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3719发布日期:2021-03-23 11:2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防排烟风机内部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常是由电机散热叶轮、散热进气管和散热出气管组成的电机散热系统排出机外,内外筒之间互相不连通,可以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危及电机,但是无灾害情况下,消防排烟风机通常采用低速运转来满足平时的通风换气,所输送的气体常温气体,而电机单独设置散热装置并随着同步运转,这会使装置额外消耗能量和增加噪声,进而导致使用成本大幅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包括排烟筒体,所述排烟筒体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混流叶轮,所述混流叶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顶部和底部的表面与排烟筒体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保护壳顶部一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温度传感器和隔热套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固定套接在隔热套管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继电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制风冷机构,所述强制风冷机构的底部固定套接在保护壳顶部的内侧,所述保护壳底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通风管。

精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支套杆,且支套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表面与排烟筒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偏杆。

精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隔热层,且保护壳固定套接在混流叶轮另一侧的内部。

精选的,所述强制风冷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支撑箱体,且支撑箱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支撑箱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底端固定套接在保护壳顶部的内侧,所述支撑箱体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过滤网。

精选的,所述控制器和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强制风冷机构三者均为电性连接。

精选的,所述排烟筒体两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排烟筒体的两端为贯通结构。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三者形成温度监测结构,当保护壳的内部温度达到危险水平,而伺服电机的自然风散热将无法满足有效降温的要求时,控制器会自动开启强制风冷机构,将外界冷空气快速、大量的通过第一通风管输送到保护壳的内部,进而对伺服电机进行风冷降温,当保护壳内部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后,继电器自动关闭强制风冷机构,避免装置长时间消耗能量而进行无用功作业,降低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机构内部的压缩弹簧和活动块组成减震消能结构,对保护壳以及保护壳内外所连接的结构作业过程中的震动进行吸收和缓冲,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混流叶轮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排烟筒体;2、混流叶轮;3、伺服电机;4、保护壳;5、隔热层;6、支撑机构;61、支套杆;62、压缩弹簧;63、活动块;7、温度传感器器;8、隔热套管;9、控制器;10、继电器;11、强制风冷机构;111、支撑箱体;112、散热风扇;113、第一通风管;12、第二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排烟风机的混流叶轮,包括排烟筒体1,排烟筒体1两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排烟筒体1的两端为贯通结构,排烟筒体1两侧的安装孔为后续装置的具体安装提供让位条件,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作业,排烟筒体1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混流叶轮2,混流叶轮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保护壳4,保护壳4的内部固定套接有隔热层5,且保护壳4固定套接在混流叶轮2另一侧的内部,保护壳4内部的隔热层5可避免后续装置排送烟气时,烟气中的热量传送到保护壳4后续设置的结构中,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保护壳4顶部和底部的表面与排烟筒体1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6,支撑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支套杆61,且支套杆6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62,压缩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3,活动块63的表面与排烟筒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压缩弹簧6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偏杆,通过支撑机构6内部的压缩弹簧62和活动块63组成减震消能结构,对保护壳4以及保护壳4内外所连接的结构作业过程中的震动进行吸收和缓冲,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护壳4顶部一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温度传感器7和隔热套管8,温度传感器7的顶部固定套接在隔热套管8的内部,温度传感器7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9,控制器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继电器10,控制器9和继电器10、温度传感器7、强制风冷机构11三者均为电性连接,控制器9继电器10、温度传感器7三者电性连接后可对强制风冷机构11进行自动开启关闭作业,控制器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制风冷机构11,强制风冷机构11的内部包括有支撑箱体111,且支撑箱体11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散热风扇112,支撑箱体111底部的两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通风管113,第一通风管113的底端固定套接在保护壳4顶部的内侧,支撑箱体111顶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过滤网,通过温度传感器7、控制器9、继电器10三者形成温度监测结构,当保护壳4的内部温度达到危险水平,而伺服电机3的自然风散热将无法满足有效降温的要求时,控制器9会自动开启强制风冷机构11,利用强制风冷机构11内部的散热风扇112,将外界冷空气快速、大量的通过第一通风管113输送到保护壳4的内部,进而对伺服电机3进行风冷降温,当保护壳4内部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后,继电器10自动关闭强制风冷机构11,避免装置长时间消耗能量而进行无用功作业,降低使用成本,强制风冷机构11的底部固定套接在保护壳4顶部的内侧,保护壳4底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通风管12。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控制器9的内部设置危险温度标准,在装置正常使用期间,若是保护壳4的内部温度达到危险水平,而伺服电机3在自然风散热无法满足有效降温的要求时,温度传感器7会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转变为电信号传导至控制器9,继而使控制器9自动开启强制风冷机构11,利用强制风冷机构11内部的散热风扇112,将外界冷空气快速、大量的通过第一通风管113输送到保护壳4的内部,进而实现对伺服电机3快速风冷降温,而当保护壳4内部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后,控制器9再自动关闭强制风冷机构11,以此往复,支撑机构6内部的压缩弹簧62和活动块63则是组成减震消能结构,对保护壳4以及保护壳4内外所连接的结构作业过程中的震动进行吸收和缓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