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7997发布日期:2021-08-24 16: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螺杆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中的一种,空气的压缩是靠装置于机壳内互相平行啮合的阴阳转子的齿槽之容积变化而达到。转子副在与它精密配合的机壳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气体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而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推向排出侧,完成吸入、压缩、排气三个工作过程。空压机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空压机是一种强噪音设备。空压机噪音的主要来源是进气口、排气口、机械口电磁口这四个部位。空压机噪音声级高,低频突出,传播距离远,污染范围大。特别是某些噪音的频率与人的内脏器官固有频率相接近,引起共振,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心律过速、高血压等症状,不仅导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和人际关系矛盾。因此,控制空压机噪音不仅是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也是生产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降低空压机噪音与噪音治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箱装式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310312523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箱装式螺杆空气压缩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箱装式螺杆空气压缩机噪音过大且零部件更换不便的问题。本箱装式螺杆空气压缩机,包括机箱底座、设置在机箱底座上的机箱箱体、设置在机箱箱体内部的电机、螺杆压缩主机、油气分离桶、空气过滤器和冷却装置机箱箱体内部分隔成两个分别能对螺杆压缩主机和冷却装置进行循环风冷的独立腔室,油气分离桶设置在机箱底座的其中一个角上,机箱箱体对应于油气分离桶的位置设置有一转角门。它将机箱箱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避免了压缩机内部的气流相互干扰,降低噪音。它结构巧妙,既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和冷却效果,而且维护保养也更加的方便;但是上述发明仍然存在缺陷,上述发明不适用户外环随时需要移动的场合,不易运输,拆卸困难;现有技术中的中小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适用于户外环境,并且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有利于移动运输,但是为了减少重量,此类空压机的电动机和压缩装置往往直接暴露在外,在使用过程中噪声较大,影响周围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长期持续进行容易对周围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伤害;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中小型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和压缩主机直接暴露在外,在户外工作时,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操作人员造成了不良影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包括电动机、压缩主机、油气分离罐、移动底座、进气管、出气管和防护罩,所述油气分离罐与移动底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动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并与地面接触,且所述移动底座与油气分离罐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所述电动机和压缩主机分别与油气分离罐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气管固连在压缩主机上并与压缩主机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固连在油气分离罐上并与油气分离罐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端部卡扣连接有抗性消声器,所述出气管端部法兰连接有小孔消声器;所述防护罩靠近电动机的部位为吸音板,所述防护罩两侧端部向下弯曲并设有卡块,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卡槽,所述防护罩安装在移动底座上,且所述卡块嵌入卡槽中,所述卡槽内表面与卡块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所述防护罩端部靠近油气分离罐两端的部位分别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防护罩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收纳槽内嵌有收纳辊,所述收纳辊上均缠绕有一号帘,所述一号帘材质为吸音海绵,所述收纳辊通过一号轴与收纳槽内部转动连接,且一号轴端部伸出收纳槽侧壁并固连有转动杆;所述一号帘底部均匀固连有多个固定绳,所述移动底座下表面对应部位均匀固连有多个固定杆。

