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2720发布日期:2021-03-30 20:2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现有的轴流风机在工作时还存在不少问题:1、工作时震动过大导致噪音过大,容易影响周围环境;2、部分的轴流风机将电机设置在外部来提高散热,但是这样会使电机受到未接影响,容易损坏;

因此出现了公开号为:cn20963802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减震降噪轴流风机,包括轴流风机本体、进风管和出风管,轴流风机本体固定安装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所述轴流风机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风板和出风板,轴流风机本体的外围侧壁上套设有泡沫板,轴流风机本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进风盖板和出风盖板,进风盖板设置在进风管和进风板之间,出风盖板设置在出风管和出风板之间,进风盖板和出风盖板的两端分别还设置有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第一减震板分别卡接固定在进风盖板和出风盖板之间,第二减震板分别卡接在进水盖板和出风盖板的外壁的凹槽上,进风盖板和出风盖板之间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进风板、进风盖板和进风管上均设置有与轴流风机本体相匹配的进风口,出风板、出风盖板和出风管上均设置有与轴流风机本体相匹配的出风口,以及减震板上设置有与轴流风机的风口相匹配的通孔,在轴流风机本体的外围侧壁上设置泡沫板,并且还在轴流风机本体的两端设置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提高了该轴流风机的减震降噪性能,并且提高了进风管和出风管与轴流风机本体之间的气密性。

上述专利虽然好,其通过出风管的内壁上设置导流槽,出风管上开设出风孔组以形成不同的气流通道,降低了风机工作时的噪音,但是上述专利没有对风机内的电机做额外保护,而且风机的整体减振性能也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风叶,所述壳体内设有保护罩,所述电机位于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保护罩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壁,所述壳体上靠近风叶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风叶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匀设有消音软管,所述消音软管的外壁与空腔之间填充有消音泡棉,所述壳体外的底部设有机座,所述机座底部设有若干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底部设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设有保护罩,电机位于保护罩内,保护罩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保护罩的一侧设有进气管,保护罩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壁,进气管和出气管远离保护罩的一端均连接在壳体的下方,能够避免雨水从进气管或者出气管进入到保护罩内,保护罩上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和壳体的外部相通,使得轴流风机内流经的空气不会影响到电机,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壳体上靠近风叶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风叶的一端为进风口,出风口设有空腔,空腔内均匀设有消音软管,消音软管的外壁与空腔之间填充有消音泡棉,风从消音软管通过,振动传递给消音软管,弹性较好的消音软管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消音软管会和包裹在软管外侧的消音泡棉发生摩擦和碰撞,将振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量扩散至空气中,壳体外的底部设有机座,机座起到支撑作用,机座底部设有若干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可以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放置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环和设置在固定环内的过滤网,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保护罩内部,固定环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便于拆卸,可以通过拆卸固定环来替换过滤网,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远离风叶的一端设有光触媒网,所述光触媒网一侧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于出风口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触媒网可以将经过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净化,起到杀菌作用,改善空气质量,防护网起到保护作用,保护轴流风机内部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上设有冷却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的另一个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可以对电机进行散热,加快电机冷却,防止电机过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上装置和下装置,所述上装置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与机座固定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套设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板与机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有伸缩杆可以对伸缩杆外的第一弹簧起到保护做用,避免第一弹簧使用时出现错位,造成第一弹簧损坏的状况,有效延长了第一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装置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部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下板的两侧设有与滑轨适配的滑块,所述下板与底壳内部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的滑块的设置,可以较小下板与底壳之间的摩擦力,使下板滑动的更加顺畅,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保护罩,将电机设置于保护罩内,且保护罩上设有连通壳体外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使得轴流风机内流经的空气不会影响到电机;同时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上均设置过滤装置,使得外界的杂质不会进入到保护罩内,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

