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8268发布日期:2022-04-30 16:2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噪声低、机械效率高且运转平稳等特点。在高背压涡旋压缩机中安装有静涡旋盘与动涡旋盘,动涡旋盘通过一边与静涡旋盘嵌合一边回转而压缩流体,流体因被压缩而产生作用于涡旋盘上的力,该力有使动涡旋盘发生倾覆的趋势,从而发生泄漏降低压缩效率。为了抵消该力的影响,通常会在动涡旋盘背面引入一个背压力,使动涡旋盘紧压在静涡旋盘上,若背压力过大,将在动涡旋盘运转时产生较大的摩擦损失,降低压缩效率,因此通常上支承座内部会开设一条将润滑油引至泵体端面的通路,将高压油引至泵体端面,一方面可抵消一部分泵体背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润滑油填充泵体间隙进行润滑与密封。为控制引入油量及压力,通常在引油通路中设置节流机构,然而当节流机构有较强的节流效果时,压缩机高频运行时通常会发生压紧力过大的情况,当节流机构节流效果较弱时,压缩机低频运行发生倾覆时可能导致大量润滑油流入泵体,大幅影响压缩机能效。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的引油通路中设置节流机构,然而当节流机构有较强的节流效果时,压缩机高频运行时通常会发生压紧力过大的情况,当节流机构节流效果较弱时,压缩机低频运行发生倾覆时可能导致大量润滑油流入泵体,大幅影响压缩机能效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无法自动调节其引油通路中的节流程度,无法同时解决动静涡盘压紧力过大的问题,和动盘发生倾覆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其包括:
6.主支承座、第一节流通道和节流机构,所述第一节流通道设置于所述主支承座上以能够流通油,所述节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中,所述节流机构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而控制节流大小的变化,进而控制所述油的压力进行变化。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于第一预设转速,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时,所述节流机构能够减小对油的节流效果,而增大进入泵体压缩腔中的油量;当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时,所述节流机构能够增大对油的节流效果,减小进入泵体压缩腔中的油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包括固定部和运动部,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运
动部上开设有流通通道,所述运动部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产生运动以改变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的变化和/或改变所述流通通道的通道长度的变化,所述运动部的运动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变化而变化。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调节部,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位于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所述运动部的运动能够挤压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而在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改变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大小。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为圆柱状结构,其表面上开设螺旋形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背压腔相对,另一端为封堵端,所述运动部能在所述第一节流通道中做往复运动,所述主支承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节流通道,所述第二节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相接且能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也为螺旋形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螺旋形相匹配,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也为螺旋形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螺旋形相匹配,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也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中。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包括位于圆柱轴向一端的头部和位于轴向另一端的尾部,所述头部相对靠近所述压缩机的背压腔设置,所述尾部相对远离所述压缩机的背压腔设置,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主支承座固定,所述运动部相对于所述主支承座运动,当所述运动部朝远离所述背压腔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能够被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固定部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而缩小体积,使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运动部之间形成或增大供油流通的所述流通通道,油通过所述头部一侧进入所述流通通道。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限定出进入通道,所述固定部上设置螺旋形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阻挡部一体运动,能够调节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通道中与所述进入通道连通的通道长度的变化,所述第二通道形成连通油的部分螺旋段为所述流通通道。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挡部相对靠近压缩机的背压腔设置,所述第二阻挡部相对远离所述背压腔设置,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中间连通通道,所述主支承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节流通道,所述第二节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相接,所述中间连通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相接,以对所述中间连通通道进行密封。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调节部,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为柔性材料制成,其能沿着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螺旋形地伸入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进入通道相接的位置,另一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二通道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与所述运动部一体运动。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部分为舒张段,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外部的部分为压缩段,所述压缩段被所述运动部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的封堵端压缩。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大小而调节其转动伸入所述
