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3473发布日期:2021-09-18 02:0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电风扇作为夏季常用的家用电器,其上通长设置有线路元件,然而常规的电风扇,其线路元件存在裸露情况,一方面使电风扇外形不美观,另一方面线路元件裸露在外部时,容易在线路元件表皮破损时,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线路元件裸露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线路元件进行隐藏的引风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风装置,包括:
5.线路元件;
6.支座,底部贯穿形成有中空腔;
7.至少一个仿形支耳,由所述支座向外延伸而成;
8.所述仿形支耳外表面上设置有适于线路元件走线的走线槽;所述支座上对应所述走线槽的延伸方向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所述支架过线孔适于使所述走线槽内的线路元件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9.可选的,还包括:
10.电机固定板,适于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形成有走线过孔,所述走线过孔适于使所述中空腔内的线路元件进一步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板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
11.可选的,所述走线过孔贯穿所述电机固定板并形成环槽结构,所述环槽结构适于在所述电机固定板转动时避让所述线路元件。
12.可选的,所述环槽结构的开设角度与所述电机固定板的旋转角度相匹配。
13.可选的,所述环槽结构构造为环绕所述电机固定板的转动轴线的弧形环槽。
14.可选的,所述走线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线筋条,所述卡线筋条适于与所述线路元件过盈配合。
15.可选的,还包括:
16.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板上,并至少部分的设置于支座形成的中空腔内;
17.装配支撑件,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配合安装,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下,使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
18.可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旋转轴装配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19.可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对应所述限位挡块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挡块适于对所述限位凸台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线路元件穿设在走线槽内,并经由支架过线孔穿入所述中空腔内,从而避免线路元件的裸露情况,提高引风装置的美观程度,避免线路元件表皮破损的情况发生,降低安全隐患。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形成有走线过孔,从而方便所述线路元件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板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保证所述线路元件的出线。
2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所述电机固定板上的走线过孔构造为弧形环槽结构,且弧形环槽结构的开设长度与设置角度与电机固定板围绕摇头回转中心的摆动距离与摇头角度相匹配,从而使得电机固定板在相对装配支撑件转动时,线路元件与电机固定板不发生干涉,使得线路元件在风扇摇头时无磨线现象。
2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卡线筋条与所述线路元件过盈配合,从而保证线路元件固定牢靠。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风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固定板的立体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固定板的正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固定板的俯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立体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正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俯视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固定板与装配支撑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电机固定板、装配支撑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仰视图;
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立体图一;
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立体图二。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

机头支架,11

支架螺纹孔,12

支架过线孔,13

插接公头,14

仿形支耳,15

支座,16

走线槽;
40.20

线路元件;30

电机;
41.40

电机固定板,41

支架装配部,42

走线过孔,43

电机轴过孔,44

电机装配部,45

旋转轴,46

卡接部,47

限位挡块,48

插接母头,49

抵接部;
42.50

装配支撑件,51

卡扣,52

油槽,53

限位凸台,54

电机轴安装部,55

旋转轴装配部,56

电机轴着力轴,57

支撑部;60

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7.实施例一
48.结合图1

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风装置,包括:
49.线路元件20;
50.支座15,底部贯穿形成有中空腔;
51.至少一个仿形支耳14,由所述支座15向外延伸而成;
52.所述仿形支耳14外表面上设置有适于线路元件20走线的走线槽16;所述支座15上对应所述走线槽16的延伸方向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12,所述支架过线孔12适于使所述走线槽16内的线路元件20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53.本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支耳14构造为弧形结构,在弧形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线路元件20,并优选的,所述仿形支耳14包括相对于支座15两侧对称的弧形支耳结构,支座15设置于中间位置,其中,支座15与仿形支耳14一体成型,在所述仿形支耳14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包括适于线路元件20走线的走线槽16,所述支座15上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12,所述支架过线孔12适于使走线槽16内的线路元件20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54.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线路元件20穿设在走线槽16内,并经由支架过线孔12穿入所述中空腔内,从而避免线路元件的裸露情况,提高引风装置的美观程度,避免线路元件表皮破损的情况发生,降低安全隐患。
55.具体地,还包括:
56.电机固定板40,适于与所述支座1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所述走线过孔42适于使所述中空腔内的线路元件20进一步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板40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
57.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在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从而
方便所述线路元件20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板40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保证所述线路元件20的出线。
58.在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从而方便支座15的中空腔内部的线路元件20进一步穿过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走线过孔42通向其他导电元件,如电源或控制模块。
59.优选的,所述走线过孔42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电机固定板40。
60.具体地,所述走线过孔42贯穿所述电机固定板40并形成环槽结构,所述环槽结构适于在所述电机固定板40转动时避让所述线路元件20。
61.具体地,所述环槽结构的开设角度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旋转角度相匹配。
62.具体地,所述环槽结构构造为环绕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转动轴线的弧形环槽。
63.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的走线过孔42构造为弧形环槽结构,且弧形环槽结构的开设长度与设置角度与电机固定板40围绕摇头回转中心的摆动距离与摇头角度相匹配,从而使得电机固定板40在相对装配支撑件50转动时,线路元件20与电机固定板40不发生干涉,使得线路元件20在风扇摇头时无磨线现象。
64.具体地,所述走线槽16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线筋条,所述卡线筋条适于与所述线路元件20过盈配合。
65.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卡线筋条与所述线路元件20过盈配合,从而保证线路元件20固定牢靠。
66.实施例二
67.结合图1

