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及充气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3539发布日期:2022-12-23 20:2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及充气产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及充气产品。


背景技术:

2.气泵,又称为“空气泵”,是一种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市场上的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而电动气泵是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主要用于对充气产品打气。目前,现有技术的气泵一般会用于与充气产品相配合,让气泵安装在充气产品内,实现对充气产品的自动充气,一些大型的充气产品上会固定有充气气泵,充气气泵上设有进气口,在充气时,进气口打开,充气气泵能够向充气产品的内腔充入气体,充气完成后,进气口封闭,防止充气产品内的气体外泄。当需要对充气产品进行放气时,可以启动气泵的泄气功能,自动地排出充气产品内部的气体。
3.然而,针对小型的充气产品,现有技术的气泵由于体积较大,以致难以直接安装在充气产品内,原因是现有技术侧气泵为了实现充气和泄气的功能,其结构当中一般会分别包含充气管和泄气管,充气管和泄气管各自连通有风扇,通过两个风扇的分别运行,实现充气管和泄气管的充气和泄气工作,该方式会导致气泵产品的体积偏大,配置在充气产品内时会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因此不适合安装在小型的充气产品内;还有一种方式是把充气管和泄气管分别对应在单个风扇的排气侧和抽气侧,实现充气管和泄气管的充气和泄气工作,该方式会容易造成气泵产品的长宽尺寸相差较大(例如高度很小、长度很大),致使气泵产品的外形不规则,同样无法整体地减小气泵产品的体积,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也不利于气泵配置在充气产品内。此外,为了减小气泵的体积,让气泵可以配置在小型的充气产品内,现有技术中还有部分的气泵干脆取消了泄气功能,仅保留了充气功能,以达到减小气泵体积的目的,该方式无疑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及充气产品,不仅能同时具备充气和泄气功能,而且可以有助于减小气泵的整体体积,使气泵可以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
5.本发明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旋转风扇,所述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内部形成有用于接通充气产品的气流通道,通过控制所述回转机构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所述气流通道分别对接至所述旋转风扇的排气端和吸气端。
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回转机构包括通气转筒,所述通气转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通气转筒的侧壁开设有能随所述通气转筒转动的通风接口,所述气流通道形成在所述通气转筒内并且一端接通充气产品,另一
端对接所述通风接口,通过控制所述通气转筒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所述通风接口分别对接至所述旋转风扇的排气端和吸气端。
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支架上分别开设有充气口和泄气口,所述充气口连通所述旋转风扇的吸气端,所述泄气口连通所述旋转风扇的排气端。
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旋转风扇上分别形成有第一离心扇叶和第二离心扇叶,所述第一离心扇叶和第二离心扇叶分别同轴分布在所述旋转风扇的正、反面,所述充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离心扇叶的排气端,所述泄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离心扇叶的吸气端,通过控制所述通气转筒旋转能带动所述通风接口分别连通所述充气口和泄气口。
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气泵装置上还活动设置有操控旋钮,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操控旋钮同轴连接于所述通气转筒,所述操控旋钮上设置有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所述第一拨片和所述第二拨片周向环绕在所述操控旋钮的外壁,所述第一拨片或所述第二拨片随所述操控旋钮和所述通气转筒一同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片或所述第二拨片同步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1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状壁板,所述充气口和泄气口环绕排列在所述环状壁板上。
1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旋转风扇的结构还包括中心轴、中心板以及圆环板,所述中心板固定在所述圆环板的内圈并且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板与所述圆环板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相互间隔一段距离以形成通风间隙,所述第一离心扇叶固定分布在所述圆环板的正面,而所述第二离心扇叶固定分布在所述中心板的反面,通过所述第一离心扇叶与所述第二离心扇叶在所述通风间隙处的对接,使所述中心板与所述圆环板得以固定相连。