第二通道中的长度,进而驱动所述第二阻挡部沿着所述第二通道螺旋运动的运动位置,以调节所述流通通道的通道长度进行变化。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调节部,所述第三弹性调节部为填充流体,所述填充流体能够填充至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填充流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阻挡部,所述第三阻挡部能够对所述填充流体进行阻挡,且所述第三阻挡部能沿所述第二通道的螺旋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挡部相接,且所述填充流体沿着所述第二通道运动,驱动所述第三阻挡部沿着所述第二通道运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第二阻挡部螺旋运动。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填充流体连通以能对所述填充流体提供压力或将所述填充流体回收进所述压力调节机构中,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大小而调节压力,从而控制填充流体占据流体通道的长度,以此调节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还包括曲轴组件和泵体组件,所述曲轴组件与主支承座之间形成背压腔,所述背压腔中的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通道和所述节流机构被导通至所述泵体组件的压缩腔中。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静涡盘组件和动涡盘组件,所述静涡盘组件与所述动涡盘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压缩腔。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压缩机。
2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压缩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通过在主支承座上设置的第一节流通道,第一节流通道中设置节流机构,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自动调节自身的节流能力,而控制所述油的压力进行变化,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避免影响能效;通过转速自动调整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在高频运行时弱化节流能力避免背压力过度,在低频运行时强化节流能力避免能效降低,因此能够既能解决动静涡盘压紧力过大的问题,还能解决动盘发生倾覆的问题。
25.2.本发明的节流机构具有固定部、运动部、以及弹性调节部,所述弹性调节部可在运动部作用下通过调节自身形状对固定部与运动部间的流体通道进行调节,形成通道的面积的变化和/或通道长度的变化,进而有效调节油压的大小;所述运动部的动作可通过机械结构控制,也可通过电控阀或压差结构控制。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节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节流机构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节流机构油流量与压缩机转速关系示意图;
30.图5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节流机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31.图5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节流机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32.图5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节流机构开启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节流机构结构示意图(单独只有固定部和橡胶件);
34.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节流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节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表示为:
37.01、壳体组件;02、静涡盘组件;03、动涡盘组件;04、防自转机构;05、主支承座;06、曲轴组件;07、转子组件;08、电机组件;09、副支承座;10、油泵;051、节流机构;051a、运动部;051b、固定部;051c、第一弹性调节部;051f、第二弹性调节部;051d、第三阻挡部;051e、第三弹性调节部;0511、头部;0512、尾部;0513、第一阻挡部;0514、第二阻挡部;0515、舒张段;0516、压缩段;11、第一节流通道;12、流通通道;13、第一通道;14、背压腔;15、第二节流通道;16、进入通道;17、第二通道;18、中间连通通道;19、压力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8.如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其包括:
39.主支承座05、第一节流通道11和节流机构051,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设置于所述主支承座05上以能够流通油,所述节流机构051设置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中,所述节流机构051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而控制节流大小的变化,进而控制所述油的压力进行变化。