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还包括:
68.机头支架10;
6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支架10包括:
70.支座15,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连接;以及
71.至少一个仿形支耳14,由所述支座15向外延伸而成。
72.所述引风装置还包括:
73.电机30,固定于电机固定板40上,并至少部分的设置于支座15形成的中空腔内;
74.电机固定板40,适于对所述电机30进行固定并与所述机头支架10固定连接;以及
75.装配支撑件50,与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配合安装,并在所述电机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76.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电机30。通过将电机30包围在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围合的包围腔内,从而起到对电机30的遮盖与保护,提高美观程度,保证运动效果。
77.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电机固定板40与电机30和所述机头支架10固定连接,并在电机30的驱动下,使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10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电机30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50,并在反作用力下,使电机机身以及电机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78.作为一些变形实施例,所述电机固定板40可以构造为板状或筒状或框架结构或其他异型结构,此处以电机固定板40采用筒状形式为例,当所述电机固定板40构造为筒状时,
所述电机30可以固定在电机固定板40的内部,同时装配支撑件50也可以至少部分的位于电机固定板40的内部,电机30的电机轴与装配支撑件50配合连接,在电机的驱动力下,呈套接关系设置的装配支撑件50与电机固定板40发生相对转动,电机固定板40带动其上设置的机头支架10转动,优选的,机头支架10可以设置于电机固定板40的上部、下部或者外部位置,甚至还可以设置于电机固定板40的内部。电机固定板40构造为其他形状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79.具体地,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设置有旋转轴45,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旋转轴45设置有旋转轴装配部55,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80.结合图8、图9所示,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插接配合,具体通过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设置的旋转轴45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设置的旋转轴装配部55进行配合,通过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配合,能够使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81.优选的,所述旋转轴45构造为圆柱轴,并优选构造为中空形式的圆柱轴,所述电机固定板40能够以所述旋转轴45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对应的,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构造为圆柱孔,所述旋转轴45构造成的圆柱轴与旋转轴装配部55构造成的圆柱孔插接配合,且两者绕同一转动轴线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固定板40能够相对所述装配支撑件50转动。
82.具体地,所述旋转轴45上凹陷或凸出形成有卡接部46,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卡接部46设置有卡扣51,所述卡扣51适于与所述卡接部46卡接配合。
83.具体地,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适于在卡接状态下转动配合。
84.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46构造为凹槽型结构,并优选构造为圆环形凹槽结构,使得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在卡接状态下,即起到相互锁止的作用,同时还能相互转动。
85.从而即保证了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沿轴向方向的相互锁止,并满足了环绕旋转轴45的周向方向能够相互转动配合。
86.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卡接配合,并使得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在卡接状态下能够相互转动配合,从而即保证了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互锁止,同时满足了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互转动配合,降低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脱离的风险,同时又不干涉转动动作的正常进行。
87.具体地,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还设置有电机轴着力轴56,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旋转轴45插接连接;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配合连接,且在所述电机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88.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与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配合连接,使得电机30的驱动力能够直接作用在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上,从而使得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带动所述装配支撑件50,使所述装配支撑件50相对于所述电机30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装配支撑件5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发生相对转动。
89.并优选的,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构造为圆柱轴,所述旋转轴45套接于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的外部,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内部,使得电机轴着力轴56、旋转轴45、
旋转轴装配部55相互抵接配合,提高结构强度,保证配合状态,节约空间占用。
90.具体地,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沿轴线方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电机轴安装部54,所述电机轴安装部54与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91.优选的,所述电机轴安装部54与电机轴的其中一个上构造为花键形式或平键形式,另一个上对应构造为花键槽形式或平键槽形式,从而实现装配连接。
92.作为变形,所述电机轴安装部54与电机轴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形式,或者粘接连接形式,或者过盈配合形式等等。
93.具体地,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形成有支撑部57,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对应所述支撑部57形成有抵接部49,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沿重力方向接触配合且适于选择性的相对转动。