1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气泵装置的外壳表面还形成有向内部凹陷的电线收纳箱。
1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旋转风扇提供动力的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能通过电池类的直流电供电,以及能通过由交流电转换得到的直流电供电。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气产品,包括充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上配置有如上所述的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
15.本发明的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由于所述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回转机构,并且所述回转机构内部形成有用于接通充气产品的气流通道,故气流通道可以随回转机构一同旋转,操作时,通过控制所述回转机构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所述气流通道分别对接至所述旋转风扇的排气端和吸气端,也就是说,当通过控制所述回转机构旋转至一定角度,带动所述气流通道对接至所述旋转风扇的排气端时,此时所述气流通道便可以对充气产品输出气流,让气泵实现充气功能,同理,当通过控制所述回转机构旋转至一定角度,带动所述气流通道对接至所述旋转风扇的吸气端时,此时所述气流通道便可以抽出充气产品内部的气体,让气泵实现泄气功能。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气泵同时具备充气和泄气功能,并且只需要一个旋转风扇和一个气流管道便可以实现对外充气和对外泄气,结构
变得更加精简,也有助于气泵的外形变得规则,最终可以使气泵的整体体积明显减小,当气泵安装在充气产品内时,便不会占用太多的安装空间,实现气泵可以更加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7.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剖面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剖面示意图;
28.图12是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剖面示意图;
29.图1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1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1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1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1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20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21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8.图2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2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2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2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2.图2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3.图2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4.图2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5.图2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30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31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8.图3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9.图3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0.图3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1.附图标记:
52.1、支架,2、旋转风扇,3、通气转筒,4、通风接口,5、充气口,6、泄气口,7、第一离心扇叶,8、第二离心扇叶,9、环状壁板, 10、封闭面,11、圆弧面,12、启动开关,13、操控旋钮,14、第一拨片,15、第二拨片,16、阀门板,17、活动板,18、肩板,19、v 形槽,20、弹簧,21、外壳,22、通孔,23、弹簧座,24、卡块,25、密封环,26、装配环,27、定位圆弧,28、弹臂,29、球体,30、电线收纳箱,31、盖板,32、电机,33、底壳,34、面板,35、停止档位,36、充气档位,37、泄气档位,38、凹槽,39、进排气孔,40、中心轴,41、中心板,42、圆环板,43、通风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54.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的气泵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上的旋转风扇2,支架1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内部形成有用于接通充气产品的气流通道,通过控制回转机构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气流通道分别对接至旋转风扇2的排气端和吸气端。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架1 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回转机构,并且回转机构内部形成有用于接通充气产品的气流通道,故气流通道可以随回转机构一同旋转,操作时,通过控制回转机构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气流通道分别对接至旋转风扇2的排气端和吸气端,也就是说,当通过控制回转机构旋转至一定角度,带动气流通道对接至旋转风扇2的排气端时,此时气流通道便可以对充气产品输出气流,让气泵实现充气功能,同理,当通过控制回转机构旋转至一定角度,带动气流通道对接至旋转风扇2的吸气端时,此时气流通道便可以抽出充气产品内部的气体,让气泵实现泄气功能。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气泵同时具备充气和泄气功能,并且只需要一个旋转风扇和一个气流管道便可以实现对外充气和对外泄气,结构变得更加精简,也有助于气泵的外形变得规则,最终可以使气泵的整体体积明显减小,当气泵安装在充气产品内时,便不会占用太多的安装空间,实现气泵可以更加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
55.具体地,如图1~图12所示,回转机构包括通气转筒3,通气转筒 3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上,通气转筒3的侧壁开设有能随通气转筒3转动的通风接口4,气流通道形成在通气转筒3内,并且气流通道的一端接通充气产品,另一端对接通风接口4,通过控制通气转筒3 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带动通风接口4分别对接至旋转风扇2的排气端和吸气端。另一方面,支架1上分别开设有充气口5和泄气口6,充气口5连通旋转风扇2的吸气端,泄气口6连通旋转风扇2的排气端。同时,旋转风扇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离心扇叶7和第二离心扇叶8,第一离心扇叶7和第二离心扇叶8分别同轴分布在旋转风扇2的正、反面,充气口5连通于第一离心扇叶7的排气端,泄气口6连通于第二离心扇叶8的吸气端,通过控制通气转筒3旋转能带动通风接口4 分别连通充气口5和泄气口6。换言之,旋转风扇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上,通气转筒3用于接通充气产品,通气转筒3同样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上,通风接口4开设在通气转筒3的一侧,并且通风接口4能随通气转筒3一起转动,而充气口5和泄气口6分别开设在支架1上,第一离心扇叶7和第二离心扇叶8同轴地分布在旋转风扇 2的正面和反面,其中,充气口5靠近于第一离心扇叶7的侧边,以使充气口5连通于第一离心扇叶7的排气端,泄气口6
与第二离心扇叶8的旋转中心连通,以使泄气口6连通于第二离心扇叶8的吸气端,通过通气转筒3的转动能带动通风接口4分别连通充气口5和泄气口 6,在本实施例中,当通气转筒3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时,通风接口 4连通充气口5,当通气转筒3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时,通风接口4 连通泄气口6。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1上分别开设充气口5和泄气口6、以及在旋转风扇2的正、反面分别同轴设置第一离心扇叶7和第二离心扇叶8,并让充气口5连通于第一离心扇叶 7的排气端、以及让泄气口6连通于第二离心扇叶8吸气端,同时在支架1内安装可转动的通气转筒3,让通气转筒3的一侧开设一个能随通气转筒3转动的通风接口4,如此便可以通过转动通气转筒3带动通风接口4分别连通充气口5和泄气口6。如图10至图12并结合相应附图所示,当顺时针旋转通气转筒3让通风接口4连通充气口5 时,从第一离心扇叶7排气端所排出的气流便可以通过充气口5进入通风接口4,以使气流可以通过通气转筒3的管口对外输出,让通气转筒3可以对充气产品实施充气;相反,当逆时针旋转通气转筒3让通风接口4连通泄气口6时,第二离心扇叶8吸气端通过泄气口6连通通风接口4,使得通气转筒3的内部因空气持续被第二离心扇叶8 吸气端抽吸而形成负压,此时通气转筒3的管口便可以持续吸收外部空气,让通气转筒3可以对充气产品实施泄气。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气泵同时具备充气和泄气功能,并且只需要一个旋转风扇和一个管道便可以实现对外充气和对外泄气,结构变得更加精简,也有助于气泵的外形变得规则,最终可以使气泵的整体体积明显减小,当气泵安装在充气产品内时,便不会占用太多的安装空间,实现气泵可以更加适配于小型充气产品。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架1上安装有直流电机 32,直流电机32传动连接于旋转风扇2并对旋转风扇2提供动力,当电机32启动时,可以带动旋转风扇2旋转,另外,直流电机32能通过电池类的直流电供电,以及能通过由交流电转换得到的直流电供电,从而使气泵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5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气泵还包括外壳21,支架1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外壳21由底壳33和面板34合围构成,面板34 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排气孔39,旋转风扇2可以通过进排气孔39吸入或排出空气。
