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44698发布日期:2022-04-13 19: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缸(15)、双向油泵马达(8)、油箱(10)和电机(4),所述液压缸(15)的顶部和液压缸(15)的底部分别设有管道接口一(14)和管道接口二(13),所述管道接口二(13)与双向油泵马达(8)之间、双向油泵马达(8)与油箱(10)之间、油箱(10)与管道接口一(14)之间均通过油管相连通,所述电机(4)上和双向油泵马达(8)上分别设有转轴一(6)和转轴二(7),所述转轴一(6)和转轴二(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双向油泵马达(8)的内部设有圆柱形腔室(21),所述转轴二(7)的一端安装在圆柱形腔室(21)的右端壁上,所述转轴二(7)的另一端贯通圆柱形腔室(21)的左端壁且与转轴一(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7)和双向油泵马达(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7)的轴心与圆柱形腔室(21)的轴心之间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转轴二(7)的轴心与圆柱形腔室(21)的轴心之间错开设置,所述转轴二(7)上套设有圆盘(52),所述圆盘(52)和转轴二(7)固定连接,所述圆盘(52)置于圆柱形腔室(21)内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圆盘(52)的直径小于圆柱形腔室(21)的直径,所述圆盘(52)的高度等于圆柱形腔室(21)的高度,所述圆盘(52)的外侧壁和圆柱形腔室(21)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圆盘(5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叶片槽(54),所述叶片槽(54)关于转轴二(7)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叶片槽(54)内滑动连接有叶片(53),所述叶片(53)的宽度等于圆柱形腔室(21)的高度,所述叶片(53)的一端和叶片槽(54)的底面之间通过压缩弹簧(55)相连接,所述叶片(53)的另一端和圆柱形腔室(21)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圆柱形腔室(21)的顶部和圆柱形腔室(21)的底部分别设有上开口(22)和下开口(20),所述管道接口二(13)和上开口(22)之间、下开口(20)和油箱(10)之间均通过油管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阀(9),所述控制阀(9)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空腔一(17),所述空腔一(17)的顶面和空腔一(17)的底面分别设有上通孔(16)和下通孔(18),左侧空腔一(17)的下通孔(18)和上开口(22)之间通过固定管(19)相连通,左侧空腔一(17)的上通孔(16)和管道接口二(13)之间、右侧空腔一(17)的上通孔(16)和管道接口一(14)之间、右侧空腔一(17)的下通孔(18)和油箱(10)之间均通过油管相连通,左右两个空腔一(17)内分别固定有左导向板(24)和右导向板(36),所述左导向板(24)和右导向板(36)上分别设有左导向通孔(25)和右导向通孔(37),所述左导向通孔(25)和右导向通孔(37)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杆(23)和右滑杆(35),所述左滑杆(23)的底端和右滑杆(35)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阀芯(27)和右阀芯(39),所述左阀芯(27)与左侧空腔一(17)的下通孔(18)相匹配,所述右阀芯(39)与右侧空腔一(17)的上通孔(16)相匹配,所述左滑杆(23)和右滑杆(35)上分别套设有左弹簧(26)和右弹簧(38),所述左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左导向板(24)、左阀芯(27)相连接,所述右弹簧(38)的两端分别与右导向板(36)、右阀芯(39)相连接,所述控制阀(9)的内部设有联动组件,所述左滑杆(23)和右滑杆(35)均与联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固定管(19)内设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左阀芯(27)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置于控制阀(9)内部的空腔二(31),所述空腔二(31)位于两个空腔一(17)之间,所述空腔二(31)的左侧壁与左侧的空腔一(17)之间和空腔二(31)的右侧壁与右侧的空腔一(17)之间分别设有左连接通孔(43)和右连接通孔(32),所述左连接通孔(43)和右连接通孔