40.本发明通过在主支承座上设置的第一节流通道,第一节流通道中设置节流机构,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自动调节自身的节流能力,而控制所述油的压力进行变化,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避免影响能效;通过转速自动调整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在高频运行时弱化节流能力避免背压力过度,在低频运行时强化节流能力避免能效降低,因此能够既能解决动静涡盘压紧力过大的问题,还能解决动盘发生倾覆的问题。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于第一预设转速,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时,所述节流机构051能够减小对油的节流效果,而增大进入泵体压缩腔中的油量;当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即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时,所述节流机构051能够增大对油的节流效果,减小进入泵体压缩腔中的油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压缩机节流机构,该机构设置于上支承座内,可通过压缩机转速大小自动调节自身的节流能力,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高频时的磨损程度更加明显,此时通入更大量的润滑油,以减小此时背压力和压紧力),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低频时如果油压较大则会导致倾覆,所以要降低油量),避免影响能效。
42.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壳体组件01、静涡盘组件02、动涡盘组件03、防自转机构04、主支承座05、曲轴组件06、转子组件07、电机组件08、副支承座09、油泵10等组成。电机组件08固定在壳体01的中部,主支承座05,与压缩机构位于电机08同一侧,用于支撑压缩机构,以及副支承座09,位于电机另一侧。静涡盘组件02和动涡盘组件03相位角相差180
°
对置安装在主支承座05上,动涡盘组件03在曲轴组件06的驱动下运动,在防自转机构04限制下,动涡盘围绕曲轴中心以固定的半径做平动运动,与静涡盘啮合形成一系列相互隔离且容积连续变化的月牙形密闭容腔。在压缩机运转时,转子组件07驱动曲轴06旋转,带动动涡
盘组件03运动,从压缩机外部进入的制冷剂被吸入动涡盘组件03和静涡盘组件02形成的月牙形吸气腔内,经过压缩后由静涡盘组件02上的排气孔排入壳体,然后经排气管排出压缩机。压缩机底部为油池空间,用于容纳压缩机中的润滑油,压缩机曲轴下端安装油泵10,用于抽取油池中积聚的润滑油来润滑冷却压缩机轴承及泵体等部位。在压缩机运行时,动涡旋盘通过一边与静涡旋盘嵌合一边回转而压缩流体,流体因被压缩而产生作用于涡旋盘上的力,该力有使动涡旋盘发生倾覆的趋势,从而发生泄漏降低压缩效率。为了抵消该力的影响,通常会在动涡旋盘背面引入一个背压力,使动涡旋盘紧压在静涡旋盘上,若背压力过大,将在动涡旋盘运转时产生较大的摩擦损失,降低压缩效率,因此通常上支承座内部会开设一条将润滑油引至泵体端面的通路,将高压油引至泵体端面,一方面可抵消一部分泵体背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润滑油填充泵体间隙进行润滑与密封。为控制引入油量及压力,通常在引油通路中设置节流机构,然而当节流机构有较强的节流效果时,压缩机高频运行时通常会发生压紧力过大的情况,当节流机构节流效果较弱时,压缩机低频运行发生倾覆时可能导致大量润滑油流入泵体,大幅影响压缩机能效。
43.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压缩机节流机构,该机构设置于上支承座内,可通过压缩机转速大小自动调节自身的节流能力,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避免影响能效。
44.实施例一、二和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051包括固定部051b和运动部051a,所述固定部051b和/或所述运动部051a上开设有流通通道12,所述运动部051a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051b产生运动以改变所述流通通道12的流通面积的变化和/或改变所述流通通道12的通道长度的变化,所述运动部051a的运动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轴的转速大小变化而变化。这是本发明的节流机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包括固定部和运动部的结构形式,而固定部和/或运动部上开设流通通道,以通过运动部的运动而改变流通通道的长度或面积发生变化,能够有效地改变进油量,从而改变油压,并且本发明的运动部的运动能根据转轴的转速而变化,能够根据转速的大小而调节节流压力,进而调节油压,实现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避免影响能效的效果。
45.实施例一,如图2、3、5a-5c,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051还包括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位于所述运动部051a和所述固定部051b之间,通过所述运动部051a的运动能够挤压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而在所述运动部051a和所述固定部051b之间改变所述流通通道12的流通面积大小。本发明的实施例1通过第一弹性调节部与运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配合形式,能够通过运动部的运动而挤压第一弹性调节部,从而有效改变流通通道的面积大小,流通通道形成于运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实现根据压缩机转速改变进油量、从而改变油压的效果,提高压缩机的能效。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051a为圆柱状结构,其表面上开设螺旋形的第一通道13,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的一端与压缩机的背压腔14相对,另一端为封堵端,所述运动部051a能在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中做往复运动,所述主支承座05上还设置有第二节流通道15,所述第二节流通道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相接且能与所述第一通道13连通。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运动部为圆柱状结构,其表面开设螺旋形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能够形成流通的流通通道12,第一节流通道的一端与背压腔相接能够
从背压腔中吸入油,并且容纳运动部在其中进行往复运动,第二节流通道设置于主支承座上,其能够与第一节流通道中的第一通道连通从而吸入冷冻油,进入泵体压缩腔中而平衡背压力,防止动静涡盘过渡磨损的同时还能防止动盘倾覆。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051b也为螺旋形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通道13的螺旋形相匹配,所述固定部051b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也为螺旋形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通道13的螺旋形相匹配,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也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中。这是本发明的固定部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其为螺旋形的结构,卡设于运动部的螺旋形的第一通道中,第一弹性调节部也为螺旋形的结构,并卡设于运动部的第一通道中,从而能够通过运动部的轴向运动而挤压第一弹性调节部,进而产生或增大流通通道的流通面积。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051a包括位于圆柱轴向一端的头部0511和位于轴向另一端的尾部0512,所述头部0511相对靠近所述压缩机的背压腔14设置,所述尾部0512相对远离所述压缩机的背压腔14设置,所述固定部051b相对于所述主支承座05固定,所述运动部051a相对于所述主支承座05运动,当所述运动部051a朝远离所述背压腔14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能够被所述运动部051a和所述固定部051b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而缩小体积,使得所述固定部051b与所述运动部051a之间形成或增大供油流通的所述流通通道12,油通过所述头部0511一侧进入所述流通通道12。本发明的运动部进一步优选包括朝向背压腔的头部和背离背压腔的尾部,运动部的头部能够被压力驱动朝远离背压腔的方向运动,进而挤压第一弹性调节部,而增大流通通道,朝背压腔的方向运动能够减小流通通道,从而形成对流通通道流通面积的有效控制。
