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
背景技术:2.消防风机既是指能在300℃高温条件下连续运行60分钟以上100℃温度条件下连续20小时/次不损坏的工业风机。
3.但是现有技术中,消防风机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使扇叶表面粘黏污渍,而污渍的堆积较大程度的影响设备的整体美观性,同时较多污渍堆积后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同时设备较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容易导致设备其他功能部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影响设备实际使用效果,同时当设备运行异常时,容易受到外界高温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设备其他正常功能部件出现损伤,进而造成较多使用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使用后可以有效保持扇叶的洁净,确保设备的整体美观性,有效防止污渍的过多堆积,同时有效降低高温环境对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影响,有效延长设备实际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有效在设备异常运行时,对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包括:
6.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外框、电机和增压泵,所述外框内表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电机和增压泵均设置于安装架上;以及
7.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扇叶、密封部件和支撑架,所述扇叶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外框内部底面,所述支撑架前表面贯穿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顶部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导液管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连动轮,所述支撑架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水框,所述蓄水框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泄压孔,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蓄水框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液管和注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延伸至外框外部,所述注液管一端延伸至蓄水框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所述扇叶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喷洒孔,所述扇叶外表面位于对应喷洒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隔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所述连动轮顶部开设有连接贯穿孔,所述连接贯穿孔内部和注液孔内部连通,所述连动轮外表面套设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密封孔,两个所述密封孔内部和连接贯穿孔内部均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所述密封部件共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密封部件均包括多个密封栓和多个安装片,多个所述安装片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前
表面,每个所述密封栓均滑动贯穿对应安装片一侧外表面,每个所述密封栓一端均延伸至对应泄压孔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每个所述密封栓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限位弹簧,每个所述密封栓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片。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使用时,在电机的带动下,使扇叶能够有效产生流动气流,进而能够有效进行烟尘的排送,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当紧急状况发生时,在增压泵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通过进液管和注液管向蓄水框中持续注入水资源,同时在扇叶的旋转过程中,能够有效带动连动轮进行旋转,进而通过喷洒孔、密封孔、连接贯穿孔、注液孔和导液管,使蓄水框中的水资源在阻隔块的阻挡下能够有效喷洒至扇叶表面,进而能够有效进行扇叶和外框温度的有效降低,同时能够有效将扇叶表面残留的污渍冲刷去,进而有效确保设备整体美观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高温环境对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寿命,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若当扇叶异常停转时,在增压泵的持续注入下,使蓄水框内部压力增大,进而使密封栓被顶出泄压孔,进而使水资源能够有效通过泄压孔排出,进而有效对设备其他功能部件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护,进而有效防止设备其他功能部件出现损伤,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正视剖视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机构正视剖视展开立体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部分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部分放大图。
21.图中:1、支撑机构;101、外框;102、电机;103、增压泵;104、注液管;105、进液管;2、功能机构;201、扇叶;202、阻隔块;203、支撑架;204、蓄水框;205、密封栓;206、限位弹簧;207、导液管;208、连动轮;209、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消防风机,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包括外框101、电机102和增压泵103,外框101内表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电机102和增压泵103均设置于安装架上,以及功能机构2,功能机构2包括扇叶201、密封部件和支撑架203,扇叶201固定连接于电机102的输出端,支撑架203固定连接于
外框101内部底面,支撑架203前表面贯穿有导液管207,导液管207顶部开设有注液孔,导液管207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连动轮208,支撑架203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水框204,蓄水框204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泄压孔,密封部件设置于蓄水框204上。
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外框101的设立提供设备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安装基础,通过电机102的设立提供扇叶201旋转所需动力,通过增压泵103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水资源的输送,通过安装架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通过扇叶201的设立使设备能够有效产生流动气流,通过支撑架203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通过导液管207的设立配合注液孔能够有效将蓄水框204内部的水资源注入连接贯穿孔内部,通过连动轮208的设立能够间接性的进行水资源的输送,通过蓄水框204的设立方便进行水资源的临时存储,通过泄压孔的设立能够当蓄水框204内部压力过大时,进行蓄水框204内部水资源的排出。
26.具体的,增压泵10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液管105和注液管104,进液管105一端延伸至外框101外部,注液管104一端延伸至蓄水框204内部。
27.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液管105的设立配合注液管104使增压泵103能够有效将水资源注入蓄水框204内部。
28.具体的,扇叶201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喷洒孔,扇叶201外表面位于对应喷洒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隔块202。
29.本实施例中:通过喷洒孔的设立配合连接贯穿孔能够有效将水资源喷出,进而能够有效对扇叶201进行冲洗,同时能够有效进行扇叶201的降温处理,通过阻隔块202的设立能够有效调节水资源喷射角度。
30.具体的,连动轮208顶部开设有连接贯穿孔,连接贯穿孔内部和注液孔内部连通,连动轮208外表面套设有弹性圈209,弹性圈209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密封孔,两个密封孔内部和连接贯穿孔内部均连通。
31.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贯穿孔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水资源的输送,通过弹性圈209的设立使连动轮208能够跟随扇叶201进行旋转,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水资源意外泄漏。
32.具体的,密封部件共设置有多组,每组密封部件均包括多个密封栓205和多个安装片,多个安装片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03前表面,每个密封栓205均滑动贯穿对应安装片一侧外表面,每个密封栓205一端均延伸至对应泄压孔内部。
33.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栓205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泄压孔的临时封堵,通过安装片的设立方便进行密封栓205的安装设置。
34.具体的,每个密封栓205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限位弹簧206,每个密封栓205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片。
35.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弹簧206的设立配合压片能够有效进行密封栓205的位置支撑限制,进而使蓄水框204内部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够将密封栓205挤出。
36.使用时,在电机102的带动下,使扇叶201能够有效产生流动气流,进而能够有效进行烟尘的排送,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当紧急状况发生时,在增压泵103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通过进液管105和注液管104向蓄水框204中持续注入水资源,同时在扇叶201的旋转过程中,能够有效带动连动轮208进行旋转,进而通过喷洒孔、密封孔、连接贯穿孔、注液孔和导液管207,使蓄水框204中的水资源在阻隔块202的阻挡下能够有效喷洒至扇
叶201表面,进而能够有效进行扇叶201和外框101温度的有效降低,同时能够有效将扇叶201表面残留的污渍冲刷去,进而有效确保设备整体美观性,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高温环境对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寿命,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若当扇叶201异常停转时,在增压泵103的持续注入下,使蓄水框204内部压力增大,进而使密封栓205被顶出泄压孔,进而使水资源能够有效通过泄压孔排出,进而有效对设备其他功能部件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护,进而有效防止设备其他功能部件出现损伤,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