94.具体地,所述支撑部57和/或所述抵接部49上还设置有油槽52,所述油槽52适于对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95.优选的,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套接连接,且使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底面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顶面至少部分区域相抵接,并具体由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形成的支撑部57于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形成的抵接部49相抵接,从而使接触区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对转动运动更加稳定,避免发生偏移,且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之间的受力,避免长期受力或者受力不均时造成断裂,且能够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偏磨现象发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96.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在所述支撑部57和/或所述抵接部49上设置油槽52,从而对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接触面进行润滑,使接触区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对转动运动更加稳定,避免发生偏移,且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之间的受力,避免长期受力或者受力不均时造成断裂,且能够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偏磨现象发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97.具体地,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47,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限位挡块47设置有限位凸台53,所述限位挡块47适于对所述限位凸台5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98.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对应设置的限位挡块47与限位凸台53相配合,从而对电机固定板40与装配支撑件5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转动超过限度。
99.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块47,两个限位挡块47相对于旋转轴45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限位凸台53设置于两个限位挡块47之间,从而限制限位凸台53在两个限位挡块47之间转动。
100.具体地,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设置有电机轴过孔43,所述电机轴过孔43贯穿所述电机固定板40设置,并适于使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穿出。
101.所述电机轴过孔43方便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穿出,从而使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与电机轴着力轴56进行装配。
102.具体地,所述电机轴过孔43贯穿所述旋转轴45并与所述旋转轴45同轴设置。
103.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电机轴过孔43贯穿所述旋转轴45,并使电机轴过孔43与所述旋转轴45同轴设置,从而在装配状态下使得电机30的电机轴位于所述旋转轴
45内部,并使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电机轴着力轴56套接连接,保证装配效果,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且保证转动的对中性,提高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相对活动的顺畅程度。
104.具体地,所述旋转轴45设置于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第一侧,所述电机固定板40第二侧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支架10和所述电机30装配的支架装配部41和电机装配部44。
105.通过支架装配部41将所述机头支架10和所述电机固定板40进行装配,并通过电机装配部44将所述电机30和所述电机固定板40进行装配,实现电机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电机30的固定,保证三者同步转动。
106.优选的,所述支架装配部41和电机装配部44均可以为螺钉孔,通过螺钉结构将机头支架10和所述电机固定板40、电机30和所述电机固定板40进行装配。
107.优选的,所述机头支架10上还设置有支架螺纹孔11,通过支架螺纹孔11与所述支架装配部41进行配合,实现安装。
108.具体地,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公头13,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48,所述插接公头13与所述插接母头48适于插接配合并使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定位。
109.通过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电机固定板40的插接,实现两者的预定位,为后续安装固定提供导向。
110.优选的,所述机头支架10上设置有插接公头13,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支架10上设置有两个插接公头13,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插接母头48,且两个插接公头13尺寸存在区别,从而为机头支架10与电机固定板40的插接配合起到防呆效果。
111.所述电机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装配支撑件50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提高结构强度,减少材料用料,节约成本。
112.实施例三
113.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还包括:
114.安装管60,所述安装管60与装配支撑件50固定连接。
115.所述安装管60与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安装管60与装配支撑件50进行固定。
116.在装配支撑件50被固定后,若所述安装管60在使用状态下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时,所述装配支撑件50也同样保持不同,此时,在电机30动作时,所述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电机固定板40相对于地面发生转动,带动机头支架10转动,从而使风扇摇头。
117.优选的,所述引风装置根据风扇的设置方向不同,既可以用于吹风,也可以用于吸风。
118.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装配支撑件50与安装管60进行固定,从而在电机30的驱动下,使电机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10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电机30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50,并在反作用力下,使电机机身以及电机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119.具体地,所述引风装置还包括:线路元件20;
120.线路元件20;所述线路元件20适于设置在机头支架10和/或电机固定板40上至少
部分区域形成的过线孔内。
121.从而方便所述线路元件20穿过机头支架10、电机固定板40,并与外部电路元件连接,从而使线路元件20隐藏在机头支架10和电机固定板40内部,外形美观,不易损坏,防止误触碰。
12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