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5006发布日期:2022-02-09 14:4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床垫包括内设气囊的垫体以及可调节气囊内气压的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气泵盒,各气泵盒可独立运行,有效解决供气过程中关于功率不足、尺寸过大和噪音过大问题。在安装时,所述气泵盒上设有充气管,充气管直接向气囊供气,导致控制盒会因各气泵盒内形成的气流压力差异而影响气压调节精度,还会出现气流流速和流量的变化,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盒及使用其的床垫,各气泵盒上的充气管通过气管连接件汇聚后向外集中输送,既确保集中后的高压空气具有均衡的气压,提升气压控制精度,还能提升气流流量和流速保持稳定,提升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控制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气泵盒,所述两组气泵盒内均设有向外输送高压空气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内高压空气通过气管连接件汇聚并后集中向外输送。各气泵盒内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气管连接件汇聚并集中向外输送,使得高压空气具有均衡的气压,既提升控制盒的气压调节精度,还能确保高压空气以稳定的流速和流量向外输送,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气管连接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出气端口以及设置在底部的进气端口,气管连接件通过进气端口接收来自对应充气管的高压空气并通过出气端口集中外排。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互为通连,充气管与进气端口通连,使得气管连接件能通过各进气端口接收来自对应气泵盒的高压空气并在汇聚集中后通过出气端口集中外排,确保各路高压空气能在气管连接件内均匀混合。
6.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端口的直径大于进气端口的直径。通过增大出气端口的直径来满足各路高压空气汇聚后的外排需求,防止气管连接件因无法及时外排高压空气而影响控制盒的气压调节效率。
7.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的侧部设有缓冲储气盒,所述缓冲储气盒的顶部设有进气口,以缩短缓冲储气盒的进气口与所述出气端口间距离。缓冲储气盒能接收来自出气端口的高压空气,并对高压空气进行进一步混合,确保高压空气气压稳定。缓冲储气盒的顶部设置进气口,所述气管连接件的顶部设置出气端口,进气口和出气端口间距离较短,既方便连接管路,还确保气流能沿管路顺畅流动。
8.作为优选,所述气管连接件呈人字形,安装到位后,所述气管连接件具有一个朝上开设的出气端口以及两个斜向下开设的进气端口。所述气管连接件通过朝上开设的出气端口与缓冲储气盒的进气口连接,通过两个斜向下开设的进气端口分别与充气管通连,使得
气泵盒产生的高压空气能通过气管连接件汇聚集中后存储在缓冲储气盒内,以备控制盒在向气囊充气时使用。进气端口斜向下错开设置,为连接充气管提供操作空间,方便装配。
9.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端口间夹角为a,30
°
≤a≤75
°
。既有效减小气流交汇时的动能损耗,还确保气流保留较高的流量、流速和气压。
10.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储气盒呈方形,内部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储气腔暂存来自出气端口的高压空气并通过出气口集中外排。缓冲储气盒用于暂存气泵盒产生的高压空气,确保向气囊输送的高压空气具有均衡的气压,进而提升气压控制精度。
11.作为优选,所述气泵盒并列设置,所述充气管同向设置,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充气管上方预留供气管连接件安装的装配空间。所述气泵盒同向设置,确保充气管具有相同的铺设方向,方便各气泵盒上的充气管通过同一气管连接件向缓冲储气盒输送。所述充气管设置在安装腔的下部空间中,所述充气管上方预留出容纳气管连接件的装配空间,防止出气端口因在充气管推挤作用下发生向上偏移并与安装腔顶壁抵触的情况,确保高压空气能被顺畅输送至缓冲储气盒内。
12.一种使用所述控制盒的床垫,包括内设气囊的垫体以及向气囊输送高压空气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缓冲储气盒和气泵盒,所述气泵盒内设有泵体,泵体抽取外界空气并通过充气管输送至缓冲储气盒内,以在缓冲储气盒内存储可向气囊集中输送的高压空气。运转的泵体抽取外界空气并加压形成高压空气,各气泵盒内形成的高压空气通过充气管汇聚至气管连接件后统一输送至缓冲储气盒内,确保控制盒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缓冲储气盒内高压空气集中输送至气囊内,用于提升气囊内气压。
13.作为优选,所述充气管内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充气管受力形变时,支撑弹簧受力压缩并产生驱使充气管内复位的预紧力,以使充气管保持通畅,支撑弹簧能维持充气管的径向截面轮廓维持不变,确保充气管不会因局部形变而影响高压空气流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各气泵盒内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气管连接件汇聚并集中向外输送,使得高压空气具有均衡的气压,既提升控制盒的气压调节精度,还能确保高压空气以稳定的流速和流量向外输送,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各气泵盒内形成的高压空气通过充气管汇聚至气管连接件后统一输送至缓冲储气盒内,确保控制盒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缓冲储气盒内高压空气集中输送至气囊内,用于提升气囊内气压。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气管连接件与气泵盒间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气管连接件与缓冲储气盒间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气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气泵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气泵盒,4、充气管,5、气管连接件,6、出气端口,7、进气端口,8、缓冲储气盒,9、进气口,10、出气口,11、垫体,12、控制盒,13、支撑弹簧,14、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实施例一:
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盒。
24.如图1所示的一种控制盒,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气泵盒3,所述两组气泵盒3内均设有向外输送高压空气的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内高压空气通过气管连接件5汇聚并后集中向外输送。至少两组的气泵盒3可独立运行并产生通过充气管4输送的高压空气,各充气管4内高压空气通气管连接件5并联汇聚形成具有均衡压力和稳定流速的高压空气,既能提升控制盒12的气压调节精度,还能确保高压空气以稳定的流速和流量向外输送,提升使用体验。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管连接件5上设有向外输送高压空气的出气端口6以及与充气管4通连的进气端口7,所述气泵盒3为两组,使得气管连接件5需要设置一个与向外输送高压空气的出气端口6以及两个分别与对应充气管4通连的进气端口7,以使两组气泵盒3内产生的高压空气能被集中向输送。此外,所述气泵盒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并对应调整气管连接件5上进气端口7的数量,例如设置三组气泵盒3以及配备三个进气端口7的气管连接件5等,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26.在安装时,所述充气端一端与气泵盒3内的泵体通连,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气管连接件5的进气端口7通连,气管连接件5的出气端口6通过管路与缓冲储气盒8的进气口9通连。使用时,泵体产生的高压空气依次通过充气管4以及气管连接件5后集中汇聚至缓冲储气盒8内(如图2所示),使得控制盒12可根据需要向外集中大量输送高压空气,以满足使用需求。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管连接件5呈人字形(如图3所示),所述气管连接件5通过进气端口7和出气端口6分别与对应管路连接,安装到位后,所述气管连接件5具有一个朝上开设的出气端口6以及两个斜向下开设的进气端口7,且被连接的管路拉拽定位在上述姿态,确保高压空气能被顺畅输送。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口7间夹角为a,优选方案a=60
°
,既有效减少来自不同充气管4间气流因相互撞击而损耗的动能,确保高压空气保持流速和流量,还方便与对应充气管4插接通连。此外参数a还可以为30
°
、45
°
、75
°
等,只要符合30
°
≤a≤75
°
的要求,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端口6的直径大于进气端口7的直径。所述出气端口6的截面面积与所述进气端口7截面面积之和相同,确保高压空气能以恒定气压和流速输送至缓冲储气盒8。跨接在缓冲储气盒8与出气端口6间的管路与出气端口6具有匹配的直径,确保高压空气被顺畅输送。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管连接件5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出气端口6以及设置在底部的进气端口7,气管连接件5通过进气端口7接收来自对应充气管4的高压空气并通过出气端口6集中外排。具体地,缓冲储气盒8顶部设置与出气端口6通连的进气口9,所述气管连接件5被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位于进气口9与充气管4间的空间内,为了方便装配,通过降低充气管4高度来为气管连接件5提供装配空间,既确保气管连接件5在安装时不会发生相邻管路受压
弯折的情况,还能通过缩短缓冲储气盒8的进气口9与所述出气端口6间距离来简化管路结构,方便铺设。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储气盒8呈方形,内部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底部设有出气口10,所述储气腔暂存来自出气端口6的高压空气并通过出气口10集中外排。出气口10和进气口9分置在储气腔的底部和顶部,通过早呢更加出气口10和进气口9的距离来增加高压气流在储气腔内流动的距离,进而提升混合效果,确保从出气口10外排的高压空气具有均衡的气压。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盒3并列设置,所述充气管4同向设置,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充气管4上方预留供气管连接件5安装的装配空间。所述气泵盒3同向并列设置,使得充气管4具有相同的高度,既能方便气管连接件5通过进气端口7与对应充气管4通连,还确保各充气管4具有趋于相同的弯曲形变程度,保证从充气孔内流出的高压空气均有近似的气压和流速,防止因各充气管4内输出高压空气具有较大差异的气压和流速而影响气压调节精度的情况。
33.实施例二:
34.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所述控制盒的床垫。
35.如图4所示,所述床垫由内设气囊的垫体11以及向气囊输送高压空气的控制盒12组成,所述控制盒12内设有缓冲储气盒8和气泵盒3,所述气泵盒3内设有泵体14,泵体14抽取外界空气并通过充气管4输送至缓冲储气盒8内,以在缓冲储气盒8内存储可向气囊集中输送的高压空气。控制盒12与气囊间通过输气管通连,使得控制盒12能通过输气管实现充放气操作,进而使得气囊的气压可被控制盒12控制调节,以满足使用者对垫体11的软硬度要求。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缓冲储气盒8的出气口10通连,另一端气囊通连,控制盒12通过阀体控制缓冲储气盒8与气囊间的通断状态,使得缓冲储气盒8能在阀体开启时向气囊输送高压空气,以使气囊内气压上升并提升垫体11硬度。
37.在本实施例中,运转的泵体14抽取外界空气并加压形成高压空气,各气泵盒3内形成的高压空气通过充气管4汇聚至气管连接件5后统一输送至缓冲储气盒8内,确保控制盒12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缓冲储气盒8内高压空气集中输送至气囊内,用于提升气囊内气压。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4内设有支撑弹簧13(如图5所示),所述充气管4受力形变时,支撑弹簧13受力压缩并产生驱使充气管4内复位的预紧力,以使充气管4保持通畅,支撑弹簧13能维持充气管4的径向截面轮廓维持不变,确保充气管4不会因局部形变而影响高压空气流动。
39.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盒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