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3246发布日期:2021-09-18 01:0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


背景技术:

2.在机械行业中气缸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然而气动控制技术一直无法得到进一步创新,目前在气动控制技术的方法中最常见的就只有两种:1、通过调速阀控制气缸动作快慢来控制气缸动作顺序;2、通过换向阀(如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动作顺序。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很明显的缺陷。
3.1、通过调速阀控制气缸动作快慢来控制气缸动作顺序,其原理是通过调节气缸进气和或排气流量大小来控制气缸的动作速度的快慢从而使动作快的气缸先到达终点速度慢的气缸后到达终点从而使气缸达到其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得到控制,但是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气缸的动作先后顺序,这种情况下气缸开始动作的顺序并没有先后还是同时动作的,只是每个气缸速度不同而已,它只能用于最终夹紧需求的作用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调速阀很容易被其它非专业人员调动或调速阀螺母松动导致气缸动作混乱。
4.2、通过换向阀(如电磁阀)来控制气缸动作顺序,就比如行业常用的电磁阀控制气路其原理就是通过电磁阀的通电和断电来进行气路流动方向的改变来控制气缸的动作的先后顺序,目前在自动化行业里广泛使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一个电磁阀只能控制同一个动作断的气缸,其次它的成本较高还需要专业人员配合调试,而且它还必须要通电作业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如cnc加工机床里、潮湿环境等)还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包括缸体和底盘,所述缸体的一边外壁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内壁固定有进气接头,且缸体的另一边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出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头,且缸体的一侧外壁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相连通,且通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缸体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且第一盖板靠近活塞杆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弹簧形成卡接配合,所述底盘位于缸体的下方,且底盘的顶部外壁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外壁中部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顶部外壁与缸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且调节板的两边外壁中部均开设有滑口,两个所述滑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均与t形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两边外壁底部均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螺纹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
壁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槽形成螺接配合,所述底盘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底盘的内部留有圆形内置槽,所述环形槽与圆形内置槽相连通,且环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环形块,所述圆形内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环形盘,且环形盘的顶部外壁与环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块的顶部外壁与调节板固定连接,且环形盘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呈环状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底盘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纹口,且螺纹口的内壁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外壁固定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定位孔形成卡接配合。
8.优选的,所述缸体与调节板的顶部外壁形成滑动配合,且定位板与底盘的顶部外壁形成滑动配合。
9.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位于两个螺纹杆之间,且螺纹杆的顶部外壁固定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长度与调节板的长度相同,且调节板的长度与缸体的长度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缸体位于两个螺杆之间,且螺杆不与缸体相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弹簧卡接部分为凸状结构,且活塞杆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当气压从进气接头进去直接从第一出气接头到达第一个气缸,使第一个气缸动作完成后缸体内气压力增大从而推动活塞杆运动接通第二出气接头,实现两个气缸依次先后动作顺序的控制,如需多个气缸顺序动作可串联使用,断气后,气压快速降低弹簧力回弹将活塞杆自动复位,可有效的控制气缸分段有序运行;
15.2、本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t形滑块与t形滑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通过两个连接板上的螺杆与定位板上对应的螺纹槽形成螺接配合,即可实现缸体横向调节的效果,然后转动缸体可带动环形盘与圆形内置槽形成转动配合,环形块与环形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转动螺纹杆与螺纹口形成螺接配合,让定位块与定位孔形成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缸体角度调节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俯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底盘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底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的环形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缸体、2进气接头、3第一盖板、4第一出气接头、5第二出气接头、6第二盖板、7活塞杆、8弹簧、9底盘、10转轴、11 调节板、12t形滑块、13连接板、14螺杆、15定位板、16螺纹槽、 17环形块、18环形盘、19定位孔、20螺纹杆、21滑口、2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

5,一种气流自动式分段顺序控制器,包括缸体1和底盘9,缸体1的一边外壁的一侧中部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内壁固定有进气接头2,且缸体1的另一边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出气口,两个出气口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一出气接头4和第二出气接头 5,且缸体1的一侧外壁中部开设有通口,通口与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相连通,且通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7,缸体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有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6,且第一盖板3靠近活塞杆7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弹簧8,活塞杆7的一端与弹簧8形成卡接配合,当气压从进气接头2进去直接从第一出气接头4到达第一个气缸,使第一个气缸动作完成后缸体1内气压力增大从而推动活塞杆7 运动接通第二出气接头5,实现两个气缸依次先后动作顺序的控制,如需多个气缸顺序动作可串联使用,断气后,气压快速降低弹簧力回弹将活塞杆7自动复位,可有效的控制气缸分段有序运行;
24.底盘9位于缸体1的下方,且底盘9的顶部外壁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转轴10,且转轴10的顶端固定有调节板11,调节板11的顶部外壁中部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12,t形滑块12的顶部外壁与缸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且调节板11的两边外壁中部均开设有滑口21,两个滑口2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3,且两个连接板13均与t 形滑块12固定连接,调节板11两边外壁底部均固定有定位板15,且定位板15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螺纹槽16,连接板13 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螺接有螺杆14,螺杆14 与螺纹槽16形成螺接配合,底盘9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环形槽,且底盘9的内部留有圆形内置槽,环形槽与圆形内置槽相连通,且环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环形块17,圆形内置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环形盘 18,且环形盘18的顶部外壁与环形块17固定连接,环形块17的顶部外壁与调节板11固定连接,且环形盘18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呈环状分布的定位孔19,底盘9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纹口,且螺纹口的内壁螺接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的底部外壁固定有定位块22,且定位块22与定位孔19形成卡接配合,t形滑块 12与t形滑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通过两个连接板13上的螺杆14 与定位板15上对应的螺纹槽16形成螺接配合,即可实现缸体1横向调节的效果,然后转动缸体1可带动环形盘18与圆形内置槽形成转动配合,环形块17与环形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转动螺纹杆20与螺纹口形成螺接配合,让定位块15与定位孔19形成插接配合,即可实现缸体1角度调节的效果;
25.缸体1与调节板11的顶部外壁形成滑动配合,且定位板15与底盘9的顶部外壁形成滑动配合,调节板11位于两个螺纹杆20之间,且螺纹杆20的顶部外壁固定有把手,定位板15的长度与调节板11 的长度相同,且调节板11的长度与缸体1的长度相同,缸体1位于两个螺杆14之间,且螺杆14不与缸体1相接触,活塞杆7与弹簧8 卡接部分为凸状结构,且活塞杆7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密封圈。
26.工作原理:第一出气接头4可与气压发生设备相连接,然后可将第一出气接头4和第二出气接头5均通过气管连接上气缸,当气压从进气接头2进去直接从第一出气接头4到达第一个气缸,使第一个气缸动作完成后缸体1内气压力增大从而推动活塞杆7运动接通第
二出气接头5,实现两个气缸依次先后动作顺序的控制,如需多个气缸顺序动作可串联使用,断气后,气压快速降低,弹簧8弹簧力回弹将活塞杆7自动复位,可有效的控制气缸分段有序运行,当需要调节缸体 1位置时,t形滑块12与t形滑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通过两个连接板13上的螺杆14与定位板15上对应的螺纹槽16形成螺接配合,即可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然后转动缸体1可带动环形盘18 与圆形内置槽形成转动配合,环形块17与环形槽形成滑动配合,然后转动螺纹杆20与螺纹口形成螺接配合,让定位块15与定位孔19 形成插接配合,即可对缸体1角度调节固定工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