工作时,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车辆运输到工作现场后,通过推动移动底座上的滚轮转动,使得整个空气压缩机迅速移动到具体的工作地点,随后将出气管与相关设备相连,并接通电动机的电源;启动电动机,使得电动机带动压缩主机运转,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压缩主机内部,并在压缩主机内部的转动螺杆的作用下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流入油气分离罐中;随后通过油气分离罐的作用,使得压缩空气中的油气被分离出去,最终经过净化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入相关设备中发挥作用;市场上的中小型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和压缩主机完全暴露在外,有利于减少重量和散热,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容易影响到周围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通过设置移动底座上与油气分离罐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油气分离罐工作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与油气分离罐相接触的部位受压弹性形变,使得油气分离罐所产生的振动受到缓解,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和移动底座相结合部位的磨损,延长了油气分离罐和移动底座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和移动底座之间振动所产生的噪声,改善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当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应用于建筑施工或采矿的环境中使,为了避免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对空气压缩机造成破坏,将防护罩安装在移动底座上,并转动转动杆将一号帘拉下,将一号帘上的固定绳与移动底座下的固定轴相固定,使得位于移动底座上的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设备受到一号帘和防护罩的保护,不仅能够对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进行防护,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与工作发烫的压缩主机和电动机接触,进而避免操作人员出现烫伤;并且防护罩靠近电动机的部位为吸音板结构,而一号帘由吸音海绵制得,能够有效减少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压缩主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防护罩能够轻松拆下,分开运输,并在工作场合进行组装,极大提高了运输使用过程中的便利;当天气炎热,并且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高时,可以将一号帘卷入收纳辊中,因为防护罩内部温度较高,温差作用使得外界空气从一侧流入防护罩内部并从另一侧流动,对防护罩内部的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在防护罩内部设备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将一号帘放下;另外,空压机进气管伸出防护罩吸收空气,而空压机进气部位的噪音为低频特性,因此通过在进气管上安装抗性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而空压机出气部位因为气压大、流速较快,因此通过安装小孔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螺杆式空压机所产生的噪声;在工作结束后,将防护罩拆下与其他部位分开运输,将空压机运往下一个工作地点。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双层板结构,双层板之间的间隙部位形成隔音腔。

工作时,在工作过程电动机所产生的噪声有一部分传递到防护罩侧壁中,防护罩侧壁为吸音板结构,吸音板的多孔结构对声波进行有效吸收,而声波在传递到隔音腔中时,声波传递到隔音腔内部的空气中,在通过隔音腔后,声波再次传递到防护罩侧壁中,并最终通过防护罩侧壁传递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声波从防护罩侧壁传递到隔音腔中的空气,再由空气传递到防护罩侧壁,在不同材质的介质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声波的能量受到的损耗较大,并且声波在空气中传递的速度较慢,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双层板设置形成隔音腔,使得防护罩进一步减少了内部电动机和压缩主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提高了空压机附近的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隔音腔中均匀设有多个一号垫,所述一号垫边缘部位与隔音腔内表面之间通过胶水固连,每个所述一号垫均由多层重叠设置的隔音垫组成,相邻层的所述隔音垫之间通过边缘部位所涂抹的胶水进行粘合固定。

工作时,隔音腔内部均匀设置一号垫,当防护罩外界受到较大冲击时,一号垫在隔音腔内部对防护罩侧壁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提高了防护罩侧壁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防护罩内部的噪声声波穿过隔音腔时,一部分声波通过一号垫,而一号垫由多层的隔音垫重叠得到;一方面,声波在穿过一号垫时,声波的能量有一部分被一号垫吸收,另一方面,声波在连续穿过一号垫中不同层的隔音垫以及隔音垫之间的间隙区域时,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将防护罩进行双层设置,并在双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一号垫,使得防护罩的重量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了防护罩的隔音效果,进一步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和压缩主机上均设有温度感应器,且电动机和压缩主机与温度感应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靠近所述电动机的收纳槽下方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与防护罩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风机内部螺栓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之间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温度感应器的信息并控制冷却风机启动;所述冷却风机正对所述电动机,所述防护罩侧壁靠近电动机和压缩主机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中嵌有吸音海绵块;所述一号帘包括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和右片在收纳辊上并列安装,所述固定绳为弹性绳。

工作时,当电动机和压缩主机因长时间工作,积累的热量较多使得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器将温度信息传递到冷却风机内部的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冷却风机启动,冷却风机启动后产生流动气流对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进行冷却处理;并且因为一号帘分为左片和右片,在冷却风机所产生的气流作用下,左片和右片受力变形,而一号帘底部的固定绳发生弹性拉伸,左片和右片之间间隙中靠近冷却风机的部位增大,形成通风间隙,从而有利于外界空气从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入,并从另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出,从而增大了防护罩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并且因为防护罩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冷却槽,在冷却风机未启动时,冷却槽中嵌入吸音海绵块,进一步对防护罩内部的噪声进行控制;当冷却风机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防护罩内部温度的控制,拆下吸音海绵块,因为防护罩内部空气流速较大,因此在气压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冷却槽流入,进一步增强了防护罩内部的流动气流,使得防护罩内部的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当压缩主机和电动机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控制器关闭冷却风机,此时一号帘在固定绳弹性恢复的作用下复位,继续对空压机发挥隔音作用。