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架1上形成有环状壁板9,充气口5和泄气口6分别开设在环状壁板9上,具体地,充气口5和泄气口6环绕排列在环状壁板9上,环状壁板9上形成有封闭面10,封闭面10位于充气口5与泄气口6之间的位置,结合图6所示,通风接口4的端口表面形成有圆弧面11,封闭面10通过贴合于圆弧面11能封闭通风接口4。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当通气转筒3未发生旋转,让通风接口4在环状壁板9的中部对接于封闭面10时,可以利用封闭面10封闭通风接口4,此时便可以实现通气转筒3与旋转风扇 2隔绝,实现气泵的停止状态。
5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并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气泵装置上还活动安装有操控旋钮13,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2,操控旋钮13同轴连接于通气转筒3,操控旋钮13上设置有第一拨片 14和第二拨片15,第一拨片14和第二拨片15周向环绕在操控旋钮 13的外壁,第一拨片14或第二拨片15随操控旋钮13和通气转筒3 一同转动时,第一拨片14或第二拨片15同步触发启动开关12。具体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2,启动开关12用于开启电机32 工作,同时面板34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操控旋钮13,操控旋钮13同轴连接于通气转筒3,在本实施例中,通气转筒3的顶部为封闭设置,故操控旋钮13可以与通气转筒3的
顶部相连接,从而当手动控制操控旋钮13旋转时,可以同步带动通气转筒3转动,操控旋钮13的相对两侧外壁分别形成有第一拨片14和第二拨片15,其中,当通过旋转上述操控旋钮13带动通气转筒3上的通风接口4连通充气口5时,操控旋钮13同步带动第一拨片14触碰启动开关12,以触发启动开关 12,使电机32和旋转风扇2旋转;同理,当通过旋转上述操控旋钮 13带动通气转筒3上的通风接口4连通泄气口6时,操控旋钮13也会同步带动第二拨片15触碰启动开关12,以触发启动开关12,使电机32和旋转风扇2旋转。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气泵的过程中,无论通气转筒3被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操控旋钮13 都可以通过相对两侧的第一拨片14和第二拨片15分别启动旋转风扇 2,操作简易方便。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面板34上设置有若干个档位标识,其包括停止档位35、充气档位36以及泄气档位37,停止档位35、充气档位36和泄气档位37环绕在操控旋钮13的外周,操控旋钮13 转动后,操控旋钮13上的手柄可以对应上述其中一个档位,以便于使用者知悉气泵的工作状态,便于操作。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 所示,外壳21上开设有对接于通气转筒3管口的通孔22,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2开设在外壳21的底壳33底部,通气转筒3的管口处活动设置有阀门板16,阀门板16覆盖于通孔22,阀门板16的背面固定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延伸至通气转筒3的内部,可选地,活动板17从通孔22穿入至通气转筒3内,活动板17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肩板18,同时结合图21至图24所示,通气转筒3 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v形槽19,v形槽19靠近于通气转筒3 的管口,并且v形槽19的两端抵近通气转筒3的管口,而v形槽19 的槽底远离通气转筒3的管口。活动板17上套接有弹簧20,具体地,在外壳21的底壳33上,通孔22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弹簧座23,活动板17的末端形成有卡块24,弹簧20一端弹性套接于卡块24,另一端弹性抵接于弹簧座23,如此弹簧20便可以通过卡块24弹性顶推活动板17,进而可以弹性顶推阀门板16。可见,在弹簧20的弹性作用力下,弹簧20能通过弹性顶推活动板17驱使肩板18落入v形槽19 的槽底,此时便可以驱使阀门板16向通气转筒3的管口靠拢,实现阀门板16对通孔22的封闭,让通气转筒3内的气流无法流通。同理,当v形槽19随通气转筒3发生转动时(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在v 形槽19的引导作用下,v形槽19能驱使并引导肩板18从v形槽19 的槽底移动至v形槽19的端部,此时便可以驱使阀门板16远离通气转筒3的管口,实现阀门板16对通孔22的打开,让通气转筒3内的气流可以流通。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气泵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利用弹簧20的弹性作用力以及v形槽19引导作用,实现阀门板16在轴向方向上的来回移动,实现对气泵气门的开启与关闭,结构简单,操作简易。
62.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0、图21、图22所示,各个v形槽19 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凹槽38,当肩板18从v形槽19的槽底移动至v 形槽19的端部时,肩板18可以落入凹槽38内,以达到定位的作用。
