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方法及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33070发布日期:2021-06-11 21:4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方法及服务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风扇冗余或异常是服务器散热中常见的问题,随着散热元件的功耗增大,对风量要求更为严苛,风扇冗余在散热领域的难度大大增加,风扇越强,在单颗风扇失效时越容易产生运行异常,使散热元器件超温及破损。当由风扇损坏时会发生回流现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风扇的出风的风向,因而需要防止回流现象的发生。

目前,传统的风扇防回流的方式主要有降低环温、增加防回流叶栅、风扇防反转等,但均无法完全消除和解决风扇异常运行对其他风扇风向的影响,会使出风的风向朝向损坏的风扇风口发生偏转,极大影响了未损坏风扇的散热效果,而且防回流叶栅占用较大空间及调节范围有限,效果差,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解决风扇异常运行及保证风扇后散热部件温度高的问题,保证正常风扇不在失效区运行的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方法及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多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内放置风扇且一端具有出风口,多个风道间隔设置;

卷帘系统,所述卷帘系统设置在每个出风口上;

风向监测系统,所述风向监测系统设置每个出风口上以检测对应出风口的风向;

透风网,所述透风网设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配置为通过所述风向监测系统获取每个出风口的风向,并根据所述风向控制所述卷帘系统展开或收起卷帘以打开或关闭损坏风扇对应的出风口;以及,根据所述风向调整每个出风口对应的透风网的不同部分的网格密度以调整风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风网包括透风网本体和若干收紧结构;

所述若干收紧结构设置在所述透风网本体边缘的若干区域上,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且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指令卷动所述透风网本体的不同部分以调节其网格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帘系统包括横向传动结构、卷帘、弹簧和纵向传动结构;

所述出风口为矩形框,所述弹簧沿所述侧边框设置,所述横向传动结构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上边框上,所述卷帘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传动结构上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

所述纵向传动结构固定在下边框上且靠近侧边框的位置,并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帘系统还包括固定卡扣;

所述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矩形框的侧边框上,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向监测系统包括转动结构和风向杆;

所述转动结构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前端,所述风向杆固定在所述转动结构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风扇转速调节系统;

所述风扇转速调节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调节每个风扇的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风扇与对应风道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每个风扇与对应出风口的距离均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风扇风向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每个出风口的风向监测系统检测风向;

若风向为第一方向,则该出风口对应的风向检监测系统生成回流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出风口指向风扇;

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流信号,则向卷帘系统发送指令以使所述卷帘系统展开卷帘关闭对应的出风口;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并根据未关闭出风口对应的风向调节透风网的网格密度直至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为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为由风扇指向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获取透风网的网格密度调节次数;

若所述调节次数达到预设值且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未达所述第二方向,则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风扇转速调节系统调节风扇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多个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如前所述的装置。

上述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通过每个风道出风口设置卷帘系统和风向检测系统,以在风扇损坏时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卷帘系统关闭对应的出风口,还利用控制器根据每个出风口的风向调整风道透风网的网格密度,从而实现对正常运行的风扇所在风道出风口风向的调节,有效避免回流现象的发生,利用透风网调整出风口的风向从而保证正常风扇不在失效区运行,降低了损坏风扇对正常运行风扇的影响,提高了风扇散热效果,降低了风扇运行事故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扇风向调节方法和一种服务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矩形框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风向调节装置各部件的信息传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扇风向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道;11:出风口;

20:卷帘系统;21:横向传动结构;22:卷帘;23:弹簧;24:纵向传动结构;

30:风向监测系统;31:转动结构;32;风向杆;

40:透风网;41:透风网本体;42:收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风道10,所述风道10内放置风扇且一端具有出风口11,所述风道10与风扇均为多个并一一对应,多个风道10间隔且平行设置;

卷帘系统20,所述卷帘系统20设置在每个出风口11上;

风向监测系统30,所述风向监测系统30设置每个出风口11上以检测对应出风口的风向;

透风网40,所述透风网设置所述风道10内,位于每个风扇与对应的出风口之间;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配置为通过所述风向监测系统30获取每个出风口的风向,并根据所述风向控制所述卷帘系统20展开或收起卷帘以打开或关闭损坏风扇对应的出风口11;以及,根据所述风向调整每个出风口对应的透风网的不同部分的网格密度以调整风向。