优选的,所述左片和右片的相对侧壁均设有多对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通过胶水固定粘合在左片和右片表面,且相互对应的固定磁铁之间相互结合;所述固定磁铁为电磁铁,且所述固定磁铁的供电受到冷却风机中的控制器控制。

工作时,在空压机的工作过程中,一号帘上的左片和右片在固定磁铁的相互吸引作用下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一号帘对防护罩内部起到隔音作用;当冷却风机启动时,冷却风机对一号帘上靠近冷却风机部位的电磁铁进行断电,使得靠近冷却风机部位的左片和右片上固定磁铁的吸引作用消失,此时左片和右片之间间隙靠近电动机部位的部位增大,并形成通风间隙,有利于外界空气的流动;在冷却风机关闭后,冷却风机中的控制器使得一号帘上靠近冷却风机部位的固定磁铁恢复通电,此时左片和右片上相互分离的固定磁铁重新结合,保证一号帘在冷却风机关闭后及时恢复原状,对防护罩内部正常发挥隔音作用,避免在一号帘的变形恢复过程中左片和右片出现错位,致使左片和右片之间的通风间隙无法及时消除,影响了一号帘对防护罩内部的隔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左片和右片靠近外侧的表面均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槽端部指向靠近左片和右片之间的间隙中靠近电动机的部位。

工作时,当左片和右片之间靠近冷却风机的间隙增大时,左片和右片靠近外界的表面出现凹陷,并且通过一号槽的引导作用,使得与左片和右片凹陷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沿着一号槽向靠近冷却风机的方向流动,从而使得通过左片和右片之间间隙的空气流量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使得位于防护罩内部的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进一步受到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在移动底座上设置防护罩,并将收纳槽中的一号帘拉下,使得位于移动底座上的电动机和压缩主机设备受到一号帘和防护罩的保护,不仅能够对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进行防护,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与工作中的压缩主机和电动机接触造成烫伤;并且防护罩和一号帘能够有效减少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压缩主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在隔音腔中均匀设置多个一号垫,当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防护罩内部的噪声声波穿过一号垫时,声波的能量有一部分被一号垫吸收,并且声波在连续穿过一号垫中不同层的隔音垫以及隔音垫之间的间隙区域时,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将防护罩进行双层设置,并填充一号垫,使得防护罩的重量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了防护罩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一侧收纳槽去除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电动机1、压缩主机2、油气分离罐3、移动底座4、滚轮41、卡槽42、固定杆43、进气管5、出气管6、防护罩7、卡块71、隔音腔72、一号垫73、隔音垫731、冷却风机74、冷却槽75、吸音海绵块751、收纳槽8、收纳辊81、一号轴811、转动杆812、一号帘82、固定绳821、左片822、右片823、固定磁铁824、一号槽8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包括电动机1、压缩主机2、油气分离罐3、移动底座4、进气管5、出气管6和防护罩7,所述油气分离罐3与移动底座4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动底座4上转动连接有滚轮41并与地面接触,且所述移动底座4与油气分离罐3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所述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分别与油气分离罐3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进气管5固连在压缩主机2上并与压缩主机2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6固连在油气分离罐3上并与油气分离罐3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5端部卡扣连接有抗性消声器,所述出气管6端部法兰连接有小孔消声器;所述防护罩7靠近电动机1的部位为吸音板,所述防护罩7两侧端部向下弯曲并设有卡块71,所述移动底座4上表面与所述卡块71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卡槽42,所述防护罩7安装在移动底座4上,且所述卡块71嵌入卡槽42中,所述卡槽42内表面与卡块71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所述防护罩7端部靠近油气分离罐3两端的部位分别设有收纳槽8,所述收纳槽8与防护罩7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收纳槽8内嵌有收纳辊81,所述收纳辊81上均缠绕有一号帘82,所述一号帘82材质为吸音海绵,所述收纳辊81通过一号轴811与收纳槽8内部转动连接,且一号轴811端部伸出收纳槽8侧壁并固连有转动杆812;所述一号帘82底部均匀固连有多个固定绳821,所述移动底座4下表面对应部位均匀固连有多个固定杆43。

