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螺杆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7012发布日期:2021-11-25 10:0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无油螺杆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油螺杆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为无油螺杆真空泵。


背景技术:

2.无油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它是油封式真空泵的更新换代产品,能抽除含有大量水蒸汽及少量粉尘的气体场合,在国内制药、化工、半导体等对清洁真空要求较高的企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传统的无油螺杆真空泵,多数只是将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灵活性较差,且并不能对其进行避震和降噪,同时,散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而降低了无油螺杆真空泵的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无油螺杆真空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油螺杆真空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无油螺杆真空泵,多数只是将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灵活性较差,且并不能对其进行避震和降噪,同时,散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而降低了无油螺杆真空泵的实用性,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油螺杆真空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泵腿,所述底座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凹槽内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板,两个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两个弹簧的底部均与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弹簧的顶部均与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顶部的靠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泵腿的底部贯穿至凹槽的内部并与安装板顶部的靠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架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竖柱,所述竖柱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外部,两个竖柱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风机箱,两个风机箱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至两个竖柱的外部,所述风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四个移动轮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靠四角位置。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两个固定螺栓的底部均贯穿至安装板的外部并与缓冲板顶部靠两侧位置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固定螺栓的顶部均贯穿至凹槽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竖柱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板。
9.优选的,两个竖柱相背一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固定架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
10.优选的,所述风机箱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吹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吹风口与进风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无油螺杆真空泵,通过凹槽、第一限位块、伸缩杆、缓冲板、安装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弹簧具有的避震效果和伸缩杆具有的支撑缓冲效果能够使底座在移动时对泵体进行避震,同时当泵体进行运作时,通过减震的方式来对泵体进行降噪,有效的增强了对无油螺杆真空泵的保护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固定架、气缸、竖柱、支撑腿、稳固板和风机的配合使用,当泵体工作时,两个固定架顶部的气缸分别将竖柱向下移动,使竖柱底部的稳固板与地面接触,从而将底座抬起,使移动轮离开地面,对底座进行支撑,稳固于地面,同时两个竖柱上的风机下降至泵体的两侧,可分别对泵体进行吹风,从而有效的对运作中的泵体进行散热,提高了无油螺杆真空泵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了散热效率,便于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竖柱的结构立体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7.图中:1、底座;2、移动轮;3、泵体;4、泵腿;5、凹槽;6、第一限位块;7、伸缩杆;8、缓冲板;9、安装板;10、固定螺栓;11、弹簧;12、固定架;13、气缸;14、活塞杆;15、竖柱;16、支撑腿;17、稳固板;18、第二限位块;19、第三限位块;20、风机箱;21、风机;22、吹风口;23、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油螺杆真空泵,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泵体3,泵体3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泵腿4,底座1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凹槽5内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两个伸缩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板8,两个伸缩杆7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1,两个弹簧11的底部均与凹槽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弹簧11的顶部均与缓冲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板8顶部的靠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板9,泵腿4的底部贯穿至凹槽5的内部并与安装板9顶部的靠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底座1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2,两个固定架12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13,气缸13采用的型号为sc80x100,气缸13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4,活塞杆14的底部贯穿至
固定架12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竖柱15,竖柱15的底部贯穿至底座1的外部,两个竖柱15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风机箱20,两个风机箱20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至两个竖柱15的外部,风机箱2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1,风机21采用的型号为ywf2e

200。
20.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2,四个移动轮2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靠四角位置;移动轮2的设计,能够对底座1进行移动,提高了灵活性。
2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9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0,两个固定螺栓10的底部均贯穿至安装板9的外部并与缓冲板8顶部靠两侧位置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固定螺栓10的顶部均贯穿至凹槽5的外部;固定螺栓10的设计,使用者可将固定螺栓10拧下或拧紧对泵体3进行拆卸或安装。
22.本实用新型中:竖柱15底部的靠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稳固板17;支撑腿16和稳固板17的设计,能够达到对底座1进行支撑和稳固的效果。
2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竖柱15相背一侧的靠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两个固定架12相对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18和第三限位块19的设计,竖柱15下移时,第二限位块18与第三限位块19接触,能够对竖柱15起到限位的作用。
24.本实用新型中:风机箱20两侧的靠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吹风口22和进风口23,吹风口22与进风口2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吹风口22、进风口23和防尘网的设计,当风机21对泵体3进行散热时,避免风机21工作时使灰尘从进风口23通过吹风口22吹向泵体3。
25.工作原理:在对底座1进行移动时,移动中出现的颠簸使泵体3底部的泵腿4将安装板9对缓冲板8下压,缓冲板8下压将伸缩杆7和弹簧11进行压缩,通过弹簧11和伸缩杆7的避震性能能够将颠簸产生的应力进行吸收,在使用泵体3时,两个气缸13同时启动,使伸缩杆7将竖柱15贯穿底座1向下移动,两个竖柱15在下移时,第二限位块18被固定架12上的第三限位块19限位,此时支撑腿16使稳固板17与地面接触,将底座1底部的移动轮2离开地面,从而将底座1抬起,接着分别启动两个竖柱15上的风机21对运作中的泵体3进行散热。
26.综上所述:该无油螺杆真空泵,通过凹槽5、第一限位块6、伸缩杆7、缓冲板8、安装板9和弹簧11的配合使用,弹簧11具有的避震效果和伸缩杆7具有的支撑缓冲效果能够使底座1在移动时对泵体3进行避震,同时当泵体3进行运作时,通过减震的方式来对泵体3进行降噪,有效的增强了对无油螺杆真空泵的保护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固定架12、气缸13、竖柱15、支撑腿16、稳固板17和风机21的配合使用,当泵体3工作时,两个固定架12顶部的气缸13分别将竖柱15向下移动,使竖柱15底部的稳固板17与地面接触,从而将底座1抬起,使移动轮2离开地面,对底座1进行支撑,稳固于地面,同时两个竖柱15上的风机21下降至泵体3的两侧,可分别对泵体3进行吹风,从而有效的对运作中的泵体3进行散热,提高了无油螺杆真空泵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了散热效率,便于了使用者的使用。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28.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伺服电机、接触传感器、处理器、警报模块和驱动模块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进行连接,且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