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降噪ro泵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降噪ro泵。
背景技术:2.ro泵也称ro增压泵、ro隔膜泵、反渗透增压泵,是直流隔膜增压泵的一种,目前是净水行业,家用纯水机的核心配件之一。现有ro泵泵头结构,随着泵流量的增加(流量的增加也伴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ro泵的噪音及管路震动也伴随着上升,虽然通过改善电机和泵头的结构,比如说由原来的三腔泵改为四腔泵,提高泵头效率,也可以稍微降低点电机转速来改善泵的噪音和震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降噪ro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消音降噪ro泵,包括:泵头和设于泵头内的压缩组件;
5.泵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
6.压缩组件设于中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腔中;
7.上壳体和中壳体之间形成有进水消音腔和出水消音腔;
8.泵头形成有连通至进水消音腔的进水管口和连通至出水消音腔的出水管口;
9.压缩组件与中壳体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且分别与进水消音腔连通的吸入腔和与出水消音腔连通的排出腔;
10.压缩组件驱动液体依次通过进水管口、进水消音腔、吸入腔、压缩组件内的压缩腔、排出腔、出水消音腔和出水管口;
11.进水消音腔和出水消音腔中分别设有用于消音降噪的消音件。
12.进一步地,中壳体形成有用于连通进水消音腔和吸入腔的第一端口和用于连通出水消音腔和排出腔的第二端口;
13.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设于中壳体。
14.进一步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对设置以位于中壳体的两端。
15.进一步地,消音件为消音套筒;
16.消音套筒分别安装至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17.消音套筒的侧壁形成有若干通孔。
18.进一步地,进水消音腔中的消音套筒的中心轴线与进水管口的中心轴线平行;
19.出水消音腔中的消音套筒的中心轴线与出水管口的中心轴线平行。
20.进一步地,消音件为消音罩;
21.消音罩分别设于进水消音腔和出水消音腔的上壁;
22.消音罩和上壳体之间形成有降噪空间。
23.进一步地,消音罩包括环形部和底部;
24.底部形成有若干位于降噪空间内的弹性柱。
25.进一步地,环形部相对于底部倾斜设置以使消音罩在沿着远离上壳体的上壁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26.进一步地,消音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27.进一步地,消音降噪ro泵还包括泄压件;
28.泄压件设于中壳体中;
29.中壳体中设有泄压孔;
30.泄压件安装至泄压孔以使泄压件的一端通过泄压孔连通至排出腔且另一端连通至进水消音腔。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所提供的消音降噪ro泵,通过消音腔和其内的消音件抑制了水流冲击,从而减小了工作噪音。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降噪ro泵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降噪ro泵的剖视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降噪ro泵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时方式的消音降噪ro泵的剖视图;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时方式的消音降噪ro泵的消音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38.如图1
‑
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音降噪ro泵,其主要包括:泵头100和压缩组件200。压缩组件200设于泵头100内。具体的,泵头100包括上壳体10、中壳体20和下壳体30。上壳体10、中壳体20和下壳体30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10、中壳体20和下壳体3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至一起。压缩组件200设于中壳体20和下壳体30形成的腔中。上壳体10和中壳体20之间形成有进水消音腔13和出水消音腔14。泵头100形成有连通至进水消音腔13的进水管口11和出水消音腔14的出水管口12。压缩组件200与中壳体20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且分别与进水消音腔13连通的吸入腔31和与出水消音腔14连通的排出腔32。压缩组件200驱动液体依次通过进水管口11、进水消音腔13、吸入腔31、压缩组件200内的压缩腔201、排出腔32、出水消音腔14和出水管口12。压缩组件200包含上壳202和振动膜203,上壳202和振动膜203之间形成压缩腔201。压缩腔201的连通吸入腔31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204,压缩腔201的连通排出腔32的一端设有第二单向阀205。振动膜203在振动时,第一单向阀204和第二单向阀205的工作状态相反,即第一单向阀204打开时第二单向阀205关闭,第一单向阀204关闭时第二单向阀205打开,使得同一时间下压缩腔201只能与排出腔32和吸入腔31中的一个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消音降噪ro泵还包含用于驱动振动膜203的驱动组件,其与常规的ro泵中的驱动组件一致,此处不再赘述。进水消音腔13和出水消音腔14中分别设有用于消音降噪的消音件。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20形成有用于连通进水消音腔13和吸入腔31的第一端口21和用于连通出水消音腔14和排出腔32的第二端口22。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设于中壳体20。
4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端口21和第二端口22相对设置以位于中壳体10的两端。
4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消音件为消音套筒300。消音套筒300分别安装至第一端口21和第二端口22。消音套筒300的侧壁形成有若干通孔301。进水消音腔13中的消音套筒300的中心轴线与进水管口11的中心轴线平行。出水消音腔14中的消音套筒300的中心轴线与出水管口12的中心轴线平行。
42.可以理解的是,消音套筒300设置成偏离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这样,从进水管口11和出水管口12设置成朝向泵头100的下方。从进水管口11进入的水流不会直接撞击到进水消音腔13中的消音套筒300。同样,从出水消音腔14中的消音套筒300流出的水流也不会直接冲击到出水管口12。在本实施例中,消音套筒300为塑料制成。
4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消音降噪ro泵还包括泄压件500。泄压件500设于中壳体20中。中壳体20中设有泄压孔23。泄压件500安装至泄压孔23以使泄压件500的一端通过泄压孔23连通至排出腔323且另一端连通至进水消音腔13。在中壳体20还设有用于安装泄压件500的安装套筒15,泄压件500位于安装套筒15内。
44.图4
‑
5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音降噪ro泵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消音件的结构和安装部位。相同部件以同一编号表示。
45.在本实施方式中,消音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消音件为消音罩400。消音罩400分别设于进水消音腔13和出水消音腔14的上壁。消音罩400和上壳体10之间形成有降噪空间401。具体的,消音罩400包括环形部402和底部403。底部403形成有若干位于降噪空间401内的弹性柱404。环形部402相对于底部403倾斜设置以使消音罩400在沿着远离上壳体10的上壁的方向上逐渐变小。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消音降噪ro泵可以只采用上述的一种消音件,也可以混合使用,即进水消音腔和出水消音腔采用不同的消音件。
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