工作时,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车辆运输到工作现场后,通过推动移动底座4上的滚轮41转动,使得整个空气压缩机迅速移动到具体的工作地点,随后将出气管6与相关设备相连,并接通电动机1的电源;启动电动机1,使得电动机1带动压缩主机2运转,空气通过进气管5进入压缩主机2内部,并在压缩主机2内部的转动螺杆的作用下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流入油气分离罐3中;随后通过油气分离罐3的作用,使得压缩空气中的油气被分离出去,最终经过净化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6排入相关设备中发挥作用;市场上的中小型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完全暴露在外,有利于减少重量和散热,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容易影响到周围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通过设置移动底座4上与油气分离罐3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油气分离罐3工作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移动底座4,移动底座4与油气分离罐3相接触的部位受压弹性形变,使得油气分离罐3所产生的振动受到缓解,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相结合部位的磨损,延长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之间振动所产生的噪声,改善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当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应用于建筑施工或采矿的环境中使,为了避免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对空气压缩机造成破坏,将防护罩7安装在移动底座4上,并转动转动杆812将一号帘82拉下,将一号帘82上的固定绳821与移动底座4下的固定轴相固定,使得位于移动底座4上的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设备受到一号帘82和防护罩7的保护,不仅能够对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进行防护,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与工作发烫的压缩主机2和电动机1接触,进而避免操作人员出现烫伤;并且防护罩7靠近电动机1的部位为吸音板结构,而一号帘82由吸音海绵制得,能够有效减少电动机1和空气压缩机压缩主机2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防护罩7能够轻松拆下,分开运输,并在工作场合进行组装,极大提高了运输使用过程中的便利;当天气炎热,并且电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高时,可以将一号帘82卷入收纳辊81中,因为防护罩7内部温度较高,温差作用使得外界空气从一侧流入防护罩7内部并从另一侧流动,对防护罩7内部的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在防护罩7内部设备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将一号帘82放下;另外,空压机进气管5伸出防护罩7吸收空气,而空压机进气部位的噪音为低频特性,因此通过在进气管5上安装抗性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而空压机出气部位因为气压大、流速较快,因此通过安装小孔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螺杆式空压机所产生的噪声;在工作结束后,将防护罩7拆下与其他部位分开运输,将空压机运往下一个工作地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7为双层板结构,双层板之间的间隙部位形成隔音腔72。

工作时,在工作过程电动机1所产生的噪声有一部分传递到防护罩7侧壁中,防护罩7侧壁为吸音板结构,吸音板的多孔结构对声波进行有效吸收,而声波在传递到隔音腔72中时,声波传递到隔音腔72内部的空气中,在通过隔音腔72后,声波再次传递到防护罩7侧壁中,并最终通过防护罩7侧壁传递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声波从防护罩7侧壁传递到隔音腔72中的空气,再由空气传递到防护罩7侧壁,在不同材质的介质之间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声波的能量受到的损耗较大,并且声波在空气中传递的速度较慢,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双层板设置形成隔音腔72,使得防护罩7进一步减少了内部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提高了空压机附近的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音腔72中均匀设有多个一号垫73,所述一号垫73边缘部位与隔音腔72内表面之间通过胶水固连,每个所述一号垫73均由多层重叠设置的隔音垫731组成,相邻层的所述隔音垫731之间通过边缘部位所涂抹的胶水进行粘合固定。

