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内置式屏蔽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0200发布日期:2023-01-17 17:2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电机内置式屏蔽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机内置式屏蔽泵。


背景技术:

2.屏蔽泵是由屏蔽电动机和泵组成一体的无泄漏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定子、转子、前后轴承及推力盘等零部件组成。定子和转子分别用非磁性耐腐蚀薄壁套隔离起来,转子由前后轴承支撑浸在输送介质中,因而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动密封来防止被输送介质的向外泄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电机内置式屏蔽泵的排液功能较差,从而影响装置正常运行,导致装置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4.2、装置的内部结构复杂,且内部轴向间隙较小,导致低温、腐蚀性液体无法便捷的输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机内置式屏蔽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电机内置式屏蔽泵,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壳,所述电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的内部设置有轴,所述轴顶部的外侧设置有一号轴承,所述轴的底部设置有二号轴承。
8.所述电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开设有回流孔,所述端盖的底部套接在定子屏蔽套的顶部。
9.所述电机壳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叶,所述电机壳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扇环形孔,所述扇环形孔的顶部且位于中间段与电机壳之间设置有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出液段的底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部壳体包括吸入段、中间段和出液段,所述外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入段,所述吸入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液段。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吸入段内腔的顶部,所述电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的内部设置有定子屏蔽套。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的外侧设置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子屏蔽套。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入段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表面开设有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的顶部且位于电机壳与轴之间设置有轴向间隙。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机内置式屏蔽泵,通过液体经过吸入段的入口进入泵内,而
后进入叶轮,当能量增加后,配合电机壳上安装的导叶、电机壳上的若干个扇环形孔进入到中间段和电机壳之间的环形流道流动,最后自出液段向外排出,使得环形流道作为出液流道,解决了装置的排液功能较差,从而影响装置正常运行的问题,有利于装置便捷的排液,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机内置式屏蔽泵,通过泵与电机同轴组成,且电机定、转子采用屏蔽套与介质隔离,达到较好的密封性果,使得泵与电机之间无需设置轴封,使得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轴向吸入、排出,可以直接安装于管路中,占用空间较小,解决了装置的结构复杂,导致屏蔽泵无法便捷的安装的问题,有利于装置便捷的安装,从而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机内置式屏蔽泵,通过出液段内的少部分高压液体经过端盖上的回流孔,然后流过轴承和定、转子屏蔽套之间的轴向间隙,以及电机壳与轴之间的轴向间隙,再流过轴承,然后经过叶轮上的平衡孔流回叶轮入口,由此对轴承和轴承进行润滑,从而方便装置液体便捷的输送,解决了装置的内部结构复杂,导致轴向间隙较小,影响液体输入的问题,有利于装置便捷的输送液体,增加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图。
22.图中:1、吸入段;2、叶轮;3、平衡孔;4、导叶;5、二号轴承;6、轴向间隙;7、扇环形孔;8、定子屏蔽套;9、中间段;10、电机壳;11、转子屏蔽套;12、环形流道;13、电机定子;14、电机转子;15、轴;16、一号轴承;17、回流孔;18、端盖;19、出液段。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机内置式屏蔽泵,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壳10,电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子部件,转子部件的内部设置有轴15,轴15顶部的外侧设置有一号轴承16,轴15的底部设置有二号轴承5,外部壳体包括吸入段1、中间段9和出液段19,外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入段1,吸入段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间段9,中间段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液段19,电机壳10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叶4,电机壳10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扇环形孔7,扇环形孔7的顶部且位于中间段9与电机壳10之间设置有环形流道12,环形流道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出液段19的底部。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体经过吸入段1的入口进入泵内,而后进入叶轮2,当能量增加后,配合电机壳10上安装的导叶4、电机壳10上的若干个扇环形孔7进入到中间段9和电机壳10之间的环形流道12流动,最后自出液段19 向外排出,使得环形流道12作为出液流道,有利于装置便捷的排液。
27.实施例2
28.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电机壳1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吸入段1内腔的顶部,电机壳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定子13,电机定子13的内部设置有定子屏蔽套8,电机壳 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盖18,端盖18的表面开设有回流孔17,端盖18的底部套接在定子屏蔽套8的顶部,轴15的外侧设置有电机转子14,电机转子 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子屏蔽套11。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泵与电机同轴组成,且电机定、转子采用屏蔽套与介质隔离,达到较好的密封性果,使得泵与电机之间无需设置轴封,使得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轴向吸入、排出,可以直接安装于管路中,占用空间较小,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0.实施例3
31.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吸入段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2,叶轮2的表面开设有平衡孔3,平衡孔3的顶部且位于电机壳10与轴15之间设置有轴向间隙6。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液段19内的少部分高压液体经过端盖18上的回流孔17,然后流过轴承16和定、转子屏蔽套之间的轴向间隙,以及电机壳 10与轴15之间的轴向间隙6,再流过轴承5,再经过叶轮2上的平衡孔3流回叶轮2入口,由此对轴承16和轴承5进行润滑,从而方便装置液体便捷的输送。
3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电机内置式屏蔽泵的工作原理。
34.如图1-4所示,通过液体经吸入段1的入口进入泵内,而后进入叶轮2,能量增加后,配合电机壳10上安装的导叶4、电机壳10上的若干个扇环形孔 7进入到中间段9和电机壳10之间的环形流道12流动,最后自出液段19向外排出,然后由泵与电机同轴组成,且电机定、转子采用屏蔽套与介质隔离,达到较好的密封性果,使得泵与电机之间无需设置轴封,使得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轴向吸入、排出,可以直接安装于管路中,再通过出液段19内的少部分高压液体经过端盖18上的回流孔17,然后流过轴承16和定、转子屏蔽套之间的轴向间隙,以及电机壳10与轴15之间的轴向间隙6,再流过轴承5,再经过叶轮2上的平衡孔3流回叶轮2入口,由此对轴承16和轴承5进行润滑,从而方便装置液体便捷的输送。
3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