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2444发布日期:2021-10-24 06:5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2.翻车机压车油缸作为翻车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液压油缸对火车车厢实施压紧.对车厢起到固定作用.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翻车机系统的卸载能力和车厢安全.
3.现有的压车油缸主要是普通液压油缸来实现火车厢夹紧固定.并且为了能够释放弹簧力翻转过程中需要液压油缸处于浮动状态,无保护闭锁,容易引起火车车厢脱轨甚至掉落的可能。并且需要和补偿油缸配合释放车厢因物资倾倒后产生的弹簧反作用力来实现。而补偿油缸活塞杆经常锈蚀,灰尘过多检测开关经常失灵.导致整个翻车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并对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其能够实现自动补偿,安全可靠。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缸尾和活塞杆,第一缸筒的一端与缸尾连接,第一缸筒的另一端与第二缸筒连接,第二缸筒远离第一缸筒的一端设置有压盖,活塞杆穿过压盖位于第一缸筒与第二缸筒内,第一活塞位于第一缸筒内,第一活塞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位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与活塞杆滑动连接,第二活塞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缸尾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缸筒上设置有第二油口,第二油口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弹簧或碟簧。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缸筒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设置有外斯特封,所述第二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内斯特封。
10.进一步的,所述缸尾上设置有第一耳环,所述活塞杆上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耳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通过法兰和螺钉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缸筒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外侧设置有防尘罩。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螺纹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缸筒包括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的内径,第一容腔靠近所述第一缸筒,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位于第二容腔内,环形凸缘与所述压盖之间设置有碟簧或弹簧。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缸尾和活塞杆,第一缸筒的一端与缸尾连接,第一缸筒的另一端与第二缸筒连接,第二缸筒远离第一缸筒的一端设置有压盖,活塞杆穿过压盖位于第一缸筒与第二缸筒内,第一活塞位于第一缸筒内,第一活塞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位于第二缸筒内,第二活塞与活塞杆滑动连接,第二活塞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缸尾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缸筒上设置有第二油口,第二油口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其通过设置在第二缸筒内的第二活塞与压缩弹性件能够根据所述液压油缸内油压的变化对第二缸筒的容腔的容积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自动补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耳环 ,2、第一缸筒,2.1、插接部,3、螺栓, 4、压盖, 5、碟簧,6、第二活塞,6.1、环形凸缘,7、内斯特封,8、外斯特封,9、第二缸筒,9.1、第一容腔,9.2、第二容腔,9.3、止口,10、法兰,11、螺钉,12、防尘罩 ,13、活塞杆,14、第一活塞,15、密封件,16、缸尾,17、第一油口,18、第二油口,19、第二耳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型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实施例1
22.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第一缸筒2、第二缸筒9、第一活塞14、第二活塞6、缸尾16、和活塞杆13,第一缸筒2的一端与缸尾16焊接固定,第一缸筒2的另一端与第二缸筒9密封连接,第一缸筒2与第二缸筒9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二缸筒9远离第一缸筒2的一端通过第一螺栓3与压盖4固定连接,活塞杆13穿过压盖4位于第一缸筒2与第二缸筒9形成的容腔内,并可以在第一缸筒2与第二缸筒9形成的容腔内做伸缩运动,第一活塞14位于第一缸筒2内,第一活塞14与活塞杆13一端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塞14与活塞杆13可以通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本实例中的第一活塞14与活塞杆13螺纹连接,第二活塞6位于第二缸筒9内,第二活塞6可以在第二缸筒9内移动。第二活塞6与活塞杆13滑动连接,缸尾16上设置有第一油口17,第一油口17与第一缸筒2连通,第二缸筒9上设置有第二油口18,第二油口18位于第一活塞14与第二活塞6之间,第二油口18与第二缸筒9连通。
23.第二活塞6与压盖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压缩弹性件可随液压油缸内油压的变化而进行伸缩,所述压缩弹性件的弹力(预紧力)大于所述液压油缸工作时(即活塞杆13带动负载伸缩运动时)的液压油的压力。使用时,当活塞杆13受的拉力增大到所述压缩弹性件预紧力后,所述压缩弹性件会被压缩,使活塞杆13带动活塞14上移(向外伸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缩弹性件的预紧力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的需要进行设定。所述压缩弹性件将第二活塞6顶靠在第二缸筒9内靠近第一缸筒2的一侧,所述压缩弹性件能够对第二活塞6在第二缸筒9内向远离第一缸筒2的一端运动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压缩弹性件与第二活