工作时,隔音腔72内部均匀设置一号垫73,当防护罩7外界受到较大冲击时,一号垫73在隔音腔72内部对防护罩7侧壁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提高了防护罩7侧壁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防护罩7内部的噪声声波穿过隔音腔72时,一部分声波通过一号垫73,而一号垫73由多层的隔音垫731重叠得到;一方面,声波在穿过一号垫73时,声波的能量有一部分被一号垫73吸收,另一方面,声波在连续穿过一号垫73中不同层的隔音垫731以及隔音垫731之间的间隙区域时,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将防护罩7进行双层设置,并在双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一号垫73,使得防护罩7的重量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了防护罩7的隔音效果,进一步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上均设有温度感应器,且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与温度感应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靠近所述电动机1的收纳槽8下方设有冷却风机74,所述冷却风机74与防护罩7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风机74内部螺栓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感应器之间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接收温度感应器的信息并控制冷却风机74启动;所述冷却风机74正对所述电动机1,所述防护罩7侧壁靠近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的部位均匀设有多个冷却槽75,所述冷却槽75中嵌有吸音海绵块751;所述一号帘82包括左片822和右片823,所述左片822和右片823在收纳辊81上并列安装,所述固定绳821为弹性绳。

工作时,当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因长时间工作,积累的热量较多使得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器将温度信息传递到冷却风机74内部的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冷却风机74启动,冷却风机74启动后产生流动气流对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行冷却处理;并且因为一号帘82分为左片822和右片823,在冷却风机74所产生的气流作用下,左片822和右片823受力变形,而一号帘82底部的固定绳821发生弹性拉伸,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间隙中靠近冷却风机74的部位增大,形成通风间隙,从而有利于外界空气从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入,并从另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出,从而增大了防护罩7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并且因为防护罩7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冷却槽75,在冷却风机74未启动时,冷却槽75中嵌入吸音海绵块751,进一步对防护罩7内部的噪声进行控制;当冷却风机74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防护罩7内部温度的控制,拆下吸音海绵块751,因为防护罩7内部空气流速较大,因此在气压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冷却槽75流入,进一步增强了防护罩7内部的流动气流,使得防护罩7内部的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当压缩主机2和电动机1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控制器关闭冷却风机74,此时一号帘82在固定绳821弹性恢复的作用下复位,继续对空压机发挥隔音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片822和右片823的相对侧壁均设有多对固定磁铁824,所述固定磁铁824通过胶水固定粘合在左片822和右片823表面,且相互对应的固定磁铁824之间相互结合;所述固定磁铁824为电磁铁,且所述固定磁铁824的供电受到冷却风机74中的控制器控制。

工作时,在空压机的工作过程中,一号帘82上的左片822和右片823在固定磁铁824的相互吸引作用下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一号帘82对防护罩7内部起到隔音作用;当冷却风机74启动时,冷却风机74对一号帘82上靠近冷却风机74部位的电磁铁进行断电,使得靠近冷却风机74部位的左片822和右片823上固定磁铁824的吸引作用消失,此时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间隙靠近电动机1部位的部位增大,并形成通风间隙,有利于外界空气的流动;在冷却风机74关闭后,冷却风机74中的控制器使得一号帘82上靠近冷却风机74部位的固定磁铁824恢复通电,此时左片822和右片823上相互分离的固定磁铁824重新结合,保证一号帘82在冷却风机74关闭后及时恢复原状,对防护罩7内部正常发挥隔音作用,避免在一号帘82的变形恢复过程中左片822和右片823出现错位,致使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的通风间隙无法及时消除,影响了一号帘82对防护罩7内部的隔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片822和右片823靠近外侧的表面均设有一号槽825,所述一号槽825端部指向靠近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的间隙中靠近电动机1的部位。