(3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活动杆(44)和右活动杆(33),所述左活动杆(44)置于左滑杆(23)的上方,所述左活动杆(44)的左端置于左侧空腔一(17)内且位于左滑杆(23)的右侧,所述左活动杆(44)与左滑杆(23)之间设有左传动杆(45),所述左活动杆(44)的左端和左滑杆(23)的顶端分别与左传动杆(45)的两端相铰接,所述右活动杆(33)置于右滑杆(35)的下方,所述右活动杆(33)的右端置于右侧空腔一(17)内且位于右滑杆(35)的左侧,所述右活动杆(33)与右滑杆(35)之间设有右传动杆(34),所述右活动杆(33)的右端和右滑杆(35)的底端分别与右传动杆(34)的两端相铰接,所述空腔二(31)中安装有齿轮(41),所述左活动杆(44)的右端置于空腔二(31)内且其上固定有齿条一(42),所述右活动杆(33)的左端置于空腔二(31)内且其上固定有齿条二(30),所述齿条一(42)和齿条二(30)分别置于齿轮(41)的上下两侧且均与齿轮(41)相啮合,所述齿条一(42)与空腔二(31)的右侧壁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一(40)相连接,所述齿条二(30)与空腔二(31)的左侧壁之间通过复位弹簧二(29)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扭转弹簧座(46),所述扭转弹簧座(46)分别固定在固定管(19)相对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扭转弹簧座(46)上设有转动板(48),所述转动板(48)的一侧安装在扭转弹簧座(46)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48)的另一侧铰接有电磁铁(49),所述扭转弹簧座(46)和电磁铁(4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固定管(19)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电磁铁(49)相匹配的挡板(50),所述挡板(50)置于电磁铁(49)的下方,所述左阀芯(27)的底部设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贯通左侧空腔一(17)的下通孔(18)置于固定管(19)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8)的一端和左阀芯(2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8)另一端设有与转动板(48)相匹配的斜杆(47),所述斜杆(47)的一端和连接杆(28)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斜杆(47)的另一端位于转动板(48)的侧面且朝向转动板(4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安全阀(11)和补油阀(12),所述管道接口一(14)和油箱(10)之间、管道接口二(13)和油箱(10)之间分别通过安全油管一和安全油管二相连通,所述安全油管一和安全油管二均安装在安全阀(11)上,所述固定管(19)的侧壁上设有侧通孔(51),所述侧通孔(51)位于扭转弹簧座(46)的上方,所述管道接口一(14)和油箱(10)之间、管道接口二(13)和侧通孔(51)之间分别通过补油管一和补油管二相连通,所述补油管一和补油管二均安装在补油阀(1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四象限伺服驱动器(3)、lcl电路(2)和三相电网(1),所述电机(4)上设有电线接头(5),所述电线接头(5)、四象限伺服驱动器(3)、lcl电路(2)和三相电网(1)依次串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机(4)的类型为永磁同步电机。9.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液压缸(15)需要上行时,控制电机(4)上的转轴一(6)进行正转,带动双向油泵马达(8)上的转轴二(7)正转,将油箱(10)内的压力油泵入液压缸(15)中,使液压缸(15)上的活塞杆上行,此时控制阀(9)自动打开;步骤二,当液压缸(15)需要下行时,通过开关组件主动打开控制阀(9),液压缸(15)内的压力油会在重力及外部负载的作用下经过双向油泵马达(8)回落至油箱(10)中,此时压
力油会推动双向油泵马达(8)上的转轴二(7)进行反转,带动电机(4)上的转轴一(6)同步反转,使电机(4)开始发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电机(4)所产生的电流经过四象限伺服驱动器(3)、lcl电路(2)的处理可转变成三相380v、50hz的电能,输送回三相电网(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将液压回油的势能转变为电能的双向式的液压缸双作用馈能系统及其方法。它包括液压缸、双向油泵马达、油箱和电机,液压缸的顶部和液压缸的底部分别设有管道接口一和管道接口二,管道接口二与双向油泵马达之间、双向油泵马达与油箱之间、油箱与管道接口一之间均通过油管相连通,电机上和双向油泵马达上分别设有转轴一和转轴二,转轴一和转轴二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液压回油的势能转变为电能;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增设旁路安全阀,一旦馈电系统出现故障,可自动切入旁路回路,不影响设备正常生产;回馈电能质量高,无畸变,馈电效果好。馈电效果好。馈电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健 余炎松 严汝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宝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4/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