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结构及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5510发布日期:2022-10-05 06:53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结构及水泵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吸结构及水泵。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家用自吸增压泵产品气液分离腔结构简单,甚至没有气液分离结构,大部分结构利用气液混合液特性进行自行分离,但在叶轮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水流速度较快,气液混合液在气液分离腔中未达到充分分离,又从回流孔重新进入叶轮进行下一循环,造成气液分离效果差,进一步影响泵的自吸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自吸结构及水泵,其具有气液分离效果好,自吸效果好的优点。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结构,包括导叶和导流器,所述的导流器上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导叶固定安装在容纳腔内,所述的导流器上还设有分离腔,所述的导流器上还设有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的容纳腔和所述的分离腔,容纳腔位于分离腔的前方,叶轮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位于导叶的前方。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叶轮将水气混合液输送至导叶处,当混合液经过导叶和连通孔进入至分离腔内时,混合液在分离腔内能够起到良好的分离效果,从而使得气液分离效果更好,在使用时泵的自吸效果更好。
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叶包括页板和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和所述的页板固定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叶轮的转动腔,所述的导向轮上设有通过流道,所述的通过流道贯穿所述的导向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腔的存在使得,混合液更易从通过流道内进入至连通孔,并从连通孔进入至分离腔内。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页板远离叶轮的一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导向舌,所述的导向舌有多个且圆周均布设置,相邻的导向舌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通过流道,所述的导向舌弧形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舌的存在,能够对经过通过流道混合液起到导向的作用。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通过流道内还设有导流块,所述的导流块包括导流面一,所述的导流面一弧形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的导流面一能够对经过通过流道的混合液进行导向,使得混合液的能量损失更小。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流块上还设有垂直面,所述的垂直面和所述的页板相垂直,所述的垂直面和所述的导流面一相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面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对混合液起到导流作用。
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流块上还设有导流面二,所述的导流面二弧形设置,所述的导流面二靠近叶轮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叶轮一端的高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导流面二的存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混合液的导流效果。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导流器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和所述的分离腔相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的存在使得混合液在分离腔内分离后,气体能够从排气孔内排出。
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排气孔包括上气孔和下气孔,所述的上气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的下气孔的面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上气孔的面积大于下气孔的面积,使得气体更易从上气孔排出,使得气体排出效果更好。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分离腔内还设有分离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分离腔内的混合液在运动过程中与分离板相接触,从而使得分离效果更好。
2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泵,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自吸结构。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导叶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导叶背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技术导叶正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技术导流器背面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技术导流器和导叶剖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叶轮;2、导流器;21、容纳腔;22、分离腔;23、连通孔;24、定位槽;25、隔板;26、紧配筋;27、排气孔;271、上气孔;272、下气孔;28、分离板;3、导叶;31、页板;32、导向轮;321、定位柱;33、通过流道;34、导向舌;35、转动腔;4、导流块;41、导流面一;42、导流面二;43、垂直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结构,包括导叶3和导流器2,导流器2内设有隔板25,隔板25将导流器2分隔为用于容纳导叶3的容纳腔21和用以气液分离的分离腔22,隔板25上设有连通孔23,用于连通容纳腔21和分离腔22,容纳腔21位于分离腔22的前方。容纳腔21内设有定位槽24和紧配筋26,导叶3上设有和定位槽24相适配的定位柱321,导叶3位于容纳腔21内且外缘与紧配筋26相抵形成紧配,从而实现固定安装在容纳腔21内的目的。
34.导叶3包括页板31和导向轮32,导向轮32和页板31固定连接且形成用于容纳叶轮1
的转动腔35,导向轮32上设有通过流道33,通过流道33贯穿所述的导向轮32。叶轮1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21内。叶轮1位于页板31的前方。页板31远离叶轮1的一侧面上还固定设置导向舌34,导向舌34有多个且呈圆周均匀分布,相邻的导向舌34之间设有一个上述的通过流道33,导向舌34弧形设置且靠近隔板25的一侧与隔板25相贴合。
35.通过流道33内还设有导流块4,导流块4和导向舌34一一对应且连接,导流块4包括导流面一41和导流面二42,导流面一41和导流面二42位于通过流道33的两侧,导流面一41和导向面二均弧形设置,导流面一41由靠近叶轮1的一端向远离叶轮1的一端弯曲,导流面一41远离叶轮1的一端和导向舌34的一侧壁相连接,导流面二42靠近叶轮1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叶轮1一端的高度。通过流道33相对导流面一41的斜面和导流面二42相连接且和导向舌34的一侧面相连接。导流块4上还设有垂直面43,垂直面43和页板31相垂直,垂直面43和导流面一41相连接。
36.导流器2上还设有排气孔27,排气孔27和分离腔22相连通。排气孔27包括上气孔271和下气孔272,上气孔271的面积大于下气孔272的面积。分离腔22内还设有分离板28,分离板28可以为三个,其中两个水平且对称设置,另一个竖直设置在分离腔22的最下方。相邻的分离板28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在另一是实施例中,分离板28有两个水平且对称设置。分离板28靠近隔板25的一侧和隔板25相连接。上气孔271位于水平设置分离板28的上方,下气孔272位于水平设置的分离板28的下方。
37.值得说明的是,图5中直线箭头用于示意水气混合液的运动方向。
3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水泵,包括上述的自吸结构,导流器2固定安装在水泵的泵体内。
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中,转动的叶轮1将水和空气的混合物从叶轮1的出水口排出,气液混合液在导流面一41、导流面二42和垂直面43的导向作用下,经过通过流道33并在导向舌34的导向下流动至连通孔23处,并从连通孔23处进入至分离腔22,并与分离板28相接触,在此过程中,混合液进行充分的气液分离,大量气体从上气孔271排出,夹杂少量气体的混合液向下,经过小面积的下气孔272时,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然后从液体下气孔272排出,最后回流至叶轮1处进行下一个循环。在泵自吸阶段,气液混合液经过导叶3和导流器2的充分分离后,能够有效的缩短排气时间,提高泵的自吸性能。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