2.通过设有消音软管,风从消音软管通过,振动传递给消音软管,弹性较好的消音软管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软管会和包裹在软管外侧的消音泡棉发生摩擦和碰撞,将振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量扩散至空气中;

3.通过设有减振装置,可以有效减少轴流风机运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而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11、电机;12、风叶;13、进风口;14、出风口;15、冷却风扇;2、保护罩;21、进气管;22、出气管;23、过滤装置;231、固定环;232、过滤网;3、空腔;31、消音软管;32、消音泡棉;33、光触媒网;34、防护网;4、机座;5、减振装置;51、上装置;511、上板;512、下板;513、伸缩杆;514、第一弹簧;515、滑块;52、下装置;521、底壳;522、滑轨;523、第二弹簧;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高效降噪轴流风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机11,设置在电机11输出轴上的风叶12,壳体1内设有保护罩2,电机11位于保护罩2内,保护罩2的一侧设有进气管21,保护罩2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22,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外壁,壳体1上靠近风叶12的一端为出风口14,远离风叶12的一端为进风口13,出风口14设有空腔3,空腔3内均匀设有消音软管31,消音软管31的外壁与空腔3之间填充有消音泡棉32,壳体1外的底部设有机座4,机座4底部设有若干减振装置5,减振装置5底部设有防滑垫6。壳体1内设有保护罩2,电机11位于保护罩2内,保护罩2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保护罩2的一侧设有进气管21,保护罩2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22,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外壁,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远离保护罩2的一端均连接在壳体1的下方,能够避免雨水从进气管21或者出气管22进入到保护罩2内,保护罩2上连接的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和壳体1的外部相通,使得轴流风机内流经的空气不会影响到电机11,对电机11起到保护作用;壳体1靠近风叶12的一端为出风口14,远离风叶12的一端为进风口13,出风口14设有空腔3,空腔3内均匀设有消音软管31,消音软管31的外壁与空腔3之间填充有消音泡棉32,风从消音软管31通过,振动传递给消音软管31,弹性较好的消音软管31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消音软管31会和包裹在软管外侧的消音泡棉32发生摩擦和碰撞,将振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进而将热量扩散至空气中,壳体1外的底部设有机座4,机座4起到支撑作用,机座4底部设有若干减振装置5,减振装置5底部设有防滑垫6,防滑垫6可以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放置更加稳定。

优化的,进气管21与出气管22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23,过滤装置23包括固定环231和设置在固定环231内的过滤网232,固定环231通过螺栓与壳体1连接。过滤装置23的设置可以起到过滤作用,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保护罩2内部,固定环231通过螺栓与壳体1连接,便于拆卸,可以通过拆卸固定环231来替换过滤网232,操作简单。

优化的,空腔3远离风叶12的一端设有光触媒网33,光触媒网33一侧设有防护网34,防护网34设置于出风口14外。光触媒网33可以将经过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净化,起到杀菌作用,改善空气质量,防护网34起到保护作用,保护轴流风机内部的构件。

优化的,电机11为双轴电机11,电机11的另一个输出轴上设有冷却风扇15。在电机11的另一个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15,可以对电机11进行散热,加快电机11冷却,防止电机11过热。

优化的,减振装置5包括上装置51和下装置52,上装置51包括上板511和下板512,上板511与机座4固定连接,上板511和下板512之间设有伸缩杆513,伸缩杆513外套设有第一弹簧514。上板511与机座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有伸缩杆513可以对伸缩杆513外的第一弹簧514起到保护做用,避免第一弹簧514使用时出现错位,造成第一弹簧514损坏的状况,有效延长了第一弹簧514的使用寿命。

优化的,下装置52包括底壳521,底壳521内部的两侧设有滑轨522,下板512的两侧设有与滑轨522适配的滑块515,下板512与底壳521内部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23。滑轨522的滑块515的设置,可以减小下板512与底壳521之间的摩擦力,使下板512滑动的更加顺畅,第二弹簧523和第一弹簧51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减少噪音。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