工作时,当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靠近冷却风机74的间隙增大时,左片822和右片823靠近外界的表面出现凹陷,并且通过一号槽825的引导作用,使得与左片822和右片823凹陷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沿着一号槽825向靠近冷却风机74的方向流动,从而使得通过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间隙的空气流量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使得位于防护罩7内部的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一步受到冷却。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车辆运输到工作现场后,通过推动移动底座4上的滚轮41转动,使得整个空气压缩机迅速移动到具体的工作地点,随后将出气管6与相关设备相连,并接通电动机1的电源;启动电动机1,使得电动机1带动压缩主机2运转,空气通过进气管5进入压缩主机2内部,并在压缩主机2内部的转动螺杆的作用下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流入油气分离罐3中;随后通过油气分离罐3的作用,使得压缩空气中的油气被分离出去,最终经过净化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6排入相关设备中发挥作用;市场上的中小型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完全暴露在外,有利于减少重量和散热,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容易影响到周围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通过设置移动底座4上与油气分离罐3相接触的部位为弹性材质,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油气分离罐3工作中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移动底座4,移动底座4与油气分离罐3相接触的部位受压弹性形变,使得油气分离罐3所产生的振动受到缓解,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相结合部位的磨损,延长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了油气分离罐3和移动底座4之间振动所产生的噪声,改善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当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应用于建筑施工或采矿的环境中使,为了避免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对空气压缩机造成破坏,将防护罩7安装在移动底座4上,并转动转动杆812将一号帘82拉下,将一号帘82上的固定绳821与移动底座4下的固定轴相固定,使得位于移动底座4上的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设备受到一号帘82和防护罩7的保护,不仅能够对外界的建筑材料碎渣或矿渣进行防护,还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与工作发烫的压缩主机2和电动机1接触,进而避免操作人员出现烫伤;并且防护罩7靠近电动机1的部位为吸音板结构,而一号帘82由吸音海绵制得,能够有效减少电动机1和空气压缩机压缩主机2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进一步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防护罩7能够轻松拆下,分开运输,并在工作场合进行组装,极大提高了运输使用过程中的便利;当天气炎热,并且电动机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高时,可以将一号帘82卷入收纳辊81中,因为防护罩7内部温度较高,温差作用使得外界空气从一侧流入防护罩7内部并从另一侧流动,对防护罩7内部的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在防护罩7内部设备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将一号帘82放下;另外,空压机进气管5伸出防护罩7吸收空气,而空压机进气部位的噪音为低频特性,因此通过在进气管5上安装抗性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而空压机出气部位因为气压大、流速较快,因此通过安装小孔消音器进行降噪处理,从而进一步降低螺杆式空压机所产生的噪声;在工作结束后,将防护罩7拆下与其他部位分开运输,将空压机运往下一个工作地点;当防护罩7外界受到较大冲击时,一号垫73在隔音腔72内部对防护罩7侧壁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提高了防护罩7侧壁的结构强度;并且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防护罩7内部的噪声声波穿过隔音腔72时,一部分声波通过一号垫73,而一号垫73由多层的隔音垫731重叠得到;一方面,声波在穿过一号垫73时,声波的能量有一部分被一号垫73吸收,另一方面,声波在连续穿过一号垫73中不同层的隔音垫731以及隔音垫731之间的间隙区域时,声波的能量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通过将防护罩7进行双层设置,并在双层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一号垫73,使得防护罩7的重量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了防护罩7的隔音效果,进一步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当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因长时间工作,积累的热量较多使得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器将温度信息传递到冷却风机74内部的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冷却风机74启动,冷却风机74启动后产生流动气流对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行冷却处理;并且因为一号帘82分为左片822和右片823,在冷却风机74所产生的气流作用下,左片822和右片823受力变形,而一号帘82底部的固定绳821发生弹性拉伸,左片822和右片823之间间隙中靠近冷却风机74的部位增大,形成通风间隙,从而有利于外界空气从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入,并从另一侧的通风间隙流出,从而增大了防护罩7内部的空气流速,使得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并且因为防护罩7侧壁均匀设有多个冷却槽75,在冷却风机74未启动时,冷却槽75中嵌入吸音海绵块751,进一步对防护罩7内部的噪声进行控制;当冷却风机74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防护罩7内部温度的控制,拆下吸音海绵块751,因为防护罩7内部空气流速较大,因此在气压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冷却槽75流入,进一步增强了防护罩7内部的流动气流,使得防护罩7内部的电动机1和压缩主机2进一步受到冷却,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工作;当压缩主机2和电动机1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后,控制器关闭冷却风机74,此时一号帘82在固定绳821弹性恢复的作用下复位,继续对空压机发挥隔音作用。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