49.现对节流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节流机构的整体剖视图,主支承座05内开设有供油通道,节流机构051安装在供油通道内部。所述节流机构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运动部051a、固定部051b以及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现对其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运动部、固定部、以及第一弹性调节部均为螺旋状配合件,可保证节流通路有足够的节流距离。所述固定部051b外缘可与供油通道通过过盈或其他方式进行配合,与支承座进行固定;所述运动部051a具有延伸出供油通道外的头部,用于接收控制器信号驱动运动部进行相对于供油通道轴向方向上的运动,以及具有限位键的尾部,用于防止运动部与固定部相对角度发生偏转;所述第一弹性调节部051c可与固定部以及运动部相贴合,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图4为通过该节流机构的油流量与压缩机转速的关系,在压缩机低频运行时,该节流机构的流体通道完全封闭,供油量为0,当压缩机达到一定转速时,流体通道开启,并在一定运行范围内随转速增加而增加,直至达到调节件控制极限,此时流体通道流通面积达到最大值。现对该可调节的节流机构的运作机理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当上述组件组装在一起时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柱状体,此时弹性调节部完全舒张,各部件间紧密贴合;如图5b所示,当压缩机转速达到流体通道开启转速时,运动部在外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沿供油通道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该动作可通过机械结构控制,也可通过电控阀或压差结构控制,此时运动部挤压弹性调节部发生变形,在运动部与固定部间产生流体通道,如图5c所示,为通道开启时节流机构的剖视图,该通道的横截面积随转速变化而变化,以此调节各转速下节流能力。
50.实施例二,如图6-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部051a包括第一阻挡部0513和
第二阻挡部0514,所述第一阻挡部0513与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之间限定出进入通道16,所述固定部051b上设置螺旋形的第二通道17,所述第一阻挡部0513与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一体运动,能够调节所述进入通道16与所述第二通道17连通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通道17中与所述进入通道16连通的通道长度的变化,所述第二通道17形成连通油的部分螺旋段为所述流通通道12。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运动部通过形成为第一和第二阻挡部的结构,能够在二者之间形成进入通道,进入通道能够与固定部上的第二通道连通,而进入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的位置能够通过运动部的轴向方向运动而调节,如图7所示,运动部朝右方运动能够增大第二通道的长度,朝左方运动能够减小第二通道的长度,进而实现对流通通道的长度调节,进而调节节流程度,调节进入泵体压缩腔中的油压,防止动静涡盘过渡磨损的同时还能防止动盘倾覆。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挡部0513相对靠近压缩机的背压腔14设置,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相对远离所述背压腔14设置,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的内壁之间形成中间连通通道18,所述主支承座05上还设置有第二节流通道15,所述第二节流通道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相接,所述中间连通通道18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通道1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入通道16连通,所述第一阻挡部0513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的内壁之间相接,以对所述中间连通通道18进行密封。这是本发明的运动部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第二阻挡部远离背压腔,第一阻挡部靠近背压腔,第一阻挡部的作用是对中间连通通道进行密封的作用,防止背压腔与中间连通通道连通,第二阻挡部有效地与第一节流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中间连通通道,供与进入通道和第二节流通道连通,以将流通通道中的油导入至第二节流通道中,实现对油量的条件,进而调节油压。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051还包括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为柔性材料制成,其能沿着所述固定部051b的所述第二通道17的延伸方向螺旋形地伸入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与所述进入通道16相接的位置,另一端能够伸出所述第二通道17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与所述运动部051a一体运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还通过第二调节部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通道中的位于进入通道右侧的部分进行密封,防止油进入该部分结构中而无法进入第二节流通道。第二弹性调节部优选为塑胶件,其与第二阻挡部一体运动,能够优选通过调节第二弹性调节部来调节第二阻挡部的运动,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也为一体运动,进而有效地控制油压。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17中的部分为舒张段0515,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17外部的部分为压缩段0516,所述压缩段0516被所述运动部051a与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的封堵端压缩。这是本发明的第二弹性调节部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卡设进入第二通道中的部分为舒张段,而位于第二通道外部的为压缩段,压缩段由于与封堵端相接被压缩,缩小体积。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17中的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大小而调节其转动伸入所述第二通道中的长度,进而驱动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沿着所述第二通道17螺旋运动的运动位置,以调节所述流通通道12的通道长度进行变化。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第二弹性调节部的旋转运动来驱动第二阻挡部的运动,第