塞6配合可以调节第二缸筒9的容腔的容积的大小,从而改变由第一缸筒2与第二缸筒9所形成的液压油缸的容腔的容积,并最终实现活塞杆13在工作过程(有杆腔进油)时能够根据负载位置的变化达到柔性伸缩。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弹簧或碟簧5,所述弹簧或所述碟簧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3上,所述弹簧或所述碟簧5一端与所述压盖4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6相抵触。本实例中的压缩弹性件为碟簧5。碟簧5的选择可以在增大调节能力(即预紧力)的同时减小油缸的体积。
2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二活塞6在活塞杆13正常伸缩(即油缸的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位移,只有当活塞杆13伸缩到第一缸筒2内并自锁之后,第一缸筒2内有杆腔的油压继续升高时,第二活塞6才会在第二缸筒9内移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设置在第二缸筒9内的第二活塞6与碟簧5能够根据所述液压油缸内(有杆腔)的油压的变化对第二缸筒9的容腔的容积进行调节,实现活塞杆13的柔性伸缩,从而能够实现自动补偿,提高了所述液压油缸工作的稳定性。
25.为了提高油缸的密封性,所述第一活塞14与所述第一缸筒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5;所述第二活塞6与所述第二缸筒9之间设置有外斯特封8,所述第二缸筒9与所述活塞杆13之间设置有内斯特封7。
26.为了便于所述液压油缸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所述缸尾16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耳环1,所述活塞杆13上远离所述第一活塞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耳环19。所述压盖4外侧设置有防尘罩12,所述防尘罩12的一端固定在压盖4上,另一端固定在活塞杆13的端部,防尘罩12用于将活塞杆13暴露在外部的部分与外界隔离密封。
2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缸筒2靠近第二缸筒9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2.1,插接部2.1插接于第二缸筒9内的止口9.3内,所述插接部2.1与所述止口9.3密封配合,第一缸筒2与第二缸筒9插接能够提高密封性,第一缸筒2靠近第二缸筒9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法兰10,螺钉11穿过法兰10上的通孔并紧固于第二缸筒9端面上对应的螺纹孔内,所述第一缸筒2与所述第二缸筒9通过法兰10和螺钉11进行紧固连接,能够提高密封性能和刚性。
28.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缸筒9包括第一容腔9.1和第二容腔9.2,第一容腔9.1与第二容腔9.2为两个阶梯孔结构,第一容腔9.1的内径小于第二容腔9.2的内径,第一容腔9.1位于靠近第一缸筒2的一侧,第二活塞6的一端与第一容腔9.1之间设置有外斯特封8,第二活塞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容腔9.2内,第二活塞6上设置有环形凸缘6.1,环形凸缘6.1位于第二容腔9.2内,环形凸缘6.1与压盖4之间设置有碟簧5,碟簧5套设在第二活塞6上,碟簧5的一端抵触在环形凸缘6.1上靠近压盖4的一侧,另一端抵触在压盖4内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碟簧4可以换成弹簧。
29.使用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碟簧5处于释放状态,并且环形凸缘6.1的远离压盖4的一侧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抵触,需要说明是的,当没有压力时碟簧5也可以是处于微储能(微压缩)状态,碟簧5通过自身的弹性限制第二活塞6在第二缸筒9内移动。当活塞杆13受的拉力增大到碟簧5预紧力后,碟簧5会被压缩,使活塞杆13带动活塞14上移(向外伸出)。
30.第一容腔9.1与第二容腔9.2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二活塞6与第二缸筒9密封的同时也能力提高碟簧5压缩储能的能力。从而能够发挥更大的补偿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腔9.1与第二容腔9.2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计。
31.使用时,当第一油口17进油时,第一活塞14在液压油的推动下向左移动,活塞杆13
伸出,当移动到左端极限时,第一活塞14停止运动,到达左侧终点;当第二油口18进油时,第一活塞14在液压油的推动下向右移动,活塞杆13收缩,当移动到右端极限时,第一活塞14停止运动,到达右侧终点;此时,当活塞杆13受到反作用力(即使其向外拉伸的力)时,第二油口18压力会变大,当第二油口18压力值持续上升到克服碟簧5自身的弹力(预紧力)时,碟簧5进行压缩,第二活塞6向靠近压盖4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活塞杆13伸出一段距离(即向左移动),释放多余的压力实现补偿效果。当活塞杆13受到的反作用力(即使其向外拉伸的力)消失时,第二油口18压力值变小,碟簧5依靠自身的弹力使第二活塞6复位,在有杆腔压力油的作用下第一活塞14带动活塞杆13收缩。并最终保证活塞杆13在收缩作业时实现柔性伸缩。
32.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所述液压油缸安装在翻车机上的压车装置上,所述活塞杆13与所述压车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活塞杆13收缩并移动的过程,即为压车装置向火车车厢靠近、接触并固定火车车厢的过程,当活塞杆13收缩移动一定距离时,活塞杆13驱动的压车装置完成对火车车厢的固定,为了保证了压车装置与火车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此时,液压油缸在液控单向阀的作用下处于自锁状态;随着物料的倾翻,火车车箱重量逐渐减轻,底盘的弹簧逐渐释放因物料引起的压缩量,此时通过车厢反作用到所述活塞杆13上,此时会导致第二油口18的压力变大,当第二油口18压力值持续上升到克服碟簧5自身的弹力(预紧力)时碟簧5进行压缩,第二活塞6向靠近压盖4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从而增加了第二缸筒9的容腔的容积,活塞杆13被拉伸出一段距离来释放多余的压力实现补偿效果,保证了压车装置与火车车厢之间的相对的稳定。避免了活塞杆13在压车作业过程中受到车厢给其的反作用力而使得火车车厢脱离压车装置的定位限制,而导致的火车车厢脱轨甚至掉了的可能。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