泵轴1与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的间隙,或者是所述叶轮外壳21与转子部件23(或所述叶轮22)之间的间隙,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该立式轴流泵100的侧面直接观察所述泵轴1与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叶轮外壳21与转子部件23(或所述叶轮22)之间的间隙,观测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该观测位置观测空间大且光线充足,使得观测更为方便,观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其次,所述叶轮外壳21为分体式结构,安装部分的所述叶轮外壳21能够方便安装所述叶轮22。

另外,上述分体式的结构也便于维修。如果所述转子部件23一旦发生损坏,分体式的所述导叶体32、所述叶轮外壳21相比于一体式的更加容易拆卸。在去除所述导叶体32和所述叶轮外壳21后,松开所述转子部件23的螺钉后,将所述转子部件23倾斜一定的角度从侧面取出所述转子部件23,不需要动泵座,弯管4等零件,使得维修量比较小,能够节省人力,物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叶体32、所述水导轴承31和所述叶轮外壳21均为两半式结构。

与所述水导轴承31对应的所述泵轴1的外周通过堆焊处理或者镀铬处理,增加所述泵轴1与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的耐磨性。

所述水导轴承31采用橡胶轴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导叶体32与所述水导轴承31固定连接,所述导叶体32的内部开设有一管道324,所述管道324的一端连接外界供水装置,所述管道324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水导轴承31。所述管道324将外界供水装置提供的液体运输至所述水导轴承31,进而能够对水导轴承31内部进行冲洗。

具体的,所述导叶体32具有靠近所述水导轴承31的内周壁321,以及与所述内周壁321相对的外周壁322,所述内周壁321和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设置有沿所述泵轴1的径向延伸的连接壁323,所述管道324沿所述泵轴1的径向方向设置并贯通所述内周壁321和所述外周壁322。所述内周壁321包绕所述水导轴承31,所述内周壁321与所述水导轴承31之间形成内腔体。

该立式轴流泵100通过在所述导叶体32中设置管道324,管道324能够将外界供水装置的液体接入至轴流泵100的内腔体中,从而能够对轴流泵100的内部进行冲洗。

如图4所示,所述水导轴承31沿径向方向在周圈上开设有进水孔312。外界供水装置的液体通过管道324进入内腔体,再通过所述进水孔312进入所水导轴承31的内部。

所述水导轴承31的外周套设有金属轴套311,所述金属轴套311用于防护所述水导轴承31。所述连接壁323与所述金属轴套3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上下两个所述连接壁323,更加牢固地将所述导叶体32与所述水导轴承31连接。

所述叶轮系统2的下方还设置有进口伸缩节5,所述进口伸缩节5通过o型密封圈6密封,替换填料,增加使用寿命。具体的,如图5所示,进口伸缩节5包括套管51和底座52,所述套管51套设在所述底座52内,所述套管51的外周设置有压圈511,所述压圈511与所述底座5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o型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套管51和所述底座52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