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液压蓄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
背景技术:2.目前液压破碎锤进行破碎时,蓄能器将压缩能转变成液压能释放出来,补给给破碎锤,进而提高破碎效果。
3.相关的公告号为cn2083645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膜蓄能器,上壳体下方设置有下壳体,且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连接,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隔膜片,隔膜片上设置有加强盘,上壳体顶部设置有国标充气阀,且国标充气阀顶部设置有耐震压力表,国标充气阀外部设置有护罩。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蓄能器,蓄能器随液压破碎锤对石块进行破碎时,液压破碎锤振动,带动蓄能器振动,蓄能器内的隔膜片易发生撕裂,降低了蓄能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蓄能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设有充气阀门,所述罐体的另一端连通有充液管,所述充液管设有充液阀门,所述罐体的两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抵触于罐体的外侧,所述连接环设有若干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固定连接于连接环的外侧,所述减震弹簧均匀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充气阀门,通过充气管相罐体内充入氮气,打开充液管,通过充液管相罐体内充入液压油,液压油压缩氮气,进行蓄能。破碎锤对石块进行破碎时,破碎锤振动,减震弹簧有利于减少振动传递至连接环,连接环连接减震弹簧和罐体,进而使罐体不易振动,使罐体内的隔膜片不易损坏,提高了该蓄能器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远离连接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将罐体包裹住,所述固定罩靠近充液阀门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罩对罐体起保护作用,使罐体不易发生碰撞,进而使罐体不易损坏。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罩靠近连接口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板的一直角边与所述固定罩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罩通过固定板与破碎锤相连接,固定板使固定罩与破碎锤不易分离,提高了固定罩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固定罩的一端开设有门口,所述固定罩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铰接于固定罩的门口处,所述检修门和所述固定罩之间设有搭扣,所述搭扣将检修门锁紧于固定罩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搭扣,转动检修门,便于工作人员对该蓄能器进行检修。
15.可选的,所述固定罩靠近充气管的一端开设有窗口,所述固定罩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固定连接于固定罩的窗口处,所述充气管设有压力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对罐体内氮气的压力进行检测,工作人员通过透视窗观察压力表的示数,便于工作人员了解罐体内的压力。
17.可选的,所述罐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罩一,所述充气阀门位于防护罩一内,所述罐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罩二,所述充液阀门位于防护罩二内,所述防护罩二远离罐体的一端开设有通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一对充气阀门起保护作用,使充气阀门不易损坏,防护罩二对充液阀门起保护作用,使充液阀门不易损坏。
19.可选的,所述连接环包括环体一和环体二,所述环体一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环体二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和所述连接板二可拆卸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分离,便于将环体一和环体二拆开,进而便于将罐体拆卸下,使更换蓄能器的过程更加便捷。
21.可选的,所述环体一设有防滑层一,所述防滑层一固定连接于环体一的内侧,所述防滑层一远离环体一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相抵触,所述环体二设有防滑层二,所述防滑层二固定连接于环体二的内侧,所述防滑层二远离环体二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相抵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一使罐体不易与环体一分离,防滑层二使罐体不易与环体二分离,进而使罐体不易偏移,提高了罐体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对罐体起减震作用,有利于减少振动传递至罐体的现象,进而使罐体内隔膜片不易损坏,有利于提高该蓄能器的使用寿命。