6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至图20所示,阀门板16的内侧固定有密封环25,密封环25抵接在阀门板16与通孔22之间。因此可以利用密封环25确保对通孔22的密封,防止充气产品内的气体通过气泵对外泄漏,即防止漏气。
6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图24、图26并结合相应附图所示,通孔22内侧的外周环绕设置有装配环26,装配环26上形成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定位圆弧27,通气转筒3外壁的相对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弹臂28,两侧的弹臂28向外倾斜延伸,当通气转筒3装配在时支架1
上时,通气转筒3两侧弹臂28的末端分别弹性套接于装配环26 内,从而可以确保通气转筒3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另外,两侧弹臂 28的末端分别随通气转筒3的转动依次落入各个定位圆弧27内,从而可以利用定位圆弧27临时限制弹臂28的移动,对弹臂28施以锁定,故可以实现通气转筒3在旋转过程中的定位。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气泵的过程中,当气泵进入充气状态或泄气状态时,可以利用各个定位圆弧27对弹臂28的限位,使得通气转筒3保持相应的旋转角度,以确保气泵可以维持在充气状态或泄气状态,然而,当气泵处于停止状态时,也可以利用定位圆弧27对弹臂28的限位,让通气转筒3上的通风接口4保持对应于封闭面10,使通气转筒3 保持关闭状态,进而也让气泵维持在停止状态。
6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至图25并结合相应附图所示,各个弹臂28的末端分别形成有与定位圆弧27相互配合的球体29。该结构一方面可以利用球体29的弧面与装配环26接触,确保通气转筒3在旋转过程中的顺畅,另一方面可以让定位圆弧27与球体29的配合使得通气转筒3更好地被锁定。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21上形成有向内部凹陷的电线收纳箱30,在本实施例中,电线收纳箱30形成在面板34 上,电线收纳箱30用于收纳电线,电线收纳箱30的开口活动设置有盖板31。因此可以利用电线收纳箱30方便地收纳气泵的电线,而盖板31可以控制电线收纳箱30的打开与关闭,更为简单易用。
6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2、图33以及图34所示,旋转风扇2的结构还包括中心轴40,中心板41以及圆环板42,中心板41固定在圆环板42的内圈并且与中心轴40连接,同时,中心板41与圆环板 42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相互间隔一段距离以形成通风间隙43,第一离心扇叶7固定分布在圆环板42的正面,而第二离心扇叶8固定分布在中心板41的反面,最后通过第一离心扇叶7与第二离心扇叶8在通风间隙43处的对接,使中心板41与圆环板42得以固定相连。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当旋转风扇2单向旋转时,第二离心扇叶8 在旋转过程中所排出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间隙43进入第一离心扇叶 7,使气流得以顺利向外四周排出,进而便可以确保第二离心扇叶8 的中心正常地形成负压,实现对外吸气。因此最终可以实现当旋转风扇2单向旋转时,其正面向外排气、同时其反面对外吸气的技术效果,故有效确保了本发明气泵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6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69.当气泵处在停止状态时,操控旋钮13上的手柄对应于面板34上的停止档位35,通气转筒3一侧的通风接口4对应于封闭面10,圆弧面11与封闭面10相互贴合,以使封闭面10对通风接口4构成封闭,此时肩板18位于v形槽19的槽底,以使阀门板16背面的密封环25贴合于底壳33上的通孔22,通气转筒3便处于封闭状态。
70.当充气产品需要充气时,气泵需要切换至充气状态,如图11、图 26、图27、图28、图29并结合相应附图所示,手动控制操控旋钮13顺时针旋转,让操控旋钮13上的手柄对应至面板34上的充气档位36,此时通气转筒3也随之顺时针旋转,让通风接口4与充气口5 连通,同步地,在通气转筒3内的v形槽19驱使并引导肩板18移动至v形槽19端部的凹槽38,从而促使活动板17带动阀门板16产生轴向运动,让阀门板16远离通气转筒3的管口,以使阀门板16从通孔22上打开,通气转筒3便切换至导通状态。与此同时,操控旋钮 13侧壁的第一拨片14也触发启动开关12,使电机32带动旋转风扇 2旋转,从第一离心扇叶7一侧产生的气流便可以依次通过充气口5、通风接口4、通气转筒3,最终从通孔22对外输出至充气产品的内部,实
现充气功能。
71.当充气产品需要放气时,气泵需要切换至泄气状态,如图12、图 30、图31并结合相应附图所示,手动控制操控旋钮13逆时针旋转,让操控旋钮13上的手柄对应至面板34上的泄气档位37,此时通气转筒3也随之逆时针旋转,让通风接口4与泄气口6连通,同步地,在通气转筒3内的v形槽19驱使并引导肩板18移动至v形槽19另一端部的凹槽38,从而促使活动板17带动阀门板16产生轴向运动,让阀门板16远离通气转筒3的管口,以使阀门板16从通孔22上打开,通气转筒3处于导通状态。与此同时,操控旋钮13侧壁的第二拨片15也触发启动开关12,使电机32带动旋转风扇2旋转,使得通气转筒3的内部因空气持续被第二离心扇叶8吸气端抽吸而形成负压,此时通气转筒3的管口便可以持续吸收外部空气,充气产品内的空气便可以通过通孔22进入通气转筒3,让通气转筒3可以对充气产品实施放气,实现泄气功能。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针对本实施例各个技术特征的简单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