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
背景技术:2.液压缸是板带矫直机的主要部件,在钢板矫直过程中,agc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以及调节元件,用以对板带提供矫直力,其次通过调节每条缸缸杆的伸出长度,可以分别对应调节出口、入口、操作侧及驱动侧不同的辊缝,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矫直钢板。
3.现有的agc液压缸普遍为单铰接压下结构,此结构由缸体、缸杆及球面垫组成。由于作用面积等因素,无法倒装,安装方式只能为缸体在上固定,缸杆在下,安装位置相对局限,且在安装缸体位置结构处需做加强处理。具体为:作用力由缸杆底部传至球面垫,再由球面垫作用受力点,作用方向虽可调,但相对较少。当缸体在下安装时,缸体与上辊系视为整体,反作用力通过球面垫改变作用力方向比较困难,故此结构比较适合缸体在上安装。
4.其次,液压油通过无杆腔作用缸杆,实现对应位置(出口操作侧、出口传动侧、入口操作侧、入口传动侧)压下动作。当其余位置缸杆无位置变化时,辊系处于倾斜状态,此时球面垫动作,实现缸杆与辊系无脱离,由于压下力始终垂直缸体底面,球面垫滑动调整位置,压下力无法垂直于辊系作用面,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以提高缸体安装的灵活性以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包括缸体组件以及置于缸体组件内且可在缸体组件内滑动的缸杆,所述缸杆上设置有双向连接组件,双向连接组件包括铰接杆以及设置在铰接杆两端的铰接件,铰接杆一端通过一铰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在缸杆上,铰接杆另一端通过另一铰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在矫直辊辊系作用面,以对矫直辊辊系传递并提供作用力。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缸杆上开设有一安装腔,所述铰接杆一端通过一所述铰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在缸杆的安装腔内。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腔底中心处形成有一安装凸起,所述铰接杆一端通过所述铰接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凸起处。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缸杆包括底壁以及形成在底壁上的周壁,底壁与周壁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10.作为进一步改进,其中一所述铰接件与安装凸起处的铰接端设有柔性抵靠件,另一所述铰接件与作用面的铰接端设有柔性抵靠件。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组件包括缸体,缸体内形成一滑动腔,缸杆可滑动地置于缸体的滑动腔内。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端口处的缸盖,缸盖上开设有一穿孔,以供缸杆穿过。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底面上开设有第一油孔,缸体侧面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底壁外周抵靠在滑动腔腔壁上,底壁与滑动腔一侧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一油腔与第一油孔贯通,底壁与滑动腔另一侧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第二油孔贯通,以通过对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相互进油与回油,驱使缸杆在缸体的滑动腔内来回滑动。
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周壁的外径与所述缸盖上的穿孔的孔径相当。
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外侧与所述周壁外侧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圈抵持凸起,通过抵持凸起抵靠至缸盖端面处,以限制缸杆的滑动行程。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通过铰接杆两端的铰接点转化力的作用方向、并实现力的多自由度的传递,便于液压缸灵活安装,可使缸体在上,也可在下,缸体在下时,安装结构紧凑,可极大节省安装空间;其次,作用力可一直垂直于辊系作用面,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序号及名称:10、缸体组件,11、缸体,111、第一油孔,112、第二油孔,12、缸盖,20、缸杆,21、底壁,211、第一油腔,212、第二油腔,22、周壁,23、安装腔,24、抵持凸起,30、双向连接组件,31、铰接杆,32、铰接件,40、辊系作用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2.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用以对矫直辊辊系作用面40提供作用力,进而转化成对板带的矫直力,以矫直钢板,包括缸体组件10、置于缸体组件10内且可在缸体组件10内滑动的缸杆20以及设置在缸杆20上的双向连接组件30。
23.缸体组件10包括缸体11以及设置在缸体11上的缸盖12,缸体11内形成一滑动腔,以供安装缸杆20,缸体11底面上开设有与滑动腔贯通的第一油孔111,缸体11侧面开设有与滑动腔贯通的第二油孔112,以通过对第一油孔111、第二油孔112相互进油与回油,驱使缸杆20在缸体11的滑动腔内来回滑动,进而实现作用力的传递。缸盖12安装在缸体11端口处,用以限制缸杆20的滑动行程,缸盖12上开设有一穿孔,以供缸杆20穿过。
24.缸杆20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11的滑动腔113内,缸杆20上开设有一安装腔23,以供安装双向连接组件30,具体地,安装腔23腔底中心处形成有一安装凸起,双向连接组件30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在该安装凸起处。缸杆20包括底壁21以及形成在底壁21上的周壁22,底壁21与周壁2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3。
25.底壁21外周抵靠在滑动腔腔壁上,底壁21与滑动腔一侧之间形成第一油腔211,第一油腔211与第一油孔111贯通,底壁21与滑动腔另一侧之间形成第二油腔212,第二油腔
212与第二油孔112贯通,底壁21外侧与周壁22外侧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圈抵持凸起24,周壁22的外径与缸盖12上的穿孔的孔径相当。通过对第一油孔111、第二油孔112对应地在第一油腔211、第二油腔212相互进油与回油,驱使缸杆20在缸体11的滑动腔113内来回滑动,进而调节双向连接组件30的摆动位置,并通过抵持凸起24抵靠至缸盖12端面处,以限制缸杆20的滑动行程。
26.双向连接组件30包括铰接杆31以及设置在铰接杆31两端的铰接件32,铰接杆31一端通过一铰接件32可活动地连接在缸杆20的安装凸起处,铰接杆31另一端通过另一铰接件32可活动地连接在矫直辊辊系作用面,以对矫直辊辊系传递并提供作用力,进而转化成对板带的矫直力,以矫直钢板,在传递过程中由铰接杆31两端的铰接点转化力的作用方向、并实现力的多自由度的传递,以便于调节液压缸安装位置,具体地,其中一铰接件32与安装凸起处的铰接端设有柔性抵靠件,另一铰接件32与作用面的铰接端也设有柔性抵靠件。
27.实施例1
28.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缸体11下方固定,缸杆20在上,工作时,第一油孔111通油,液压油的压力驱使缸杆20在缸体11的滑动腔内向上滑动,作用力由缸杆20的底部传至铰接杆31,再由铰接杆31传至辊系作用面40,在传递过程中由铰接杆31两端的铰接点转化力的作用方向,两个铰接点可实现力的多自由度的传递,结构灵活多变,便于有效利用空间。
29.实施例2
30.请结合参阅图3所示,缸体11上方固定,缸杆20在下,工作时,第一油孔111通油,液压油的压力驱使缸杆20在缸体11的滑动腔内向下滑动,作用力由缸杆20的底部传至铰接杆31,再由铰接杆31传至辊系作用面40,在传递过程中由铰接杆31两端的铰接点转化力的作用方向,两个铰接点可实现力的多自由度的传递,结构灵活多变,便于有效利用空间。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安装灵活度的液压缸通过铰接杆31两端的铰接点转化力的作用方向、并实现力的多自由度的传递,便于液压缸灵活安装,可使缸体在上,也可在下,缸体在下时,安装结构紧凑,可极大节省安装空间;其次,作用力可一直垂直于辊系作用面40,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