25.本技术通过设置检修门,工作人员将搭扣打开,转动检修门,有利于对固定罩内罐体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充气管和充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蓄能机构;2、减震机构;3、固定机构;11、罐体;12、充气管;13、充液管;14、防护罩一;15、防护罩二;16、充气阀门;17、充液阀门;18、压力表;21、连接环;22、减震弹簧;23、防滑层一;24、防滑层二;211、环体一;212、环体二;213、连接板一;214、连接板二;31、固定罩;32、固定板;33、检修门;34、搭扣;35、透视窗;341、固定扣;342、转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包括蓄能机构1、减震机构2和固定
机构3,蓄能机构1与减震机构2相连接,固定机构3与减震机构2相连接。液压破碎锤对石块进行破碎时,蓄能机构1为液压破碎锤补充能量,有利于提高破碎效果。破碎石块时,液压破碎锤振动,减震机构2使振动不易传递至蓄能器中,使蓄能器内的隔膜片不易损坏,提高了蓄能器的使用寿命,固定机构3固定蓄能器和液压破碎锤。
33.参照图1和图2,蓄能机构1包括罐体11、充气管12、充液管13、防护罩一14、防护罩二15和压力表18,罐体11的一端与充气管12固定连接,充气管12与罐体11相连通,充气管12设有充气阀门16,防护罩一14与罐体11靠近充气阀门16的一端螺纹连接,充气阀门16位于防护罩一14内,罐体11远离充气管12的一端与充液管13固定连接,充液管13与罐体11相连通,充液管13设有充液阀门17,防护罩二15与罐体11靠近充液阀门17的一端螺纹连接,充液阀门17位于防护罩二15内,防护罩二15远离罐体11的一端开设有通口,罐体11靠近充气管12的一端设有压力表18。
34.参照图1和图2,打开充气阀门16,氮气通过充气管12进入罐体11内,打开充液阀门17,液压油通过充液管13进入罐体11内,液压油挤压氮气进行蓄能。工作人员转动防护罩一14和防护罩二15,安装防护罩一14和防护罩二15,防护罩一14对充气阀门16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充气阀门16损坏的风险,防护罩二15对充液阀门17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充液阀门17损坏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高该蓄能器的使用寿命。压力表18对罐体11内压力进行检测,便于工作人员了解罐体11内压力大小。
35.参照图2和图3,减震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环21、若干减震弹簧22、两个防滑层一23和两个防滑层二24,连接环21包括环体一211、环体二212、两个连接板一213和两个连接板二214,连接板一213与环体一211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板二214与环体二212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板一213和连接板二21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防滑层一23固定连接于环体一211的内侧,防滑层二24固定连接于环体二212的内侧,防滑层一23与罐体11的两端滑动连接,防滑层二24与罐体11的两端滑动连接,减震弹簧22固定连接于环体一211的外侧,减震弹簧22固定连接于环体二212的外侧,减震弹簧22均匀设置,减震弹簧22与固定机构3相连接。
36.参照图2和图3,减震弹簧22起减震作用,有利于减少振动传递至环体一211和环体二212,进而有利于减少罐体11振动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罐体11内隔膜片损坏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该蓄能器的使用寿命。防滑层一23和防滑层二24有利于提高摩擦力,进而有利于减少罐体11偏移的现象,提高了罐体11的稳定性。工作人员转动螺栓,将螺栓拆卸下,使连接板一213与连接板二214分离,便于将罐体11拆卸下,进而有利于对罐体11进行更换。
37.参照图2和图3,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罩31、若干固定板32、检修门33、搭扣34和透视窗35,减震弹簧22的一端与固定罩31固定连接,罐体11位于固定罩31内,固定罩31对罐体11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罐体11损坏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高蓄能器的使用寿命。固定罩31靠近充液阀门17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口,固定罩31靠近连接口的一端与固定板32固定连接,固定板32沿固定罩31周向均匀设置,固定板32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固定板32的一直角边与固定罩31相连接。固定罩31通过固定板32与液压破碎锤相连接,有利于减少固定罩31与液压破碎锤分离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高固定罩31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和图3,固定罩31的一端开设有门口,检修门33铰接于固定罩31的门口处,搭扣34包括固定扣341和转动扣342,固定扣341与固定罩31固定连接,转动扣342与检修门33固定连接,固定扣341与转动扣342相配合,将检修门33锁紧于固定罩31的门口处。工作人
员转动转动扣342,使转动扣342与固定扣341分离,再转动检修门33,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该蓄能器进行检修。固定罩31靠近压力表18的一端开设有窗口,透视窗35固定连接于固定罩31的窗口处,工作人员通过透视窗35观察压力表18的示数,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了解罐体11内的压力。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震式液压破碎锤蓄能器的实施原理为:液压破碎锤对石块进行破碎时,液压破碎锤振动,带动固定罩31振动,减震弹簧22减少振动传至环体一211和环体二212处,使罐体11不易振动。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