二阻挡部沿着螺旋第二通道中运动,从而最终实现对流通通道的长度的调节,该第二弹性调节部的调节是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大小来调节的,转速大则调节流通通道的长度增大,以提高油压,减小磨损,转速小则调节流通通道的长度减小,以减小油压,防止动涡盘倾覆。
55.除通过调整节流面积来调整节流能力外,还可通过调整节流长度来调整节流能力,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替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节流能力主要由固定部051b与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决定,其中固定部与弹性调节部均为螺旋状且彼此能相互贴合,现对其具体运行状态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为节流机构剖视图,在主支承座05中设置有供油通道,其中安装有节流机构,节流机构主要由运动部051a、固定部051b以及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组成,所述运动部051a随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运动,其主要作用为构成流体通道;固定部051b通过过盈或其他方式固定于上支承座内;第二弹性调节部051f一端为舒张段,与固定部螺旋槽相贴合,另一端为压缩段,压缩收束为一小段。弹性调节部可在收到转速信号时通过旋转动作将收束在一起的压缩段引导至固定部流通槽中转换为舒张段,从而改变流体通道长度,以此调节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
56.实施例三,如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机构051还包括第三弹性调节部051e,所述第三弹性调节部051e为填充流体,所述填充流体能够填充至所述第二通道17中,所述填充流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17中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阻挡部051d,所述第三阻挡部051d能够对所述填充流体进行阻挡,且所述第三阻挡部051d能沿所述第二通道17的螺旋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阻挡部051d相接,且所述填充流体沿着所述第二通道17运动,驱动所述第三阻挡部051d沿着所述第二通道运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第二阻挡部0514螺旋运动。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优选结构形式,即第三弹性调节部为填充液体,通过该填充液体能够对第二通道的位于进入通道右侧的部分进行密封作用,从而保证第二通道位于左端的部分为流通通道,并且通过控制填充液体的伸入第二通道中的长度来驱动第二阻挡部螺旋运动,进而控制流通通道的长度大小,实现根据压缩机的转速来控制流通通道长度的变化,防止动静涡盘过渡磨损的同时还能防止动盘倾覆。
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力调节机构19,所述压力调节机构19与所述填充流体连通以能对所述填充流体提供压力或将所述填充流体回收进所述压力调节机构19中,所述压力调节机构19能够根据压缩机的转速大小而调节压力,从而控制填充流体占据流体通道的长度,以此调节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压力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压力驱动填充流体占第二通道中的长度,进而控制第二阻挡部和第一阻挡部一体运动,最终控制流通通道的长度变化,转速大则调节流通通道的长度增大,以提高油压,减小磨损,转速小则调节流通通道的长度减小,以减小油压,防止动涡盘倾覆。
58.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替代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同样通过调整节流长度来调整节流能力,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发明通过压力调整填充流体的填充体积来调节流体通道长度,除上述相同部件外,该结构还包含密封滑块(第三阻挡部051d)与填充流体(第三弹性调节部051e),密封滑块安装于流体通道内,可在其中顺通道进行位移,将流体通道分为两段;填充流体051e位于流体通道一端,其完全封闭不与外部流体流通,在其收纳处有压力调节机构,可根据压缩机转速大小进行压力调节,从而控制填充流体占据流体通道的长度,以此调节节流机构的节流能力。
5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油路节流装置,还包括曲轴组件06和泵体组件,所述曲轴组件与主支承座05之间形成背压腔14,所述背压腔14中的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通道11和所述节流机构051被导通至所述泵体组件的压缩腔中。
6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用于压缩工作流体;驱动轴,用于驱动压缩机构进行工作;主支承座,与压缩机构位于电机同一侧,用于支撑压缩机构,以及副支承座,位于电机另一侧;驱动轴,穿过主副支承座,用于驱动压缩机构进行压缩;所述驱动轴系上安装有主平衡块,同时相应设置副平衡块;其特征在于:
61.压缩机具有可调节的节流机构,可根据转速对流体压力进行调节;节流机构的节流效果主要由其节流通道的截面积及长度决定,在控制机构影响下,节流机构在不同转速时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节流效果,低频时减少供油量,避免过多润滑油进入泵体压缩影响能效,高频时加大供油量,保证润滑及平衡背压。
62.所述节流机构具有固定部、运动部、以及弹性调节部,所述弹性调节部可在运动部作用下通过调节自身形状对固定部与运动部间的流体通道进行调节;
63.所述运动部的动作可通过机械结构控制,也可通过电控阀或压差结构控制。机构调节方式与所用控制机构有关,若控制机构为利用离心力的压缩机内部机械结构,则可通过转速自动调节,若控制机构为利用程序控制的电磁机构,则可通过监控转速电流等相关参数进行调节;通过压力控制是通过压差调节滑块位置,从而调整节流长度来控制节流效果,见实施例三。
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所述泵体组件包括静涡盘组件02和动涡盘组件03,所述静涡盘组件02与所述动涡盘组件03之间形成所述压缩腔。
6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压缩机。本发明的新型压缩机节流机构,可根据转速对自身节流能力进行调节,确保压缩机在各转速下均能获得合理的背压力及供油量;在压缩机高转速运行时提供足量润滑油以保证平衡背压及润滑,在压缩机低转速运行时控制润滑油供给量,避免影响能效。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