上述一种风扇风向调节装置,通过每个风道出风口设置卷帘系统和风向检测系统,以在风扇损坏时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卷帘系统关闭对应的出风口,还利用控制器根据每个出风口的风向调整风道透风网的网格密度,从而实现对正常运行的风扇所在风道出风口风向的调节,有效避免回流现象的发生,利用透风网调整出风口的风向从而保证正常风扇不在失效区运行,降低了损坏风扇对正常运行风扇的影响,提高了风扇散热效果,降低了风扇运行事故率。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透风网40包括透风网本体41和若干收紧结构42;

所述若干收紧结构42设置在所述透风网本体41边缘的若干区域上(例如,上边缘和/或下边缘),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且基于控制系统的指令卷动透风网本体的不同部分以调节其网格密度。

举例来说,可以将出风口上的透风网本体划分为两个区域,例如左区域和右区域,在相应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上下边缘安置对应的收紧结构,如电机驱动的卷轴机构,透风网本体的左区域和右区域分别连接到左卷轴机构和右卷轴机构。左卷轴机构和右卷轴机构可以基于控制系统的指示而独立地卷绕透风网本体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以分别调节左右区域的网格的密度。可以理解的是每个透风网本体上收紧结构的位置和以及划分区域的数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调节精度合理设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卷帘系统包括横向传动结构21、卷帘22、弹簧23和纵向传动结构24;

所述出风口为矩形框,所述弹簧23沿所述侧边框设置,所述横向传动结构21固定在所述矩形框的上边框上,所述卷帘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向传动结构上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

所述纵向传动结构24固定在下边框上且靠近侧边框的位置,并与所述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帘系统还包括固定卡扣;

所述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矩形框的侧边框上,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夹持或松开所述弹簧。

具体地,当卷帘系统接收到控制系统内的信号时,打开用于固定弹簧的固定卡扣使弹簧能够拉伸,进而利用垂直传动结构通过弹簧拉动横向传动结构上的卷帘向下展开直至风扇底部,此时卷帘完全将该出风口完全盖住。被盖住的出风口无法通风,从而避免了回流现象的发生。例如图1中最右侧的风道发生回流后,该出风口上的卷帘系统将卷帘展开从而完全遮住最右侧的出风口,而左侧的三个出风口风扇正常运行,因此左侧的三个出风口的处卷帘均处于收起状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风向监测系统包括转动结构31和风向杆32;

所述转动结构31固定在所述出风口前端,所述风向杆32固定在所述转动结构31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转动。

举例来说,将转动结构固定在出风口的侧边框上,该转动结构能够为风向杆提供绕侧边框转动的自由度,例如当风扇正常运行时风从风扇指向出风口方向,此时风向杆朝外指;当风扇故障时,会在故障风扇所在风道形成回流,此时风向杆朝内指或被透风网挡住;有如当某一个风扇故障,其余风扇正常时,假设故障风扇的风扇口封住,但风会在被封住的风扇口处形成负压使得其它正常运行风扇对应的出风口处的风向发生角度偏转。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风扇转速调节系统;

所述风扇转速调节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调节每个风扇的转速。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风扇与对应风道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每个风扇与对应出风口的距离均相同。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请再次结合图1所示,假设某一服务器散热风扇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包括四个风扇,四个风扇分别放置在各个通道中,相应的在通道口的前端放置风向检监测系统,当某个风扇所在通道发生回流时,则利用卷帘系统将该出风口封住(例如图1中最右侧的风扇);然后在根据左边三个通道的出风口的风向调节每个通道中的透风网的密度,使左侧三个出风口的风流量均匀匹配。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风向调节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装置,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利用每个出风口的风向监测系统检测风向;

步骤二,若风向为第一方向,则该出风口对应的风向检监测系统生成回流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出风口指向风扇;

步骤三,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流信号,则向卷帘系统发送指令以使所述卷帘系统展开卷帘关闭对应的出风口;

步骤四,若存在已关闭出风口,则所述控制系统获取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并根据未关闭出风口对应的风向调节透风网的网格密度直至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为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为由风扇指向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五,所述控制系统获取透风网的网格密度调节次数;

步骤六,若所述调节次数达到预设值且未关闭出风口的风向未达所述第二方向,则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风扇转速调节系统调节风扇转速。

本发明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优化系统空间和风扇流量分配;

(2)有效解决风扇异常运行及风扇后散热部件温度过高问题;

(3)通过风扇转速自动调节控制系统使得风扇运行事故率降低到百分之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多个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如前所述的装置。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